高二分班考试题
一.选择题 (每个4分,共48分)
1. 一杂技演员,用一只手抛球.他每隔0.40s抛出一球,接到球便立即把球抛出,已知除抛、接球的时刻外,空中总有四个球,将球的运动看作是竖直方向的运动,球到达的最大高度是(高度从抛球点算起,取g10m/s2)
A.1.6m     B.2.4m     C.3.2m    D.4.0m
2. 杂技演员在进行蹦床表演时,从某高处落下又被弹回原处,则整个过程中演员运动的v—t图线为
v       (A)        v       (B)       v    (C)    v        (D)
0                t    0                t  0                t   0   t
3. 如图所示,倾角=30的斜面上,用弹簧系住一重20 N的物块,物块保持静止,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12 N,那么该弹簧的弹力不可能是  A.2 N          B.10 N          C.20 N        D.24 N
4. 一根细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G.现把一重力G的物体拴在绳的中点,两手靠拢分别握住绳的两端,再慢慢地沿水平方向左、右分开.当绳断裂时,两段绳间的夹角应稍大于  A.30°        B.60°        C.90°         D.120°
5. 物体A、B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m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A、B,用水平拉力F拉物体A、B,所得加速度a与拉力F关系图线如图中A、B所示,则有
A.AB,mAmB       B.AB,mAmB
C.可能有mAmB         D.AB,mAmB
6. 如图所示,人竖直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一起匀速斜向下运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人受到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C.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D.人受到与速度方向相同的合外力
7. 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是竖直的,圆锥固定,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小球贴着筒的内壁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甲球的轨道半径较大,则 A.甲球的角速度必小于乙球的角速度 B.甲球的线速度必小于乙球线速度 甲 C.甲球的运动周期必小于乙球的运动周期
乙 D.甲球对筒壁的压力必大于乙球对筒壁的压力
1
8. 如图所示,光滑的半圆柱体的半径为R,其上方有一个曲线轨道AB,轨道底端水平并与半圆柱体顶端相切.质量为m的小球沿轨道滑至底端也就是半圆柱体的顶端.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gR,方向沿水平方向.小球在水平面上的落点为C图中未标出.,则                       A.小球将沿圆柱体表面做圆周运动滑至C点 B.小球不会做平抛运动到达C点 C.OC之间的距离为R
D.OC之间的距离为2R
9. 探测器探测到土星外层上有一个环.为了判断它是土星的一部分还是土星的卫星群,可以测量环中各层的线速度v与该层到土星中心的距离R之间的关系来确定
A.若v∝R,则该环是土星的一部分    B.若v2∝R,则该环是土星的卫星群
2
C.若v∝1/R,则该环是土星的一部分  D.若v∝1/R,则该环是土星的卫星群
10. 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C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已知MA=MBA.运行线速度关系为ABC B.运行周期关系为TA>TB=TC C.向心力大小关系为FA=FB<FC D.半径与周期关系为RATA32RBTB32RCTC32
11. 竖直平面内有两个半径不同的半圆形光滑轨道,如图所示,A、M、B三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C、D分剐为两轨道的最低点,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从A、B处同时无初速释放,则 A.通过C、D时,两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B.通过C、D时,两球的机械能大小相等 C.通过C、D时,两球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D.通过C、D时,两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相等
12.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由斜面底端的A点以某一初速度冲上
0
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g,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 A.重力势能增加了2mgh B.机械能损失了mgh
h C.动能损失了mgh
1D.系统生热mgh
2
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代号填在下表中 1 2 3 4 5 6
2
m 300 A 7  8  9  10  11  12
二.实验题 (共6分)
13. 某同学在“探究当外力一定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m/kg a/(m/s2) 0.20 0.60 0.30 0.40 0.40 0.29 0.50 0.25 0.60 0.20 (1)这位同学决定使用a-1/m图象来处理这些数据,而不用a-m图象来处理这些数据的原因是      . (2)请作出a-1/m图象,根据作出的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三.计算题 (16分)
14. 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固定于水平地面上,质量m=2kg的木块从斜面底端以4m/s的初速度滑上斜面,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现规定木块初始位置重力势能为零,且斜面足够长。(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木块在上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 (2)木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
(3)木块的重力势能与动能相等时的离地高度
3
参(仅供参考)  1 2 3 4 C B D D
5
B 6 A 7 A 8 D 9 AD 10 AD 11 BCD 12 B
5.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mgma,得a1Fg,由图象可知mmAmB,AB,B正确.
二.实验题答案:
13. ⑴a-m图象是曲线,判断此曲线的性质很不容易,也不直观.a-1/m图象为直线,便于判断a-1/m之间的关系.⑵当外力一定时,加速度和质量成反比关系.
Gxf          mfmgcos37          a18m/s2
Gxfv0a4m/s2         0.5s          2(2)t1ma114. 解:(1)a1s12a1t11m              t222s2s               a2212s1.207s           212(3)上滑过程中:mv0Ekfsmgh1
2112fsmgh1               h1m0.34m
335t总下滑过程中:
1EK0mg(0.6h2)fs        fsmg(0.6h2)
36h2m0.24m
2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