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

浅谈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景 一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浅 谈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 令文/李皓 【摘要】 本文首先谈了"3前企业面临着的税务风险的种类,在此基础上谈了应该如何才能防范企业风险,- 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企业税务风险防范 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企 业的交易行为和模式越来越复杂,相应地国家税收法规体系也 越来越繁杂.税务机关的征管也越来越严格.使得各种涉税事项深 深地嵌入企业行为的各个环节,企业税务问题变得越来越多变,并 已成为企业风险的制造者。稍有不慎,企业税务风险转化为利益损 失.不仅会吞噬企业利润,阻碍商业目标的实现,还会给企业形象带 来负面影响。 一、企业面临着的税务风险的种类 (一)宏观环境的不断变化调整 宏观环境复杂多变是企业面临各种税务风险的外部重要原因 之一。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环境、法律环境、制度环境、投资 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环境存在于企业 之外,但对企业的生产运营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税 负。由于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本身是在经济行为发生前进行的有计 划谋略,需要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根据实际需要,对未来将面临 的各种税务风险进行全方位的预测、评估。而企业宏观环境的变化 往往又是不确定的,也是无法预见和无法改变的。虽然宏观环境的 复杂性表多变性可能为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某种 风险,如果宏观环境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或者企业对宏观环境的变 化反应滞后、措施不力,则不仅会加大企业的税务风险,也增加企业 防范税务风险的难度。 (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内部完整的制度体系是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基础。企业 内部的管理制度包括企业财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投资控制及担 保制度、业绩考核及激励制度、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人才管理制度 等。企业的制度是否健全,其制定是否合理、科学,从根本上制约着 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程度。如果企业缺乏完整系统的内部管理制 度,就不能从源头上控制防范税务风险,也就无法有效地提高防范 税务风险的效益。例如,企业财务人员及管理者对税务风险及其对 企业运营的影响认识不足、对税法的精神理解不透、防范税务风险 的技术不高、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混乱、从事税务风险防范人员的 素质不高等,便会导致税务风险防范措施的失误或失败,加重企业 税负,甚至是接受税务处罚,使企业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导致的风险 税收筹划与避税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它是合法的.是符合立法 者意图的,但现实中这种合法性还需要税务行政执法部门的确认 在确认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由于税务行政执法不规范从而导致税收 筹划失败的风险。由于我国目前税务行政执法主体多元,主要包括 海关、财政、国税、地税等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在税务行政执 法上常常重叠,且税务执法部门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只要税法 未明确的行为,税务机关就有权根据自身判断认定是否为应纳税行 为,加上税务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和其他因素影响.税收 执行偏差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其结果是:企业合法的税收 筹划行为,可能由于税务行政执法偏差导致税收筹划方案成为一纸 空文.或被认为是恶意避税或偷税行为而加以处罚;或将企业本属 于明显违反税法的税收筹划行为暂且放任不管,使企业对税收筹划 产生错觉.为以后产生更大的税收筹划风险埋下隐患。 (四)企业运用税收优惠导致的风险 由于每项税收优惠都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总目标.通过税收制度和,对某些特定的课税对象、纳 税人或地区给予的税收照顾,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和资格,在一定 的时效内,按照一定的程序申报和批准,才能享受。如果有一项不符 合规定而享受了有关税收优惠.如因残疾人员比例不足而享受了福 利企业优惠.技术开发费比上年增长未达10%而享受了税前加计扣 除,“三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超过5年而继续享受免税,等等,就会 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二、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措施 (一)选择防范税务风险的重要税种 企业的税收负担与企业的经营范围、组织与决策密切相关。企业 的经营范围越广,企业组织越庞大,企业决策越复杂,涉及的税种也 就越多。每个税种的性质不同,税务风险规避的途径、方法及其收益 也不同.因此通常选择有重大影响的税种是规避税务风险的重点。 (二)用好用足税收优惠 我国加人WTO后.企业所处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变化,很多企业 都面临经营战略调整问题。在经营战略调整中,充分利用税收优惠 以防范税务风险,可以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营效益,但对优惠 的利用必须恰当,符合企业整体经营战略。如及有关部 门为鼓励开发西部,规定对设在西部地区,以国家规定的鼓励类产 业项目为主营业务,且当年主营业务收人超过企业总收人70%的企 业,经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后,企业可减按巧%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因此,企业在选择投资方向时,不仅要注意投资的地区和投资项目, 还要确保主营业务收人达到一定比例。 (三)降低企业整体税负水平 影响企业税负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1)税基。企业可在税法允许 的范围与限额内.通过选择恰当的费用分摊方式来减少税基,实现 各项成本费用和摊销额的最大化.以减少应税所得额,从而减轻税 负。例如,国家规定有特殊情况的企业可选择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 加速折旧法.这主要指能促进科技进步、环保和国家鼓励投资的关 键设备:长年处于振动、超强度使用或受酸碱等强烈腐蚀状态的机器 设备,可申请税务审批。(2)税率。不同税种的税率不同,同一税种内 部也有税率差别。一般可通过改变税基,使适用税率降低。例如,我 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基本税率为33%.还实行了两档过渡性的税率 27%和18%,这也是规避税务风险过程中常考虑的对象。(3)税额。这 种方法最直接.即纳税人根据税收优惠中免征或减征条款.通过恰 当的调整使企业的行为在形式上符合减免税条件,从而合法地减轻 或解除税负。 (四)营造良好的税企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具有财政收入职能和经济职 一3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H景 L 中国高斯杖末企生 能。为了鼓励纳税人按自己的意图行事,已经把实施税收差别 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减少税务风险 l发的其他成本。具体来说应 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刺激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 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树立税务风险防范意识。由上可知企业税务风 手段。制定不同类型的且具有相当大弹性空间的税收、而且由 险已成为当今企业的常态,这就要求每个企业在从事各项经济活动 于各地具体的税收征管方式不同,税务执法机关拥有较大的自由裁 时必须树立税务风险防范意识。首先,企业自身应做到依法诚信纳 量权。因此,企业要注重对税务机关工作程序的了解.加强联系和 税,要按照《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规定,办理税务登记,建立健全 沟通,争取在税法的理解上与税务机关取得一致,特别在某些模糊 内部会计核算系统,完整、真实和及时地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准确 和新生事物上的处理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只有企业的税收筹划方 计算税金,按时申报、足额缴纳税款,以纳税健康之身参与市场竞 案得到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的认可,才能避免无效筹划,这是税收筹 争。其次,在对外签定各种经济合同时,要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纳 划方案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企业要防止“对协调与沟通”的曲解. 税主体资格、纳税资信情况,防止对方当事人转嫁税务风险:对合同 即认为“协调”就是与税务机关的个人搞好关系.使之“睁一只眼. 条款要认真推敲,防止发生涉税歧义和误解,尽量分散税务风险。 闭一只眼”,以达到少缴税,不处罚或轻处罚的目的。当前.随着税 务机关稽查力度的不断加强,以及国家反和对经济案件打击力 度的加大,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帮助企业少缴税,反而会加大企业的 参考文献 涉税风险。 [1】赵艳.企业面临的主要税务风险-b防范措施fJ】.时代金融,2006/11 从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途径不难看出,它涉及到企业日常经济 [2】金道强.企业税务风险及其防范U】.冶金财会,2005/09 活动的各个环节,要想有效防范,必须了解引起企业税务风险产生 [3】李淑萍.论税务风险的防范-b机制创新U】.财贸经济,2oo5/11 的关键因素,从根本上排除税务风险产生的不确定性.努力减少税 f上接33页1 管理: (作者单位系国华公司) (2)财务负责人审核纳税申报表所得税: 1)所得税计算不准确 1)使用和管理不当 (1)根据岗位职责分离的原则,核算员岗对开票岗所开的 (1)财务部门负责人通过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审核公司应税所 时间、对象、业务事项、金额、适用税率等事项进行审核,并加盖 得额调整事项,对所得税计算的准确性进行审核,并交税务机关审 专用章或财务专用章。 核确定后报送总部。 2)纳税申报不及时 (2)开具专用必需设置密码,由指定人员开具。 (3)开票岗在作废时,在作废上加盖“作废”章,并保存。 (4)核算员对回笼进行审核,包括开具日期、内容、号 码是否连号、有无缺号、漏号现象。 2)不适当的人员经办管理事项 (1)税收管理岗设立领用缴销登记表,实行交(验)旧领新 (2)存放于专门的保险柜中并指定专人负责的管理工作。 5、结论 (1)各单位财务部门年末在规定时间内编制纳税申报表,财务 负责人审批纳税申报表,税收管理岗及时进行纳税申报。 3)应按税法进行的所得税调整未及时进行 (1)对于需经税务机关审批的税前扣除项目f比如:非正常的财 和总会计师审核后及时报税务机关审批。 4)汇算清缴未及时进行,或资料未得到妥善的保存 (1)取得批件后妥善保存,未取得批件的进行纳税调整。 5)所得税调整事项上报资料不及时不准确 产损失、非正常报废的固定资产、坏帐核销等),经单位财务负责人 控制。 中国在美上市公司为应对《萨班斯法案)404条款.应进一步规 范企业财务岗位设置,重塑企业税收管理流程、针对容易存在的风 (1)总会计师通过所得税清算表审核公司应税所得额调整事 险,给出控制措施,以适应外部审计的要求。 项,包括暂时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并在所得税清算表上盖公章和 法人印鉴后及时上报总部审批。 (作者单位系中国石油辽宁销售分公司财务处 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1 f上接34页1 (三)、合理分配税收立法权,赋予地方以相应的立法权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与社 会的发展要求必须拥有强大而集中的宏观能力,必须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对公共物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为社 有坚实的财政基础,再加之我国现在还处于经济发展的转轨期,各 会提供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分层 种经济关系还不稳定,税种的设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确定,这就 次的.不同层次的公共 决定了必须保留相当的税权,以实现全国税收的统一。同 物品应当由和地方分别提供。居民对这两种公 时,我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地区经济法制观念不平衡.各 共物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越与人民邻近之公共事务,需要为 地情况差别很大,也需要进行适度的分权,逐步建立完善的地方税 之。尽可能由地方自治团体为之,而此等事务.亦尽可能保障居民之 体系。税权在纵向效力上要合理、适度的划分和地方税收权限。 参与决定。”因为“与相比,地方更接近自己的民众. 我国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既要有体现全局利益的统一性. 地方比更加了解它所辖的纳税人的效用和需求.也就 又要统一指导下兼顾局部利益的灵活性:既要维护国家宏观的 是说信息更充分、更准确。居民对地方性公共物品的需求量远远大 集中,又要在集中指导下赋予地方必要的权力”。 于对全国的需求量,所以税权适当下放是必要的。地方税收立法权 的空白阻碍了地方税收收入的增加.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均 三、结语 税收是现代国家赖以生存的血液,是开支的重要物质基础。 衡,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平。地方税权有利于民众比较有效地向地 “税收是喂养的奶娘”,离开税收国家是不能生存的。规范税收 方表达符合本地实际的公共物品的种类和数量的选择权。“地 立法权是税收执法权的基础,是国民提高纳税意识的基石,是提高 方税权不仅是维持地方政权正常运转的需要,同时它也会通过人民 税收收入的保障。 对地方事务的参与机制来促进集权在很大程度上蒙遭扼杀的 公共精神得到复兴。” (作者单位系黑龙江大学法律系) 一36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