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卷第4期 建厂科技交流 Vo1.35 NO.4- Dec.2oo8 2008年l2月 EXCHANGE OF.1 1ANCHANG SC I ENCE&TECHNOLOGY 成本管理的方法及体会 承包总公司 杨 洁 随着我国新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 范》的发布实施,以及近几年来,建筑市场的竞 争愈演愈烈,施工队伍急速膨胀,国有施工企业 任务严重不足,经济效益不断下滑。施工企业为 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将加强企业管 理,尤其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 llI程项目成本管理对一个施 [企业来说是一 个永恒的话题,它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 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 的费用,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 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的 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它主要通过技术(如施工 方案的制定比选)、经济(如核算)和管理(如 施工组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等)活动达到预定 目标,实现盈利的目的。如何进行成本管理以及 成本管理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经济效 益的好与坏,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施 1二单位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终要在项目施‘[中以 尽量少的物化消耗和活劳动消耗来降低工程成 本,把影响工程成本的各项耗费控制在计划范嗣 内,以此来加强成本管理。以下我主要从两方面 来说明。 一方面,要想做好成本管理上作,首先我们 应该明确的是成本管理应该是全员管理。成本控 制决不单纯是预算人员、财务人员、物资人员的 任务,也不是预算部门、财务部门、物资部门的 事.而是全体建设者的共同任务。成本控制应该 做到全员参与,树立全员的经济意识。 其次要明确成本管理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 全面管理原则,中间管理原则,目标管理原则, 开源与节流相结合的原则,责、权、利相结合的 原则。 最后要明确各阶段成本管理的主要工作:① 在投标前。进行成本预测,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 的基础,为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提供 依据。因此,成本预测对提高成本计划的科学性、 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② 在中标后、施工前。进行责任成本的测定和下达 并签订项目经营目标责任书,严格按责任成本测 定的原则进行测定,并使责任成本目标明确、合 理、可控、责权利相结合。③施工过程中。这 是成本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开工后一个 月内完成施工图预算编制;根据《项目经营目标 责任书》和施工图预算,完成成本计划的编制; 围绕成本目标,确立成本控制原则。项目成本控 制就是在实施过程中对资源的投入,施工过程及 成果进行监督,检查和衡量,并采取措施确保项 目成本目标的实现。成本控制的对象是工程项 目,其主体则是人的管理活动,目的是合理使用 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成本 核算是指将项目施工过程中形成成本的各种费 用与成本计划中确定的目标成本,进行对比,找 出差异。成本核算所提供的各种成本信息,是未 来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 l】3 2008年第4期 建厂科技交流 成本考核等各个环节的依据;成本分析是在成本 核算的基础上,动态分析各项成本费用,找出节 约或超支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它贯穿于成本管 理的全过程。通过成本分析,系统的研究成本变 动的因素,深入揭示成本变动的规律,寻找降低 成本的途径,以便有效的进行下一阶段的成本控 制,减少施工中的浪费。④工程竣工后。完成竣工 决算,进行成本考核。成本考核应分层进行,即 公司考核项目,项目考核各部门、各岗位及分包 队伍。 另一方面,在控制成本的同时,要最大限度 的提高企业效益,就必须做到“开源节流、增收 节支”。作为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部,对上要认 真履行和业主的施工合同,完成合同规定的工作 内容,在此基础上争取最大收益,是为开源;对 下,要严格进行物资设备费用管理和劳务分包费 用的管理,提高施工质量,降低物资消耗,节约 开支,是为节流。 1 开源、增收 (1)合理利用承包合同中的有利条款是项目 实施的最重要依据,是规范业主和施工企业行为 的准则,也是成本造价控制人员应重点研究的项 目文件。国内建筑市场的饱和以及建筑企业之间 的激烈竞争,造成了现在国内建筑市场中,业主 占据了市场优势地位,比施工企业更具有发言 权。在这种情况下,承包合同条款通常更多的体 现业主的利益,并使施工企业在竞争中处于较为 不利的地位。但这并不是说成本控制人员在合同 条款有效利用方面无所作为。合同的基本原则是 平等和公正,汉语语义有多重性和复杂性的特 点,这造成了部分合同条款可多重理解或者表述 不严密,个别条款甚至有利于施工企业。这就为 成本控制人员有效利用合同条款创造了条件。在 合同条款基础上进行的变更索赔,依据充分,最 据说服力,索赔成功的可能性也比较大。因此成 l4 本控制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合同的重要性,相关 条款要反复研究,仔细推敲,发现漏洞,有效利 用。 (2)合理利用优势单价优势单价是指中标项 目中利润空间比较大的合同单价。众所周知,我 们在投标的过程中,为中标后谋取更大的利润, 会在投标过程中采取不平衡报价的投标方法。不 平衡报价的特点是投标单价中有的施工项目单价 利润较低,有的施工项目单价利润比较高,特别 是施工过程中工程量变更增加可能性比较大的项 目。这些利润比较大的合同单价就是我们的优势 单价。合理的利用优势单价,就是在施工的过程 中,尽量利用设计变更,增加优势单价的工程数 量,从而谋取更大的利润。 (3)技术人员与造价控制人员紧密配合也是 成本控制领域重点强调的问题。技术与经济紧密 配合应体现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但确定项目 施工方案的时候尤为重要。技术人员因本身工作 特点的,对施工成本方面的了解不足,编写 施工方案的时候,偏重于考虑方案的安全性和可 操作性,对方案是否体现了本单位的利益要求往 往忽视。很多时候,提出的施工方案虽然能够完 成设计要求,但从经济方面考量,却不是最优化 的,甚至在完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大大的缩小 了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因此,成本控制人员应 积极参与施工方案的制订,在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的前提下,为项目谋取更大的利润。技术人员应 提出能够达到设计意图的几套方案给成本控制人 员进行比较论证,并将论证的结果作为确定施工 方案的量化依据。从而将技术与经济紧密的结合 起来。 2 节流、节支 (1)材料费用控制是指对项目施一[消耗的物 资材料进行数量和价格控制,将物资材料费用控 镧在合理的范匿内。一个项目的材料费用在项目 杨洁:成本管理的方法及体会 2008年第4期 成本中占有较高的比例,通常情况下不低于50%, 低价中标后,为完成合同,或者尽力压低劳务人 员工资,造成劳务人员劳动积极性低下,或者与 施工单位尽力纠缠,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要价。在 这些措施不能奏效、出现无法承受的亏损的情况 下,劳务队伍只能消极怠1,拖延进度,甚至停 所以,材料费用的控制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 材料费用控制有两个重点,一个是材料消耗 数量的控制,一个是材料购买价格的控制。材料 消耗数量的控制是成本控制人员的工作内容之 一,材料购买价格的控制是物资部门的工作内 容,成本控制人员是参与性质,无法起到主导作 用。因此,材料消耗数量的控制必须配套一定的 奖惩措施,节约了要进行奖励,非必须原因超耗 浪费要承担损失,以提高大家节约材料的积极 性。 材料购买单价的控制,现在普遍实行了大宗 物资设备采购招标,杜绝了物资管理中的较大漏 洞,但在实践中必须注意不能使物资招标流于形 式,要广泛征集投标厂家,避免暗箱操作给企业 造成损失。成本控制人员必须参与招标过程,必 要的时候根据项目中标情况提出材料设备参考 价,以便相关部门进行正确决策。对于小宗物资 材料的购买,成本控制部门应该定期进行材料单 价比较; 并参考项目中标单价情况提出费用比较 清单,以便于掌握市场材料单价波动情况,做到 心里有数,亦有利于形成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 相互监督。 (2)劳务分包费用的控制目前也已经成为 成本控制中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施工企业进行劳 务分包的时候,劳务招标目前是最常采用的方 式。用招标方式确定劳务队伍,这样对施工企业 以合理低价选择优秀的劳务队伍是有利的。劳务 市场现在竞争十分激烈,甚至某些方面竞争比建 筑市场更激烈,并且劳务市场发育不成熟,劳务 队伍水平能力也参差不齐,许多劳务队伍根本就 不具备承担亏损的能力。为生存下去,许多竞争 能力不足的劳务队伍被迫进行低价投标,并且是 低于成本价投标以维持运转 劳务分包本身利润 空闻就较小.劳务队伍在其中的回旋余地不大, 止施工,逼迫施工企业满足自己的要求。出现这 种情况,对施工企业和劳务队伍两败俱伤。施工 企业项目进度滞后,无法保证工程进度,对自身 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将承受来自业主的巨大压 力;劳务队伍出现亏损,无法兑现对施工企业的 承诺,生存空间被进一步缩小,成为社会不安定 因素。 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第一,施工企业尽可能 采纳比较有竞争力、有信誉的劳务队伍参与施工; 第二、不要无原则压低劳务分包单价,要对劳务 分包的成本做到心里有数,避免吸纳低于成本价 的劳务队伍进场施工;第三、是在可能的情况下, 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奖励劳务队伍,规定在施工质 量、进度、安全达到较高要求的情况下,劳务队 伍可获得奖励,以提高劳务队伍施工积极性,施 工企业、劳务队伍达到双赢。 总之,在推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 深切的体会到,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问题, 成本管理应该是企业全员的工作,应该坚持深入 下去,项目部是施工企业效益的源头,也是费用 的主要发生地,效益来自项目部,问题也常出在 项目部。因此施工现场成本管理的好坏,对企业 来说非常的重要,而项目经理部作为施工企业的 成本中心,成本管理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企业 的生存和发展,所以项目经理部应该加强成本控 制观念。成本控制涉及到项目组织中的所有部门、 班组和员工的工作,并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 有关,因此应充分调动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控制 成本、关心成本的积极性.真正树立起全员控制 的观念,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