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课改JIAOGAIKEGAI-026-2019年第36期︵总第184期︶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思维导图方法的运用研讨
梁婷婷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宁夏银川 750001)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厘清脉络,使日常积累的素材得到充分利用。本文首先分析思维导图的概念,随后对思维导图的运用进行详细探讨,希望能对相关工作者有所帮助,以达到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6-0026-02
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写作经验,但写作水平可以将思维导图引入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梳理写作脉络,使他们的主题更加鲜明,从而提升作文的层次感。
学生从小学阶段开始接触写作,到了高中阶段,他
引 言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却很难实现突破。为了解决学生的这一困境,语文教师
的思维进行整理概括,然后转化为网状的图形结构,不仅
二、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写作教学中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思维方式,它倡导使用者将自己
有利于储存和组织信息,还能使信息的对外输出更加顺畅[1]。
实际上,制作思维导图的步骤与列提纲十分相似,都是创客教师与创客教室的出现,为学生学习各个学科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创客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创客课程的产生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的探究能力和团队精神。
础,秉承“做中学”理念,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参与到社会中,并拥有自己的产品,有助于培养学生
结 语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尤其
以教师的口述进行,而信息技术的到来,给传统课堂的课前导入带来了新的变化。信息技术的课前导入更为直的积极性,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观、具体、生动,可以采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使静态知识变得动态化,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
教师在设置课前导入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及学生的
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大纲,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较为真实的教学情境;可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社会热点、生活题材,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来选择合适的导入题材,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一种手段。主发展学习探究能力
2.利用信息技术建设个性化学习方案:培养学生自
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信息技术的更新与迭代,为我们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因此,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各个学科抓起,要从各个年龄段抓起,使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参考文献]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教育事业带来
以利用信息技术,对不同阶段、不同年龄、不同特长的学生建立个性化学习方案。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以问题作为纽带,教师可如今,越来越多的学习平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1] 新阳,裴新宁.教育变革期的机遇与挑战——欧
盟“核心素养”的实施与评价[J].全球教育展望,2014(04):83.
[2] 刘雪飞,陈琳,王丽娜,等.走向智慧时代的信息技
术课程核心素养建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10):55-61.
[3] 张立国,王国华.计算思维: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
培养的核心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5):115-121.
作者简介:居冰莹(1993.11—),女,江苏苏州人,二级教师,曾获苏州工业园区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中,如“课堂派”“乐教乐学”“UMU”等,这些学习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网上学习空间,而且学生可以依据大数据自动推送个性化学习资源,这有助于锻炼学学习速度对个性化学习方案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社会参与和团队协作能力
3.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生成:锻炼学生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程度、
背能力,因此,朗读、背诵、写作成了学生的主要学习程,忽视学习质量的重要性。
内容,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之后的学习中重结论、轻过
是帮助学生确定中心思想及文章的段落分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
1.学生刚开始写作时,很难做到厘清文章脉络后再开始动文章脉络像是一根线,将前后段落连接在一起。
把握文章脉络
笔,只是下意识地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论述,这样虽然也的文章都是非常有借鉴价值的精品,所以教师可以先让能做到不偏题,但是写作思维不够清晰。高中课本选择学生自己去寻找文章的感情线或中心人物。反复开展这生的阅读能力类训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提升学
2.绘制思维导图
[2]。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每篇课文。在带领学生完成文章学习语文教材是开展作文教学活动的依据,所以教师要
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既可以以学生个学生将自己的理解通过图像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把握文体为单位,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最重要的是要让主要人物或事件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对文章进行发散章脉络后,学生对文章的总体结构有了概括性的认识,以同,绘制的思维导图也会有所差异。对于学生来说,如性概括,对不止一条主线的文章,学生选择的中心点不果没有深刻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及写作主旨,就难以掌握整篇文章的结构脉络,这也是教师际上,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时,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学习完文章后再展开相关实践活动的原因。实的理解,还能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充分锻炼。经过长期锻炼,学生在提高理解能力的同时,写作能力也会有更好的提升,特别是对于作文书写结构混乱的学生,提升作用尤为显著。生制作思维导图的能力也有显著提升,此时就可以进行在经历自我制作、小组讨论、教师修改后,学是检验学生对文章理解程度的最好方法,在文章框架已下一步,即按照范文的思维导图来仿写文章。仿写文章要学生对文章有熟练、深刻的掌握。此外,通过对双方
经确定的情况下,如何表达出原作者的写作意图,这需表达方式的对比,学生也能够在语言的使用上加以改进。
三、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优势1.言、一个成语都有可能成为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对于近年来,高中作文的命题趋势趋于简短化,一句名
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充实文章内容
这种题目,如果仅关注词语本身,学生可能写不出符合出题人意图的文章。如果学生学会制作思维导图,那写作的内容就能得到无限扩充。以热门话题“流浪汉是否应当被允许进入图书馆”为例,文章的开头应当亮明观点,点明论点,随后列出自己的分论点以支持自己的论点。第一,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由公共资源来支撑,因此,每个公民都平等地享有使用的权利,任何一个人都应当被允许求知。第二,我国大力倡导的核心价值观表明,我们要建立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如果流浪汉没有进入图书馆的权利,那这个社会还何谈文明呢?第三,流浪汉在经济上虽然处于劣势,但没有人能够怀疑他中国
公民的身份,当然,我们还要探讨流浪汉进入图书馆的目的,如果他
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精神是同等富足的。是为了乞讨,扰乱了图书馆正常运行的秩序,那这个话题就要另当别论了。第四,阐明这个现象背后的原因、社会应当采取的保障措施,以及人们应当持有的正确态度。按照这个思路阐述,学生就能创作出了一篇佳作。
2.确定文章主旨,方便素材搜集
思维导图的形式构思文章结构,保障文章的层次性。例对给定材料进行剖析后,学生要确定文章的主旨,以
如,近年来网络媒体日益发达,有许多网络红人为了成求学生发表观点。首先,学生要进行价值观的判断,这名,不惜做出许多“博出位”的行为,针对这些行为,要种行为当然是负面的。其次,进行分析论证。第一,从行为结果的角度看,行为人并不能实现预期目的,公
众有着自己的价值取向,为了“博出位”而采取的低俗行为不可能持续吸引大家的关注,所以不可能实现持续社会影响非常恶劣,非常容易对心智不够成熟的未成年的“走红”;第二,从社会影响的角度看,这种行为的己的观点。
人产生误导。学生经过层层论证,最终自然就提炼出自
3.优化文章结构
顺序,而不能随意地发散思维。制作思维导图就相当于一篇作文要保持前后的连贯性,保持自然的逻辑
把文章的逻辑按照树状图的形式表示出来,每个主干是一个分论点,而分支也是对该分论点进行递进支撑的观点,因此,思维导图能确保作文主次分明。为了防止学生发生混淆,在学习制作思维导图的初期,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不同的颜色对不同层次的观点进行标记,使各个层次更加鲜明。以一位学生创作的《人与苦难》一文
述了观点:人的态度是决定苦难对人的影响的决定性因为例,创作者很好地利用了思维导图的方法。第一段,阐司马迁为正面的例子,同时也点出许多面对苦难一蹶不素;接着,他采用举例的方式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以霍金、振的反面案例,最后论述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苦难带来的观点具体明确,让人一目了然。
正面影响。这篇作文的结构虽然简单,但内容十分丰富,且
相对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
结 语
摆脱了僵化的教学模式,不再仅仅追求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写作。实际上,在标准作文模式盛行多年后的今天,传统的作文形式已经不能吸引阅卷人的注意,而思维导图更适应时代的要求,能
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爱上写作,也能使他们的作文获得高分,因
[参考文献]
[1] 程忠仁.高中作文教学思维导图的课例研究[J].课程
教育研究,2019(26):105.
[2] 连世斌.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研究[J].名师在线,
2019(30):42-43.
作者简介:梁婷婷(1981.4—),女,陕西宝鸡人,中学一级教师,2016年、2018年获得宁夏教育厅优秀党务工作者。
教改课改KEGAIJIAOGAI-027-2019年
第36期︵总第1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