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激:应激是机体对外界或机体内部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
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应激反应的作用?
应激反应是动物生存所必需的,他是机体适应,保护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激反应可以提高机体的准备状态,有利于在变动的环境中维持机体的自稳态,即有利于机体抵抗体内外环境的所导致的伤害。
二.人的肉眼可见的光的波长在380-760nm,叫做可见光。 波长比可见光长的是红外线,比可见光短的是紫外线。
太阳高度角(h)指的是太阳射线与某一具体地点的水平面所
构成的最小夹角。 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取决于地理纬度,季节和一天的不同的时间。 红外线具有消炎,镇痛,降血压,兴奋神经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过度的红外线照射也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下述方面:
1. 过度的红外线能使眼睛的晶状体和眼内液温度升高,蛋白凝固,水晶体发生浑
浊,引起白内障。 2. 波
长
在
760-1000nm的红外线能穿透动物的颅骨,使脑内温度升高脑血管扩张,渗出增加,引起日射病,但此时温度不一定升高。 3. 夏季太阳光强烈照射皮肤,由于光热效应,使机体散热困难,体温升高,易发生中暑。 紫外线的生理学作用?紫外线的有益作用: 1. 杀菌作用 2. 抗佝偻病作用
3. 色素沉着作用
4.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5. 增加气体代谢作用 紫外线的有害作用: 1. 损伤皮肤 2. 伤害眼睛 畜体的热调节 产热
1. 基础代谢产热。 2. 体增热 3. 肌肉活动产热 4. 生产过程产热 散热 1. 辐射散热 2. 对流散热 3. 传导散热 4. 蒸发散热 5. 加热饲料和饮水
在一定的温度环境中,机体的产热几乎等于散热,动物不需进行热调节即可保持体热平
衡,这个环境温度范围成为舒适区。 等热区是指恒温动物只需经过物理调节即能维持体温恒定的外界环境温度的范围。等热区的上线温度称为上线临界温度或过高温度,下线温度称为下线临界温度或临界温度。
畜禽临界温度的高低取决于产热的多少和散热的难易,所以凡能影响畜禽产热和散热的一切内外因素,都会影响畜禽的等热区,具体来说主要有下列影
响因素: 1. 物种和品种 2. 年龄和体重 3. 皮毛的状态
4. 营养和健康状况 5. 营养水平 6. 生产力
7. 对气候的适应性 8. 饲料的管理情况 高温时的热调节 1. 加速外周血液循环 2. 提高蒸发散热量 3. 减少产热量 低温时的热调节 1. 减少散热量 2. 增加产热量 当大气中水汽的含量达到最大值时,称为饱和空气,此时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 绝对湿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
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该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通常用
RH表示。
饱和差在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和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之差。饱和差越大,表示空气越干燥。
露点: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因气温下降而使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这时的温度称露点。空气湿度越大,露点越高。 畜禽舍中的湿度标准?
对动物的生理机能说,50%--70%的相对湿度是比较适宜的,但冬季在畜禽舍里要保持这样的湿度比较困难。 预防舍内潮湿的措施?
1.选好场址,选择地势
高燥,排水好的场址。 2.对于已建成的畜禽舍待其充分干燥后再使用。
3.生产中尽量减少用水,及时清除粪尿污
水,做好维修的工作,防止饮水器漏水。 4.冬季舍内应合理通风,再保证舍温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排出水汽。
5.使用干燥垫料吸附水汽。
冬季保温能力好的畜禽舍的密闭时,因各个部位的空气温差小,空气的运动速度一般不超过0.25m/s。
三.水环境和土壤环境 色度:生活饮用水应该无色,水体深时呈浅蓝
色,水体呈现异色时,分析原因。
浑浊度:表示水中所含悬浮物多少的指标。(水的浑浊度可影响水的感官性状,有时还
具有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的意义。
硬度:水的硬度是指溶于水中的钙镁等盐类的总含量。铁和其他矿物质有时也占一小部分。硬度一般分为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也可分为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暂时硬度是指把水煮沸后可除去的硬度,因为水在煮沸时,水中重碳酸盐放
出二氧化碳变成碳酸盐而沉淀。
但由于钙和镁不能完
全沉淀,所以暂时硬度往往小于碳酸盐硬度,永久硬度是指水煮沸后不能除去的硬度。 耗氧量(COD)以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等氧化水中的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称为耗氧量。
生化耗氧量(BOD):水中有机物质被需氧性细菌作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越高,水的生化需氧量就越高。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1ml水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规定 1L水中大肠杆菌群指数不超过三个。
土壤吸湿性:是指土壤自空气中吸收水汽的能力。吸湿性与空隙的大小成反比,粘土类颗粒小,颗粒间空隙小,吸湿性大,土壤中的腐殖质与胶体颗粒能提高 吸湿性。 土壤的毛细管作用:是指土壤的水分沿着毛细血管上升的能力。颗
粒越小,空隙也越小,则毛细管的作用就越大,水上升的越高,毛细血管大的土壤是畜禽舍墙壁,地面潮湿的重要原因之一。畜禽舍建筑时应采取防潮措施。
土壤污染的特点。 1.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
2. 土壤污染的累积性
3. 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 4. 土壤污染具有难治理性 土壤污染的自净作用是指土壤被污染后,由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等的作用,在一定时间后,各种病原
微生物,寄生虫卵,有机物质和有毒物质等,逐渐达到无公害的程度。土壤的自净过程很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物理作用 2. 土壤的过滤作用和吸附作用 3. 化学作用 4. 生物化学作用
病原体在土壤中的死灭土壤质地可分为沙土,沙壤土和粘土三大类,沙壤土是建筑畜牧场最适合的土壤。 畜牧场的功能分区 1. 生产管理区 2. 辅助生产区 3. 生产区 4. 隔离区及粪污处理区 建筑物的朝向 畜禽舍朝向的选择与当地的地理纬度、地段环境、局部气候特征及建筑用地条件等因素有关。适宜的朝向一方面可以合理利用太阳辐射能,避免夏季过多的热量进入舍内,而冬季则最大限度的允许太阳辐射能进入舍内
提高舍温。另一方面,可以合理利用主导风向,改善通风条件,从而获得良好的畜禽舍环境提供可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