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与分析]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总结

[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与分析]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总结

来源:九壹网
[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与分析]大学生课外阅读情

况调查总结

随着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读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课本只是知识宝库的导游图,它只是指引游览部分典型景点。作为大学生,要在大学学习阶段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的提高,必须有充分的课外阅读。笔者本次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基本情况,探索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提出合理化建议,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使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取知识和文化熏陶。调查涉及四个本科、三个专科理工类专业,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95份。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1.大学生课外时间安排

按照由高到低顺序,大学生课外时间分别用于课外阅读(40.0%)、其他(29.2%)、体育活动(21.2%)、网上冲浪(17.0%)、观看影视(10.3%)、棋牌(8.1%)。从统计数据来看,多数大学生把课外时间用于课外阅读、体育锻炼等有益的活动。在调查中29.2%的学生把课外时间用于“其他”,根据走访座谈的情况,这部分学生多数是利用课外时间兼职家教、打零工。

调查结果显示:本科学生和专科学生把课外时间用于“课外阅读”的比例基本相当,本科39.5%,专科41.4%。不同年级的学生把课外时间用于“课外阅读”的比例有明显区别,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分别为43.0%、42.6%、41.7%、20.0%。年级越高,课外时间用于阅读比例越少。但是考虑到四年级学生正处于毕业论文(设计)阶段,每周集中上课时数比较少,拥有更多的课外时间,虽然用于课外读书的时

间比例不足低年级学生的一半,但用于课外读书的时间并不少(本文第四部分有相关讨论)。可以理解,毕业年级的学生面临就业、升学,确实有更多的事情需要时间。 2.大学生读书兴趣

大学生课外自主时间用于读书课外阅读,无疑是很正常、也很令人高兴的事情。大学生喜欢读什么书呢?粗略看来,文学类占45.7%、外语计算机类占13.6%、专业辅导类占9.9%、其他类37.5占%。我们所考虑到的专业辅导类和外语计算机类,属于课堂学习或等级考试的需要,文学类则属于理工类专业学生拓宽知识面、构建更完整的知识结构的。37.5%的学生选择“其他类”,到底喜欢哪类读物呢?在另外一个调查项目中有更详细的反映:传记类38.8%;言情类27.9%、网络小说25.7%、科幻类24.5%、动漫类20.7%、武侠类18.8%;体育类14.6%;学术类23.4%;其他类29.4%。通过走访座谈,29.4%的“其他类”包括文摘类、就业指导丛书和消遣类杂志。大学生的读书种类呈多样化,“博览群书”成为学生的一种趋向。 3.大学生的读书动机

关于课外读书的动机,65.2%的大学生认为课外阅读是为了拓展知识,32.4%是为了陶冶情操,指导实践占9.7%,而为了提高考分的仅占2.2%。这说明在课外阅读中,人们的功利意识并不是太强,并不是单纯的为了提高考分、拿学分,而是为了自身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素质。课外阅读可以调节枯燥、机械的专业学习,获取专业以外的知识,从这一点上,容易理解为什么文学类、传记类读物更受理工类大学生的欢迎。从大学生的阅读动机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课外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提高自我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已经成为大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最重要的方式。专业学习固然很重要,但是若没有课外阅读的调节和补充,不仅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将变得枯燥乏味,而且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将受到影响。 4.读书时间投入情况

一般讲,在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全日制学历和函授、

业余同等学历相比较,前者含金量更高。全日制高等教育和函授、业余等成人高等教育的主要课程并无明显差异,两者的差别在于课外阅读数量及时间投入,甚至可以认为,课外阅读数量及时间投入的多少,反映接受大学文化熏陶的程度。当代大学生平均每周多少时间用于读课外书呢?调查结果显示:1小时以下占9.4%,1-3小时占33.1%,3-7小时占32.8%,7-14小时占19.5%,14小时以上占6.1%。 为了考查不同年级的学生课外读书时间投入情况。我们对五个不同年级专业进行了比较后发现在校大学生课外时间用于阅读的数量,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基本呈上升趋势。在另外题为“您认为今后大学生的读书时间将有什么样的变化?”的调查中,41.0%的调查对象认为会“越来越少”,36.0%“越来越多”,23.5%认为“与过去变化不大”。显然,大学生目前在课外阅读上投入的时间并不多。虽然本次调查结果和其它同类调查相比,本院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投入的时间稍多一些,但是如果任其自然发展,将来也很难有更多投入。这是应该引起我们警惕的信号。

5.读书的数量与质量

调查统计结果中,54.3%的学生表示个人读书的数量比较少,40.0%的学生表示个人读书的数量正常,其余5.7%的学生认为自己课外读书数量比较多。只有不足50%的学生对自己读书的数量感到满意,那么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又如何呢?

调查显示:22.9%的大学生没有读书计划,61.7%的大学生虽然有读书计划,但往往执行情况不好。只有15.3%的大学生能够做到有计划而且执行较好。整体上大学生课外读书是一种无计划或有计划执行不利的状态,反映出课外阅读的随意性。

在课外阅读的随意性背景下,大学生是如何选择图书来阅读的呢?49.7%的学生是出于要增长某方面的知识来选择阅读,这部分学生应该是一种有目的、有选择进行阅读。但是42.5%的学生是根据书的知名度、34.5%的学生是由于“偶尔翻到,感觉不错”、20.5%的学生是出于对作者的崇拜和尊敬来选择阅读,这三种选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

“22.9%的大学生没有读书计划,61.7%的大学生有读书计划但往往执行情况不好”是相符合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与效果,特意以“你读书做笔记吗?”为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4.3%的大学生偶尔做笔记,15.8%的大学生从来不做笔记。只有10.8%的大学生表示经常做笔记。读书时间不多,读书选择上有一定随意性,读书很少做笔记,读书质量不会太高。

6.大学生读书的来源

在题为“您所看的书的主要来源――”的调查中,54.1%的学生是图书馆借阅,35.6%从同学或朋友处借,23.9%自己购买,11.3%从网上看,7.1%是家里藏书,另有3.7%是其它来源。

学生课外阅读图书只有54.1%来自于图书馆,这反映两个问题:首先是高等学校随近十年来的不断扩招,生均藏书数量不足;其次大学生“博览群书”,读书种类呈多样化,图书馆藏书类型与学生阅读口味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

大学生读书的另外两个重要来源是从同学或朋友处借、自己购买,实际上这可以归结为一个渠道――读书者自己购买。那么大学生个人能有多少藏书(教材除外)呢?调查结果为:藏书10本以下43.0%,藏书11-50本44.2%,藏书51-100本11.3%。87.2%的大学生藏书超过50本。

二、对策与建议

1.完善管理制度 督促大学生多读书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教学培养方案中规定必修课程学时数量少了,学生自主时间多了,调查结果却反映学生用于课外读书学习的时间并不多,而且41%的学生认为读书时间将越来越少。从教学管理角度讲,应结合选修课,在尊重学生兴趣、保证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建议以“提交读书计划――教师推荐书目――学生阅读――提交读书笔记――教师评阅――取得选修学分”的模式,督促大学生多读书,同时提高读书效果。

2.举行专题活动 引导学生读好书

大学生的读书种类呈多样化,应该是好事情。但大学生读书种类并不理想,言情、武侠、动漫及消遣类占有较大的比例,这类图书大多属于快餐类读物,文化含量相对较低,对构建完整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无实质性帮助。通过举行专题读书活动,正面引导学生选择文化含量更高的书目阅读,无疑是帮助大学生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 3.拓宽图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