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语文《对韵歌》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来源:九壹网


小学语文《对韵歌》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对韵歌》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对韵歌》共3句。

第一、二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

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所以本教案的设计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让学生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寻找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简笔画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

1.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简单的对子或春联。

2.搜集生活中的对子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

古代文人都喜欢吟诗作对(播放古代几个秀才对对子的视频),同学们搜集到了哪些对子?下面我们共同分享几副同学们搜集的对子。(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成果)

2.导入:

咱们班的小朋友搜集到的对子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

歌——《对韵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一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得到表扬,课前让孩子动手搜集生活中的对子资料,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课做铺垫,有着一举两得的作用。

二、学单字对,识记生字

1.试读《对韵歌》,并交流在试读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学生再次自由读韵文,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再读一读,读不准的字请教同桌或老师。

3.指生读韵文,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4.指导学生学习“对”字。

(1)屏显第一句,指生朗读。

(2)出示“对”字。个别读、齐读。

(3)启发学生说一说“对”的反义词。

5.指导学习“云”“雨”“风”“花”“鸟”“虫”。

(1)出示一组简笔画(大屏幕展示简笔画:图上有云、雨、风、花、鸟、虫、雪、树),引导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对应文中的哪一句,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读读课文。

(2)学生汇报对应哪一句,并齐读。

(3)交流画中画了哪几个生字,在每一幅画下贴出对应的生字卡片。

图片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字——物”对应印象,接着快速识字。

(4)指生领读这几个生字。

(5)小组内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6)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学习“云”“鸟”和“虫”的字理。

①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看看它们是怎样演变而来的。

(屏幕出示“云”“鸟”和“虫”的字理演变图)

②引导学生归类识字。教师出示“自然现象”“动物”“植物”三个选项,鼓励学生到黑板上把相应的生字卡片贴到对应的类别下边。

(7)在这几个生字中挑一个喜欢的字组词。

(8)把生字放回句子中指生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重点突出识字学字的教学,主要通过图画帮助学生识字。

三、认真观察,写好生字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虫、云”两个字,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两个字写得更漂亮?

2.交流写这两个字的小窍门。

3.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云”字的第三笔是撇折,教师示范“图片”:起笔稍重,收笔快而轻,略向上;“虫”字的第五笔是“图片”,教师示范“图片”:下笔从左下到右上,从重到轻。

4.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图片 教师在书写时要侧重把“云”的撇折落实到位。

5.学生练写,交流反馈。

6.教师巡视,适时指导,共性问题到黑板上板书指导,集体订正。

7.展示书写成果,请书写好的学生与大家分享书写经验,鼓励其他学生学习。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字,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所以在起始阶段,必须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巩固积累,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各对子的前半句,学生对后半句。

2.小组间比赛对对子。

3.齐背对韵歌。

4.小结。

设计意图:

语文知识的学习贵在“积淀”。学生在一一对应的对韵吟诵中,再一次巩固识字,既高效地完成了识字任务,又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使学生体会到对韵歌的韵律美,体验到事物之间相互对应的奇妙感觉,促进积累。

第二课时

一、回顾韵文,复习导入

1.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对韵歌》,你们会读、会背吗?

2.指导学生齐读韵文,读准字音。

3.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其间适时正音。

设计意图:第二课时的课堂引入要遵循“自然、实用”的原则。这样的直接引入毫不拖泥带水,又复习了上节所学。

二、学双字对,识记生字

1.自由读对韵歌。

2.纠正朗读不正确的字音。

3.出示最后一句,指生朗读。

4.去掉“对”字,再指生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成语:山清水秀、柳绿桃红。

5.理解“山清水秀”。

(1)出示课件。(播放春季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

(2)学生交流欣赏感受。教师启发:当你看到类似这样的美景时就可以说“山清水秀”。

(3)介绍家乡山清水秀的地方。

6.理解“柳绿桃红”。

(1)出示图片,看图片读词。

(2)说一说:( )的桃花,( )的柳树。

(3)齐读最后一句。去掉“对”字再读。

(4)个别读、齐读。

设计意图:

教师借助美丽的图片,并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引导学生识记生词,加深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有效避免了学习的枯燥,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多种方式读儿歌,遇到字音错误及时纠正。

2.开火车读横线上的会认字的生字卡片。(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随机抽取,学生依次认读)

3.读成语:山清水秀、柳绿桃红。教师出示“山”的字卡,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复习“山”字。

4.教师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的生字卡片,指名读要求会写的生字。

5.指导写字。

(1)认识笔画“竖折”。

(2)指导书写“山”。“山”的第二笔是“竖折”,写“山”时,要注意“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规则。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教师要边示范书写,边说新笔画名称,让学生跟着书空,巩固笔画名称,记住笔顺。

(4)学生练写,交流反馈。

(5)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6)展示书写成果,鼓励其他学生学习。

设计意图:每课时安排写字练习,做到天天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反复诵读,回文识字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

2.男女生对读。

3.师生对读。

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5.背诵《对韵歌》。

设计意图:

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和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无穷魅力,要注意引导学生喜欢上中华传统文化。

五、巩固积累,拓展延伸

1.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对子,学生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

2.汇报、朗读学生自己积累的对子。

3.小结。

设计意图: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学生能够体会字的韵律美和文字美,体验汉字的奇妙、汉语的神奇,促进语言文字的“积淀”。拓展课外的对子,更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

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多样灵活的识字载体,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汉字表意的丰富,提高了识字效率,扎实有效地完成了识字任务。

2.多种形式、扎实有效的读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落实到具体的语言文字上,使学生既学习了语文知识,又发展了语文能力。

3.去“对”字,把“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变成“山清水秀”“柳绿桃红”的形式,不但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更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积累成语、诵读成语的兴趣,可谓一举多得。

更多模板,请关注“教师之梦”公众号发送“教学设计”查看

《对韵歌》说课稿

教材解析

本课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

《对 韵歌》共3句。第一、二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整篇课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学习目标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3.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核心任务

【重点】通过听读、 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难点】读准风、虫的字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会写云和撇折基本笔画。

3. 正确朗读课文。

导学活动:

活动一:对子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古代有一个叫陈文杰的人,他非常聪明,因为对对子对得好而当上了钦差。你们想不想像他一样来对对子?那老师就出两个满足你们的愿望。

天对(地),黑对(白),花对(树)。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也很聪明,对子对得真不错。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儿歌《对韵歌》。

(板书课文题目:对韵歌。)

活动二:识字教学,图文结合

(学习第一、 二句,体会单字对)

1.教师朗读第一、二句,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说说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 呈现简笔画的云、雨、雪、风、花、树、鸟、虫,出示生字卡片云、雨、雪、风、花、树、鸟、虫,学生选择对应的汉字在画下摆一摆,初步理解字义。

3.引导学生归类。教师出示自然现象动物植物3个词语,请学生将生字卡片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归类,发现云、雨、雪、风都是自然现象,花、树、鸟、虫都是有生命的动植物。

活动三:学生诵读课文。

1.自由读读1.2句。

2.借助板书,师生合作对对子

3.背诵。

活动四:学写生字:云

1.复习田字格

2.云字第三笔是撇折

3.观察位置,书空,范写,生写,讲评。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复习对、云、雨等7个生字,会写虫、山2个生字和提、竖折2个基本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导学活动:

活动一:

通过各种形式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

活动二:

学习第三句,感悟多字对

1.教师朗读课文第三句,让学生说说听到的事物。

2.出示山清水秀水墨画和柳绿桃红水墨画,引导学生看图找对子。

(山对水、 柳对桃、红对绿、清对秀)

4.引导学生发现柳对桃是植物对植物,绿对红是颜色对颜色,山对水是事物对事物。

5.教师小结:同一类的字才可以对对子。

活动三:

迁移运用,尝试找对子

1.出示课文《金木水火土》,请学生跟着音乐拍手读。请学生在其中找单字对。

2. 提问:花对鸟外还可

以对什么?学生尝试对对子。

活动四:

加强巩固,写字教学

1.开火车读生字。

2.读成语:山清水秀、桃红柳绿。

3.读要求写的生字。

4.指导书写。

(1)认真观察,思考:怎样才可以把这三个字写得更漂亮?

(2) 交流写这三个字的小窍门。

(3)交流书写时需要同学们注意的地方。教师相机强调三个新笔画。云字第三笔是撇折;虫字的第五笔是提;山的第二笔是竖折。

(4) 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5)学生练写,交流反馈。

活动五:

反复诵读,拓展延伸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对韵歌》。可以拍拍手,也可以同桌对读等。2. 男女生对读。

3. 师生对读。

4.共同拍手读,能背下来的可以不看书。

5.小结:对韵歌这种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同元曲汉赋、唐诗宋词一样,散发着中华民族的无穷魅力,让我们踏上对韵的快车远航吧!

6. 出示一些对子,试着一起拍手读一读。

7. 汇报朗读。

8. 小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