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考试试题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考试试题

来源:九壹网
高中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

本试题卷共6页,七大题21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

一、基础知识(16分)

1、选出下列带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逦迤(yǐ) 烽燧(suì) 妃嫔(píng) 秋深潦缩(lǎo) ....

B、中肯(zhòng) 更刀(gēng) 麾下(huī) 垓下之围(gāi) ....C、剽掠(piāo) 俳优(pái) 妻孥(lú) 遽然而去(jù) ....D、尚飨(xiǎng) 飧饔(sūn) 修葺(róng) 夫子哂之(shěn) ....2、选出书写无误的一项(2分)

A、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B、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班。 C、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

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D、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3、选出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2分)

A、当年,他在历史资料、档案材料中上穷碧落下黄泉,调查孙立人案.......

并进一步让半生遭软禁的孙立人将军得以平反而名噪一时。 B、王瑞起的散文《点击经典话语》真可谓石破天惊之作,他在文中对....人们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的一些流行的经典话语提出了质疑。 C、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 .

D、从前他们又要办厂,又要做公债,也居然稳渡了两次险恶的风波,

现在他们全力来做公债,自然觉得游刃有余。 ....4、选出各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2分)

①善刀而藏之 ②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③使六国各爱其人 ④皆不幸早世 ⑤当与秦相较 ⑥及仇雠已灭 ⑦枝经肯綮之未尝 ⑧早缫而丝 ⑨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⑩序天伦之乐事 11既然已,勿动勿虑 ○12莫春者,春服既成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⑦⑨○11 D、⑧⑩○12 5、选出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2分)

A、雪肤花貌参差是(差不多) 愿逐月华流照君(追随) ...

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李凭中国弹箜篌(中原) ...B、与江山相发挥(生发辉映)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跑) ...彼节者有间(间隙)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退避) ...C、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绳索) ..汝又不果来(实现) 而余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从前) ...D、根拳而土易(更换)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等待)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旅舍) 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厨师) ...6、选出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2分)

A、项王则夜起,饮帐中(乃,于是) .

是何楚人之多也(指示代词,指汉军) .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即使) .

籍独不愧于心乎(难道) .

B、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大概) .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表原因,因为) .

思厥先祖父(其,他们的)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都是更加的意思) ..C、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你的) .

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者) .

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就)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不久) .D、汝殁以六月二日(在) .

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就) .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这样) .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最终) .

7、选出吟咏《阁夜》处理不恰当的一项(2分)

A、“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描绘冬景,有萧瑟之感,

平缓读之。

B、“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写夜中所闻悲壮之声,诵

读宜上扬。

C、“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写夜哭、夷歌之悲惨,转

为悲抑。

D、“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思及先贤功业,以自己的

寂寥作结,自应读得慷慨。

8、选出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2分)

A、李白、杜甫、王维、李贺以其诗歌成就及特点被人们称为“诗仙”“诗圣”“诗佛”“诗鬼”。

B、苏轼、周邦彦、辛弃疾和柳永、李清照、姜夔分别是宋代词坛豪放

派和婉约派的代表。

2

C、《左传》的艺术成就受到后世的推崇,被推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史记》具有极高的文学性,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唐宋两代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代表作家有韩愈、柳宗元、

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家”。

二、文言阅读(12分)

大铁椎传

魏禧

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挟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与?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与?抑用之自有时与?子灿遇大铁椎为壬寅岁,视其貌当年三十,然则大铁椎今四十耳。子灿又尝见其写市物帖子,工楷书也。

9、选出与例句中带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一致的一句(2分)

例句:客初至,不冠不袜。 .

A、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B、东亦客也,不可以久。 C、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10、从特殊句式的角度,选出两句不一致的一组(2分)

A、子灿为述大铁椎 B、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 客不得已,与偕行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C、客则鼾睡炕上矣 D、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与

3

惟兄嫂是依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1、选出对大铁椎形象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2分)

A、“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言讫不见”,“子

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行为描写,表现了大铁椎警惕性高、动作敏捷而又率性而为的侠客形象。

B、“久居,祸且及汝”,“ 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语言描写,

表现了大铁椎的柔肠细心。

C、“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客奋椎左右击,人马

仆地,杀三十许人”,对比映衬,突出了大铁椎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和高强的武艺。

D、“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通过宋将军的紧张情态,印证了大

铁椎的识人之明,也反衬了大铁椎的英勇。

1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①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8分)

新城道中(其一)①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②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③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注释】①宋神宗熙宁六年春,苏轼正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②铜鉦(zhēng),古代乐器。③西崦(yān):西山地区。 13、作者说“西崦人家应最乐”,还写了谁(或什么)的“乐”?(2分)是怎

样表现其“乐”的?(6分)

答:第一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10分)

4

诗人与酒

洛夫

①岁末天寒,近日气温骤降,唯一的乐趣是靠在床头拥被读唐诗。常念到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我忽然渴望身边出现两样东西:雪与酒。酒固伸手可得,而雪,却难得一见。 ②小时候读这首诗,我只能懂得四分之三,最后一句的味道怎么念也念不出来,后来年事渐长,才靠一壶壶的绍兴高梁慢慢给醺了出来。对于饮酒,我徒拥虚名,谈不上酒量,平时喜欢独酌一两盏,最怕的是轰饮式的闹酒;每饮浅尝即止,微醺是我饮酒的最佳境界。一人独酌,可以深思漫想,这是哲学式的饮酒;两人对酌,可以灯下清淡,这是散文式的饮酒。但超过三人以上的群酌,不免会形成闹酒,乃至酗酒,这样就演变为戏剧性的饮酒,热闹是够热闹,总觉得缺乏那么一点情趣。

③有人说,好饮两杯的人,都不是俗客,故善饮者多为诗人与豪侠之士。张潮在《幽梦影》一文中说“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世间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也。”这话说得多么豪气干云!可是这并不能证明,雅俗与否,跟酒有绝对的关系。如说饮者大多为世间打抱不平者,替天行道,一剑在手风雷动,群魔魍魉皆伏首。而诗人多为文弱书生,而感触又深,胸中的块垒只好靠酒去浇了。 ④酒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故浪漫倜傥的诗人无不喜欢这个调调儿。酒可以刺激神经,产生灵感,唤起联想。二十来岁即位列“初唐四杰”之冠的王勃,据说在他写《滕王阁》七言古诗和《滕王阁序》时,先磨墨数升。继而酣饮,然后拉起被子覆面而睡,醒来后抓起笔一挥而就,一字不易。李白当年奉诏为玄宗写《清平调》时,也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完成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的《将进酒》字字都含酒香。如果把他所有写酒的诗拿去压榨,也许可以榨出半壶高梁酒来。 ⑥据《世说新语》所载:一天刘伶酒瘾发作,向太太索酒。太太一气之下,将所有的酒倒掉并把酒具全部砸毁,然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劝他说:“你饮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须戒掉。”刘伶说:“好吧,不过要我自己戒是戒不掉的,只有祝告神灵后再戒。”他太太信以为真,便遵嘱为他准备了酒肉。于是刘伶跪下来发誓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醒,妇人之言,慎不可听!”祝祷既毕,便大口喝酒,大块进肉,醉得人事不知。在这方面,苏东坡的太太就显得贤慧得多了。《后赤壁赋》中有一段关于饮酒的对话,非常精彩。话说宋神宗元丰五年十月某夜,苏东坡从雪堂步行回临皋,有位朋友陪他散步而去,这时月色皎洁,情绪颇佳,走着走着,他忽然叹息说:“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宵何?”一位朋友接道:“今者薄暮,举纲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有鱼就好办,于是苏东坡匆匆赶回去跟老妻商量。苏夫人果然是一位贤德之妇,她说:“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只要听到这两句话就够醉人的了。

⑦中国古典诗中关于友情、送别与感怀这一类的作品最多,故诗中经常流着两种液体,一是眼泪,一是酒。泪的味道既咸且苦,酒的味道又辛又辣,真是五味俱全,难怪某些批评家认为中国的文学是纯感性的。

14、作者说,小时候读《问刘十九》,最后一句的味道怎么也念不出来,后来年

事渐长,靠一壶壶的绍兴高粱慢慢给醺了出来。请简要概括作者所体会出来的“味道”。(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5、说说第四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从全文看,诗人喜欢酒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3分)

A、作者认为,饮酒须有雪,否则就缺乏情趣。

B、作者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充满伤感,所以中国的文学全是纯感性的文学。 C、文章写出了古代诗人与酒的深厚关系,也表明了作者对饮酒的态度。 D、“只要听到这两句就够醉人的了”,这是夸奖苏轼的妻子很会持家。 E、这篇文章有较深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作者较深的文化底蕴。

五、语言运用(8分)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18、“愿为诸君快战”有的版本作“愿为诸君决战”,用“快战”合适还是用“决战”合适?请你结合项羽的性格和上面所给的片段说明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苏幕遮》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王国维赞之“真能得荷之神

理者”,试就这两句描写一幅画面,体现其“神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句名篇(6分)

20、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春江花月夜》)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船听雨眠。(《菩萨蛮》)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块假我以文章。(《春夜宴从弟》)

七、作文(40分)

21、关于“面子”,真是见仁见智。有人说讲面子是维护尊严,有人说讲面子是

爱慕虚荣;有人说不讲面子是坚持原则,有人说不讲面子是只认死理……关于“面子”,你一定有自己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6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结业考试答题卷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16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二、文言阅读(12分) 题号 9 10 11 12、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①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阅读(8分)

13、第一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10分)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 ] 五、语言运用(8分)

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句名篇(6分) 20、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略)

8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结业考试参

1、B(A、嫔pín,C、孥nú,D、葺qì)

2、A(B、先班-先斑;C、唯有-惟有,侍权贵-事权贵;D、天生我才-天生我材) 3、C

4、D(A、③各爱其人的“人”是避李世民的讳,B、⑥雠与仇同义,C、⑦技为“枝”字刻写之误)

5、C(A、中国,国都之中;B、走,趋向;D、庖,厨房) 6、A(B、率,全都,一概;C、乃,才;D、遂,立即) 7、D(自应读得悲慨)

8、B(周邦彦是婉约派的代表)

9、B(例句中的“袜”,名词用作动词;东、客也是名词用作动词。A、快,使动用法;C、迟,意动用法;D、“西”和“东”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

10、 C(客则鼾睡炕上矣,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A、都省略了介词宾语,B、判断句,D、被动句)

11、 A(“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是表现大铁椎的神出鬼没,而不是他的率性而为)

12、①我当初听到你的大名时,把你当作英雄豪杰,但是现在看来你和你的门徒

不能委以重任。

②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累积而成,而有智有勇的多会被所溺爱的事

物所困扰,难道只是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13、第一问:作者还写了自然春光(景物)之乐,(1分)尤其表现了诗人的愉

快心情。(1分)

第二问:“东风知我”、“野桃含笑”、“溪柳自摇”、“晴云”似絮帽、

“初日”如铜鉦,(1分)作者运用了贴切的拟人(1分)和比喻(1分)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自然春光的有情和谐趣。而正是这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的景致(1分),特别是春耕繁忙的景象(1分),衬托(1分)出作者的满心喜欢,写得情景交融,人事两谐。

14、独酌或对酌的饮酒形式;微醺的境界,或深思漫想,或灯下清谈。 15、李白写了很多酒味很浓的诗文。

16、①酒可以浇去心中的郁闷和不平;②酒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

性;③酒可以使人唤起联想,产生创作的灵感。 17、C、E

18、用“快战”合适。“决战”有胜负难分、决一雌雄的想法,犹存幸胜的希望。

“快战”则但求取快一时,痛痛快快打一个出手而已。项王一向自负,既“自度不得脱”,而且上有“固决死”之言,前后又迭作“天亡我”之叹,其为不求幸胜,只求证明自己,昭然明白。自当以“快战”为合适。

19、水平如镜,荷叶有的贴着水面,有的亭亭玉立,圆圆的荷叶清净如拭,叶面

的水珠圆润晶莹;荷花或含苞,或绽放,有的躲在荷叶底下,有的高高擎起。放眼望去,或疏疏朗朗,或密密层层,高低起伏,错落有致。微风拂过,摇曳生姿,珊珊可爱。 20、略

9

附《大铁椎传》翻译

庚戌年十一月,我从扬州回家,与陈子灿同船。子灿时年二十八岁,爱好弄使棒,我给他讲授《左传》中的兵谋兵法时,趁机问:“你走南闯北,碰到过奇异之人吗?”子灿向我讲述了大铁椎的事,于是我写了《大铁椎传》。

大铁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北平陈子灿到河南去看望他的哥哥,在宋将军家里遇见了大铁椎。宋将军是怀庆青华镇人,擅长武术,七省爱好武术的人都来向他学习武艺,因他长得雄伟健壮,所以人们都叫他宋将军。宋将军的徒弟高信之,也是怀庆人,力气大,善射箭,比陈子灿大七岁,小时候同学,因此陈子灿曾经与他一同去拜访过宋将军。

当时座上有个饭量很大的客人,容貌很丑陋,右腋下夹着个大铁椎,有四五十斤重,喝酒吃饭以及拱手作揖时,一刻也不放下它。大铁椎柄上的铁链折叠围绕着,象锁上的链子,把它拉开有一丈多长。他很少跟人们交谈,说话象湖北一带的口音。问他家乡在哪以及姓甚名谁,都不作回答。

陈子灿同那位客人睡在一个房间,到半夜,客人说:“我走了。”话音刚落,人就不见了。陈子灿见窗门都关着,就吃惊地问高信之。高信之说:“客人刚来时,不戴帽子,不穿袜子,用蓝手巾包着头,脚上缠着白布,除了大铁椎外,什么东西都没有携带,而腰带中裹着很多银子。我和宋将军都不敢问他。”陈子灿一觉醒来,客人却已打着呼噜睡在床上了。

有一天,客人向宋将军告辞说:“我当初听到你的大名时,把你当作英雄豪杰,但是现在看来你和你的门徒不能委以重任,我将走了。”宋将军竭力挽留他,他就说:“我曾屡次打杀拦路抢劫的强盗,夺取他们的财物,因此他们很恨我。我若久留此地,灾祸将会牵连到你。今晚半夜,强盗们正约我到某处决斗。”宋将军高兴地说:“我骑着马带着弓箭来助战。”客人说:“不要去,强盗本领强且人又多,我想要保护你,就不能杀个痛快。”宋将军本来自以为了不起,并且也很想看看客人的本领,就竭力请求客人同往。客人不得已,就带他一起走。将要到达决斗的地方,客人送宋将军登上一座荒废无人的堡垒,说:“你只许观看,千万别作声,(以免)让强盗们发觉你。”

这时,鸡叫月落,星光照着空旷的原野,百步之内能够看见人。客人骑马飞驰而下,吹了几声觱篥。一会儿,二十多个骑马的强盗从四面拥集过来,徒步行走背着弓箭跟在后面的有一百多人。一个强盗提着刀突然奔向客人,客喊一声,挥舞起铁椎,强盗应声坠落马下,马头也被砸得碎裂。那伙强盗围成环形向前进逼,客人奋力挥舞铁椎左右猛击,强盗们连人带马栽倒在地,三十多人被杀死。宋将军屏住呼吸观看这场恶战,吓得两腿发抖,几乎从堡垒上掉下来。忽然听到客声呼喊道:“我走啦!”尘灰滚滚,朝着东方飞奔而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魏禧评论说:张良找到了大力士,在博浪沙用铁椎捶击秦始皇,大铁椎大概也是那种人吧?老天生下有奇异才能的人,一定有用得着他的地方。但我读陈亮的《中兴遗传》,发现那些才智出众、侠义刚烈、雄奇卓异的人,无声无息地不能在当代显露功绩声名的,又为什么这样多呢?是不是上天降生的人才不一定被人任用呢?还是任用他们自会有一定的时机呢?陈子灿遇见大铁椎是壬寅年,看他的相貌应当是三十岁,那么大铁椎今年已有四十岁了。子灿又曾经看见他写买东西的单子,楷书写得非常工整漂亮。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