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品质试验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用80um检验水泥细度的测试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标准的其他品种水泥。 二、仪器设备
试验筛,负压筛分析仪,水筛架和喷头 三、试验步骤 1、负压筛法
1)筛分析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分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2、水筛法
1)筛分析前,使水中无泥、砂,调整好水压及水筛架的位置,使其能正常运转。喷头底面和筛网之间距离为35-75mm。
2)称取试样50g,置于洁净的水筛中,立即用淡水冲洗至大部分细粉通过后,放在水筛架上,用水压为0.05±0.02MPa的喷头连续冲洗3min。筛毕,用少量水把筛余物冲至蒸发皿中,等水泥颗粒全部沉淀后,小心倒出清水,烘干并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手工干筛法
在没有负压筛析仪和水筛的情况下,允许用手工干筛法测定。 4、试验筛的清洗
试验前必须保持洁净,筛孔通畅。 四、试验结果计算 F=ms*100/m
F-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 ms-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 m-水泥试样的质量(g)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负压筛法与水筛法或手工筛法测定的结果发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法为准。
水泥的烧失量试验
一、仪器设备
高温炉,分析天平,瓷坩锅、干燥器、坩埚钳等 二、试验步骤
称取通过1mm筛孔的烘干水泥时称准到0.0001g;重复灼烧称量,至少两次质量相差小于0.5mg,即为恒量。至少做一次平行试验。
三、结果整理
烧失量(%)=[m-(m2-m1)]*100/m
m--烘干水泥试样质量,g m1--空坩埚质量,g
m2--灼烧后水泥+坩埚质量,g 烧失量测定结果允许偏差
测定值 绝对偏差 相对偏差 >50 <
0.9 1.0~1.5 50~30 <
0.7 1.5~2.0 30~10 <
0.5 2.0~3.0 10~5 <
0.3 3.0~4.0 5~1 <
0.2 4.0~5.0 1~0.1 <
0.05 5.0~6.0 0.1~0.05 <
0.006 6.0~8.0 0.05~0.01 <
0.004 8.0~10.0 0.01~0.005 <
0.001 10.0~12 0.005~0.001 <
0.0006 12~15.0 < 0.001 <
0.00015 15.0~20.0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的测试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标准的其他品种水泥。 二、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净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沸煮箱,雷氏夹,量水器,湿汽养护箱,雷氏膨胀值测定仪 三、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1、标准稠度用水量应采用符合GB3350.6规定的净浆标准稠度仪进行测定。
2、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可用调整水量法和不变水量法两种方法的任一种,如发生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法为准。
3、试验前须检查项目:仪器金属棒应能自由滑动;试锥降至模顶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搅拌机运转应正常等。 4、拌制水泥砂浆。
采用调整水量法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时,拌和水量应按经验找水;采用不变水量法测定时,拌和水量为142.5mL,水量精确至0.5mL。 5、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P=33.4-0.185S
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法测定。 四、凝结时间的测定
1、凝结时间用符合GB3350.6规定的凝结时间测定仪进行测定。
2、凝结时间的测定可用人工测定,也可用符合本标准操作要求的自动凝结时间测定仪测定,两者有矛盾时以人工测定为准。
3、测定前的准备工作:将圆模放在玻璃板上,在内侧稍稍涂一层机油,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使其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标尺零点。 4、制备试件。
5、凝结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五、安定性的测定
1、安定性的测定方法可以用雷氏法也可用饼法,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 2、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3、水泥标准稠度净浆的制备。 4、试饼的成型方法。
5、雷氏夹试件的制备方法。 6、沸煮。 7、结果判别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的抗折强度检验。风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经试验确定水灰比后亦可适用。 二、仪器设备
胶砂搅拌机,胶砂搅拌台,试模及下料漏斗,抗折试验机,抗压试验机和抗压夹具,刮平刀。
三、试验步骤
1、试体成型。 2、养护。
3、抗折强度试验。 4、抗压强度试验 四、计算
Rt=3P*L/(2b*h^2) Rt-抗折强度(MPa) P-破坏荷重(N)
L-支撑圆柱中心距即100mm
b、h-试体断面宽及高,均为40mm。 抗折强度计算值精确到0.01MPa
抗折强度结果取三块试体平均并取整数值。 Rc=P/S
Rc-抗压强度(MPa) P-破坏荷重(N)
S-受压面积即40mm*62.5mm
抗压强度计算值精确到0.1MPa 六个抗压强度结果中剔除最大、最小两个数值,以剩下四个值的平均值作为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不足六个时,取平均值。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毛体积密度试验 坍落度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坍落度为表示混凝土拌和物稠度的一种指标。本试验适用与坍落度大于10mm,集料粒径不大于40mm的混凝土。集料粒径大于40mm的混凝土,允许用加大坍落筒,当应予以说明。 二、试验步骤
1、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如筒内,边装边按由边缘至中心捣,边捣边加入拌和物。 2、垂直提起坍落筒,提筒时间5~10s,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及扭力作用。 3、从开始至提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2.5min。
4、量出筒顶至试样顶面中心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单位mm,精确至5mm。
5、同一次拌和的混凝土拌和物,必须时,宜测坍落度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为测定值,每次须换一次性的拌和物,如两次几个相差20mm以上,须做第三次;如第三次结果与前两次结果均相差20mm以上的,则整个试验重做。
6、试验同时,可用目测法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下列性质: 棍度、含砂情况、粘聚性、保水性
7、用加大坍落度筒量测时,应乘系数0.67,以换算为标准坍落度之坍落度。
毛体积密度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试验适用与测定混凝土拌和物捣实后的毛体积密度,以备修正、核实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中的材料用量。 二、主要试验步骤
1、称出试验前的量筒质量M1,精确至50g。
2、用人工捣固时,分三层装入,边装边捣;如用振动台振动时,至拌和物出现水泥浆为止。
3、称出量筒和混凝土总重M2,精确至50g。 三、计算公式
Ph=(M2-M1)/V
Ph--拌和物毛体积密度,kg/L V--量筒容积,L
以上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试样不得重复。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试验
一、目的与试验适用范围
本试验规定了测定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的方法,以控制现场施工流程。适用于各种水泥、外加剂以及不同混凝土配合比、不同气温环境下的混凝土拌和物。 二、主要试验步骤注意
1、测定时,测针距试模边缘至少25mm,测针贯入砂浆各点间净距至少为所用测针直径的两倍。三个试模每次各测1~2点,取其算术平均值为该时间的贯入阻力值
2、每个试样做贯入试验应不小于6次,最后一次的的单位面积贯入阻力应不低于28MPa.从加水拌和时算起,常温下普通混凝土3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次间隔为1h;块硬混凝土或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则宜在2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隔0.5h测一次;缓凝混凝土或低温情况下,可5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隔2h测一次。 三、试验结果计算 1、公式: P=F/A
P--单位面积贯入阻力,MPa
F--测针灌入深度为25mm时的贯入压力,N A--贯入测针界面面积,mm2.
2、凝结时间取平均值,当初凝时间屋歘应不大于30min,如三个数值中有一个于平均值之差大于30,则取三个的中值为结果;如果最大与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30min,则试验重做。 3、以单位面积贯入阻力为纵坐标,测试时间为横坐标绘制单位面积贯入阻力与测试时间关系曲线。
4、经3.5MPa及28MPa画两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则直线与曲线相交点的横坐标即为初凝终凝时间。
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规定了测定混凝土抗压极限强度的方法,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作为评定混凝土品质的主要指标,本试验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的立方体试件。 二、试件制备
1、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以边长150mm的立方体为标准试件,其集料最大粒径为40mm。 当采用非标准时试件时,集料应满足以下条件:
集料最大粒径(mm) 试件尺寸(mm) 30 100x100x100 40 150x150x150 60 200x200x200 2、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应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为3个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混凝土试块。 三、试验结果计算
R=P/A
R——混凝土抗压强度(MPa) P——极限荷载(N) A——受压面积(mm2) 以3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任一个测值与中值的差值超过中值的15%时,则取中值为测定值;如有两个测值与中值的差值均超过上述规定时,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 非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见下表) 试件尺寸mm 尺寸换算系数 100X100X100 0.95 150X150X150 1.00 200X200X200 1.05 结果计算精确至0.1MPa.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规定的测定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折弹性模量试验加荷,试验于道路混凝土的直角小梁试件。 二、试件制备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件为直角棱柱体小梁标准试件尺寸为150mmX150mmX550mm,集料粒径应不大于40mm,如却有必要,允许采用100mmX100mmX400试件,集料粒径应不大于30mm 混凝土抗折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为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3根。 三、试验结果计算 Rb=PL/bhh
Rb——抗折强度(MPa) P——极限荷载(N)
L——两支座间距离(L=450mm) b——试件宽度(mm) h——试件高度(mm)
注意:
1、如断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该试件之结果无效;如有两根试件之结果无效,则该组决国作废。
2、抗折强度测定值的计算精确至0.01MPa。 3、采用100mmX100mmX400的非标准试件时,在三分点加荷的试验方法同前,但所取得的抗折强度值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0.85。
水泥混凝土芯样劈裂抗蜡强度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试验规定了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方法,本试验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的立方体试件。 二、主要试验步骤
1、测量尺寸,在试件中部划出劈裂面位置线。
2、放好试件,对混凝土进行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荷载,准确至0.01kN。 三、结果计算
混凝土芯样劈裂抗拉强度Rct=2P/πA P--极限荷载,N
A--试件劈裂面面积,mm2 结果精确至0.1MPa。
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规定了测定净浆抗压强度的方法 二、试件制备
1、 压浆时,每一工作班至少留取不少于3组的70.7×70.7×70.7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天,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水泥砂浆质量的依据 三、试验结果计算
R=P/A
R--净浆抗压强度(MPa) P--破坏荷载(N) A--受压面积(mm2)
1.28天强度平均值=(R1+R2+R3+R4+R5+R6)/6
当当6个单值中,最大值或最小值都不超过6个单值的平均值的20% 2.P=去掉最大值和最小值后剩下四个值的平均值
当6个单值中,最大值或最小值超过6个单值的平均值的20%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抽度、含气量试验
稠度试验(维勃仪法)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试验用维勃时间来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稠度,适用于集料粒径不大于40mm的混凝土及维勃时间在5~30s之间的干稠性混凝土的稠度测定。
二、主要试验步骤
1、按坍落度试验步骤,分三层装拌和物,提筒放盘,读出滑棒上的刻度即为坍落度值。
2、开动震动台并按动秒表,当圆盘底面刚为水泥浆布满时,迅即按停秒表和关闭震动台,记下秒表所记下的时间。
三、结果表达
秒表记下的时间即为混凝土拌和物稠度的维勃时间,精确到1s。
含气量试验(水压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是适用于测定集料粒径不大于40mm的混凝土拌和物的空气含量,一判别混凝土品质和控制引气剂掺量。 二、主要试验步骤
1、测定仪器常数
K1=(H*V1/V2)*100 K1棗校正筒空气含量系数,% V1棗校正筒容积,L V2棗量钵容积,L
h=(K2-D)/K1
h棗每1%含气量时的水柱下降距离,mm K2棗用校正筒测出的水柱下降距离,mm D棗仪器的体积膨胀因数,mm 2、测定空气含量
A1=h1-h2
A1棗仪器测定的含气量,%
h1棗混凝土试样作用有既定压力时的含气量,% h2棗混凝土试样萨上压力完全消失后的含气量,% 3、测定砂石空气含量
C=h1'-h2' C棗砂石含气量,%
h1'棗有既定压力时所测砂石含气量,% h2'棗在消除压力后所测砂石含气量,%
三、试验结果计算
A=A1-C
以上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果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2%时,则应进行第三次测定,如第三次测定值与前两次彻底结果差值仍大于0.2%,则此次试验作废。
水泥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规定了测定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方法,以提出设计参数和抗压弹性模量试验载荷载标准,本试验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的直角棱柱体试件。 二、试件制备
标准尺寸为150mm*150mm*300mm,集料最大粒径应为40mm 三、试验步骤
1、取出试件,清除表面污垢,擦云表面水分,仔细检查后,在其中部量出高度和宽度,精确至1mm,在准备过程中,要求保持试件湿度无变化。
2、在压力机下压板上放好度件,几何对中,球座最好放在试件顶面并凸面朝上。 3、加荷速度应符合规程的规定。当试件迫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最大荷载。 四、试验结果计算 Ra=P/A
Ra-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MPa); P-极限荷载(N) A-受压面积(m㎡)
对于非标准尺寸试件测得的轴心抗压强度,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对200mm*200mm截面试件为1.05;对100mm*100mm截面试件为0.95。
水泥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规定了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方法,本试验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的立方体试件。 二、仪器设备
劈裂钢垫条和三合板垫层 三、试验步骤
1、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擦拭干净,测量尺寸,检查外观,在试件中部划出劈裂面位置线。劈裂面与试件成型时的顶面垂直,尺寸测量精确至1mm。
2、度件放在球座上,几何对中,放妥垫层垫条,其方向与试件成型时顶面垂直。 3、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30时,以0.02-0.0MPa/s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时,以0.05-0.08MPa/s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当试件接近破坏时,应停止调整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荷载,准确至0.1KN。 四、试验结果计算 Rt=2P/(πA)
Rt-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MPa) P-极限荷载
A-试件劈裂面面积(m㎡)
采用100mm*100mm*100mm非标准试件时,取得的劈裂抗拉强度值应乘以换算系数0.85。 如需换算为轴心抗拉强度,应乘以换算系数0.9。
水泥混凝土抗渗性、渗水高度试验
水泥混凝土抗滲性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检测混凝土硬 化后的防水性能以测定其抗渗标号。 二、仪器设备
混凝土渗透仪,成型试模,螺旋加压器,密封材料 三、试验步骤
1、试件到期后取出,擦干表面,用钢丝刷刷净两端面,待表面干燥后,在试件侧面滚涂一层熔化的密封材料,然后立即在螺旋加压器上压入经过烘箱或电炉预热过的试模中,使试件底面和试模底平齐,待试模变冷后,即可解除压力,装在渗透仪上进行试验。
2、试验时,水压从0.2MPa开始,每隔8h增加水压0.1MPa,并随时注意观察试件端面情况,一直加至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表面发现渗水,记下此时的水压力,即可停止试验。
四、试验结果计算 S=10H-1 S-混凝土抗渗标号
H-第三个试件顶面开始有渗水时的水压力
混凝土渗土高度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通过给定时间和水压力而出现的混凝土的渗水高度,相对地比较混凝土的密实性,也可用于比较混凝土的抗渗性,适用于室内试验。 二、仪器设备 玻璃板,钢尺 三、试验步骤
1、试验时,水压控制恒定为1.2±0.05MPa,24h后停止试验,取出试件。
2、将试件放在压力机上,沿纵断面将试件劈裂成两半,待看清水痕后用墨汁描出水痕,即为渗水轮廓,笔迹不宜太粗。
3、将梯形玻璃板放在试件劈裂面上,用尺测量十条线的渗水高度(精确至1 mm)。
水泥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的直角棱柱体试件。 二、试件制备
试件制作6根,尺寸与轴心抗压强度试件相同。其中3根用于测定轴心抗压强度。 三、仪器设备
1、万能试验机
2、变形测量仪表 3、千分表座 四、试验步骤
1、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2、檫净试件,量出尺寸并检查外形,尺寸量至1mm。
3、取3根试件得出轴心抗压强度Ra,取0.4Ra作为抗压弹性模量试验的加载标 准。
4、将试件移于压力机球座上,准备好后,开动压力机,匀速连续加荷至PA,然后以同样速度卸载至零,如此反复预压三次。 5、第四次加荷:用约0.5MPa的初荷载Po,保持30s,分别读取两侧千分表读数△o,然后加荷至PA,读取△A。同上步骤,进行第五次加荷,△5-△4应不大于0.00002L,否则应重复上述步骤。 四、试验结果计算
Ec=(PA-Po)/F*L/△n
Ec-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MPa) PA-终荷载(N) Po-初荷载(N)
△n-第五次或第一次加荷时,试件两侧在PA及Po作用下变形差平均值 L-标距(mm)
A-试件断面积(mm2)
结果计算精确至100MPa。
水泥混凝土抗磨性试验
水泥混凝土抗磨试验
一、目的与使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配合比设计阶段的室内试验,以检验混凝土的抗磨性,按规定的磨损方式磨削,以试件磨损面上单位面积的磨损量作为评定混凝土抗磨性的相对指标。 二、仪器与材料
混凝土磨耗试验机、磨头花轮刀片、试模、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震动台、烘箱、电子秤。
三、方法与试验步骤
1、 准备150mm*50mm*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每一组三个试件。
2、 试件养护到27天从养护地点取出,擦干表面水分,放到空气中自然干燥12h,灾放入60±5℃烘箱中,烘12小时至恒重。
3、 试件烘干处理后放至室温,刷净表面的浮尘称重,记下相应的质量m1,该质量作为试件的原始质量。(称量精确至1g) 4、 将试件放在耐磨机的水平转盘上,(磨削面应该与成型时的顶面平行),用夹具将起轻轻的禁锢,在200N的负荷下磨50转,然后取下时间刷净表面的粉尘称重,并记下相应的质量m2(称量精确到1g),整个磨损的过程应该将吸尘器对准试件磨损面,使磨下的粉尘被及时的吸走,
5、 每一组花轮刀片只进行一组试件的磨耗, 四、计算 1、磨耗量
G=(m1-m2)/0.0125
G:单位面积的磨耗量kg/m2 m1:试件的原始质量kg
m2:试件磨损之后的质量kg
2
0.125:试件的磨耗面积m
以三块试件的磨耗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结果计算精确到0.001kg/ m2,当其中的一块磨损超过平均值的15%,应该剔除,取余下两块试件结果的平均值,如果,有两块超过平均的15%,则试件重做。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试验――改良气压法
水泥混凝土含气量试验(改良气压法)
一、适用范围
测定混凝土拌和物中的含气量,适用于集料粒径不大于40毫米、含气量不大于10%、有坍落度的混凝土。 二、主要仪器设备
改良气压法含气量测定仪、测定仪附件、其他 三、试验步骤
1、标定仪器:量钵体积标定、含气量0%,1%到10%点的标定
2、 擦净钵体、钵盖内表面,水平放置,将水泥混凝土拌和物装钵振实。 3、 刮去多余混凝土,用镘刀抹平,并且使其光滑无气泡。密封量钵。
4、 用注水器从小龙头处往量钵内注水,直至水从排气阀出水口流出,再关紧小龙头和排气阀。
5、 手泵打气加压,使得表压稍微大于0.1Mpa,再用微调阀准确调节至0.1Mpa。
6、 按下阀门杆1~2次,待表压指针稳定后,测定压力表读数,并根据仪器标定的含气量与压力表读数的关系曲线,得到所测定混凝土样品的一起测定含气量A1值。 7、 测定集料的含气量C。 四、计算公式
1、含气量A A=A1-C
A: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 A1:仪器测定含气量(%) C:集料含气量(%)
以两次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如果两次测值的含气量相差0.2%以上时,需要找出原因并且重做试验。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稠度、坍落度试验
稠度试验(维勃仪法) 一、目的与适用范
本试验用维勃时间来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稠度,适用于集料粒径不大于40mm的混凝土及维勃时间在5~30s之间的干稠性混凝土的稠度测定。 二、主要试验步骤 1、按坍落度试验步骤,分三层装拌和物,提筒放盘,读出滑棒上的刻度即为坍落度值。 2、开动震动台并按动秒表,当圆盘底面刚为水泥浆布满时,迅即按停秒表和关闭震动台,记下秒表所记下的时间。 三、结果表达
秒表记下的时间即为混凝土拌和物稠度的维勃时间,精确到1s。 坍落度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坍落度为表示混凝土拌和物稠度的一种指标。本试验适用与坍落度大于10mm,集料粒径不大于40mm的混凝土。集料粒径大于40mm的混凝土,允许用加大坍落筒,当应予以说明。
二、试验步骤
1、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如筒内,边装边按由边缘至中心捣,边捣边加入拌和物。 2、垂直提起坍落筒,提筒时间5~10s,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及扭力作用。 3、从开始至提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2.5min。
4、量出筒顶至试样顶面中心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单位mm,精确至5mm。
5、同一次拌和的混凝土拌和物,必须时,宜测坍落度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为测定值,每次须换一次性的拌和物,如两次几个相差20mm以上,须做第三次;如第三次结果与前两次结果均相差20mm以上的,则整个试验重做。
6、试验同时,可用目测法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下列性质: 棍度、含砂情况、粘聚性、保水性
7、用加大坍落度筒量测时,应乘系数0.67,以换算为标准坍落度之坍落度。
水泥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试验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试验规定了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方法,本试验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的立方体试件。 二、主要试验步骤
1、测量尺寸,在试件中部划出劈裂面位置线。
2、放好试件,对混凝土进行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荷载,准确至0.01kN。 三、结果计算
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Rc=P/A P--极限荷载,N
A--试件劈裂面面积,mm2 结果精确至0.1MPa。
水泥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规定了测定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方法,以提出设计参数和抗压弹性模量试验载荷载标准,本试验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的直角棱柱体试件。 二、试件制备
标准尺寸为150mm*150mm*300mm,集料最大粒径应为40mm 三、试验步骤
1、取出试件,清除表面污垢,擦云表面水分,仔细检查后,在其中部量出高度和宽度,精确至1mm,在准备过程中,要求保持试件湿度无变化。
2、在压力机下压板上放好度件,几何对中,球座最好放在试件顶面并凸面朝上。 3、加荷速度应符合规程的规定。当试件迫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最大荷载。 四、试验结果计算 Ra=P/A
Ra-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MPa); P-极限荷载(N) A-受压面积(m㎡)
对于非标准尺寸试件测得的轴心抗压强度,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对200mm*200mm截面试件为1.05;对100mm*100mm截面试件为0.95。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试验――JTG
一、目的与试验适用范围
本试验规定了测定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的方法,以控制现场施工流程。 本方法适用于各种通用水泥和常见外加剂以及不同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值不为0的水泥混凝土拌和物。
二、主要试验步骤注意
1、测定时,测针距试模边缘至少25mm,测针贯入砂浆各点间净距至少为所用测针直径的两倍。三个试模每次各测1~2点,取其算术平均值为该时间的贯入阻力值
2、每个试样做贯入试验应不小于6次,最后一次的的单位面积贯入阻力应不低于28MPa.从加水拌和时算起,常温下普通混凝土3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次间隔为1h;块硬混凝土或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则宜在2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隔0.5h测一次;缓凝混凝土或低温情况下,可5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隔2h测一次。 三、试验结果计算 1、公式: P=F/A
P--单位面积贯入阻力,MPa
F--测针灌入深度为25mm时的贯入压力,N A--贯入测针界面面积,mm2.
2、凝结时间取平均值,当初凝时间屋歘应不大于30min,如三个数值中有一个于平均值之差大于30,则取三个的中值为结果;如果最大与最小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30min,则试验重做。 3、以单位面积贯入阻力为纵坐标,测试时间为横坐标绘制单位面积贯入阻力与测试时间关系曲线。 4、经3.5MPa及28MPa画两条平行于横坐标的直线,则直线与曲线相交点的横坐标即为初凝终凝时间。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JTG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混凝土抗压极限强度的方法和步骤,本方法可用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作为评定混凝土品质的主要指标。 本试验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的立方体试件。
二、试件制备 1、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应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为3个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混凝土试块。
三、试验结果计算
R=P/A
R--混凝土抗压强度(MPa) P--极限荷载(N)
2
A--受压面积(mm) 以3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任一个测值与中值的差值超过中值的15%时,则取中值为测定值;如有两个测值与中值的差值均超过上述规定时,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 非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见下表) 试件尺寸mm 尺寸换算系数 100X100X100 0.95 150X150X150 1.00 200X200X200 1.05 结果计算精确至0.1MPa.
水泥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验――JTG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规定的测定混凝土抗弯拉极限强度的方法,以提供设计参数,检查混凝土施工品质和确定抗弯拉弹性模量试验加荷,试验于道路混凝土的直角小梁试件。 二、试件制备
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为直角棱柱体小梁标准试件尺寸为150mmX150mmX550mm,集料粒径应不大于40mm,如却有必要,允许采用100mmX100mmX400试件,集料粒径应不大于30mm,混凝土抗弯拉强度试件应取同龄期者为一组,每组为同条件制作和养护的试件3根。 三、试验结果计算 Rb=PL/bhh
Rb--抗弯拉强度(MPa) P--极限荷载(N)
L--两支座间距离(L=450mm) b--试件宽度(mm) h--试件高度(mm) 注意:
1、如断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该试件之结果无效;如有两根试件之结果无效,则该组决国作废。
2、抗弯拉强度测定值的计算精确至0.01MPa。
3、采用100mmX100mmX400的非标准试件时,在三分点加荷的试验方法同前,但所取得的抗弯拉强度值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0.85。
水泥混凝土耐磨性试验――JTG
水泥混凝土耐磨试验
一、目的与使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配合比设计阶段的室内试验,以检验混凝土的抗磨性,按规定的磨损方式磨削,以试件磨损面上单位面积的磨损量作为评定混凝土抗磨性的相对指标。 二、仪器与材料
混凝土磨耗试验机、磨头花轮刀片、试模、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震动台、烘箱、电子秤。 三、方法与试验步骤
1、 准备150mm*50mm*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每一组三个试件。
2、 试件养护到27天从养护地点取出,擦干表面水分,放到空气中自然干燥12h,灾放入60±5℃烘箱中,烘12小时至恒重。
3、 试件烘干处理后放至室温,刷净表面的浮尘称重,记下相应的质量m1,该质量作为试件的原始质量。(称量精确至1g) 4、 将试件放在耐磨机的水平转盘上,(磨削面应该与成型时的顶面平行),用夹具将起轻轻的禁锢,在200N的负荷下磨50转,然后取下时间刷净表面的粉尘称重,并记下相应的质量m2(称量精确到1g),整个磨损的过程应该将吸尘器对准试件磨损面,使磨下的粉尘被及时的吸走,
5、 每一组花轮刀片只进行一组试件的磨耗, 四、计算 1、磨耗量
G=(m1-m2)/0.0125
G:单位面积的磨耗量kg/m2 m1:试件的原始质量kg
m2:试件磨损之后的质量kg 0.125:试件的磨耗面积m2
2
以三块试件的磨耗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结果,结果计算精确到0.001kg/ m,当其中的一块磨损超过平均值的15%,应该剔除,取余下两块试件结果的平均值,如果,有两块超过平均的15%,则试件重做。
水泥混凝土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JTG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试验规定了测定圆柱体水泥混凝土极限抗压强度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的圆柱体试件及现场芯样的极限抗压强度试验。 二、主要试验步骤 测量其尺寸及外观。测量试件高度部位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直径,再分别测量互相垂直两个方向直径端点的四个高度。
将试件置于上下压板之间,试件轴中心应与压力机几何对中。
对试件加压,当试件接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极限荷载。 三、结果计算
圆柱体试件抗压强度Rc=4P/πd2 P--极限荷载,N d--试件直径,mm
以3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任一个测值与中值的差值超过中值的15%
时,则取中值为测定值;如有两个测值与中值的差值均超过上述规定时,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结果精确至0.1MPa。
对现场取芯的非标准试件,有如下修正:
尺寸修正系数:设试验高度为L,试验直径为d
当L/d 为2.00、1.75、1.50、1.25、1.00时,修正系数按下表取值: L/d 修正系数 2.00 1.00 1.75 0.98 1.50 0.96 1.25 0.93 1.00 0.87 当L/d为表列中间值时,修正系数按插入法计算。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验――JTG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规定了测定棱柱体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方法。 本试验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的直角棱柱体试件。 二、试件制备
标准尺寸为150mm*150mm*300mm,集料最大粒径应为31.5mm 三、试验步骤
1、取出试件,清除表面污垢,擦云表面水分,仔细检查后,在其中部量出高度和宽度,精确至1mm,在准备过程中,要求保持试件湿度无变化。
2、在压力机下压板上放好度件,几何对中,球座最好放在试件顶面并凸面朝上。 3、加荷速度应符合规程的规定。当试件迫近破坏而开始迅速变形时,应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最大荷载。 四、试验结果计算 Ra=P/A
Ra-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MPa); P-极限荷载(N) A-受压面积(m㎡)
以3个试件测值的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任一个测值与中值的差值超过中值的15%时,则取中值为测定值;如有两个测值与中值的差值均超过上述规定时,则该组试验结果无效。 对于非标准尺寸试件测得的轴心抗压强度,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对200mm*200mm截面试件为1.05;对100mm*100mm截面试件为0.95。
水泥混凝土含气量试验――JTG
水泥混凝土含气量试验(混合式气压法)
一、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采用混合式气压法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的仪器设备和试验步骤。
本方法适用于集料粒径不大于31.5mm、含气量不大于10%、且有坍落度的水泥混凝土。
二、主要仪器设备
混合式气压法含气量测定仪、测定仪附件、压力表
三、试验步骤
1、 标定仪器:量钵体积标定、含气量0%,1%到10%点的标定
2、 擦净钵体、钵盖内表面,水平放置,将水泥混凝土拌和物装钵振实。 3、 刮去多余混凝土,用镘刀抹平,并且使其光滑无气泡。密封量钵。
4、 用注水器从小龙头处往量钵内注水,直至水从排气阀出水口流出,再关紧小龙头和排
气阀。
5、 手泵打气加压,使得表压稍微大于0.1Mpa,再用微调阀准确调节至0.1Mpa。
6、 按下阀门杆1~2次,待表压指针稳定后,测定压力表读数,并根据仪器标定的含气量与压力表读数的关系曲线,得到所测定混凝土样品的一起测定含气量A1值。 7、 测定集料的含气量C。
四、计算公式 1、 含气量A A=A1-C
A:混凝土拌和物含气量(%) A1:仪器测定含气量(%) C:集料含气量(%)
以两次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如果两次测值的含气量相差0.2%以上时,需要找出原因并且重做试验。
水泥混凝土圆柱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JTG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试验规定了测定混凝土圆柱体试件和现场取芯取样的劈裂抗拉强度方法,本试验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的立方体试件。
二、主要试验步骤
1、测量尺寸,在试件中部划出劈裂面位置线。
2、放好试件,对混凝土进行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荷载。
三、结果计算
混凝土芯样劈裂抗拉强度Rct=2P/πdl P--极限荷载,N
d-圆柱体截面得平均直径(mm) l-圆柱体平均长度(mm) 结果精确至0.01MPa。
水泥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JTG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规定了测定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劈裂抗拉强度方法,本试验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的立方体试件。 二、仪器设备
劈裂钢垫条和三合板垫层 三、试验步骤
1、试件从养护地点取出后,擦拭干净,测量尺寸,检查外观,在试件中部划出劈裂面位置线。劈裂面与试件成型时的顶面垂直,尺寸测量精确至1mm。
2、度件放在球座上,几何对中,放妥垫层垫条,其方向与试件成型时顶面垂直。 3、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C30时,以0.02-0.0MPa/s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时,以0.05-0.08MPa/s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当试件接近破坏时,应停止调整油门,直至试件破坏,记下破坏荷载,准确至0.1KN。 四、试验结果计算 Rt=2P/(πA)
Rt-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MPa)
P-极限荷载
A-试件劈裂面面积(m㎡)
采用100mm*100mm*100mm非标准试件时,取得的劈裂抗拉强度值应乘以换算系数0.85。 如需换算为轴心抗拉强度,应乘以换算系数0.9。
水泥混凝土抗渗性、渗水高度试验――JTG
水泥混凝土抗滲性试验 一、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水泥混凝土抗渗性试验的方法和步骤。
本方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硬化后的防水性能以测定其抗渗等级。 二、仪器设备
混凝土渗透仪,成型试模,螺旋加压器,密封材料 三、试验步骤
1、试件到期后取出,擦干表面,用钢丝刷刷净两端面,待表面干燥后,在试件侧面滚涂一层熔化的密封材料,然后立即在螺旋加压器上压入经过烘箱或电炉预热过的试模中,使试件底面和试模底平齐,待试模变冷后,即可解除压力,装在渗透仪上进行试验。
2、试验时,水压从0.1MPa开始,每隔8h增加水压0.1MPa,并随时注意观察试件端面情况,一直加至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表面发现渗水,记下此时的水压力,即可停止试验。 四、试验结果计算 S=10H-1 S-混凝土抗渗标号
H-第三个试件顶面开始有渗水时的水压力
混凝土渗土高度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在给定时间和水压力条件下水泥混凝土渗水高度的测定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室内相对比较水泥混凝土的密实性,计算相对渗透系数。也可用于比较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 二、仪器设备
梯形板,钢尺,螺旋加压器 三、试验步骤
1、试验时,水压控制恒定为0.8±0.05MPa,24h后停止试验,取出试件。
2、将试件放在压力机上,沿纵断面将试件劈裂成两半,待看清水痕后用墨汁描出水痕,即为渗水轮廓,笔迹不宜太粗。
3、将梯形玻璃板放在试件劈裂面上,用尺测量十条线的渗水高度(精确至1mm)。
水泥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JTG
水泥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规定了测定水泥砂浆抗压极限强度的方法,以确定水泥砂浆得强度等级,作为评定水泥砂浆品质得主要指标。 二、试件制备
1、 压浆时,每一工作班至少留取不少于3组的70.7×70.7×70.7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天,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水泥砂浆质量的依据 三、试验结果计算
R=P/A
R--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MPa)
P--破坏荷载(N) A--受压面积(mm2)
以6个试件得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得抗压强度,精确至0.1MPa。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JTG
水泥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在静力作用下得受压弹性模量方法,水泥混凝土得受压弹性模量去轴心抗压强度1/3时对应得弹性模量 本试验适用于各类混凝土的直角棱柱体试件。
二、试件制备
试件制作6根,尺寸与轴心抗压强度试件相同。其中3根用于测定轴心抗压强度。 三、仪器设备
1、万能试验机
2、变形测量仪表 3、千分表座 四、试验步骤
1、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2、檫净试件,量出尺寸并检查外形,尺寸量至1mm。
3、取3根试件得出轴心抗压强度Ra,取1/3Ra作为抗压弹性模量试验的加载标准。 4、将试件移于压力机球座上,准备好后,开动压力机,匀速连续加荷至FA,然后以同样速度卸载至零,如此反复预压三次。 5、完成最后一次预压后,用约0.5MPa的初荷载Fo,保持30s,分别读取两侧千分表读数△o,然后加荷至FA,读取△A。
6、卸除微变形量测仪,以同样速度加荷至破坏,记下破坏荷载 四、试验结果计算
Ec=(FA-Fo)/A*L/△n
Ec-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MPa) FA-终荷载(N) Fo-初荷载(N)
△n-第五次或第一次加荷时,试件两侧在PA及Po作用下变形差平均值 L-标距(mm)
A-试件断面积(mm2)
结果计算精确至100MPa。
水泥品质试验――JTG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的测试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标准的其他品种水泥。 二、仪器设备
水泥净浆搅拌机;标准法维卡仪;代用法维卡仪;沸煮箱;雷氏夹膨胀仪;量水器;天平;湿气养护箱;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秒表。 三、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 1、标准法:
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
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到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捣底板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合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2、 代用法: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可用调整水量法和不变水量法两种方法的任一种,如发生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法为准。采用调整水量法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时,拌合水量应按经验确定加水量;采用不变水量法测定时,拌合水量为142.5mL,水量精确到0.5mL。 用调整水量法时,以试锥下沉深度为28mm±2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合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用不变水量法测定时,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mm),按下式计算标准稠度用水量:
P=33.4-0.185S
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法测定。 四、凝结时间的测定
1、凝结时间用符合GB3350.6规定的凝结时间测定仪进行测定。
2、凝结时间的测定可用人工测定,也可用符合本标准操作要求的自动凝结时间测定仪测定,两者有矛盾时以人工测定为准。
3、测定前的准备工作:将圆模放在玻璃板上,在内侧稍稍涂一层机油,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试针,使其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标尺零点。 4、制备试件。
5、凝结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 用“min”计。 五、安定性的测定
1、安定性的测定方法可以用雷氏法也可用饼法,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 2、测定前的准备工作。
3、水泥标准稠度净浆的制备。 4、试饼的成型方法。
5、雷氏夹试件的制备方法。 6、沸煮。 7、结果判别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的抗折强度检验。风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经试验确定水灰比后亦可适用。 二、仪器设备
胶砂搅拌机,胶砂搅拌台,试模及下料漏斗,抗折试验机,抗压试验机和抗压夹具,刮平刀。
三、试验步骤
1、试体成型。 2、养护。
3、抗折强度试验。 4、抗压强度试验 四、计算
抗折强度:Rf=1.5Ff*L/(b*h^2) Rf-抗折强度(MPa)
Ff-破坏荷重(N)
L-支撑圆柱中心距即100mm
b、h-试体断面宽及高,均为40mm。 抗折强度计算值精确到0.1MPa
抗折强度结果取三块试体平均值,精确至0.1MPa。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过平均值±10%的,应剔除后再平均,以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抗压强度: Rc=F/A
Rc-抗压强度(MPa) F-破坏荷重(N)
A-受压面积即40mm*40mm
抗压强度计算值精确到0.1MPa
六个抗压强度结果为6个试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精确至0.1MPa,如果6个强度值中有一个超过平均值的±10%的,应剔除后以剩下的5个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如果5个值中再有超过平均值±10%,的,则该组试件无效。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用80um筛检验水泥细度的测试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标准的其他品种水泥。 二、仪器设备
试验筛,负压筛分析仪,水筛架和喷头 三、试验步骤 1、负压筛法
1)筛分析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分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地敲击,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2、水筛法
1)筛分析前,使水中无泥、砂,调整好水压及水筛架的位置,使其能正常运转。喷头底面和筛网之间距离为35-75mm。
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水筛中,立即用淡水冲洗至大部分细粉通过后,放在水筛架上,用水压为0.05±0.02MPa的喷头连续冲洗3min。筛毕,用少量水把筛余物冲至蒸发皿中,等水泥颗粒全部沉淀后,小心倒出清水,烘干并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手工干筛法
在没有负压筛析仪和水筛的情况下,允许用手工干筛法测定。 4、试验筛的清洗
试验前必须保持洁净,筛孔通畅。 四、试验结果计算 F=ms*100/m
F-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 Rs-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 m-水泥试样的质量(g)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负压筛法与水筛法或手工筛法测定的结果发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法为准。
水泥密度试验
一、 目的、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水泥密度的测量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的密度及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其他粉末状物料密度的测定。 二、 仪器设备
李氏瓶、恒温水槽、天平、温度计。 三、 试验步骤:
将无水煤油注入李氏瓶中,恒温30min,记下第一次读数。 称取水泥60g,精确至0.01g,装入李氏瓶中,反复摇动,直至无气泡溢出,再次恒温30min,记下第二次读数。 四、 试验结果计算 ρ=1000×P÷V
3
ρ:水泥密度(kg/m)
P:装入密度瓶的水泥质量(g)
V:第二次读数减去第一次读数(cm3)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稠度试验――JTG
坍落度仪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采用坍落度仪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的方法和步骤。
本方法适用于坍落度大于10mm,集料粒径不大于31.5mm的混凝土的坍落度测定。 二、试验步骤
1、将代表样分三层装如筒内,边装边按由边缘至中心捣,边捣边加入拌和物。 2、垂直提起坍落筒,提筒时间5~10s,并使混凝土不受横向及扭力作用。 3、从开始至提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2.5min。
4、量出筒顶至试样顶面中心的垂直距离,即为该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单位mm,精确至1mm。
5、同一次拌和的混凝土拌和物,必须时,宜测坍落度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为测定值,每次须换一次性的拌和物,如两次几个相差20mm以上,须做第三次;如第三次结果与前两次结果均相差20mm以上的,则整个试验重做。 6、当拌合物坍落度大于220mm时,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扩展后最终的最大直径和最小直径,这两个直径之差小于50mm的条件下,用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坍落扩展度值;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7、试验同时,可用目测法测定混凝土拌和物的下列性质:棍度、含砂情况、粘聚性、保水性
三、试验结果: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值以mm为单位,测量精确至1mm,结果修约至最接近的5mm。
维勃仪法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用维勃稠度仪来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的方法和步骤,适用于集料粒径不大于31.5mm的
混凝土及维勃时间在5s~30s之间的干稠性混凝土的稠度测定。
二、主要试验步骤 1、按坍落度试验步骤,分三层装拌和物,提筒放盘,读出滑棒上的刻度即为坍落度值。 2、开动震动台并按动秒表,当圆盘底面刚为水泥浆布满时,迅即按停秒表和关闭震动台,记下秒表所记下的时间。 三、结果表达
秒表记下的时间即为混凝土拌和物稠度的维勃时间,精确到1s。以两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的维勃时间。
改进VC法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碾压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的仪器设备和试验步骤。 本方法适用于实验室及现场测定路面碾压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为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现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二、主要试验步骤
1、取质量均匀、有代表性的水泥混凝土试样约25kg. 2、用铁勺等工具将试样分两层轻轻装入容量筒内。
3、开动振动台并按动秒表,记下从振动开始到圆盘下的试样半面积出浆所经过的试件。此时间即为混凝土的改进VC值,记录精确至1s。 三、结果表达
每个试样重复两次试验,以两次测值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精确至1s。如果两次测值与平均值的误差均超过20%。试验结果无效。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表观密度试验――JTG 表观密度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测定得试验步骤。 本方法适用与测定混凝土拌合物捣实后的密度,以备修正、核实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中的材料用量。
二、主要试验步骤
1、称出试验前的量筒质量M1,精确至50g。
2、用人工捣固时,分三层装入,边装边捣;如用振动台振动时,至拌和物出现水泥浆为止。 3、称出量筒和混凝土总重M2,精确至50g。
三、计算公式
Ph=(M2-M1)×1000/V
3
Ph--拌和物毛体积密度,kg/m V--量筒容积,L 试验结果计算精确至10kg/m3
以上两次实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试样不得重复。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JTG
一、目的与试验适用范围
本法规定了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的仪器和操作步骤。 本方法适用于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有火山灰质混合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及采用本方法的其他品种水泥的胶砂流动的测定。 二、主要试验步骤
1、将制备好的胶砂分层装入流动试模,边装边按由外圈至内圈的顺序分层捣压。
2、取下模套,将截圆模垂直提起,立刻开动跳桌。
3、跳动完毕,测量胶砂底面最大扩散直径及与其垂直方向的直径,计算平均值, 单位mm,即为该水量的水泥胶砂流动度。
4、此试验从胶砂拌和开始捣测量扩散直径介绍,须在5min内完成。
5、当电动跳桌与手动跳桌测定的试验结果发生争议时,以电动跳桌为准。
水泥比表面积试验――JTG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以及适合采用本标准方法的其他各种粉状物料,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二、仪器设备
Blaine透气仪,透气圆筒,穿孔板,捣器,压力计,抽气装置,分析天平 三、试验步骤 1、试样准备 1)将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的标准试样,倒入100mL的密闭瓶内,用力摇动2min,将结成团的试样振碎,使试样松散。静置2min后,打开瓶盖,轻轻搅拌,使在松散过程中落到表面的细粉,分布到整个试样中。
2)水呢试样,应先通过0.9mm方孔筛,再在110℃±5℃下烘干,并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2、确定试样量。校正试验用的标准试样和被测定水泥的质量,应达到在制备的试料层中的空隙率为0.500±0.005。
3、试料层制备。将穿孔板放入透气圆筒的突缘上,用一根直径比圆筒略小的细棒把一片滤纸送到穿孔板上,边缘压紧。称取按规程确定的水泥量,精确到0.001g,倒入圆筒。轻敲圆筒的边,使水泥层表面平坦。再放入一片滤纸,用捣器均匀捣实试料直至捣器的支持环紧紧接触圆筒顶边并旋转二周,慢慢取出捣器。 4、透气试验
1)把装有试料层的透气筒连接到压力计上,要保证紧密连接不致漏气,并不振动所制备的试料层。
2)打开微型电磁泵慢慢从压力计一臂中抽出空气,直到压力计内液面上升到扩大部下端时关闭阀门。 四、试验结果计算
当被测物料的密度、试料层中空隙率与标准试样相同: 试验时温差不大于±3℃时 S=Ss*(T^0.5)/(Ts^0.5) 试验时温差大于±3℃时
S=Ss*(T^0.5)*(ηs^0.5)/[(Ts^0.5)*(η^0.5)] S-被测试样的比表面积 Ss-标准试样的比表面积
T-被测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 Ts-标准试样试验时,压力计中液面降落测得的时间(s) η-被测试样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s) ηs-标准试样试验温度下的空气粘度(Pa*s)
当被测试样的试料层中空隙率均与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不同: 试验时温差不大于±3℃时
S=Ss*(T^0.5)(1-εs)*(ε^1.5)/[(Ts^0.5)*(1-ε)*(εs^1.5)] 试验时温差大于±3℃时 S=
Ss*(T^0.5)(1-εs)*(ε^1.5)(ηs^0.5)/[(Ts^0.5)*(1-ε)*(εs^1.5)*(η^0.5)]
ε-被测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εs-标准试样试料层中的空隙率
当被测试样的密度各空隙率均与标准试样不同: 试验时温差不大于±3℃时
S=Ss*(T^0.5)(1-εs)*(ε^1.5)*ρs/[(Ts^0.5)*(1-ε)*(εs^1.5)*ρ] 试验时温差大于±3℃时 S=
Ss*(T^0.5)(1-εs)*(ε^1.5)*ρs(ηs^0.5)/[(Ts^0.5)*(1-ε)*(εs^1.5)*ρ*(η^0.5)] ρ-被测试样的密度(g/mL) ρs-标准试样的密度(g/mL)
水泥胶砂耐磨性试验――JTG
一、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水泥胶砂耐磨性试验的仪器设备、试验步骤及结果等。
本方法适用于水泥耐磨性检验,也可用于指定采用本方法的建筑材料的磨损试验。 二、仪器设备
水泥胶砂耐磨试验机、模套、干燥箱、胶砂搅拌机、胶砂振动台 三、试验步骤 试件成型及养护 1. 胶砂搅拌
2. 在胶砂搅拌的同时,将试模及模套卡紧在振动台台面试中心位置,并将拌和好的全部胶砂均匀地装入试模内,开动振动台振动。
3. 振毕,取下试模,去掉模套。立即放入养护箱中养护约4h后取出,刮平、编号,再次养护至24±2h(从加水开始计算),取出脱模。
4. 脱模后,立即将试件放入20±2℃水中养护,彼此间应有间隙,试件养护盗27d龄期取出。 试验
1.取经干燥处理后的试件,将其平面朝下,放至耐磨试验机的水平转盘上,做好定位标记,并用夹具轻轻固紧。接着在200N的负荷下预磨30转,取下试件扫清粉粒称量,该质量作为时间的原始质量m1;然后再将试件放回道水平转盘的原来位置上放平、固紧,再磨40转,取下试件扫清粉粒称量m2。
2.花轮磨头与水平转盘做相反方向转动,磨头沿着试件表面环形轨迹磨削,使试件表面产生一个内径为30mm,外径为130mm的环形磨损面。
3.花轮片磨损质量损失为0.5g时,应将同一组花轮片内外调换位置,再磨损0.5g时,应予淘汰。 三、计算
2
试验结果按下式计算,用每一试件单位面积的磨损量来表示,计算精确至0.01kg/m,计算式为:
G=(m1-m2)/0.0125
式中G--单位面积的磨损量,kg/m2 m1--试件的原始质量,kg m2--试件磨损后的质量,kg 0.0125--磨损面积,m2 四、精密度或允许差
取三块试件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件的磨损结果。其中磨损量超过15%的应予剔除,剔除一块时,取余下的两块试件的结果的平均值,剔除两块时,应重新试验。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泌水率试验――JTG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混凝土拌和物泌水性的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的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泌水的测定。 2、 试验方法
先用湿布润湿容积为5L的带盖容器(内径为18.5cm,高20cm),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在振动台上振动20s,然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水分蒸发。试样表面应比筒口边低约2cm。自抹面开始计算时间,在前60min,每隔10min用吸液和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20min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每次吸水前5min,应将筒底一侧垫高约2cm,使筒倾斜,以便于吸水。吸水后,将筒轻轻放平盖好。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的量筒,最后计算出总的泌水量,准确至1g。 3、 计算 泌水量计算: Ba=V/A
2
式中:Ba-泌水量(mL/mm) V-吸水累计总量(mL) A— 试件外露表面面积(mm2)
计算精确至0.01mL/mm2。泌水量取三个试件的平均值。如果其中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以中间值为试验结果。如果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试验无效。
泌水率计算: B= Ww/【(W/m)(m1-m0)】*100 式中:B-泌水率,%;
Ww -累计吸水总量,g;
W-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g; m-混凝土拌合物的总质量,g; m1--筒及试样质量,g; m0--筒质量,g。
计算精确至1%。泌水率取三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如果其中一个与平均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则以中间值作为结果,如果最大值与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大于中间值的15%时,则试验无效。
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试验――水运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规定了测定水泥砂浆抗压极限强度的方法,以确定水泥砂浆得强度等级,作为评定水泥砂浆品质得主要指标。 二、试件制备
1、 压浆时,每一工作班至少留取不少于3组的70.7×70.7×70.7立方体试件,标准养护28天,检查其抗压强度,作为评定水泥砂浆质量的依据 三、试验结果计算
R=P/A
R--砂浆抗压强度(MPa) P--破坏荷载(N) A--受压面积(mm2)
以3个试件得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得抗压强度,精确至0.1MPa。
水泥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弹性模量试验――JTG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在静力作用下测定水泥混凝土圆柱体抗压弹性模量的方法,水泥混凝土的受压弹性模量取轴心抗压强度1/3时对应的弹性模量。 本方法适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的圆柱体试件。 2、试验步骤
1、试件取出后,用湿毛巾覆盖并及时进行试验,保持试件干湿状态不变。 2、檫净试件,量出尺寸并检查外形,尺寸量至1mm。
3、取3根试件得出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Ra,取1/3Ra所对应的荷载值Fa作为抗压弹性模量试验的加载标准。
4、将试件移于压力机球座上,准备好后,开动压力机,匀速连续加荷至Fa,然后以同样速度卸载至零,如此反复预压三次。
5、在完成最后一次预压后,,保持60s初荷载,记录两侧变形量测仪的读数,加荷至Fa。保持60s,记录两侧变形量测仪的读数。 3、计算公式及平行偏差
2
Ec=【4×(Fa-F0)÷(π×d)】×(L÷△n) Ec-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MPa) Fa-终荷载(N) Fo-初荷载(N) L-标距(mm) d-试件直径(mm)
△n-最后一次加荷时,试件两侧在Fa及Fo作用下变形差平均值(mm) △n=(εa左+εa右)÷2-(ε0左+ε0右)÷2 εa-Fa时标距间试件变形(mm) ε0-F0时标距间试件变形(mm) 结果计算精确至100MPa。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分析试验――JTG
3.1 目的与适用范围:
3.1.1 本方法适用于水洗法测定普通混凝土拌合物中四组分(水泥、水、砂、石)的含量,但不适用于集料含泥量波动大以及用特细砂和山砂配制的水泥混凝土。 3.2 仪器设备:广口瓶、台秤、电子秤、试样筒和标准筛。 3.3 试验步骤:
3.3.1 原材料相关项目测定 3.3.1.1 水泥表观密度 3.3.1.2 粗集料表观密度 3.3.1.3 细集料表观密度
3.3.2 细集料修正系数Cs测定
分别测定细集料在水中的质量(mys)和大于0.15mm的细集料在水中的质量(mys1),按下式计算细集料修正系数Cs:
Cs= mys / mys1 3.3.3 拌合物表干密度测定 3.3.4 粗集料与砂浆分离
水洗法过4.75mm筛,将4.75mm筛上粗集料洗净,筛上为粗集料,筛下为砂浆。 3.3.5 砂浆在水中质量 3.3.6 细集料在水中质量 3.3.7 计算试样中水的质量 3.4 结果整理
3.4.1 混凝土拌合物四组分按下式计算
C= (mc / V)×1000 W= (mw / V)×1000 G= (mg / V)×1000 S= (ms / V)×1000 计算至1Kg/cm3。
3.4.2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测定值,两次试验结果差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泥≤6 Kg/cm3 水≤4 Kg/cm3 砂≤20 Kg/cm3 石≤30Kg/cm3 否则此次试验无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