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本历史九年级《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课题 俄国的改革 单元 一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 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掌握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目的、内容、性质和历史影响,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材料,探学习 究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及局限性,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彼得一世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认识到改革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通过学习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为国家富强做出的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及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 重点 彼得一世改革。 难点 俄国农奴制改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展示漫画,提问:俄罗斯,在今天的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很多国家都都对它有所忌惮。那么俄罗斯的强大,是怎样形成的? 讲授新课 1. 梳理俄国的发展历程。 2. 介绍沙皇的意思,教师口述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俄国继承其地位。 3. 归纳17世纪末俄国落后的表现。 4. 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具体措施和目的。 5. 详细介绍彼得一世的生平。 6. 展示材料,让学生对彼得一世的改革进行评价。 7. 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学生评价 回顾蒙古的西征。 回顾拜占庭帝国。 向学生强调彼得一世勤奋好学的精神值得学习。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 介绍彼得一世的扩张及营建新都。 9. 展示材料和图片,介绍俄国农奴的贫困生活。 10. 展示表格,提问: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如何? 11. 讲述俄国落后的根本原因。 12. 展示图片,介绍克里米亚战争。 13. 展示《1801—1860年农奴暴动次数表》和图片,提问:这些数据和图片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14. 展示材料和图片,提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5. 介绍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教师可以联系中国的鸦片战争。 教师要介绍发展资本主义的因素。 16. 归纳废除农奴制的性质、影响和局限性。 课堂小结 14世纪前后,莫斯科大公国建立,俄罗斯在对 外扩张的过程中建立了沙皇专制统治并逐步建立了农奴制度。17世纪中后期,俄国经济、政治、文化及军事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为改变俄国落后的局面,彼得一世进行了改革。彼得世改革把俄国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时代,但到了19世纪中期,由于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国国内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缓和国内矛盾,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它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