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线损分析及技术降损措施探讨

线损分析及技术降损措施探讨

来源:九壹网


线损分析及技术降损措施探讨

摘要 电能在电力网中的损耗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理现象,只可减少不可避免。如何做到降低损耗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降损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供电企业要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手段,加强线损管理,同时积极实施降损措施,从而真正的实现节能降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线损分析;降损措施;浅谈

线损分析一般包括:电网综合损失率、高压综合损失率(10 kV及以上含变损)、线损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和低压(0.4 kV)线损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分析。线损分析的前提是线损率完成情况统计,作为一个供电企业,在进行活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月度、季度、年度累计统计,并要求比计划、比上月(季、年)、比同期及比理论值统计高低压线损指标完成情况。理论比是线损对比的重要依据,因此线损的理论计算必须科学合理,准确及时,在网络布局和负荷变化较大时应及时修正。线报分析要从企业总的完成情况统计分析,一般包括以下部分:全网线损率,高压线损牢;低压线损率。

1 分电压等级线损率完成情况分析

农村电网一般分为110 kV及以上、35(63)kV、10 kV、0.4 W四个电压等级,应形成各级电压损耗情况对比表,且因每个电压等级所对应问题例重点不同,在分析时要区别对待,主要针对整个电压等级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1.1 10 kV输变电损耗情况分折

损耗统计从辖区110 kV购电总表电量计算到其下级110 kV或35 kV变电站的出线关口表电量。主要从变电站升压改造、线路调整、变压器经济运行、线路经济运行、拉表同步、无功电压优化运行、计量故障等方面分析。

1.2 35 kV输变电损耗情况分析

损耗统计从辖区35 kV出线表电量计算到其下级出线关口表电量。主要从变电站升压改造、线路调整、变压器经济运行、线路经济运行、抄表同步、无功电压优化运行、计量故障补电量等方面。

1.3 10 kV配电损耗情况分析

损耗统计从公司10 kV出线表电量计算到营业高压售电量。主要从变电站升压改造、线路调整、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线路经济运行、抄表同步、无功电压优化运行、计量故障及偷窃电补电量等方面。

1.4 0.4 kV低压损耗情况分析

损耗统计从公司农村公变台区总表计算到低压售电量。主要从三相不平衡牢、无功补偿、配变利用率、秒表准确率、抄表同步、计量装置、计量故障及份窃电补电量等方面。

2 分线路、分台区线损率完成情况分析

分线路、分台区进行线损率完成情况分析是发现高压、低压线损管理问题的最重要的途径。

2.1 分线路线损率完成情况分析(主要以10 kV为主)

首先形成分线路线损率(高压营业/高压综合)完成情况统计表,然后从综合线损率超过6%、9.5%线路占总线路条数的比例进行统计、原因分析,详见表1。

2.2 分台区线损率完成情况分析

首先形成分台区线损率完成情况统计表,然后对线损率超过11%的供电台区个数统计(分供电所),同比增加或减少原因分析,个别台区波动较大情况分析等,详见表2。

3 影响线损的因素

由于电网组合元件固有的物理特性,电网在输送、分配电能过程中,必然产生一定的电能损耗。但是,线损是个动态的物理量,由于设备和管理等因素,它可能增加或减少。对于一个运行的电网,有种种因家影响着它的损耗。如下诸多因素都能使电网的线损增大。

3.1 设计因素

1)线路路径不尽合理,供电半径过大,甚至存在迂回现象。

2)10 kV/0.4 kV配电室(或变台)偏离负荷中心。

3)供电与配电容量、或配电与用电容量的容载比不合理。

4)未按无功经济当量选用无功补偿装置。

5)线路导线选用截面积不符合经济电流密度的要求。

6)选用的设备能耗较高,降温、通风、散热条件不佳等。

3.2 安装运行因素

1)线路部分原因主要有:绝缘子污秽或绑线松动放电,导线接头发热,线路断线或接触树枝等接地故障,接户线年久失修和绝缘损坏,混线短路等。

2)设备部分原因主要有:变压器陈旧、铜损和铁损值超标,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变压器绝缘和散热作用不良,表箱内接头发热,未按规定装表、表计运输及搬运时受振、损坏元件,了感器倍率不准或二次线接触不良,电能表未按期更换、校验等。

3.3 环境及负载因素

1)温度影响。工作环境温度及设备工作温度使设备运行时超过允许温升,线损增大。

2)电压影响。设备工作电压过高,作电压过低铜损增加。

3)设备超载运行损耗剧增。

4)设备空载或轻载运行线损增大。

4 技术降损措施

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电力网实施放术改造,在提高电力网的送电能力及改善电压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线损。这类措施需要一定的投资,所以一般要根据技术经济比较来论证它们的合理性。另一类措施是加强电力网的运行管理,主要有如下方面。

1)均衡配电各馈线中的负荷分布,调整网络合理的运行方式,避免单一馈线重载发热,增加线路损耗。

2)改造现有不合理的电网结构,减少线路迂回供电,缩短供电半径,使配电站、变压器更贴近负荷中心.可有效降低线路损耗。

3)在输送负荷不变的情况下,换粗导线截面,减少线路电阻可明显达到降损节电效果。

4)淘汰高损耗变压器、停运空载变压器、合理配置变压器容量、平衡变压器三相负荷可有效降低配电变压器的损耗。

5)合理补偿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素,从而降低无功电流引起的损耗。

6)其他降损技术措施:如:采用节能型金具、带间隙的避雷器等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依靠科技进步,降低电能损耗。同时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搞好负荷预118和监控,实行负荷调整,移蜂填谷,提高负荷串,降低电能损耗。

参考文献

[1]张国平,王翠霞.浅议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J].电力与电工,2008,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