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降损中技术线损及其降损措施分析 汪磊 国网安徽怀宁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怀宁246121 【摘要】电网电能损耗就是线损,线损量占供电量的比例则构成了线损率。线损率是一个对电网设计规划,装备技术及其经济运行的综合技术性 指标,实际售电量和供电量之间的差额称为统计线损,是电网实际线损量。但是,在进行线损的实际统计时,表计、抄表误差和窃电等会造成不明 损失,因此电网技术线损通过此法得不到准确反映。线损理论计算基于负荷实测结果,它既反映了特定情况下电网结构、负荷变化和运行方式对线 损影响,从而较真实体现电网技术线损实际。因此通过深入分析电网技术线损构成、分布、找出电网薄弱环节,针对性调整节能降损措施。基于此, 本文分析了我国电网技术线损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降低技术线损的对策。 【关键词】电力网技术线损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067(2014)24—287一Ol 前言:通过统计得到的实际供电量和售电量之差为电网实际线损电 量,称为统计线损。由于统计线损含有部分不明损失(如表计误差、抄 表误差和窃电等),因此不能准确反映电网技术线损的真实情况。基于负 荷实测结果的线损理论计算反映了某一工况下电网结构、运行方式和负 荷变化等对线损的影响,较真实地体现了电网技术线损的实际情况,因 此可以通过深入分析电网技术线损的构成和分布情况,找出电网中的薄 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制定节能降损措施,从而提高电网的经济运行水平。 一、电能降损中的技术线损 随着这些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在电网系统中运用了越 来越多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从而提升对外供电的效率与质量。然 而由于各种原因,电网系统在供电过程中依然会产生大量的电能损耗, 电能的降损工作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在电能降损工作中,技术 线损带来的电能损耗尤其值得重视。技术线损指的主要是包括线路、变 压器、电抗器和主变电压器的冷却散热装置等产生的电能损耗,也包含 了变电站生产用电和二次装置通过电流发热等无法计量的其他损耗。技 术线损不仅仅会造成电力企业能源的损失,过多的技术线损也会导致设 备和线材的老化,降低了设备和线材使用寿命的同时,还容易诱发电器 事故。所以,技术线损的降损是电力企业电能降损工作关注的重点内容, 技术线损的降损措施的分析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技术线损降损措施分析 2.1优化电网结构 由电力系统的负荷波动幅度较大而造成的技术线损,可以通过优化 电网结构来解决。电网结构的布局和供电方案的选择直接能够影响电力 系统的负荷状况。想要保证整个城市各个区域的用电平衡,就需要从城 市整体布局来进行供电安排。采用负荷中心供电方式,可以将某一地区 电量使用较多的电源进网点移至负荷中心处,减少线路上的电流分布, 优化电网线路结构。再者,电力企业应避免大容量设备在负荷高峰期的 使用,进而有效的降低技术线损。另外,针对农村电网线路来说,应该 根据线路电流密度,更换适合的导线,减少迂回线路,从而保证用电安 全,降低线路损耗。所以,优化电网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技术线损。 2.2补偿无功功率造成的技术线损 在电网系统中,有一些元件的使用会消耗系统的无功功率。然而当 系统中的无功功率过多时,将导致系统出现功率因数变小、供电电压下 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电压下降造成的电能损耗的增加也给电 力企业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由于这些电能损耗是因为系统中的无功功率 补偿不足造成的,所以只要对做好无功功率的补偿,就能避免电压的下 降和技术线损的发生。无功功率的补偿可以通过并联电容器的使用来进 行。并联电容器的使用可以减少线路和变压器的电流,降低他们的电能 损耗。另外,无功功率补偿应当遵守“分散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 对变电站进行集中补偿,对大容量电机进行分散补偿,并且需要根据线 路的负荷大小进行集中的补偿。总之,技术线损的降损可以通过无功功 率的补偿来进行。 2.3通过提高电压质量来降低技术线损 通过提高电压质量,减少线路和变压器的电能损耗,可以有效的降 低技术线损。一方面针对电网系统中因为电源布点不合理而导致的供电 半径过长的现象,要结合实际进行供电新站的修建,从而保证电压质量, 降低线路的电能损耗。另一方面,如果通电导线较细,会导致导线的电 阻过大,线路本身会分散过多的供电电压。所以通过更换大截面导线, 可以有效的降低技术线损。再者,配电变压器在使用过程中,其型号和 容量都会对电压质量产生影响。所以,这就要求电力企业结合实际情况, 选用合理的变压器,并对变压器的容量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保证电压 质量的提高,从而减少电能损耗。因此,提高电压质量也是降低技术线 损的一大措施。 2.4加强无功设备运行管理 加强无功设备运行管理,完善无功补偿装置自动监测手段,提高无 功补偿装置投运率。认真研究分析地区电网各级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平 衡状况,以区域网损最佳为目标,通过变压器有载调压、无功补偿设备 投切控制,达到全网无功分层就地平衡、改善电压质量、降低电能损耗 的目的。 2.5加强站用电管理 在电网建设中,充分考虑地区负荷特性和负荷发展,提高变电站无 功补偿装置的设计水平,严格执行新变电站和扩建变电站无功补偿设备 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的原则。推广采用无人值守及综合自动 化变电站,降低站用电损耗。对于站用电比重较大的电网,必须认真分 析产生这一问题的主客观原因,制订并落实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彻底 解决站用电损耗偏高的问题。 结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能源的需求量更大,所以我 国相关部门要确保电力网运行的安全。目前,我国电力网技术线损存在 一些问题需要有关部门解决,所以本文也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 策。通过对电力网的运行加以改善,能够有效的提高电网运行的水平, 加快电网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伏生,李燕雷,汪鸿.电网线损理论计算与分析系统【J】.电 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 2,14(4):19—23. [2】袁慧梅,郭喜庆,于海波.中压配电网线损计算新方法[J].电 力系统自动化,2012,26(11):50-5 3. 【3]崔风亮.电力网电能损耗在线管理系统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 动化,2Ol2,26(3):73-75. 【4】林锐.降低电网线损的技术措施探讨[J】.消费导刊. 2009(06). [5】.配电网线损分析与降损措施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 科技(下旬刊).2010(11). 2014・24 中国电子商务●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