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家庭教育指导师个案辅导《留守儿童的性格培养》

家庭教育指导师个案辅导《留守儿童的性格培养》

来源:九壹网


家庭教育指导师个案辅导《留守儿童的性格培养》

-------泰安市平安社会服务中心 戚小霞

一、 个案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劳动力的匮乏,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外出务工,而他们留守在家的子女已逐步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将子女寄养在亲戚或爷奶、外公外婆身边。使其成为留守儿童,同时,这些孩子大多受到长辈的溺爱。导致他们的思想品德较差,性格发展不健全,缺点比较多,感情也很脆弱。

二、 案例:

王晶晶,一个文静的女孩儿,三年级,上课认真听讲,学习踏实,是一个让老师喜欢的学生。可是在刚开始接触她的时候,她的表现让我这个班主任头疼,不爱说话,一个很内向的孩子,问她问题她不理你,问的次数多了就哭,哭起来就哄不下来,平常也不爱和同学交流,平常都是自己一个人玩或者和她的同桌玩,上课也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有一次下课后,有学生跑到办公室告诉我,王晶晶和她同桌吵架了,现在趴在桌子上哭呢。我到了教室一看,旁边围了一圈学生,她的同桌也嘟着嘴生气呢,我把她的同桌叫在了一边,问了事情的原委,才知道,两个人因为一点小事闹了矛盾,同学之间的闹着玩,王晶晶认真了起来,其实两个人都没有错,只是因为王晶晶的内向性格让她自己觉得自己受委屈了。我把晶晶叫了出来,自己单独和她谈一谈,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给她讲了讲同学之间的友谊、耐心的开导了她,让她和她同桌握手言和。

三、造成问题孩子家庭教育原因与分析

这件事虽然看起来是孩子之间发生的小矛盾,可是对一个内向的孩子来说,这件事情如果处理的不好,将来可能会在她的心中留下阴影,让她对未来的处事方式、与人的交流都会产生障碍。造成孩子内向性格的主要因素往往是家庭背景所引起的,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与孩子缺乏沟通,农村的家长都是在外打工,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往往会忽略掉,一味的让孩子吃好、穿好、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认为这就是家长所要做的,其实不然,孩子的家庭教育往往比学校教育更为重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用爱、用关怀他们,更需要家长从多个角度地来分析孩子的行为,了解孩子的心理,并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教育孩子,使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成才。

四、个案指导方法

面对这样的孩子,我首先要对孩子进行耐心的交流,然后平心静气地跟家长沟通交流,希望家长要多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多了解孩子心里的想法 ,而不是一味的让孩子吃好、喝好就行。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她的爱,在家里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起更多的自信心,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做孩子成长的强有力的后盾。在学校,我要让班里性格开朗的同学多和王晶晶接触,让她感受到班里同学之间的关爱,感受到老师对她的关爱,让她内心感受到温暖。

五、个案指导成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我发现孩子进步非常大,改变了很多。最重要的变化,身边多了很多朋友,脸上的笑容也多了,晶晶的交往自信心明显提高。家长反映说,孩子有了成长,依赖性不再那么强烈,同时学会了欣赏别人,收获了朋友。

六、个案指导反思

人在本性中有获得肯定与赞美的需要,如果一个人能够感到自己是被别人赏识的,自己是被别人重视的,自己对别人来说是重要的,那她就会自然地产生愉悦的感觉,她的行动就会更加积极,做起事情来就会充满自信。成人如此,孩子更加不例外,孩子的年龄尚小,她的心智发展还不很成熟,她往往倾向于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和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来了解自己,你如果经常夸她是好样的,经常表扬她有进步,她在心里充满自豪和自信,觉得自己的确很优秀,的确很与众不同;相反,如果孩子平时很难听到父母的夸奖,听到的尽是些埋怨、挑剔、责备、训斥甚至挖苦,一个小小的过错就被家长紧抓着不放没完没了地进行批评,她就会觉得自己做人很失败,生活中充满了挫折,久而久之,她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因此,家长在生活中应当对孩子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当孩子表现得很优异或孩子在某一方面有进步时,千万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和赞美之辞,不要觉得会把孩子给“夸坏了”,好孩子往往都是夸出来的;当孩子遭遇失败或孩子行为有过失时,也不要对孩子全盘否定把他说的一无是处,更不能盛怒之下对孩子拳脚相加,这种做法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