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敬老院及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初次培训教材(10)
【安全护理】
老年人常见的安全问题有:跌到、坠床、走失、噎食、烫伤等,养老护理员应掌握相关知识,以预防和应对以上安全事故发生。
(一)预防跌到的相关知识
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随增龄而增高,资料统计,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跌到一次的占30%,跌到2次的占15%。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跌到是老年人慢性致残的第三大原因。
1、常见原因
(1)大脑反应迟缓
老年人视力降低、立体感减弱、识别高低的能力差、大脑中枢对信息感受的过程减慢,对险情不能及时发现,发现后在回转动作的复杂过程中失去平衡,容易跌到。
(2)姿势控制力降低
衰老使脑细胞减少,神经系统功能降低,造成生理性的姿势控制能力降低,同时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也可引起病理性姿势控制能力减弱,使姿势倾斜度增加,容易跌到。
(3)肢体协调减弱
老年人关节活动不灵活,肌肉力量减弱,行走时骨盆必须侧向支持体重的那条腿,才能腾出另一条腿向前行走,当腿移动太慢,脚不能抬高,则易发生跌倒。
(4)心脑血管病变
老年人因脑血栓、脑出血后遗症,小脑萎缩或帕金森氏病导致肢体活动不灵敏,共济失调,稍有不慎易发生跌到。老年人血管运动中枢的调节功能没有年轻人灵敏,突然站立时,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引起头晕,也是容易跌到的因素。
(5)药物因素引起
老年人因为睡眠不良或心理障碍,长期服用安眠药或镇静药,这些药有损害精神运动性功能的副作用,使老年人因站立或行走不稳,容易跌到。
(6)环境因素引起
因为居室、浴室、卫生间的布局和配备不合理,或老年人对环境不适应,也是造成老年人跌到的危险因素。
2、跌倒的预防
(1)衣服合适
老年人穿的衣、裤、鞋不宜过于长大。老年人的裤腿不能太长,太长会影响行走;老年人尽量不穿拖鞋,应穿合脚的布鞋或者是鞋底带有花纹的防滑鞋;老年人穿脱鞋子、袜子和裤子应坐着进行。
(2)环境适宜
老年人的住所尽量减少台阶、门槛;家具陈设实用简单,尽量靠墙放,不轻易改变位置;老人经常活动的地方,保持明亮,不堆放杂物;老年人的日常用品放在随手能拿到的地方;老人经过的地面保持干燥;老年人用的卫生间应装坐便器和扶手;用淋浴洗澡,让老年人坐在防滑落的椅子上进行;用澡盆洗澡,澡盆不宜过高,盆口离地不应超过50cm,盆底要放置胶垫;平时注意帮助老年人熟悉环境,加深对环境方位、布局和设施的记忆。
(二)预防坠床的相关知识
坠床是造成老年人外伤和骨折的原因之一。
1、常见原因
(1)意识障碍老年人,因为躁动不安,在自主或不自主的活动中坠床。
(2)在护理过程中,因翻身不当造成老年人坠床。
2、坠床的预防
(1)加强防范
对意识障碍老年人加床档,或者在床旁用椅子挡护,对翻身幅度较大的老年人,必要时在两侧床挡上拴保险带预防坠床。
(2)加强巡视
老人睡眠时,也要经常巡视,发现睡眠中的老年人睡在靠近床缘时,要及时挡护,必要时为老年人向床内侧翻身,防止老年人坠床摔伤。
(3)加强协作
对体重较大、身材较高的老年人进行翻身或转移护理时,最好两人协作完成。
(三)预防走失的相关知识
1、常见原因
(1)能活动的老年痴呆患者因为智能和判断力减退而走失。
(2)老年人与家庭成员或护理员发生矛盾,故意赌气离家或离院出走。
2、走失的预防
(1)亲近老年人
作为护理员,不仅要让老年人生活无忧,而且要让老人精神愉快,平时多向老年人嘘寒问暖,与他们交流谈心,让老年人感到温暖、亲近和依赖。
(2)制作身份卡
为老年人制作一张身份卡。上写老年人姓名、住址、联系电话,缝在老年人的外套上。
(3)保留照片
保留老年人最近照片,万一发现老年人走失,立即组织寻找或报警。
(四)预防噎食的相关知识
噎食是老年人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1、常见原因
(1)老化引起神经反射活动衰退,咀嚼功能不良,消化功能降低,唾液分泌减少,引起吞咽障碍而噎食。
(2)脑血管病变使老人的吞咽肌群互不协调,造成吞咽动作不协调而噎食。
(3)进餐时情绪激动,引起食管痉挛而噎食。
(4)进食大块食物,尤其是肉类或汤圆,未嚼碎就吞咽而噎食。
(5)进餐过快引起噎食。
2、噎食的预防
(1)体位合适
老年人进餐时尽量采取坐位或半卧位,做到胃部不受压迫,使食物由食管较快的进入
胃内。
(2)心情平静
进餐时,提前进行心理疏导,使老年人不忧虑,不急躁,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力集中。
(3)食物软烂
老年人的食物宜少而精,软而烂。避免进食生、冷、粗、硬的食物。吃稀食易呛的老人,应把食物加工成糊状进行喂食。
(4)细嚼慢咽
老年人吃饭,不要催促,要老人细嚼慢咽。必要时要实行“吃一口、咽一口、空咽一口”的进食方式。肉类、汤圆等食品要分割成小块让老年人慢慢进食,进食时每口食物不宜过多。
(5)适当喝水
为老年人准备水或稀粥,在进餐的过程中,不时的给老年人喂一口,以缓解老年人因唾液分泌不足而发生咀嚼困难或吞咽困难。
(五)预防烫伤的相关知识
1、常见原因
(1)为老年人用热水袋或暖手宝取暖时,长时间置放于一个部位,使局部慢性受热,造成烫伤。
(2)为老年人泡脚时,泡脚水过热导致脚烫伤。
(3)为老年人沐浴时,洗澡水过热造成老年人皮肤烫伤。
(4)老年人拿暖水瓶取水,因活动不灵或臂力不足,将热水洒在身上烫伤。
(5)被老年人打翻热水或热饭,造成烫伤。
(6)在为老年人拔罐或艾灸时,因操作不当造成烫伤。
(7)老年人躺在床上吸烟,引燃被褥造成烫伤。
(8)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皮肤老化、变薄、脆性增大、感觉迟钝等原因,容易发生烫伤。
2、烫伤的预防
(1)使用热水袋时,盛水应不多于四份三的份量,要塞好活塞,检查热水袋无漏及无破裂,并加上袋套,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加强巡视。
(2)为老人泡脚,泡脚水维持在45℃以内。
(3)为老年人沐浴时,要先放冷水,再加热水调节水温,即使有水温加热调节装置,
也要让热水先充分流出,测试水温在42℃左右后再冲洗老年人身体。
(4)对活动不灵或臂力不足的老年人,身旁禁忌放置热水瓶,所用开水由护理员定时帮助解决。
(5)在老年人面前摆放开水或饭菜,温度保持在45℃左右。护理员打开水或端热饭菜时要避开老年人。
(6)严禁老年人在床上吸烟,避免引燃被褥造成烫伤,更要避免引起火灾。
(7)严格控制糖尿病老年人的取热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