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原标题:“狱中”头一条:防止领导腐化

原标题:“狱中”头一条:防止领导腐化

来源:九壹网
原标题:“狱中”头一条:防止领导腐化

一语中的非常及时,忘羊补牢,为时未晚啊,切记,切记

在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两周年前夕,昨晚起央视《新闻联播》推出的解密“狱中”系列报道引发关注。

65年前,重庆前3天,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的绝大多数志士被特务残忍。鲜为人知的是,烈士们在牺牲前留下了一份用血的教训凝结成的、从未完整公开的秘密文件。那是他们留给未来执政党最后的心里话,这些话,被一位从大中逃出的志士记录在了一份报告中,报告最后一章对党提了意见,即“狱中”。

重庆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是前特务专门用来关押政治犯的地方,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让关押在这里的近200名党员兴奋不已,在狱中关押了近十年的川东特委青委宣传许晓轩(小说《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之一)觉得“死,也要死得其所”,许晓轩提议一出在狱中引起强烈反响,小说《红岩》作者之一的罗广斌也参与了狱中的讨论。

1949年11月27日,特务开始了最后的。由于渣滓洞关押人数较多,白公馆的手后来被调到了渣滓洞帮忙,白公馆只留下看守班班长杨钦典独自看守尚未完的19位志士。经过攻心工作,杨钦典同意打开牢门,19人全部安全逃出,渣滓洞也有15人逃出。

罗广斌回到家中后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28天,完成了一份三万六千字的《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提交给了当时的重庆,这份沉甸甸的报告凝聚了先烈们在牺牲前集体讨论的结晶,报告的最后一章就是狱中同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向党总结出的意见,也是他们最后的嘱托。

狱中意见

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

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

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

五、切勿轻视敌人;

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

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

八、惩办叛徒、特务。

一语中的非常及时,忘羊补牢,为时未晚啊,切记,切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