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126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维护和修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规维护和修理的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以及为适应汽车后市场发展提供所必须的继续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原理、维护、修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初步具有汽车发动机零件结构和耗损分析的能力;初步具有发动机维护、修理能力和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能力。
(一) 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
3. 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二) 技能培养目标
1. 初步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
2. 熟练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能对发动机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和耗损分析。 4. 能对发动机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排除。
5. 能按维修工艺对发动机进行维修、装配、调整和性能试验。 (三)态度目标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要求和内容
基 础 模 块
第一章  发动机总体构造
了解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理解基本术语和主要技术参数。 第二章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1.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组成和工作原理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和维修方法,掌握曲柄连杆机构装配与调整方法。
3. 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理解曲柄连杆机构异响故障诊断。 第三章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1. 配气机构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理解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配气机构的维修
掌握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检测方法和维修方法,熟练掌握配气相位的测量和调整方法,掌握气门间隙调整方法,掌握气缸压缩压力测量方法和压缩压力失准的原因分析方法。
第四章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 1.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了解汽油机的燃烧过程,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维修
掌握化油器、汽油泵、汽油滤清器的检修方法,了解化油器的维护和调整方法。
3.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综合故障的原因、现象,掌握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油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掌握汽油机常见油电路综合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第六章  发动机润滑系的构造与维修 1.润滑系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
理解润滑系的作用和循环路线,掌握润滑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润滑系的维修
掌握润滑系的机油泵、滤清器等的检修方法。 3.润滑系的常见故障诊断
掌握发动机润滑系油压过低或过高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第七章  发动机冷却系的构造与维修 1. 冷却系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
理解冷却系循环路线,掌握水冷却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水冷却系的维修
掌握散热器、节温器、水泵的检修方法。 3.冷却系的常见故障诊断
掌握水冷却系水温过低或过高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第八章  发动机拆装工艺与磨合 1. 汽车发动机的装配和调整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总装工艺,掌握汽车发动机的装配程序、主要技术要求和调整内容。
2. 汽车发动机的磨合
了解汽车发动机总装后的磨合过程和技术要求。
选 学 模 块
第五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 1.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了解柴油机的燃烧过程、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室的类型,掌握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组成、主要零部件的构造和相互装配关系。
2.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维修
理解喷油泵、喷油器、输油泵、滤清器的检修方法,掌握喷油泵、喷油器的维护和调试方法。
3.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常见故障的诊断
掌握柴油机常见油路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第九章 发动机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
了解发动机常见故障类型与排除的一般规律,掌握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常见故障的判断和排除。
实践教学模块
1、入门知识
(1)了解汽车修理工的工作性质和任务。
(2)掌握汽车修理中所用的设备、工量具的名称、用途及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知识。
(3)掌握汽车修理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文明生产知识。 (4)熟悉基本的钳工操作技能。 2、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实训
(1) 了解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2)认识四冲程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名称和结构形状。 3、 曲柄连杆机构的分解实训  (1)熟悉曲轴连杆机构的组成;
(2)掌握曲轴连杆机构主要零部件结构及相互装配关系; (3)能按正确的操作顺序分解曲轴连杆机构。 4、活塞连杆组的组装
(1)掌握活塞、活塞销和连杆的正确装配方法;
(2)掌握活塞环“三隙”的检查方法,以及活塞环与活塞的正确装配; (3)掌握活塞连杆组各部间隙的检查方法和技术要求。 5、曲柄连杆机构的组装
(1)能按正确的装配工艺组装曲轴连杆机构;
(2)掌握曲轴连杆机构检查与调整的内容、方法、步骤和要求。 6、配气机构的拆装
(1)熟悉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的组成,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各主要机件的构造、作用与装配关系;
(2)掌握正确的拆装步骤、方法和要求。 7、气门间隙的检查和调整
(1)掌握两次法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方法; (2)掌握逐缸法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方法。 8、化油器的检修与调整
(1)掌握正确拆装化油器的顺序和方法,熟悉其结构组成和相互装配关系; (2)掌握化油器的检验、维修方法和步骤; (3)掌握化油器各部分的调整方法和步骤。 9、汽油泵的检修与调整
(1)掌握正确拆装汽油泵的方法及其结构组成和相互装配关系; (2)掌握汽油泵的检验和维修方法。 10、 汽油机常见油路故障的诊断实验
熟悉汽油机常见油路故障的特点及主要规律; 掌握汽油机常见油路故障的诊断方法; 掌握汽油机常见油路故障的排除方法。 11、冷却系的拆装和检修
熟悉冷却系的结构组成以及冷却水路;
掌握水泵的拆装、检验、维修方法和步骤; 掌握节温器和风扇离合器的检验方法和步骤。 12、润滑系的拆装和检修
(1)熟悉人呼吸的结构组成和相互关系以及润滑油路; (2)掌握机油泵的拆装、检验、维修方法和步骤;
(3)掌握看拆式机油滤清器的拆装、检验方法和步骤。 13、发动机拆装实训
(1)学会正确使用常规工具和专用工夹具; (2)掌握发动机整体拆卸的工艺和拆卸方法; (3)掌握发动机各总成分解工艺和拆卸方法; (4)掌握发动机装复工艺和装复方法,并进一步理解发动机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装配方法。
(二) 选做实验
1、 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实验
掌握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2、 柴油机常见油路故障的诊断实验
掌握柴油机常见油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四、说     明
(一) 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
1. 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制3年。
2. 本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模块结构,包括基础模块、选学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基础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是必须完成的,选学模块的内容,各学校可根据需要和条件选讲。学时分配建议详见表1和表2。
(二) 教学建议
1. 在教学中应积极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本门课是实践性要求很高的课程,对结构了解尽量采用实物进行现场教学。
2. 对要求学生掌握的实训课,要保证使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手做好实训。
3. 每个模块可进行单独考核,考核内容应包括理论和实验两个部分。
学时分配建议(126学时)
序号 1 2 3 4 5 6 7 8 课 程 内 容 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 曲柄连杆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配气机构的构造与维修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与维修 润滑系构造与维修 冷却系构造与维修 发动机拆装工艺与磨合 机    动 总    计
合计 6 18 18 28 14 16 16 6 4 126 学 时 数 实验讲授 (实训) 4 2 16 2 16 2 22 6 10 4 14 2 14 2 2 4 2 2 100 26 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