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卷第5期 气 象科技 Vo1.43,No.5 2015年l0月 METEOROLOGICAI SCIENCE AND TECHNOI OGY ()ct. 2O15 基于51单片机的气象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的设计开发 左湘文 薛筝筝 肖建辉 黄玉学 孙嘉楠 (宁夏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银川750002) 摘要针对自动气象站探测数据短距离无线传输的需要,设计了一套气象数据无线传输系统。系统由发送器、接 收器组成,基于51单片机和NRF905无线射频控制芯片开发。该系统对不同型号自动气象站具有良好的自适应 能力。实现了气象数据的无线传输、显示和存储。经测试系统在环境适应性和传输能力方面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本文从工作原理,系统构成,硬件设计、单片机程序设计及系统测试几个方面对传输器开发 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 气象数据无线传输;51单片机;NRF905 引言 接。接收器主要功能有:轮询接收各个发送器数据、 数据排队处理、在LCD显示屏上显示数据并通过 随着气象服务在设施农业、风光发电、旅游等领 RS232串口将数据传给计算机。系统结构见图1。 域的深入,自动气象站ll】 被广泛的建设在温棚、风光 发电场和旅游景点中。服务对象往往希望能及时获 2硬件设计 得具体的某一自动气象站的要素值口],并能在本单 2.1 单片机控制部分 位的监控室或户外显示屏直接显示这些气象要素 发送器和接收器单片机控制部分的电路设计基 值I3]。若通过气象局网络服务器共享的方法来实 本相同。只是在接收器上增加了一块I CD12864显 现 ],既不具备及时性也会占用气象局网络资源。 示屏及其控制电路用于显示接收数据。发送器和接 所以,设计一个简易、实时的无线传输系统就很有意 收器电路板主要有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NRF905 义了。本文提供了这样一个解决方案——以51单 无线通讯和RS232串口通信3个部分组成。 片机作为控制单元,以NRF905¨5]无线射频控 本系统采用信号为STC90C516RD的51单片 制芯片为基础实现无线传输,设计无线传输系统,实 机,它完全兼容8051指令集_7],价格便宜,性能稳 现自动气象站与用户监控端之间的无线数据传输。 定,应用程序存储空间达61 K,便于存储大程序及 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对多种型号采集板具有自适 程序扩展。NRF905芯片是Nordic公司开发的一 应能力,能够实现多机发送,单机接收。 款无线传输芯片 ]。NRF905芯片在433/868/915 1 系统构成 MHz的ISM频段上工作。该芯片集成了频率合成 器、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和调制器等功能模块。 该系统主要由发送器、接收器组成。一台接收 NRF905芯片工作在ShockBurst模式中,发送端自 器可与4台接收器进行通信。发送器安装在自动气 动产生前导码和CRC(循环冗余码校验),并在接收 象站采集机箱内,与采集器通过RS232串口连 端自动处理数据包头和CRC。NRF905芯片支持 接 ]。发送器主要功能是同自动气象站通信握手、 SPI接口通信方式。单片机STC90C516RD没有 获取自动站数据、处理数据格式、发送数据;接收机 SPI接口,但可以通过软件编程使STC90C516RD 安装在监控端。与计算机等终端设备通过串口连 单片机的IO口模仿SPIc 工作方式来实现与 http://www.qxkj.net.cn气象科技 宁夏气象局青年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左湘文,男,1984年生,工程师,主要从事气象探测技术研究,Email:XUX一1 984@163.com 收稿日期:2014年1O月1s日;定稿日期:2014年12月1 7日 832 气 象 图5接收器程序流程 4测试验证 4.1环境适应性测试 主要测试在不同湿度、温度环境下系统接收器 与发送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以达到验证系统环境 适应性好坏的目的。在实验室恒温恒湿箱中进行无 外壳裸机测试,设备在每个测试点下连续工作2小 时。每个测试点工作5次,若5次系统均运转正常, 则测试通过。测试结果表明:在不采取任何密封保 护的情况下,系统在日常自然环境内可以稳定运行。 在各个测试点的测试通过次数见表1。 表1 环境适应性各测试点通过次数 注:“×”表示因测试环境无法达到而没有测试。 4.2数据传输可靠性测试 主要验证距离对系统无线传输稳定性的影响。 科 技 第43卷 测试环境为开阔平坦地带,进行接收器与发送器的 数据传输测试。发送器保持静止移动接收器。测试 距离选在1O~300 rn之间。分为八个区间进行测 试,在每个区间范围内在不断移动接收器的情况下 接收5o次数据,来查看系统的成功传输次数。测试 结果表明最大可靠传输距离为206 rn。距离测试点 成功次数数据见表2。 表2数据传输可靠性距离测试点成功次数 距离/m 成功接收数据次数 5 结束语 该系统经过检验和测试后,在宁夏景观自动气 象站试运行了3个月,传输距离139 ITI,有一堵墙遮 挡。试运行证明系统稳定、可靠,数据传输及时,达 到了预期效果。开发团队还在对系统进行不断的完 善,期望它能在公共气象服务领域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维军.自动气象站防雷电源切换器的设计开发[J].气象科 技,2013,41(6):1013 1016. [2] 张克.一种基于单片机的高精度无线温度采集系统[J].工业 加热,2O11,43(3):61 64. [33 宋先居.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实时传输及质量控制程序实现EJ]. 气象科技,2011,39(3):344—347. [43谢伟.基于无线射频通信技术的气象数据采集系统[J].电子 测量技术,2014(7):107—110. Es] 张洁.基于MSP430F149温湿度检测及nRF905无线发送监 控系统[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4,27(5):130 131. [6]任燕.基于RS232接口的温度传感器自动检定系统设计[J]. 气象科技,2014,42(3):409 412. [7]边文超.基于AVR单片机的风向传感器自动校准系统LJ]. 气象科技,2012,40(2):1 75—179. L8] 雷子浩.基于nRF905的无线温度测量系统设计[J].大连交通 大学学报,2014,35(2):108—111. [9] 边晓明.基于51单片机和NRF905模块的无线打分器设计与 制作I-J].传感器世界,2013(2):40 43. [10]雷卫延.舒适度测量仪探测系统开发[J].气象科技。2013,41 (下转第879页) 第5期 站预警[J].气象科技,2013,41(3):563 568. 李国梁等:武汉地区雷电预警阈值研究 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2010,36(1):31-40. 879 E8]孟青,吕伟涛,姚雯,等.地面电场资料在雷电预警技术中的应 用EJ].气象,2005,31(9):30 33. E9]杨仲江,朱浩.地面电场仪测量数据的误差来源及分析处理 [13]杨国锋,汤达章,刘晓,等.一次强风暴天气闪电定位资料与雷 达资料的综合分析EJ].气象科技,2005,33(2):167 1 72. [t4]靳小兵,李一丁, 俊伟.两个雷电预警系统的应用和对比[J.J. 气象科技,2O13,41(5):923 928. [j].大气科学学报,2O1O,33(6):751 756. [1O]常越,陈德生,郭在华.多普勒天气雷达与雷电预警关系研究 E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o,33(1):36—39. [11]李南,魏鸣,姚叶青.安徽闪电与雷达资料的相关分析以及机 [15]李柏,古庆同,李瑞义,等.新一代天气雷达灾害性天气监测能 力分析及未来发展EJ].气象,2013,39(3):265—280. [1 63沈澄,姜有山,刘冬晴.南京秋季辐射雾与平流雾边界层气象 要素特征比较EJ].气象科技,2013,41(3):552—567. 理初探[J].热带气象学报,2006,22(3):265—272. [12]曾小团,梁巧倩,农孟松。等.交叉相关算法在强对流天气临近 Thresholds of Lightning Warning in Wuhan Li Guoliang Li Jun Li Xiang Yu Rong Technical Support Center,Wuhan 430074) Zhu Chuanlin (1 Hubei Lightning Protection Center,Wuhan 430074;2 Hubei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and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CINRAD in Hubei Province,the lightning 1ocation system and 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 instrument in Wuhan area,an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1067 lightning strikes during 184 thunderstorm processes from January 2012 to July 20l4.an analysis is made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warning indexes and lightning occurrence,and the thresholds in Wuhan are determined.It is shown that the occurrence of lightning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intensity of 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radar reflectivity, height of echo top.and 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the threshold of atmospheric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is about 2 kV/m:at一10℃height,the intensity ≥40 dBz;the height of echo top is about 6 km;and VIL ≥10 kg/m in Wuhan area,which a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months. Keywords:Wuhan;lightning warning;threshold (上接第832页) Design of Wireless Meteorological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Based on 51 SCM Zuo Xiangwen Xue Zhengzheng Xiao Jianhui Huang Yuxue Sun Jianan (Ningxia Meteorological Technical Support Center,Yinchuan 750002) Abstract:For the needs of short—range wireless automatic meteorological station detection data transmission.a wireless meteorological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is designed. The system consists of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based o13 the 51SC:M and NRF905 radio frequency control chip,and It has good adaptability to different types of automated meteorological stations.The system makes it possible to transmit wirelessly,display,and storage meteorological data.As being tested,the system has reached the rea uirements of the design both in terms of environmenta1 compatibility and transmission capacity.It runs stablv and reliably.The development methods of the transmitter,mainly from aspects o{working principl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system,the design of the hardware,the programming of SCM,and the testing of the system are introduced. Keywords:wireless meteorological data transmission;51SCM;NRFg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