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儿童故事
【篇一:中秋节故事】
金风送爽,花好月圆,中秋佳节到来了!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月饼又是啥时候发明的?月亮和女孩子有什么样的关联?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就有“秋暮夕月”,即为拜祭月神,寄托美好的祝福。后来,古人又赋予月亮美好的意境,从而让“嫦娥奔月”、“貂蝉拜月”等美丽的故事千古流传。据说,因为月亮属于太阴,女子也属阴,因此女子拜月能吸收月亮的精华,让自己变得更加漂亮。这和现代科学研究出的月亮和潮汐影响女性生理期非常接近。
到了唐宋时代,中秋赏月和元宵逛花灯成为两大重要节日,象征着幸福和团圆。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所以苏东坡才有那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明代以前,赏月之风虽然盛行,但却没有月饼。月饼是何时发明的呢?原来是朱元璋推翻元朝时,相约八月十五举兵,义军为了传递消息,把纸条放在月饼里。后来,吃月饼慢慢变成了习俗。  除了“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之外,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比如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今年中秋赏月,有一个大惊喜,据美国太空总署消息,中秋当天,地球与月球相距最近,只有356877公里,人们会看到比平常更大的月亮,俗称“超级月亮”。而在北京时间9月28日10时47分,欧美、非洲和太平洋东部地区可以看到月全食。中国地区虽然看不到月全食,但当天的月亮是2006年以来最大的月亮,也是难得一见的哦。  在这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之际,妆后集团祝所有终端顾客、代理商、合作伙伴月圆人圆、生意兴隆、中秋快乐、顺心顺愿!
【篇二:中秋节故事】
“中秋节”故事
今天是中秋节,夜晚月明时分,家人团聚在一起赏月、吃月饼的时候,作为爸爸妈妈,你们是不是还没有想好如何跟孩子话中秋呢?面对孩子关于月亮、月饼和节日的种种疑问,你们又将如何为孩子
们做出回答?别着急,快来看看小编为你准备的下面这几个中秋节小故事、小传说!
为人间带来吉祥和幸福的玉兔儿 很多人。
人们为了感谢玉兔,纷纷送东西给她;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内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
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还亲切地称她为“兔儿爷”、“兔奶奶”。 李白月下酌,对影成三人
诗人李白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诗人上场时,背景是花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
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就热闹起来了。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相传,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从西王母那儿讨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备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后来,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说:“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向,然后再连续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家来了。”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届时嫦娥果然由月中飞来,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是由此形成。  月亮上砍树的吴刚
传说月中有桂树,后来的传说更加具体,桂树旁又添了一个伐桂之人吴刚和捣药的玉兔。吴刚的妻子与炎帝之孙伯陵私通,吴刚一怒
之下杀了伯陵,因而惹怒太阳神炎帝,被发配到月亮砍伐不死之树。  但月桂树随砍即合,吴刚每砍一斧,斧子砍下的枝叶就会长回树上,经过了这么久,吴刚仍然没能砍倒月桂树。吴刚的妻子心存愧疚,
命她的三个儿子分别变成蟾蜍、兔和蛇飞上月亮陪伴吴刚。为了帮助父亲早日砍倒桂树,玉兔便不停地把砍下的枝叶捣碎。  玄宗兴起游月宫,月宫仙娥奏仙乐
古人赏月的传说和典故有很多。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
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
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诗人李白也描写过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便是出自他手。此外,东汉末年的著名美女貂蝉也有午间拜月的传说,相传貂蝉有倾国倾城之貌,其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
【篇三:中秋节小故事(1)】
思乡
105周芯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从小就听着奶奶讲着嫦娥奔月的故事: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一气射下九个太阳,人们因此得以安居乐业。不料,被射落的九个太阳皆是天帝之子,天帝便恼怒地将后羿和妻子嫦娥贬入凡间。西王母同情后羿的遭遇,就把长生不老药送给他。后来心术不正的逢蒙趁后羿率众外出狩猎之机,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当机立断将药一口吞下。随后,嫦娥就轻飘飘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而今天正是中秋节,抬头看天,今年八月,月亮的那张像孩子一样善变的脸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由小芽儿慢慢变胖,象一张刚刚拉开的弓,再变再变,慢慢更像一面镜子了。
往年的中秋节都是因没有时间,吃的月饼全是从超市中买来的;而今年国家把中秋节定为法定节假日,为此,我们家专门买来了做月饼要用的原料,准备要自己来做月饼。
晚上6点左右我们便开始做月饼了,首先奶奶按比例将白糖浆、碱水、生油、面粉一点点的融合在一起。接着,爸爸把和好的面揪成大小相同的小面团,并擀成一个个面饼待用。而我也没闲着,我把豆沙捏成小圆饼,包入鸭蛋黄,裹紧成馅团。而妈妈则将馅团包入擀好的面饼内,揉成面球。随后我又拿出准备好的一个木制月饼模具,放入少许干面粉,将包好馅的面团放入模具中,压紧、压平。然后再将其从模具中扣出。望着已经初步成型的月饼,我的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
了笑容。接着,妈妈又把月饼放入烤盘内,用毛刷刷上一层调好的蛋汁再放入烤箱中烤制。
过了20分钟后,月饼终于做好了,妈妈小心翼翼地将月饼从烤箱中取出。看着金黄发亮的月饼散发着沁入的香味,我们都会心地笑了起来。
我抢先抓起一块还冒着热气的月饼,一口咬了下去,“啊!好烫!嗯?不过,真的好好吃耶!”我不禁赞叹道。“呵呵、呵呵”大家被我逗得哈哈大笑……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露台上,吃着自己做的月饼,微风拂面,抬头赏月,谈笑风生,好一幅融洽美满的全家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