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鸟害故障分析
作者:姜宇
来源:《科技探索》2013年第12期
摘要: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南宁地区鸟类的数量逐渐增多。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鸟类的活动也对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程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为鸟类活动造成的输电线路故障也日趋增多。因此对鸟害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关对策保证输电安全稳定性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对南宁地区鸟害的原因进行分析,为提高输电安全性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输电线路 鸟害 原因分析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南宁地区鸟类的规模和活动范围都在不断扩大。而输电线路架设在荒郊野外,处于野生鸟类的活动区,受到鸟类的影响程度较深,尤其是春季南宁横县地区因为鸟类活动影响造成的输电线路故障数量也在不断上升,严重威胁到了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与稳定。
一、鸟类活动对线路的危害 1 鸟类筑巢
喜鹊、猎隼、灰鹤、鹰等鸟类经常会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筑巢产卵、孵化。鸟类筑巢过程中,会口叼树枝、铁丝、柴草、胶带、绳类等物件在线路上空或穿越线路飞行,一旦出现物件掉落在导线之间时,就会影响供电,造成线路故障;另外在刮风时,鸟巢被风吹落,散掉的鸟巢会掉落在带电导线或悬瓶上,造成线路出现短路接地故障,从而影响运行。 2 大鸟飞行
体型较大的鸟类在展开翅膀以后,体长可以达到一米以上,在线路之间飞行会直接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另外鸟类在争斗中在导线之间穿行,容易造成单相跳闸故障。 3 鸟粪影响
鸟粪容易造成鸟粪闪络事故。这一事故是由于鸟类在绝缘子挂线点处排粪,鸟粪沿着绝缘子串流泻,造成接地;亦或因鸟粪随风吹向带电体,产生空气间隙击穿,从而造成故障。南方地区前种因素较为常见,而北方地区多因为后者产生故障。例如2011年110kV横景线73#鸟害闪络跳闸为典型的鸟粪闪络事故。 4 鸟害事故的特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共性特征:天气晴、无大风、无大雨;横担或挂线点有弧光烧伤痕迹;导线和绝缘子有着不同程度烧伤;在相关部位有鸟粪痕迹;单相接地,重合成功;相间短路,重合不成功。 季节特征:第一,鸟类产卵孵化、繁殖期故障率较高。这一阶段主要是由于鸟类筑巢繁殖导致的鸟类筑巢和鸟粪闪络事故;第二,农作物收获期故障最多。这一时期由于鸟类可以获得较多的食物,因而在农田附近吸引了较多鸟类,而输电线路塔杆适合鸟类休息,造成的鸟粪闪络和个别大鸟飞行危害较多。
时间特征:通过内蒙古地区对鸟害的时间段进行统计,黄昏、午夜、凌晨时段出现的鸟害故障最为集中,接近总故障数量的百分之九十,这主要是由于夜间人类活动干扰少,以及鸟类排泄、气温低和湿度大等因素造成的。
地理特征:河流、农田、开阔地、沼泽地附近事故较多;在一些自然条件得到改善的地区,鸟害的发生率也有着大幅的上升,这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好转,更适宜鸟类生存造成的。 杆塔特征:一般情况下,铁塔事故的发生率要高于线杆,这是由于铁塔较为高达稳定,有利于鸟类的停留筑巢。不同的塔体形态其鸟害情况也有所区别:在直线塔上主要出现横担与导线短接的事故,烧伤痕迹多出现在横担、导线、绝缘子和部分金具的上方;耐张塔接地故障多出现在横担与引流线间的空气间隙处,烧伤痕迹多出现在横担下方或引流线上。
瞬间性、继发性特征:根据统计资料,鸟害故障多呈现短时间接地、跳闸的特征,一般情况下均能重合成功,而且还具有继发性,故障会在同一天或相隔几天后多次发生。 二、鸟害的防治技术
多年来在放鸟措施上,各供电企业普遍采用在输电线路上安装防鸟针的方式开展防鸟工作。近几年在设备上引进了大盘径防鸟瓶、风车式防鸟器、电子防鸟器等。
防鸟器在400米范围内,对防止鸟类落脚和鸟粪淌落有着一定的防御效果。但是其保护范围小,针刺较少且稀疏,高度不足,即便通过在横担下方加装大盘径防鸟瓶的模式,也不能够有效的阻挡鸟粪的淌落。
电子防鸟器通过太阳能板作为能源,驱动蜂鸣器鸣响对鸟类进行驱赶。但是该设备同样存在保护范围小的问题,加之一定时间后蜂鸣功能往往失效,太阳能板的老化,固定点出现无法承受太阳能板的风动力,经常被风刮落,失去保护作用。
风车式防鸟器通过风能带动叶片转动防鸟。由于该设备受到风力影响严重,无风情况下叶片无法转动,从而失去了防鸟作用。加之设备工艺复杂,造价较高,安装成本也不够经济。鸟类适应性很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会对这种器具习以为常,不再惧怕,设备即使正常工作也无法起到相应的效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多刺防鸟器制造工艺简单,且钢丝软有弹性,鸟类无法落脚,覆盖面积大,有效的防止了鸟类对供电设施的影响,是目前多数供电企业所首选的防鸟器械。但是多刺防鸟器使用时间过长后会出现变形的情况,需要对材质进行相应的改进。 三、防鸟害措施
在防治鸟害的问题上,要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的综合防治对策,将管理和技术相结合,从而达到更好的处理目标。
在管理上,要做到科学划分鸟害区域,进行鸟害绘制图的绘制。通过加强对鸟害区域的界定划分工作,来建立鸟害治理资料数据库,对鸟害故障进行统计分析,与现场情况相统一,从而使防鸟措施更有针对性,节约人力物力。
要加强输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在鸟害高发季节,线路运行维护人员应当加强对鸟类活动的观察;及时更换维修防鸟设施;对受到污染的设备进行及时清扫,确保绝缘性的稳定。 要协调相关单位,统筹开展防鸟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防鸟害计划,保证防鸟工作的实施效果。同时各供电企业应当加强交流,互相借鉴有益经验,提高防鸟工作水平。
在技术上,要加大投入,同时根据实际,选取经济耐用,效果好,适宜推广的设备开展防鸟工作,同时注意维护工作的开展,充分利用防鸟设施的功能。 四、总结
防鸟工作关系到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对于保障全社会生产生活用电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各供电企业要加强巡查力度,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强管理,制定相应的工作预案,管理部门要加大协调力度,促进相关部门之间进行经验交流,提高防鸟工作开展水平,从而为保障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小平,闫育军.输电线路鸟害分析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11(33). [2]祝永坤,董瑞杰,孙秉智.草原、林区输电线路鸟害故障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2008(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