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三化学反应热

来源:九壹网
高三化学反应热

高三化学反应热

一.热化学方程式及书写

1.表示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

2.书写注意事项:

①要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若是常温常压则可不注明;

②要注明各物质的状态和晶型(如白磷.红磷两种晶型);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以〝mol〞为单位,可以是分数(但一般情况下不写分数),△H的单位与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有关.但△H的单位永远是kJ·mol—1;

④△H>0时反应为吸热,△H<0时反应为放热,所以△H的值一定带有〝+〞.〝—〞号. 二.中和热

1.反应在稀溶液中进行;

2.自由的1mol H+和自由的1molOH-结合为1mol H2O ;

3.其值为57.3kJ/mol.

4.以下反应均非中和热:

①H2SO4(aq)+Ba(OH)2(aq)=BaSO4(s)+H2O(l)(此处还有Ba2++

SO42―=BaSO4↓ 的反应热).

②NaOH(s)+HCl(aq)=NaCl(aq)+H2O(l)(此处还有NaOH的溶解热).

③CH3COOH(aq)+NaOH(aq)=CH3COONa (aq)+H2O(l)(此处有CH3COOH的电离热). 三.燃烧热

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四.中和热的测定

1.主要仪器:大烧杯(500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2.实验步骤:

①组装仪器如图6-1所示.

②分别量取50mL 0.50 mol/L的盐酸和50mL

0.55mol/L NaOH溶液,记录起始温度t1.

③混合反应并准确量取混合液最高温度,

记录终止温度t2.

④重复实验二次,取平均值. ⑤计算△H=

3.可能的误差

①未及时测出最高温度——其值偏小

②使用一个量筒且未洗干净——其值偏小

③烧杯过大——其值偏小 巧思巧解

盖斯定律: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写成,反应的总热效应相同.即反应热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例:C(石墨s)+O2(g)== CO2(g);△H=—393.5kJ/mol

CO(g)+O2(g)==CO2(g);△H=—283.0kJ/mol,求C(s)+O2(g)的反应热.(110.5kJ/mol) 例题精析

例1 25℃.101kPa时,1g甲醇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同时放出22.68kJ热量,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方程式正确的是 (D)

A CH4O(l)+O2(g)==CO2(g)+2H2O(g);△H=—725.8kJ· mol—1

B 2CH4O(l)+3O2(g)==2CO2(g)+4H2O(l);△H=+1451.6kJ· mol—1

C 2CH4O(l)+3O2(g)==2CO2(g)+4H2O(l);△H=—22.68kJ· mol—1

D CH4O(l)+O2(g)==CO2(g)+2H2O(l);△H=—725.8kJ· mol—1

例2 某学生在测定强酸和强碱反应的中和热时,为了减少实验误差,采用保温杯装配成反应装置,并将酸.碱溶液的体积各增大为100mL.该学生用100mL 0.25mol/L盐酸和100mL

0.28mol/L NaOH溶液进行实验,测得中和反应前后溶液温度差的平均值为1.7℃.试回答:

(1)为什么将酸.碱溶液的体积增大.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2)实验测得的中和热为多少(假设HCl和NaOH溶液的密度均为1g· cm—3)?

产生的热量=4.18_m(aq)_△t,式中m为溶液的质量,由于未考虑容器的升温,所求热效应偏低,增加溶液的量可使容器吸相对减少,以减少误差.(56.85kJ· mol—1)

已知胆矾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室温下将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液时放出热量为Q1KJ,又知胆矾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uSO4 5H2O CuSO4

(s)+5H2O ;△H=+Q2KJ/mol,则Q1.Q2.(Q1.Q2均大于零)的关系为 ( )

A.Q1_lt;Q2 B Q1_gt;Q2 C Q1=Q2 D 无法确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