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隧道施工爆破方案

来源:九壹网
隧 道 施 工 爆 破 方 案

浙江省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湖州段)第七合同段弁山隧道长1030米,设计为分离式左右线两座。隧道掘进采用光面控制爆破,设计爆破器材用2#岩石硝铵炸药,有水地段采用乳化炸药,非电爆破系统 。

一、隧道爆破施工工艺:

隧道采用台车打眼,岩石开裂机破裂、台阶法及全断面光面爆破。在施工中,必须做好地质超前预报工作,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1)作业人员施钻时,根据设计的各类围岩钻爆设计图中所示的炮眼个数,各类眼距、炮眼深度及技术交底书中要求的外插角度、眼底误差等技术要求进行作业。为尽量减少洞内开挖时的超欠挖,司钻工必须严格按技术交底进行作业。

(2)炮眼的深度、角度、间距按设计要求并符合要求: 掏槽眼: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大于50mm。 辅助眼:眼口排距、行距误差不大于50mm。

周边眼:沿隧道设计断面轮廓线的炮眼间距误差不大于50mm;外斜率不大于50mm/m;眼底不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00mm,最大不得超过150mm。

周边眼与内圈炮眼排距误差不大于50mm。

(3)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并相应调整装药量,力求所有炮眼(除掏槽眼外)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

(4)钻眼完毕,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有不符合要求的炮眼,应予重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爆破。

1

(5)所有装药的炮眼均及时堵塞炮泥,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小于200mm。

(6)装药前,采用高压风清洗眼中的石碴、石粉及泥浆,严格按技术交底中规定的装药量及装药结构操作。每次爆破后,根据爆破结果及不同的围岩状况调整装药量,以达到更好的爆破效果。

(7)装药完成后,所有动力及照明线路,机械等断开或撤至距爆破地点不小于50m处。其它非爆破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距离以外。由炮工认真检查并确保一切正常后,点火起爆。

(8)爆破后,抓紧时间进行通风,15分钟后,由炮工、找顶工及电工进入掌子面,由电工接通照明线路,炮工检查爆破效果,进行瞎炮处理。找顶工清除岩面危石。

二、控制爆破设计: 1、参数: (1)、预裂孔参数 孔距a=0.5~0.60(m) 孔深H=1.5~1.8(m) 装药计算公式: Q=K·a·H

式中 Q——每孔装药量(kg);

K——单位面积装药系数(kg/m2),一般K值根据石质情况取0.35~0.45(kg/m2)。

装药结构:采用分段间隔装药,中间用粘土分隔。底部药量加强,上部减弱。

(2)、主炮孔参数

2

W=0.8~1.2(m) 排距b=0.8~1.0(m) 孔距a=0.8~1.0(m) 孔深H=1.2~1.5(m) 钻孔方向一般为垂直孔。 装药计算公式:

Q=K·W·a·H或Q=K·a·b·H 式中Q——每孔装药量(kg);

K——用药量系数(kg/m3),经多次爆破试验,岩石一般采用0.30~0.35,

装药结构:采用分层装药法,中间用粘土填塞。 2、起爆网路

孔内按装药结构形式,分别装1~2个非电毫秒雷管,并将导爆管拉到孔外,每12~14根为1组,用塑料联结块联在一起,联结块内装有一个引爆非电毫秒雷管,最后将引爆非电毫秒雷管的导爆管连接在一起,与引爆火雷管捆绑结实,用火雷管引爆整个网络 。

三、炸药库的设置:

在隧道出入口各设一座炸药库,库容分别为10吨,分别设专人看守。

四、火工品总需用量及日消耗量:

弁山隧道总计需炸药177936kg,导火线23920米,火雷管18837个,非电毫秒雷管204997个。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每日需消耗炸药395.4kg,导火线53米,火雷管 42个,非电毫秒雷管452 个。

五、施工过程中的防护:

1、施工中确定爆破的危险区,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人、畜、

3

建筑物和其它公共设施免受危害和损失。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置明显的标志,建立警戒线,显示爆破时间的警戒信号;在危险区的入口或附近道路应设置标志,并派人看守,防止人员在爆破时进入危险区。

2、在放炮前半小时必须装完炸药,并填写好“爆破参数设计表”,联结好起爆线路,并通知警戒员,现场准备就绪;

3、警戒员在接到现场准备就绪的报告后,封锁施爆区的所有道路,并清理施爆区内的人、牲畜至安全距离以外;

4、施工点接到警戒员通知后,立即按规范规定进行施工防护和爆破点附近的警戒,并复测起爆线路的畅通;

5、人员全部撤离爆区后,联结起爆源,进行点火起爆; 6、炮响后20分钟,爆破人员进入炮区,检查有无瞎炮、危石、落石,并进行处理;

7、经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施工负责人通知警戒员撤消警戒,恢复道路通行同时清理既有公路上的障碍物;

六、爆破作业和爆破器材的工地管理,按有关安全操作规范执行。

中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申苏浙皖

高速公路七合同项目经理部

2003年4月2日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