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6年中考语文知识点修辞手法专练题及答案十

2016年中考语文知识点修辞手法专练题及答案十

来源:九壹网
2016年中考语文知识点修辞手法专练题及答案十

28.运用修辞不恰当,影响表达效果的一项是

A.崇高的友谊是人生乐章的一个音符,没有它,不成曲调。

B.看见这样好的麦苗就闻到面包的香味了。

C.蟋蟀在窗下大声欢叫,我在灯前认真地复习功课。

D.没有阵痛,历史就不能向前迈步。

29.对下面两句话的修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②然现在比较富裕了,但这里的人们仍然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来花。

②看到长势这样喜人的禾苗,就好像闻到大米饭的香味了。

A.①用夸张的方法赞扬人们节俭的美德。②用比喻表现人们喜悦的心情。

B.①用比拟表现这里的人们仍然舍不得花钱。②用夸张表现出人们喜悦的心情。

C.这两句都用比喻,前句表现出人们仍然舍不得花钱的心理,后句表现人们喜悦的心情。

D.这两句都用夸张,前句赞扬节俭的美德,后句表现人们喜悦的心情。

30.对下列古诗名中加点的词注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令,于山郭外斜。“令”“斜”是拟人的手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B.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美性的东西。

C.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肖。气蒸云梦泽,撼岳阳城。“气蒸”、“撼”是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