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7.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来源:九壹网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大纲 1. 课程性质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维修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汽车发动机及其电控系统的基本构造、维护和维修方面的系统知识,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拆装、常规维护和修理技能,为今后从事维修工作、适应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课程目标

(1)掌握典型汽车发动机总成及零部件的作用、构造、工作原理,以及相互间的连接关系。

(2)掌握汽车发动机主要总成的拆装步骤、方法和技术要求。 (3)掌握汽车发动机主要总成、零件的损伤检验方法、修理工艺和调整方法。

(4)熟悉汽车发动机主要总成的装配、调整及修复后的测试方法。 (5)初步具有发动机维护、修理能力和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能力。 (6)掌握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测与维修

(7)能制定并实施工作计划、进行团队合作与交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8)掌握发动机总成大修的工艺与竣工验收的方法。 3. 课程内容

章节 教学内容 汽车的总体结构和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国内外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和编号规则 汽车发动机维修常用工具、设备的使用课时分配 计划课时 4 2 累积课时 4 6 1 发动机的基本知识 方法及注意事项 机体组的作用和组成 机体组主要机件的作用和结构 机体组的拆装和维护方法 机体组主要机件的检测方法 塞连杆组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 塞连杆组主要机件的作用和结构 塞连杆组的拆装和维护方法 塞连杆组主要机件的检修方法 曲轴飞轮组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 曲轴飞轮组主要机件的作用和结构 曲轴飞轮组的拆装要求 曲轴飞轮组主要机件的检修方法 曲柄连杆机构工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知识 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和排除 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气门传动组零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能够对气门传动组零件进行拆装和检修 3 配气机构 气门传动零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能够对气门组零件进行拆装和检修 配气相位的概念,配气相位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 配气机构故障检测和诊断的基本知识 配气机构常见故障的检测、诊断和排除 燃油供给装置的作用和组成 燃油供给装置主要元件的作用、结构和工作过程 燃油供给装置主要元件的维护和检测方法 电子控制汽油喷射系统 空气供给装置的作用和组成 空气供给装置主要元件的作用、结构和工作过程 空气供给装置主要元件的维护和检测方法 传感器的种类、结构、工作原理及检测 空气单元的作用和组成 电控单元各引脚的功能及其连接 各类传感器的性能和检测方法 5 柴油机燃油柴油机系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 3 9 3 12 2 柄连杆机构 3 15 3 18 3 21 3 24 3 27 3 30 3 33 18 51 4 18 69 18 3 87 90 供给系 柴油机系主要零部件的作用、结构和工作过程,以及拆卸、检修、装复和调试方法 涡轮增压器的作用、结构和工作原理 柴油机电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柴油机电系统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柴油机电系统部件的检测方法 润滑系的作用和组成 润滑系主要机件的作用、结构、工作过程、以及拆卸步骤、维护和检修方法 典型发动机的润滑油路 曲轴箱通风的目的和形式 冷却系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 冷却系主要机件的作用、结构、工作过程、以及拆卸步骤、维护和检修方法 冷却水大、小循环的循环路线 发动机大修的方法与工艺 发动机装配工艺 发动机磨合机理和试验规范 发动机维修竣工验收过程和技术条件 总计 3 93 12 105 6 润滑系和冷却系 12 117 7 *发动机大修与竣工验收 3 120 120 4. 教学实施建议

(1)理实一体化授课室内除配置黑板、挂图、模型、典型零部件、工量具等传统教具外,还应配置投影仪、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生4-5人为一组,配置发动机总成(或台架)以及所需的仪器和工具,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3)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发动机的结构认知和拆装基本能力,教师应通过讲解、演示,学生实操,强化拆装操作和工具使用的规范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4)教学现场配备相关车型的维修手册,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