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复习题(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根据课文填空并解释字词。
两岸石壁,五色(
): 晓雾将( ):
( )竞跃:
未复有能( )其奇者:
2. 解释加下划线的字词
①四时俱备( ) ②晓雾将歇( ) ③夕日欲颓( )
④沉鳞竞跃( ) ⑤念无与为乐者( )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 解释下列各组一词多义现象
()1
、欲:夕日欲颓( ) 实是欲界之仙都( ) 欲穷其林( )
()2
、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念无与为乐者( )
相与步中庭(
) 选贤与能(
)
4. 文学常识填空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 的第二个“书”字的意思是
,字通明,号 。
。题目中
5. 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否,对的打“√”,错的打“×”。
“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A
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
1
人。( )
“念无与为乐者”写出作者被贬期间难寻知己,迫不得已才去找了.B
一下正好也睡不着的叫张怀民的人。(
)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C”短短三句话,没有写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皎洁的月光。作者采用的是动静结合,正面形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7. 翻译下列句子。
(1)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
(2)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 实是欲界之仙都。
(4)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5)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6)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二.课文理解题。
1、《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2、《答谢中书书》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境界清新的句子是:
2
3、文中的静景是:
, 。 。
, 。
, ,
文中的动景是: ; , 。
4、文中对这幅清丽自然、有声有色的江南山水画的赞美之句是:
。
5、文中感叹世人追逐功名,无暇欣赏奇丽的山水,从而曲折的表达作者清高的句子:
,
6、“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
7、运用仰观俯察两种视角,写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的对偶句是
, 8、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景象的对偶句是
, 。 ,
。 9、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
,
,
,
10、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
。
11、“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3
【参考答案】
一. 1、交辉:交相辉映。歇:消散。.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与: 参与,这里指欣赏。 2.①四季 ②早晨 ③坠落 ④潜游在水中的鱼 ⑤考虑、想到 ⑥参与,这里指欣赏 3、1、将要;欲望;想要
2、参与,这里指欣赏;和,连词;通“举”,推荐,选拔 4、陶弘景;华阳隐居;信 5. .(1)对偶 (2)对偶,借代6.A.√B.×C.√D.√
7. (1)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2) 早晨的雾气即将消散,猿猴和鸟的叫声杂乱无章。(交织在一
起)
(3) 实在是人间天堂。(4)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
青葱翠。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