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传统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党建工作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网络时代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阐述了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的现状,重点探讨网络环境下高职院校应当如何创新性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职院校;党建;创新
一、网络时代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一)要提升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能力
在网络时代,信息的更新更加的频繁、信息的传递更加的快捷,对信息的管理更加精确,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提升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能力。高职院校要改变传统党务管理工作的模糊管理模式,实现党建工作的动态的信息化管理。这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的管理,尤其是对学生流动党员的管理将会是很大的一个促进。
(二)要拓宽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沟通渠道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实行了2+1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给大学生的党建工作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都在校外顶岗实习,学生流动党员的数量大幅增加,传统的党员管理模式遇到很大的困难。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优势,搭建党建工作的网络平台,拓宽党组织和党员的沟通渠道,使得两者信息交流更加便捷通畅,对党员的组织管理更加及时到位。
(三)要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教育方法
当前网络已经深深的渗透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高职院校党务工作者必须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以适应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要求。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大学生接触社会的渠道大大的拓宽,接受信息更为便捷,传统的以老师单向灌输为主的教育方法很大程度上被间接的教育所替代。高职院校的党务工作者必须要适应这种变化,充分发挥网络迅速快捷、载体多样、生动有趣、交互性强的优势,创新性的开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
二、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现状
(一)网络党建观念滞后,定位有偏差
网络信息的数字化、便捷化、多媒体化要求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向网络化发展,但部分高职院校对网络党建的指导理念认识不足,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
仍停留在传统党建的条条框框中。还有些高职院校党务工作者把网络党建定位为只是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辅助工具,只是简单的利用网络的便捷性来辅助完成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部分目标,工作方法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简单“灌输”和“命令”,只是把网络简单的作为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没有更进一步探索如何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党建工作。这样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单向信息传播模式,从而导致了网络党建的关注度较低,影响了网络党建的成效。
(二)党建网站建设流于形式,宣传效果不佳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也在逐步推进网络党建工作,但是由于缺乏政策、资金、技术上的诸多限制,部分高职院校的党建网站,特别是一些二层机构的党建网站,展现的形式主要还是简单的文字叙述,内容主要就是一些党建新闻和规章制度,信息数量少、类型少、更新慢,信息技术含量偏低,缺乏网络应有的趣味性、交互性、开放性、自主性、丰富性等特质。甚至有些党建网站建设之后长期不更新维护,形同虚设,失去了实际的使用价值。
(三)网络党建队伍不健全
高职院校推进网络党建工作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建工作队伍,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党建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还要熟练的掌握网络知识和技能。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网络党建工作在人员上的支持还远远满足不了整个管理的需求,很多的党务工作者还不能熟练的运用网络技术,缺乏对网络信息的检索、分析和过滤的能力;而有些精通网络技术的人员又缺乏党建理论知识和党建工作经验。网络党建队伍不健全的现状也使得网络党建的理念、设想无法顺利的落到实处。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加强领导,加大对网络党建工作的投入
加强高职院校网络党建工作的建设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不仅是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点,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高职院校党政领导和各级党组织深刻认识建设党建网络阵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强烈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建设富有时代特点和开放特征的党建网络阵地。改变高职院校重专业教学轻思想教育的传统,真正实现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要加大对党建网络在财力、物力、人力上的支持,不断完善党建网络软件、硬件的条件,改善党务工作者工作条件和待遇。
(二)提高认识,改变网络党建传统观念
高职院校的党务工作者必须要与时俱进,改变原有的陈旧思想观念以及僵化的思维方式,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的创新。要改变只是把网络作为党建的辅助工具的狭隘的观念,既要认识到网络给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更要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大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的特点,树立适应时代变化的开放性的网络党建观念。高职院校的党务工作者只有适应社会环境
的不断变化,勇敢的迎接挑战,才能更好地推进大学生网络党建工作。
(三)强化学习,建设高素质的网络党建工作队伍
高职院校的党务工作者大多来自不同专业和领域,业务知识掌握程度不一,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对网络党建队伍的培训学习。一方面要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全面提高党的理论修养,学会以辩证的方法去思考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网络技术的学习。这样才能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过硬,党建业务熟练,能适应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党建工作要求的高素质的队伍。
(四)创新网络党建平台,突破传统党建工作的局限
高职院校的党务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快速便捷、形式多样、内容生动、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等优势,创新网络党建工作平台。通过网络新媒体等工具,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党建工作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还可以在线交流、讨论和分享心得。群众和党员之间可以进行平等的交流,从而进一步密切党和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首先,建立“网上党校”。内容包括公告通知、党校在线、理论学习及时事要闻等版块,要求学生在网上进行自主学习,党校的结业考试采用无纸化的方式进行。其次,建立党员管理系统。把党员的资料形成电子档案,汇总成电子数据库并录入党员管理系统,实现对党员的全程网络化追踪教育及在线管理。第三,建立党建微信平台。利用微信平台,通过微视频、动漫、交互式讨论等学生感兴趣的个性化方式,传播有关党的理论和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党的最新动态,在思想上时刻与党保持一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党的知识和参与党的组织生活的热情。(五)创新网络党建内容,提高网络党建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内容创新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党务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在新时期网络背景下更有吸引力、更有效的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网络党建的内容,搭建学生更乐于接受、参与的网络党建平台。
首先,完善党建网站。党建的网页要设计新颖,内容充实、生动有趣,信息更新及时,能准确地传递党的最新精神,以大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来宣传党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构建“微信党支部”。高职院校可以依托党建微信平台构建“微信党支部”,以微信等多媒体工具作为活动平台与载体,开展网络学习、交流和研讨活动,充分发挥“微信党支部”的灵活优势,确保大学生网络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三,开展“网上主题党日”活动。高职院校的党务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微博、QQ群等自媒体为平台开展网上主题党日活动,“网上主题党日”活动以网上交流互动为主要活动参与形式,组织者通过微信、QQ群等自媒体发布活动主题,师生都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参与互动的交流讨论,提高了大学生参与党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加强网络监管,保障网络党建工作的健康运行
首先,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党建网络舆情的管理。要建立党建网络使用和管理相应的规范,加强对党建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控,对党建网络信息要进行适当的分析、整理,杜绝不良的、有害的信息,加强正面引导,宣传正能量,净化校园党建网络环境。其次,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教育和培养,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学会明辨真伪善恶,自觉主动的抵制反动、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侵蚀,从主观上杜绝虚假甚至是非法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进而达到在网络中进行党建教育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林红.积极探索学校微信党建新模式[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3,10(6):244.
[2]赵艳.对微信环境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探究[J].考试周刊,2014(67):148.
[3]郈兵.高校网络党建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2013(3):35-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