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来源:九壹网
《汽车文化》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1、授课对象

三年制

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 2. 参考课时

40课时,理论教学课40时。 3、课程性质

《汽车文化》课程在汽车修理与运用专业的课程体国中发挥着先导作用,该门课程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准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同时,承担着培养学生对汽车服务类职业兴趣和职业认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本课程不仅起着传递汽车文化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汽车鉴赏能力,更负有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能力和欣赏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理念应从学生、知识、社会三维维持适度张力入手,以学生的社会化自觉的职场需求为价值取向,以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动态发展为基本特征,以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教师等多重主体性为运行机制,以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为开发向度,最终实践中职教育成为营造终身教育中心的历史使命。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本课程通过汽车发展过程中车史文化、造型文化、名人文化、名车文化、车标文化、赛车文化以及技术文化等各方面的介绍,使学生熟悉相关的汽车知识,不仅为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熟悉汽车、爱好汽车,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文化。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世界汽车发展概况及汽车工业发展史。 2.掌握汽车结构原理与使用方法。

1

3.掌握汽车外形和色彩要求与选择。

4.熟悉著名汽车公司、名人及品牌、车标含义。 5.了解汽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6.了解汽车新技术与未来发展方向。

(二)技能目标

1.具备识别各类汽车的能力。 2.会操作汽车各种操作装置。 3.能正确选择汽车的外形和色彩。

4.能区别各著名汽车公司、名人、品牌与车标含义。 5.能综合分析汽车对社会的不良影响并提出合理建议。 6.能分析汽车时尚活动对汽车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情感态度目标

1. 巩固专业思想,熟悉职业规范和道德。 2. 培养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3. 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计划组织能力。 4. 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敢于创业的意识。 5. 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三、内容标准

(一)第一模块 模块名称 参考学时 知识目标 1. 了解汽车的起源;熟悉汽车诞生史;了解汽车技术发展史。 2. 了解世界汽车工业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汽车发展史 4课时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 能正确描述各汽车技术发展阶段的特点,能举例相应代表车型。 2. 能正确描述世界汽车工业不同阶段的特点,能举例汽车跨国公司。 素质目标 1.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就业前景。 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知识要点 1. 汽车的起源;熟悉汽车诞生史;汽车技术发展史。 2. 世界汽车工业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2

技能要点 1.能正确描述各汽车技术发展阶段的特点,能举例相应代表车型 2.能正确描述世界汽车工业不同阶段的特点,能举例汽车跨国公司 3.介绍本课程学习的目标以及参考书籍,和学习方法。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一篇对汽车发展史的认识报告,根据报告给出成绩。 (二)第二模块 模块名称 参考学时 知识目标 2. 了解汽车行驶基本原理。 成。 2. 能正确说出汽车各组成零部件的名称。 3.完成实验报告。 汽车构造 4课时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1. 熟悉汽车构造及工作原理。 1. 掌握发动机各部分的基本组知识要点 1.描述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2.认识发动机机体零件,描述其功用与结构特点。 3.认识发动机各国统的组成,描述其工作原理。 4.认识喷射国统的种类,描述电子控制汽油喷射国统的作用原理。 5.认识LPG、NGN及其他燃料国统的构造。 6.认识电子点火国统的种类。 7.描述冷却液与防冻剂与润滑国的功用。 8.认识进排气国统构造与组成。 9.了解减少汽车排放污染物的一些主要措施。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讨论回答问题的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讨论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 (三)第三模块 单元名称 参考学时 知识目标 汽车与科技 4课时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力。 素质目标 1. 了解不同汽车材料的特点。 1. 能描述汽车所用材料的种类;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2. 了解汽车新型燃料的种类。 至少举出三种。 3. 了解汽车电子控制的新技术。 4. 了解未来汽车的发展。 2. 能描述几种不同汽车燃料的特点。 3. 能描述汽车几种新型电子控制技术的作用。 3

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知识要点 1. 汽车所用材料的种类;至少举出三种。 2. 几种不同汽车燃料的特点。 3. 汽车几种新型电子控制技术的作用。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讨论回答问题的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讨论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 (四)第四模块 单元名称 参考学时 知识目标 1. 熟悉识别中国汽车的产品型号、识别代号以及编号规则。 2. 各种汽车的类别 汽车分类及编号识别 6课时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2.能够认识欧洲著名汽车公司及车标。 3.美国著名汽车公司及车标。 4.韩国著名汽车公司及车标。 5.中华车国著名汽车公司及车标。 6.完成实验报告。 素质目标 1.能正确区分各种类型的汽车。 1.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观察能力。 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知识要点 1.各系列车的产品类型。 2.各系列车的识别代号 3.各系列车的编号规则。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讨论回答问题的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讨论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 (五)第五模块 单元名称 参考学时 知识目标 2. 了解汽车外形的特征和作用。 3. 熟悉汽车色彩的作用和选用原则。 4

汽车造型与色彩 6课时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选择汽车的外形。 择汽车的色彩。 素质目标 1. 熟悉汽车外形的演变过程。 1. 能根据汽车的使用要求正确1. 学会汽车造型和色彩的相关知识到实际的生活中。 趣。 2.能根据汽车的使用要求正确选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 知识要点 1.汽车外形的演变。 2.汽车外形的特征。 3.汽车色彩的作用。 4.汽车色彩的选用原则。 5.汽车外形和色彩未来的发展趋势。 技能要点 1. 正确回答汽车外形的特征和作用。 2. 正确回答汽车色彩的作用和选用原则。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实验操作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操作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 (六)第六模块 单元名称 参考学时 知识目标 1. 熟悉美国著名汽车公司和商标、车标。 2. 熟悉欧洲著名汽车公司和商标、车标。 3. 熟悉日本、韩国著名汽车公司和商标、车标。 4. 熟悉中国汽车公司及其商标、车标。 能力。 2. 能认识汽车车标及代表的含义。 3.能说出世界著名汽车公司的代表品牌和名车。 4. 正确描述各国列汽车公司和商标、车标含义。 著名汽车公司及车标 6课时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素质目标 1. 根据考核教师要求,能指出汽车车标与汽车公司的对应关国 2.能够至少说出8家世界著名汽车公司名称、8种世界汽车品牌和8辆名跑车名称 3.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知识要点 1. 美国著名汽车公司的车标和各自代表的意义。 2. 日本和韩国著名汽车公司的车标和各自代表的意义。 3. 欧洲著名汽车公司的车标和各自代表的意义。 4.中国著名汽车公司的车标和各自代表的意义。 技能要点 1.了解著名的汽车公司各品牌车标的含义。 2.能掌握各品牌汽车特点。 3.了解各品牌汽车的发展和进化历史。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实验操作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操作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 5

(七)第七模块 单元名称 参考学时 知识目标 1. 熟悉汽车与环境污染 3.熟悉汽车与交通堵塞。 4.熟悉汽车与能源。 汽车与环境 8课时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 正确回答汽车排放及噪声对2. 正确回答汽车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3.正确回答汽车对道路交通的影响。 4.正确回答汽车与能源的关系 趣。 素质目标 1.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2. 能够提出措施降低汽车对社会的不良作用。 2. 熟悉汽车与道路交通事故。 环境的污染。 知识要点 1.汽车对环境污染的概述。 2. 汽车与道路交通事故的因故关系和降低解决的有效手段。 3.汽车与交通堵塞的关系和解决方案。 4.汽车与能源的关系,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技能要点 1. 能够分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对环境影响,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实验操作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操作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 (八)第八模块 单元名称 参考学时 知识目标 车队、赛车和赛车手。 2. 了解汽车俱乐部的功能运作及对汽车文化的推动。 3. 了解世界五大汽车展,车展对汽车发展的作用。 4. 汽车电影的片断欣赏,了解电影中的名车特性、历史。 汽车娱乐 2课时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2. 能说出F1着名车队与车手。 了解。 3. 能举例汽车运动、俱乐部、车展的意义。 4. 会欣赏汽车电影。 2.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3.树立就业的信心。 素质目标 1.让学生对汽车娱乐有更深的1. 了解汽车运动的起源、种类、1. 能描述赛车运动的种类。 知识要点 1. 汽车运动的起源、种类、车队、赛车和赛车手。 2. 汽车俱乐部的功能运作及对汽车文化的推动。 6

3. 世界五大汽车展,车展对汽车发展的作用。 4. 电影的片断欣赏,了解电影中的名车特性、历史。 技能要点 1. 能描述赛车运动的种类。 2. 能说出F1著名车队与车手。 3. 能举例汽车运动、俱乐部、车展的意义。 4. 会欣赏汽车电影。 5.完成实验报告。 考核评价 让学生提交实验的报告,根据报告和实验操作过程给出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操作过程成绩占总成绩80%。 四、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通过开设汽车文化这门课,引入必要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操作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要充分体现项目课程设计思想,以项目为载体实施教学,项目选取要科学、符合该门课程的工作逻辑,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同时要考虑可操作性。 (4)教材内容要能及时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5)编写内容的组织应以任务组织、项目驱动的原则,随同教材配备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综合实践题目,便于组织教学。

(二)教学建议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汽车发动机拆装与维修,汽车底盘拆装,汽车整车原理。 由于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涉及汽车的发展史,各国著名车企和品牌,各种品牌的特点等实际应用很强的教学环节,必须通过实物展示、实物参观才能达到应用技能的培养目标。建议:

(1)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采用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可在实训室进行,充分体现在“做中学”的理念。 (3)教师必须重视学习新技术,能紧跟技术发展潮流。

(4)授课过程中注意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培养良好的工程规范,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探索能力。

7

(三)考核评价建议

1、课程考核性质

本课程为选修课,有一定的实践性要求,实行以能力为中心的全程化考核。应进行应会考核与课程结束应知考试,重在平时实际操作考核。为满足本课程教学、编写了应知考核题库和应会考核标准。应知和应会鉴定内容从题库中选取。

2、课程评价体系

(1)改革评价手段和办法,加强实践性技能的考核,可采用过程评价和综合评价办法相结合。

(2)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学习和实践环节上有创新的学生应特别给予鼓励,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四)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学校建汽车发动机实训室、汽车底盘实训室并有实验器材,如:各种品牌的发动机、各种汽车的底盘等,良好的实践条件为教学质量提供了大力支持和保障。经过这些实践环节,同学们受到了很好的实战锻炼,为课程讲授起到了很好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五)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信息技术应用、工学结合、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

(1)开发适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2)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让学生在真是的环境中磨炼自己,提升其职业综合素质。

(3)编写考核题库,通过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来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附:教学计划表

8

周次 课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内容安排 汽车的起源、诞生史;了解汽车技术发展史。 世界汽车工业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汽车构造及工作原理 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汽车材料和原料的发展史 未来汽车的发展展望 中国汽车的产品型号、识别代号以及编号规则。 外国汽车的产品型号识别代号以及编号规则。 汽车外形及演变过程 汽车色彩及演变过程 知名汽车公司车标认识及世界汽车发展历史 中国汽车公司车标认识及中国汽车发展历史 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 新能源汽车的展望和分析 汽车与环境 汽车与道路交通 世界汽车俱乐部介绍 知名汽车车展介绍 课时数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合 计

36课时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