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倒影》参考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对印的基本学问,把握对印的基本方法。 2、感受对印的乐趣,培育对对印学习的兴趣。
3、学会观察、观赏、制造生活中的倒影之美,培育对生活的喜爱之情。
二、 重点、 难点
重点:探究新的作画方式,学习对印的技法。 难点:制造性地表现自己熟悉和喜爱的景物。 三、课前预备
(学生)水粉颜料和笔等作画工具材料
(教师)表现倒影的图片和作品、课件、水粉颜料和笔等工具材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入题。 猜谜入题。
1、设置谜题:动脑筋想一想,能不能只画一次画就可以得到两张一样的画? 引导学生往带来的作画工具材料上去想象。
2、教师示范对印全过程,在学生的恍然大悟中揭题:今日我们来学习简洁而新颖 的绘画新方法——对印,用对印来完成秀丽的倒影创作。
(二)、观赏感悟。 观赏感悟。
1、在你的脑海中,有哪些秀丽的倒影呢?(桂林山水、孤帆远影、朝霞晚月……) 课件播放表现倒影的艺术图片,丰富学生的感知,激活学生的记忆。
2、重点观赏教材中的美术作品:《山山水水》的率意、洗练;《饮水的熊》的简 洁、浑然一体;《丹顶鹤》的绚丽多姿等。
(三)、尝试练习。 尝试练习。
1、发给学生小纸张,请学生参照教材中图示的对印步骤,尝试对印自己喜爱的一 样事物,初步体验对印的乐趣,再把自己在尝试中的切身感受大胆表述出来。
2、师生共同小结:①想好表现的主题;②先把纸认真对折好;③调好颜色,留意 不能太稀;④完成对印;⑤添加想象。
(四)、激发思维。
1、引导学生从《山山水水》上下极为相像的两部分中找出不同之处,并说出缘由。
2、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同龄人作品中相像部分的异同,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小结:水上的正影与水中的倒影是有区别的,可以依据自己的想象加以表现。
第二课时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大胆表现喜爱的景物,教师从主题内容、颜色搭配、创新思维上予以指导。 作业展评。 作业展评。
1、把作业展示在黑板上,先请学生自己评选出优秀作业,并说说缘由,再由教师 小结。
2、最终提问:除了今日学的单纸对折的对印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对印方法?(课件展示不同纸张间的对印、玻璃对印、实物对印等,予以提示。)鼓舞学生课后连续去 尝摸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