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高校社团建设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基于高校社团建设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来源:九壹网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9年第12期 基于高校社团建设的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樊立三,李新瑾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摘 要】近年来,社会对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突出,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成为当前高校的一 项紧要任务。本文依托社团建设,寻求创业能力培养和高校社团的契合点,通过更新社团运行理念,开设创业课 程和实施实践教学、营造创业环境、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力度、健全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探讨大学生社团作 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载体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高校社团;创业能力;社会性企业;创业环境 [作者简介】樊立三(1979一),男,山东临沂人,山东工商学I ̄:r-商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冲图分类号]6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002-4107(2009)12-0034-0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 志趣催生了社团的诞生,社团扩展了兴趣,并进一步 竞争激烈的加剧,对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升华,促进了大学生智育的发展,可以说社团是将兴 的人才需求日益迫切。我国《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 趣爱好与知识实践结合的具体表现。创业能力的养 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要 成不仅要求人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在 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某~领域具有独到的见解、深入的研究和长期的实 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J因此,充 践。任何在大学生社团资源建设、能力建设和运作模 分利用社团独特优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创新 式方面的创新尝试,都能在实践中培养创业能力,都 思维潜力,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有可能对大学生创业活动起到启示和借鉴的作用, 一、社团与创业能力 有的经验和做法甚至可以直接复制运用于创业活动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把 中 。 学生社团界定为学生自愿组织的群众性团体、学生 二、基于社团建设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必要 志同道合的组织。一般意义上社团的概念可界定为: 性 高校学生依据共同兴趣、爱好,按照章程自愿组成、 高校学生社团以活动内容的新颖、活动形式的新 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性组织,是学生自我塑造、 奇不断吸引着大学生,在提高学生自主实践能力、促 自我管理的有效形式,是学生个性思维、自主意识、 进个性发展、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等方面起着不可 创业能力培养的土壤。社团既是一个群众性组织,也 替代的作用,已成为有效凝聚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培 是学生的个人兴趣组织,基于社团本身的概念,可以 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把社团的特征概括为自主性、广泛性、专门性、实践 (一)社团活动的自主性培养了大学生的自主独 性、创新性,应该说,学生社团“具有思想上的创造 立意识 性”日,不断推陈出新,推动校园文化异彩纷呈。 创业能力作为一种核心能力,其培养实践需要人 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力,它对个人在各种工 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一方面,它改变了课堂教学形式 作领域激发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上的主客体联系,学生自主性增强,能更好地发挥学 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解进素质教育 生主动性;另一方面,社团活动尊重学生的自我意 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 识、参与意识。社团活动的开展从内容到形式、从策 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正反映了以培养 划到实施不会受过多的和束缚,没有固定的模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指导思想。创业能力是指在一 式。活动负责人及其骨干按照自己的思想组织设计 定条件下,将潜在的创业设想转化为现实的能力,它 活动,其想象力和创新力比较容易得到充分发挥。这 是人的素质中最深层、最有价值的能动力量,体现了 种在活动的开展上具有较强自主性的特点,极大地 人的思维品质、开拓性和独创性,具体来说创业能力 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能动性,而主动性、 的培养需要有雄厚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具有把握 能动性的开发与调动对一个人的创业能力的最终养 和创造机会以及对承担风险进行计算的能力、基本 成起着关键性作用。 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等13]。 (二)社团活动的多样性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 从以上可以看出,个性是创新思维的前提,社团 养提供了广阔舞台 是创业能力的催化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 从组织者、社团成员、活动内容、参与者来看,社 樊立三.李新瑾:基于高校社团建设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团是由来自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怀着同一 个志趣、爱好、目标而聚集起来,所组成的一个群众 性组织,不同年级、专业的具有不同知识结构、思维 方式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影响、互相熏陶,应该 说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 融、渗透,而一个人的创造力与他的知识结构是否合 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社团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 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扩大受教育面,因此高校要针对大学生社团创业教 育和创业培训知识不足的情况,面向全体学生开设 包括创业理论、创业案例等内容的教学课程,并将学 生在社团的创业活动记入学生的档案,培养和增强 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同时,建立创业实践基地,开 展创业实训,模拟创业环境,为此,学校可以充分利 用校内资源与场所添置必要设施,或与相应的实验 室挂钩,实行资源共享,鼓励专业教师将相关项目任 (三)社团活动实践性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提 务分解到有实力的学生社团来实施,从而使学生逐 供平台 渐通识项目研究增强创新能力册。 实践是促生创业能力的土壤。首先,社团活动因 (三)寻求学校领导重视,营造良好的社团创业 其主体的参与性、活动的实践性和组织的社会性而 具有实践和实践教育的功能。每次举办的各色社团 活动,从策划、组织、开展到后勤服务,全由学生操 作,能极大丰富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个性潜能、素质和 修养旧;其次,社团走出校园,与各社会团体、企事业 单位进行交流与合作,吸收了先进的理念、信息和资 金,为社团活动注入了新的思想,这不仅有利于学生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又能拓宽学生的视 野,使之广泛接触社会,加速学生社会化进程。创业 能力与创业实践活动相伴而生,紧密相连。 (四)社团的个性化为大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平台 个性思维是创业能力的核心部分,个性思维是创 业人才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大学生社团 因其专业的交叉性、年级的层次性和兴趣的共同性 而具备创新和创新教育的功能。其一,以学生共同的 兴趣爱好为基础,有利于学生发现、发展、挖掘自己 的潜质、特长,有利于拓展学生的个性;其二,在发展 中不断吸纳那些志趣相投的学生,使之得以持续发 展;其三,社团“具有思想上的创造性”,时时以崭新 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推动校园文化异彩纷呈;其四,宽 松的精神环境和自由的心理环境,有利于大学生兴 趣爱好的培养和发挥,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 业能力的培养。 三、基于社团建设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 高校社团作为一个自主性、自治性较强的非营 利性群众组织,在学生、学校、社会之间搭建了一个 很好的平台,更有条件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激发创 业能力,提供实践平台,更有条件充分发挥学生社团 对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作用。 (一)更新社团运营理念,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 意识 更新社团运营理念,就是要“借社团之体,习创 业之道”,实施“社会性企业运作”161,即在保持大学生 社团公益性的前提下,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方法, 不断尝试企业模式与商业手段的运用,为社团带来 新思维和新技能,从而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业意 识。比如学校和学生社团要紧跟社会需求来设计和 实施,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计划、创业大赛,启发学生 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 (二)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并以基地为依托开展 实践教学 课堂教学是提高大学生创业理论知识的基础环 节。培养创业能力,首先就要进行创业教育,并且要 环境 创业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培养、熏陶和积淀, 因此,要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社团创业环境。美国著 名的心理学家Rogers认为:至少有两个条件对于创 造性活动是必要的,那就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 由”,因此营造良好创业环境是开展创业教育和培养 创业能力的基本前提嘲。其一,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 社团创新活动,营造鼓励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氛 围;其二,学校要为在校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场 所、创业资金和创新奖励基金以及为创业竞赛和创 业社团提供专项资助等有形的创业支持,激发学生 的创业动力。 (四)重视对社团创业导师队伍培养,增强社团 创新力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专业的教育培 训,创业教育与培训又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因 此要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选拔与培养。鉴 于社团本身的特殊性,应选拔专业素质强、管理经验 丰富的教师做社团的专业导师和管理导师,实施双 重导师制度19]。一是加强对创业骨干教师的专业培 训,鼓励专业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或有计划地选派 有潜质的青年教师参与创业实践;二是聘请社会上 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技术创新专家到社团、创业基地 任兼职指导教师,走校企结合之路;三是积极探索创 新创业实践,加强国际国内创新创业领域的学术交 流和科学研究。 【参考文献】 【1】【3】欧小松.创新教育学【M】.长沙:中南工大出版社, 2000:29. 【2】张立驰.试论高校学生会、学生社团组织的差异及对其 成员的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H). 【4】方正.借助大学生社团,开辟大学生创业实践新路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5】丁建洋.高校学生社团对学生个体发展价值的研究…. 云南教育,2003,(3). 【6】王贤国.浅析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要问题【J】.中国 大学生就业,2006,(4). 【7】田丽.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I中国成人教育, 2009,(3). 【8】贾海宁.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J】.工会论坛,2005。(7). 【9】王静.创业教育与高校社圊的裁体作用【J】.浙江科技学 院学报,2006,(12). 【责任编辑李金波】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