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与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与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来源:九壹网
后,往往会感到焦虑;对此,护理人员可简单向患者介绍手术室 的环境,并轻声与其交流,以转移其注意力;在此过程中,护理 人员还可采用肢体语言,如握住患者的手、轻拍患者等方式,使 说明患者的抑郁症状愈严重;另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 者的焦虑症状加以评估,该表的界值为50分,得分愈高,焦虑 症状愈严重 。 患者感受到他人的陪伴,并消除不良情绪。③术后心理护理:手 术结束后,应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减轻其担忧;针 对术后预后效果差者,应采取委婉的方式,从而避免患者的精 神受到刺激。护理人员应对患者予以疼痛护理,如术后6 h内 予以镇痛剂。 1.4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取SPSS 1 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展开 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 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比干预前低,差异明 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者干 显(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各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 计学意义(JP 0.05)。见表1。 1.3观察指标预前后的抑郁程度进行评估,该表的界值为53分,得分愈高,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比较( ±s,分) 3讨论 (P<0.05)。由此可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对脊柱微创手术 患者予以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 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相较于传统手术而言,脊柱微创手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即切口小、出血量少、效果显著、伤口恢复迅速等[31。但是,无论 是何种手术,患者都会因为对疾病或手术的认知不足,而产生 紧张、担忧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手术的开展。所以,在对患者 进行脊柱微创手术治疗时,应予以有效的心理疏导,以消除其 [1]宁倩,刘欢,朱红彦,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微创手术围手术 期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华西医学,2016,31(2):355—357. 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 确保手术进行,并促进疾病恢复。 【2]黄瑛.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护理观察【J1.中 国社区医师,2015,31(10):127—128. 在本次研究中,实施心理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其干预后的 SAS与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及常规组干预后,差异显著 [3]耿贵敏.对骨科脊柱微创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J】.大家健 康(学术版),2015,9(20):271-272. (收稿日期:2017—03—15) 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与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梁丽娟 (汉中市3201医院,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采用心理 DOI:10.19435/j.1672—1721.2017.15.063 护理措施,对其负性情绪及心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 院2014年9月一2015年9月收治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在原有心脏疾病基础上,由于心室长期 遭受较大压力、负荷过重导致心肌收缩力较弱,不能有效维持 心脏所需血液供应,因此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多为心脑 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25例与心理组25例。一般组为患者提 供院内基本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措施,心理组在一般组基础上 重点进行心理护理工作,观察2组心理状态评分及心功能恢复 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1_。本文针对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为其 提供心理护理措施,观察对其负性情绪及心功能恢复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情况。结果 2组入院时睡眠、遵医行为及紧张感等指标评分 均较低(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心理组上述评分均高于一 般组(P<O.05)。2组患者治疗前6 min步行距离测量结果无较 大差异(尸>0.05);干预后再次测量,心理组步行距离高于一般 组(P<().05)。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9月一2015年9月收 治的50例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25例与心 理,可有效改善其不良情绪,且有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 理组25例。一般组包括男16例,女9例;平均年龄(69.2±4.0)岁;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心理护理 负性情绪能 影响 作者简介:梁丽娟,女,大专,护师。 心功 心功能分级为Ⅱ级20例,Ⅲ级5例,患者基础疾病包括:高血 压13例,冠心病12例。心理组包括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 (68.2±3.4)岁;心功能分级为Ⅱ级18例,Ⅲ级7ffJt;基础疾病 基层医学论坛2017年5月第2l卷第15期 包括:高血压15例,冠心病1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 异(尸>0.05)。 患者宣传健康生活行为对疾病治疗的重要意义,鼓励患者遵医 嘱用药、适当锻炼,多与患者交流,传达人文关怀思想,缓解其 不良情绪。⑤对于病情严重患者应加强巡视,与患者家属进行 积极沟通,告知其日常护理要点及病情观察重点。开导家属,嘱 1.2护理2组患者均接受疾病常规药物治疗措施,一般 组接受院内一般护理措施,患者人院时由护理人员对其提供入 院宣教,告知疾病基本知识,安抚患者不良情绪,遵医嘱进行用 药护理,做好病情观察。重点注意为患者输液时需保证缓慢的 输液速度,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吸氧处理,做好饮食护理措施,与 咐其多陪伴患者,给予其家庭支持,告知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 情绪波动隋况,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⑥对患者进行认知教 育,让其知道心力衰竭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告知Et常生 患者保持良好沟通,制定预后康复计划。心理组:①做好人院健 康宣教工作。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存在一定特殊性,应对其进行 心理情绪分析,做好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知识宣教工作,进行综 活中相关注意事项,与家庭联合共同为患者提供亲情式护理干 预,为其建立温馨舒适的治疗氛围,使患者保持心情放松。待患 者病情平稳后,及时指导进行离床活动,每日保持一定活动量。 1.3观察指标观察心理状况评分,指标包括睡眠、遵医 行为及紧张感等,百分制评分,评分低于80分,表示患者焦虑 情绪越明显,大于80分低于90分代表轻度焦虑,分数在90分 以上表示患者心理状态正常。评价患者心功能恢复隋况 ,采用 6 min步行测量法评价,当患者步行距离在150 m内代表患者 心力衰竭程度严重,距离在150 m~450 m间是指患者中度心力 衰竭,距离大于450 m表明心力衰竭程度较轻。 1.4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合性评估。观察其身心需求,由责任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健康 宣教,护士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为其介绍疾病发病机制、发展过 程、转归及预后情况等,对患者最为关心的疾病相关问题给予 专业性解答,使其对医护人员产生信任感,提高治疗信 C,t21。②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进行病情监测,及时记录各项基 本体征,如呼吸、血压值变化及24 h尿量等,需准确记录患者 24 h内液体出入量。③为患者提供输液护理时,需注意保持输 液速度,避免短时间内注入大量液体,防止加重病情,临床可使 用微量注射泵,严格控制输入速度。提供吸氧护理措施,保证患 者呼吸顺畅,及时提供皮肤护理措施,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排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O.05为差异有 便习惯,饮食坚持清淡原则,预防便秘[31。④嘱咐患者保持足够 的休息时间,由于疾病治疗过程较久,且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 2.1 2组心理状况评分对比 2组人院时心理状况评分 均较低(J口>0.05),经过护理干预后,心理组上述评分均高于一 般组(P<0.05)。见表1。 活,大部分患者均存在一定心理焦虑状态,护士应做好临床心 理护理,包括向患者说明疾病知识、疾病诱因等,使患者对于自 身病情基本掌握。教育患者重视临床治疗,保持积极的心态。向 表1 2组患者心理状况评分对比( ±s,分) 2.2 2组观察心功能情况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6 min步 为严重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对患者临床治 疗效果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对此类患者做好早期心理护 理。 行距离测量结果无较大差异(P>O.05);干预后再次测量,心理 组患者步行距离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火0.05)。见 表2。 表2 2组患者6rain步行情况对比(;±s。m) 据报道 ,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实施全面护理 措施应重点做好心理干预,大部分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情况较好 且心功能恢复较好。本次研究表明,一般组接受疾病常规护理 措施,患者不良情绪改善较差,且患者心功能恢复一般;心理组 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注重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工 作,大部分患者不良心理改善较好且心功能恢复更显著。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包 3讨论 括做好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疾病知识宣传、用药指导、嘱咐其 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评估患者不良情绪并提供干预措施,大 部分患者内心焦虑状态缓解较好,且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步人老龄化,老年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相 关疾病的情况较为常见,其中最为常见疾病为高血压、糖尿病 等,其为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可能造成机体重要器官 受到进行性损伤。由于慢性心力衰竭病程较久、患者需要接受 长时间治疗,且预后效果不理想,上述因素会导致患者出现较 基层医学论坛2017年5月第21卷第15期 【1]项颖卿,罗萍,章国良,等.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 者治疗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影nQ[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 1959 307-308. [5]丹.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 存质量的影响U】.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1):190—191. [2]张玉莲.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 响lJl_河北中医,2015,37(3):441—443. [6]徐淑静.整体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 响l J1.齐鲁护理杂志,2015,21(5):80—82. [7]隋朔,梁晓光.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心理干预的疗效分析【J].中国 实用医药,2015,10(34):266—267. (收稿日期:2017—03—17) [3]黄希,汪艳丽,张锦佳,等.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及生 活质量评价lJl_西部医学,2014,26(1):105—107. [4]董瑶.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 的影响【J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2):253—255. 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熊拥鹏 闻 丽 (高安市人民医院,江西高安330800) 【摘要1目的 对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一 2016年1月收治的112例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 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 者详细解释调查目的,并且让患者仔细阅读评定量表前的导 语,并让患者根据量表的相关项目对个人心理特点进行预估I21。 1.2.2护理干预方法如下。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 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方法 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则接受心理护理干 预。对2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试 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焦虑及抑郁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 1.2.2.1加强护患沟通很多不孕不育患者会将病情作 为个人隐私,不愿宣之于众;但是,患者长期关闭个人情感,失 去社会支持,内心痛苦会更为强烈。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者沟 通,将患者作为朋友去进行交流,让患者充分信任自己,鼓励患 者不要过于压抑个人情感,适时进行情感宣泄。护理人员需要 告知患者,不要因为患病自卑,还要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帮 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 1.2.2.2加强心理教育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心 理教育,患者人院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将治疗的方法、流程及治 计学差异(P<().05)。结论 在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 中对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值 得推广。 【关键词】不孕不育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干预 焦虑 抑郁 DoI:10.19435/j.1672—1721.2017.15.064 目前,不孕不育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医学问题与社 会问题,发病率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约有10%~15%的育龄 夫妇存在不孕不育。不孕不育在医学上的定义为:夫妇婚后同 居时间至少为1年,性生活无异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但未 怀孕…。对于育龄期夫妇而言,不孕不育除了会给患者的正常生 疗可能产生的副反应等告知患者,并向患者讲解各种注意事 项,避免患者在遇到突发情况后出现惊恐心理。护理人员需要 在心理教育中明确告知患者,伴随医学技术的发展,很多不孕 不育患者得到了成功的治疗,并且让患者正确面对疾病,积极 配合医护人员。 育带来影响,而且也会造成很多社会问题。我院对不孕不育患 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收到较好 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2.2.3加强配偶支持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及其配 偶,不孕不育是关系夫妻双方的疾病,应当让患者的配偶也参 与到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这样,配偶可以给予患者精神方面的 安慰,帮助患者缓解个人焦虑等情绪,也能掌握不孕不育的相 关知识,对于患者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一2016年1月收 治的112例不孕不育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临床检查后确诊为 1.3观察指标对比2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的焦虑与抑 不孕不育,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意识障碍患者、心脑血管 疾病患者、肝。肾功能异常患者、肿瘤患者。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 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男27例,女29例,年 龄23岁~37岁;试验组男26例,女30例,年龄22岁~4O岁。 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Jp>0.05)。 1.2方法 郁状况,患者的焦虑情况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分析,得分 为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得分在70分以 上为重度焦虑,患者得分越高,焦虑情况越严重。 患者的抑郁情况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分析, 得分为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得分在70分 以上为重度抑郁,患者得分越高,表示其抑郁情况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2.1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对所有患者进行不记名调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 查,患者自愿参与本次调查,并接受系统的心理咨询,所有患者 的调查表均被成功收回。在实施调查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向患 作者简介:熊拥鹏,女,大专,主管护师。 1960 试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焦虑及抑郁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 基层医学论坛2017年5月第21卷第15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