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1

2、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1

来源:九壹网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

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莱芜市《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结合本公司实际,现就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整治集中行动,深入研究重特大事故的规律特点,认真分析安全风险大的生产区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实现 “全员参与、分级管控;自主建设、持续改进;系统规范、融合深化;注重实际、强化过程;激励约束、重在落实”的原则,从最高管理者到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全员参与风险辨识、分析、评价和管控,确保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持续、有效、稳定、健康,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公司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二、组织机构

企业是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主体,在企业和项目部分别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研究、统筹、协调、指导工作。为加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公司成立“两个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和检查。

1

组 长:刘乃江

副组长:鹿庆昌、宁继新

成员:刘承金、马厚钢、马纯卫、刘强、鹿延平、马敏、李兴彬、鹿庆圣、尹国庆、刘继卫、张德汤、毕延滨、鹿庆勇、马纯芳、侯念荣、柴树林

领导小组下设“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技术部,宁继新具体负责“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三、标准和依据

1、关于印发《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济建发〔2018〕12号)

2、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3、JGJ 5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4、JGJ/T 77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5、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6、DB37/T 3015-2017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四、工作计划

1.宣传发动,排查风险点。为切实做好“两个体系建设”活动。要求各项目认真做好此次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条幅、LED电子屏积极进行宣传。利用学习时间和班前班后会时间,组织员工认真学习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

2

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围绕如何发现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进行学习和讨论,各项目员工要人人参与“两个体系建设”活动。根据各自岗位特点,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排查本单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包括安全基础管理、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工艺管理、设备管理、电气系统、危险化学品管理、危化品储运系统、公用工程系统、消防系统等方面存在的风险。

2.识别危险源的的伤害类型: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先确定风险类型(坍塌、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火灾、中毒和窒息、爆炸、车辆伤害、灼伤、其他伤害),然后按照危险程度及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性,将风险分为1、2、3、4级(1级最危险,依次降低)。

3、危险源识别的内容:

1)危险源辨识的范围,应覆盖施工现场所有的作业活动,包括施工现场的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及周边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以及企业和项目管理。

2)危险源识别状态应考虑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3)危险源识别时态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 4)危险源辨识还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a)常规和非常规施工作业活动;

b)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包括建设单位人员、监理单位人员、施工总承包单位人员以及专业分包人员、工程来访人员以及参与

3

工程建设的相关人员等)的活动;

c)施工作业人员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的因素(包括工序交接前后产生的危险源);

d)在施工现场周边,由施工作业活动所产生以及外部环境对作业产生的危险源(包括周边管线、建筑物、构筑物、市政工程,交通运输、化工设施等);

e)地质水文气象等情况产生的危险源(包括可能对作业产生危险的河道、暗流、山体、雷电、暴雨、大风等);

f)施工进度计划、施工作业时间、施工工艺、施工作业工序的变更等产生的危险源;

g)对施工作业区域、设备、操作程序、施工方案、施工组织的设计,包括其对人的能力的适应性。

4.明确管控措施,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项目、班组),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的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物理工程措施、在线监测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形成“管控手册”。 5.风险公告警示,公布本单位的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每名员工都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岗位,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器材和撤离通

4

道等。同时,将风险点的有关信息及应急处置措施告知周边企业。 5.排查消除隐患;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

6.深化体系建设;,公司全面推进、深化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机制、措施更加精准、有效,公司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高,事故防范和安全管理能力明显提升。 五、职责分工

1.“两个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两个体系建设”方案的制定,负责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并对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负责组织安全基础管理、一切管理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分析存在的问题,监督治理方案以及相应的实施工作;监督隐患的整改、防范措施、资金、期限的落实和组织应急预案的制定;负责职业危害的防控和风险公告警示工作;负责“两个体系建设”管控手册的审核和上报;负责“两个体系建设”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2.安全、质量部负责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具体包括安全隐患管理制度的制定,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公司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安全

5

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中负责组织工艺管理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每月25日~30日向公司工作领导小组报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3.设备部负责组织设备设施管理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每月25日~30日向公司工作领导小组报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4.后勤服务中心负责消防系统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每月25日~、30日向公司工作领导小组报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5.项目部负责本区域位置方面风险点的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手册的编制;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每月25日~30日向公司工作领导小组报送“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信息。

六、工作要求

6

1.做好宣传引导。各单位要坚持宣传先行。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条幅、LED电子屏等方式积极进行宣传,加大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氛围。 2.强化工作推动。各部门要针对各自负责的工作范围,推动各项目尽快开展隐患排查和统计工作,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限和标准要求全部完成。

3.注重联动配合。各部门两个体系建设要做到“四个结合”,要与落实主体责任相结合,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与隐患排查治理相结合,与分级分类管理相结合,形成相互促进,密切配合。 4.发挥专家作用。两个体系建设是一项创新性强、技术复杂的系统工程,可邀请高层次、高水平和专业技术服务机构,参与两个体系的设计、方案制定、标准研究、评估论证,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提出一系列指导意见或工作指南,确保相关工作的科学性、时效性。 5.严格考核问责。加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督导考核,各项目部以负责人为组长的“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专人负责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各单位认真总结两个体系建设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上报“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公司对推广价值高的经验和做法公司予以重奖;对工作开展不力、流于形式的,给予通报批评并予以重罚。各项目“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于5月31日前报公司“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办公室。

山东惠诚建筑有限公司

2018年3月20日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