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心理理论研究的理论发展综述

心理理论研究的理论发展综述

来源:九壹网
学7I《研i寸 心理理论研究的理论发展综述 ●刘静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高师班 [摘要]该文总结十几年来对心理理论的大量研究和该领域各方面的成果,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初步梳 理,介绍了“心理理论”的提出、概念界定、研究意义、经典研究、理论模型、主要研究方向及相关研究成果,以期使读者对该 研究领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关键词]心理理论儿童研究方向理论模型 毕生的任务。 (4)特殊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引言 心理理论的发展属于认知领域发展研究,主要探究自然和我们 理解心理世界的发展过程。一般认为,儿童在4岁时就获得了“心 理理论”能力,即4岁儿童就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愿望、信念等来理 解他人的行为。 一、“心理理论”的提出及概念 “心理理论”的概念最早是由Premack&Woodruff.于1978年 进行一系列有关黑猩猩的实验提出的,他们认为如果个体能把心理 状态加于自己或他人,那么这个个体就具有“心理理论”。Happe &Winner(1998) ̄JJ进一步指出,所谓“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凭借一 定的知识系统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认知,并据此对他人的行为 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的能力。 二、经典研究及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 1心理理论能力的经典测试 关于心理理论发展的探讨,相当程度上是围绕幼儿在意外地点 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两类标准错误一信念理解任务测试中的表现而 展开的。实验程序一般为安排一种情境使儿童的信念是真实的,而 他人的信念是错误的,然后询问儿童他人将会怎样想或做。如果儿 童能认识到他人将会基于自己的错误信念来行动的话,我们就会得 出结论:儿童能把信念归于他人,也就是具有了心理理论。 2.主要研究方向及进展 (1)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研究 关于心理理论最活跃的工作是对学龄前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研 究。标准测试的研究发现,儿童能否意识到误信念的儿童的年龄分 界线为4岁,因而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年龄 为4岁。由此,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已成为儿童是否获得心理理 论的标志性测验。 (2)对儿童欺骗或说谎行为的研究 儿童欺骗行为的研究成为任务模式改变的一个新的趋势,而这 方面的研究也成为儿童心理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特殊领域。Lewis等 人(1989)运用了一种“抵制诱惑情景”来研究儿童的说谎行为并对 儿童的非言语行为进行分析后发现,3岁儿童能够说谎,而且能够 隐瞒情绪表现,以此瞒住成人。研究者认为,欺骗的实质是给他人 心理上造成一种错误一信念,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则是欺骗行 为“成熟”的关键。 (3)心理理论的毕生取向的研究 Kuhn(2000)在“心理理论,元认知和推理:一种毕生观 点”的文章中第一个提出心理理论发展的毕生观点。第一篇论及老 年期心理理论的报告是由Happ等人(1998)所撰写的名为“智慧的 获得:老年期的心理理论”的研究报告,研究发现处于老年期的 正常人,虽然在非心理理论任务的操作上得分会随年龄增加而下 降,但在心理理论任务上的得分却仍能维持高水平甚至还有提高。 Freeman;J ̄出因信息传达受到诸多条件,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 《商场现代化》2010年2月(中旬刊)总第602期 有关特殊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对白闭症儿童、语言 障碍儿童的研究。Baron Cohn,Lesli(1985)对正常儿童、唐氏综 合症儿童、自闭症儿童施测了谬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所有的儿 童都能够记住测验情景的内容,唐氏综合症儿童在此测验上成绩和 正常儿童接近,而患有自闭症的儿童表现出十分落后的心理推理能 力,在对错误信念、知识状态、假装、基于信念基础的情绪等的认 识方面存在困难,不能形成“错误一信念”的判断,孤独症者普遍 缺乏心理理论。 三、关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理论解释 目前,依据对学龄前儿童误念理解的研究,心理学家从不同的 角度提出了关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理论论(建构理论):代表人物是Wellman。该理论核心论点是 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是一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如同科学理论 形成的过程。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关于心理知识的理论框架的形成和 发展存在着~系列质的变化。而这种质的变化依靠儿童与环境的交 互影响。 匹配理论:Harris(1992)等人提出了匹配理论。儿童在一系列 角色扮演情境或匹配过程,通过不断观察和再认,意识到自己与他 人具有等价关系和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能用自己的心理状态去推断 他人的心理状态。Harris也认为儿童通过角色扮演练习来增进他们 的匹配技能。 模仿理论:儿童通过模仿来了解他人的心理,通过内省来认识 自己的心理,然后通过激活过程把这些有关心理状态的知识概化到 他人身上。模仿理论强调心理模仿过程在获取社会认知知识与技能 中的重要性,但也并不排斥人们在预测、解释行为时会诉诸理论。 四、对“心理理论”研究的展望 在过去的20年里,已经有大量的研究证明心理理论领域是发 展心理学上最富有成效的领域。未来的“心理理论”的研究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扩展研究:(1)心理理论的研究朝着终身化的 趋向发展,拓展心理理论的研究对象,把研究对象从儿童拓展到成 人、老人。(2)心理理论脑机制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如对心理理 论认知活动大脑模块化定位的脑成像研究等;(3)把心理理论研 究与诸如儿童青少年的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研 究结合起来,展示更加完整的“心理理论”的图景。 参考文献: f111.H弗拉维尔.P.H米勒+S.A.米勒.认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2:250-282. 『2刘岩,张蔚等.“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21来自脑成像的证据 【Jll心理学报,2007,30(2):763—76 『31邓赐平,桑标,缪小春.幼儿心理理论发展的一般认知基 础——不同心理理论任务表现的特异性与一致性IJ].心理科学, 2002.25(5):531 53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