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龙门中学高2014级2011—2012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人:魏海东
一、夯实基础 (每小题2分,共2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纸屑(xiè) 踯躅(zhú) 慷慨志(kǎi) 否极泰来(pǐ) ....B.梵语(fàn) 纤细(qiān) 户口簿(bù) 荷实弹(hé) ....C.嫉妒(jì) 愚拙(zhuō) 芰荷衣(zhī) 丢三落四(là) ....
D.绯闻(fēi) 思量(liàng) 棘手事(jí) 咎由自取(ji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点缀 颓费 嘻戏 忍尤攘诟 B.沏茶 跋涉 婆娑 急不暇择 C.落蕊 伶娉 嗟叹 如缘大笔 D.戎装 杂煣 枭娜 揠苗助长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白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 起在荷
塘里。
(2)从槐树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 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 对着
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A.泻 升 漏 独 B.淌 升 洒 独 C.泻 浮 漏 静 D.照 浮 洒 静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商店经理信誓旦旦地说:“我们的商店绝无假货。”但一检查,几乎全是假货。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B.最近,金融、地产、汽车等行业纷纷爆发裁员危机,一叶知秋,未来的就业环境不 ....容乐观。
C.楚国的落日染红了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谄言,郑袖内惑,楚王昏庸,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 .
D.网络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和乐趣,但一些青少年缺乏自制力,沉溺于网络游戏,夙兴夜寐,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100万元,用于对在黑龙江省鹤岗新兴煤矿爆炸事故中遇难矿工家属的慰问。
B.环视全球,关于当下国际化大都市都在刻意打造浓郁的城市体育氛围,以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以及由他们引致的资本,技术和信息。
C.领导班子是廉明,能否坚持从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D.清华大学对中国5座城市的迈1万居民的居住能耕进了调研。研究结果表明,能耗的差别在于与不同人群的生活模式息息相关。
- 1 - 1
6. 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王芳每天都在收看一套主办的时事节目《焦点访谈》。
B.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并举,是我们目前的核心工作。
C.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文艺汇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种。
D.我不知道这条道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7. 下列文字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郁达夫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用“故都”而不用“北平”,含有对已逝的封建王朝深切的眷恋之意。
B. 与《诗经》用写实精神来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相比较,《离骚》也书写现实,抒发爱国热情,富有写实精神,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秀传统。
C.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全诗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表达了人们对忠贞爱情的歌颂和美好祝愿。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壁”。
D.陶渊明是魏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诗人,他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以自己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喜爱表现出的隐逸情怀,对后世文人影响很大。 8. 下列各组中,文言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怨灵修之浩荡兮。 ②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B.①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②不吾知其亦已兮。
C.①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②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 D.①渐见愁煎迫。 ②为仲卿母所遣。 9.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B.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C.蒲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 D.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10.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修辞相同的一组是( ) 例: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B.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C.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D.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同容以为度。 11.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内容,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2011年度国家公,有141万人通过报名审核,最热职位创下4961 : 1的记录。有媒体指出, 。 。出现“考公务员热”,既有 。更有 。国家就应双管齐下,既要 。更要 ,才能保障社会的公平公正,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① 这种无序的求职状态得不到有效引导和改变,将会阻碍中国发展 ② 人人争抢公务员\"铁饭碗\",是公众过度求稳心态表象的过分渲染 ③ “超国民待遇”的内因 ④ “生存压力加重“的外因 ⑤ 坚决取缔“超国民待遇” ⑥ 开发更多就业岗位
A.②①④③⑤⑥ B.①②④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⑥⑤ D.①②③④⑤⑥
- 2 - 2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每小题2分,共6分)
饮用水安全危机
生活饮用水,作为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其安全直接关乎生命健康。然而近日,国家相关报告称,“1/4的居民没有清洁饮用水”。«中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则显示,中国1073个重点城市地表饮用水源地有25%的水质不达标;地下水源地问题同样严重,115个地下水源地中,有35%不合格。
卫生部的一份检测报告称,根据现有的检测技术,发现水中有2221种有机化合物,在饮用水中发现有756种, 其中有20种致癌物,23种可疑致癌物,18种促癌物和56种致突变物,严重威胁国人的身体健康。水污染隐患令人担忧。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全世界80%的疾病,是由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而造成的。另据专家透露,目前我国每年因饮用水不安全引发疾病的情况多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当年GDP的1% 。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我国绝大多数水厂却难以应对。现在国内的水厂,主要采用高锺酸钾消毒。这种传统的工艺,只能去除水源中的泥沙、肢体杂质、微生物,以及20%-30%的天然有机污染物,主要针对的是受轻度污染的水质。而近几年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有1/3的水源是不合格的,水中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传统工艺很难将其去除。
如果水源不合格,要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水厂就应采取深度处理的方法。所谓深度处理,就是在传统的工艺上,增加臭氧活性炭。活性炭可以吸附容易吸附的有机物,而臭氧可以将大分子量的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量的有机物,从而更加有利于活性炭吸附。经过臭氧活性炭处理的饮用水,可以解决20%-30%有机污染物的问题,使 出厂的水质达到饮用标准。
日本的供水系统,目前正普及一种新的过滤技术----膜工艺。膜的孔径只有0.01微米,可去除残留在水中的污染物及细菌等小分子杂质。与传统的工艺相比,膜工艺可以提高1倍的过滤量,出厂的水质比较优良。
水厂做深度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采用臭氧活性炭的加工工艺,1吨水1天要花费300元。膜处理工艺更加贵,1吨水1天要花费400元。采用这些工艺,势必要增加水厂的运行成本。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许多城市,尤其是区县城镇的供水公司,常年处于亏损状态,根本无法对工艺、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同时,专家指出,虽然技术上可净化污水,但是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首先要做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保证水源的安全。
12.以下不属于造成我国\"饮用水安全危机\"原因的一项是( )
A. 我国绝大多数水厂缺乏资金,无法采用新工艺,不能对水进行深度处理。 B.我国很多城市的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出现了较为严重的不达标情况。 C.我国绝大多数的水厂采用的是传统工艺,难以应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 D.我国1/4的居民没有清洁饮用水,这威胁着国人的身体健康。 1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先进的水处理工艺能让人们喝上放心水,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饮用水安全危机。B.目前我国每年因饮用水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当年GDP的1%。
C.运用现有的检测技术,我们在饮用水中发现了756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有机化合物。 D.膜处理工艺先进,和传统工艺相比,水的过滤量可提高1倍,出水更快。 1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要使出厂的水质达到饮用标准,水厂就需采用臭氧活性炭、膜工艺等深度处理的方法。
B.在水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传统工艺很难全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被淘汰势在必 然。
C.日本的供水系统正在普及膜工艺,这表明日本也面临着较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D.全世界多数疾病是由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而造成的,所以,我们少饮水就会少生病。
- 3 - 3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每题2分,共6分)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北,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也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史记·孔子世家》
15.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公叔氏以蒲畔。 会:适逢,恰好 B.吾与夫子再罹难。 罹:遭遇 ..C.要盟也,神不听。 要:邀请 D.苟毋适卫,吾出子。 适:去,到 ..1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 ) A. ①宁斗而死。 ②謇朝谇而夕替 ..B. ①与之盟 ②氓之蚩蚩 ..C. ①其为人长贤 ②吾其还也 ..
D. ①今又遇难于此。 ②愿大王少假借文,使毕使于前。 ..17.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及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叔氏与卫国订立了盟约,才释放了孔子。 B.公良孺贤良,勇敢,曾经追随孔子出生入死。
C. 孔子一行经过蒲时,刚好遇上公叔氏叛乱,孔了一行被扣押。 D.孔子背育盟约一事告诉我们遵守订立盟约的前提必须是双方自愿。
18.翻译: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9.诗歌鉴赏(共7分)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上日已广。
- 4 - 4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在《饮酒》其五中,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有异曲同工妙的一句是: 。(1分) (2)前四句诗中,最能表现作者闲适恬静的心情和田园清幽的环境的四个字是: ① ② ③ ④ (4分) (3)“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一句表现了 的心情。(2分)
20、名言名句(每空1分,共10分)
1.《孔雀东南飞》中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刘兰芝起严妆时的美丽的句子是:
, 。
2.《离骚》中体现了诗人要坚持美与善的理想和坚定信念,愿意为理想而献身,至死不渝的诗句是: , 。 3.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来表达自己贤才的渴望,诗句是: , 。 4.《荷塘月色》中用通感的手法描写荷香的句子是: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5.昔我往昔, 。今我来思, 。《诗经·小雅·采薇》
6.子曰:“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五、现代文阅读(共17分)
老屋
楚岩
- 5 - 5
①绿锈斑斑的铜制钥匙插进去,往上一提,然后把门环一拧,门就开了,推开它,门吱呀一声发出沉重的叹息;同时,门楣上扑簇簇地往下掉落阵阵尘灰。
②离家已经整整九个年头。开始几年,老伴依然和这老屋厮守。每个星期六下午,我如同\"候鸟\"一样飞回乡下,与老伴相聚。彼时的老屋在我心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当我在人生的天空飞累了,可以在此睡个甜甜的觉,亦可躲避外界的风风雨雨。十年以前,我拼尽全力,把所得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积攒起来,带领妻子和未成年的儿女,每天傍晚到水塘里挖沙,又一担一担地挑回家准备改造旧屋。儿女们累得哭了,我就用美丽的语言,给他们描述住进新屋那种舒坦和惬意…… ③我们的村子原是一个破败落后的小村。小山坡下,拥挤着几百间各式各样的屋子。这些屋子,当年都是低矮的泥砖建筑,显得零乱、破败、萧条和风雨飘摇。记不清什么时候起,村民省吃俭用,累死累活,自己用田野的泥巴作成泥砖,陆续盖起来了部分泥砖结构的新房子。后来,有人盖起了红砖的屋子。再后来,更有人盖起来了水泥的楼房。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站在高处极目望去,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水泥结构的楼房,红砖的屋子、泥砖的屋子与旧时留下来的厕所、猪栏、杂物间交叉错落,黑色的、灰色的、暗红色的瓦面,和新式的水泥银灰色的屋顶,相互映衬,如同白发苍苍的老人、朝气蓬勃的小伙、打扮入时的靓女、天真烂漫的小孩拥挤在一起,年龄老幼不同,衣着斑斓各异。
④在一片古老和新潮的交替中,我家的老屋虽然算不得十分 苍老,但显然已经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⑤关上咿呀作响的木门,我到一位朋友家去做客。我们是同龄人,他离我矮,他瘦我胖。儿时,我们一起光着屁股在村前的水塘中戏水,后来又一道去放牛,在田边戽水[用戽(hù)斗汲水]捉鱼。当晚霞在天边辉映出红色或紫橙色的霞光,我们把斗笠挂在身后,骑在水牛背上,慢悠悠晃悠悠一高一低地回家来。
⑥如今,这位高高瘦瘦的牧童早已发福,成了个红光满面的大胖子,而他家建筑的气势、屋里的摆设,更是把我震住了。 啊!十多米长五层高的新楼,琉璃瓦顶,外表装修白绿相间的马赛克,光彩照人。客厅里,一色的欧式家具,真皮沙发、彩电、 录像机、音响一应俱全。当年,我的老朋友也有一问老屋,是泥砖盖的,和我的老屋相比,显得太破旧。而今天他的这间新屋,据说是两年前盖起的。沧海桑田,世事更迭,十多年前,当我盖新房时,他还住在那间破旧的老屋里,对我当时的新屋啧啧称赞,认为我有本事攒钱。而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面对他的新屋,曾经自慰于自己的新屋在村中还算时髦的我,不得不自惭形秽了。
⑦那么再过若干年,老朋友的这幢新楼,是否又会变成旧屋而显得落伍呢…… ⑧朋友家里,不断有青年男女进进出出,汽车摩托车响声不断,那是老朋友的儿子和他的朋友们,他们都是来探望朋友的小孙孙的。年轻人全都衣着新潮,说话嗓门高,行动快捷,偶然我问起他儿子这幢新楼如何,刚刚做起了爸爸的小伙子回答说\"我爸思想大老土,简直不可救药。当年叫他不要这样盖的,至少要留一个停车场,他偏不接受。你看吧,才两年,门前的车子拥挤不堪,什么新楼,现在已经成了历史文物了!\" ⑨看来,我刚才的疑问,已经有了肯定的回答。
(1).文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和“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两处分
别体现出作者对自家老屋怎样的情感?(每空2分,共4分) 答: “如同鸟儿的归巢”体现了 。 “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体现了
- 6 - 6
。 (2).第5段画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语言表达有何特点?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
上起什么作用?
答:情趣是 。(2分) 语言特点是 。(1分) 作用是 。(1分) (3).请你结合对文中\"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
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句子理解: 。(2分) 文章主旨: 。(2分) 艺术手法: 。(1分)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文章开头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将寂寥尘封的老屋呈现在读者面前。
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其中\"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一句运用了 拟人和比喻的手法。
C.作者通过描写自家老屋的破败和友人新楼的豪华,表现了自己告别过去、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
D.文章末尾通过写朋友的儿子不满意自家新楼,反映了当代青年不理解老一辈创业的艰辛,追求时髦的风气。
E.本文运用插叙手法,辅以心理描写,呈现出时空交错、现实与回忆交织的艺术特点。
六、语言表达及运用(共14分)
(1).写出下列对联所赞颂的人物以及高中语文必修二中所学习的该人物的代表作。(4分)
①.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人物: 代表作:《 》 ②.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人物: 代表作:《 》
(2).结合个人的感情对汉字进行新的理解,可以赋予汉字特殊的意义。请仿照示例,
对以下两个汉字进行别解。要求紧扣字形,有积极意义,表述简练(4分)
示例:惩——对心的征服,才是处罚的最终目的。
起——欲要崛起,就必须起自己的路。
答: ①悟: 。
②劣: 。
(3).下面是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中的一段话。请以“北国的秋”开头,用自己的
话概括这段话的基本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
- 7 - 7
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北国的秋 (4).我校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要求住校生为自己的寝室拟一个室名,体现雅居寄情
的主题。请你代拟一个3个字的室名。要求内容健康,有文化内涵,并拟一副对联(字数相等,结构基本相同)解释室名的寓意。(4分)
示例:凌云阁——胸怀凌云壮志,心系天下苍生
答:
七.作文(60分)
请看右边的漫画,然后以“缺心时代”为话题进行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能脱离材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南充龙门中学高2014级2011—2012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答 题 卷
- 8 - 8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命题人:魏海东
一至三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 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号 答 案 四(共25分) 18.翻译: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 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诗歌鉴赏(共7分) (1)在《饮酒(其五)》中,与“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有异曲同工妙的两句诗是: 。(1分) (2)前四句诗中,最能表现作者闲适恬静的心情和田园清幽的环境的四个字是: ① ② ③ ④ (4分) (3)“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一句表现了
的心情。(2分)
20、名言名句(每空1分,共10分)
1.《孔雀东南飞》中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刘兰芝起严妆时的美丽的句子是:
, 。 2.《离骚》中体现了诗人要坚持美与善的理想和坚定信念,愿意为理想而献身,至死不渝的诗句是: , 。 3.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来表达自己贤才的渴望,诗句是: , 。 4.《荷塘月色》中用通感的手法描写荷香的句子是: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 5.昔我往昔, 。今我来思, 。《诗经·小雅·采薇》 6.子曰:“ ,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 ,小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五、现代文阅读(共17分)
(1).文中“如同鸟儿的归巢”和“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两处 分别体现出作者对自家老屋怎样的情感?(每空2分,共4分)
答: “如同鸟儿的归巢”体现了 。 “宛如我一样,成了个年近六旬的初老之人”体现了 。 (2).第5段画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趣?语言表达有何特点?这段文字在全文结 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情趣是 。(2分)
- 9 - 9
语言特点是 。(1分) 作用是 。(1分) (3).请你结合对文中\"历史以一时难测的高速冲向前方\"这句话的理解,分析本文主旨。
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答:句子理解: 。(2分) 文章主旨: 。(2分) 艺术手法: 。(1分)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4分)
A.文章开头一系列的细节描写,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将寂寥尘封的老屋呈现在读者面前。
B.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其中\"这一切,仿佛是悄悄进行的,又仿佛是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地涌现出来的\"一句运用了 拟人和比喻的手法。
C.作者通过描写自家老屋的破败和友人新楼的豪华,表现了自己告别过去、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
D.文章末尾通过写朋友的儿子不满意自家新楼,反映了当代青年不理解老一辈创业的艰辛,追求时髦的风气。
E.本文运用插叙手法,辅以心理描写,呈现出时空交错、现实与回忆交织的艺术特点。
六、语言表达及运用(共14分)
(1).写出下列对联所赞颂的人物以及高中语文必修二中所学习的该人物的代表作。(4
分)
①.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人物: 代表作:《 》
②.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人物: 代表作:《 》
(2).结合个人的感情对汉字进行新的理解,可以赋予汉字特殊的意义。请仿照示例,
对以下两个汉字进行别解。要求紧扣字形,有积极意义,表述简练(每空2分,共4分)
示例:惩——对心的征服,才是处罚的最终目的。
起——欲要崛起,就必须起自己的路。
答: ①悟: 。
②劣: 。
(3).下面是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中的一段话。请以“北国的秋”开头,用自己的
话概括这段话的基本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北国的秋 (4).我校为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要求住校生为自己的寝室拟一个室名,体现雅居寄情的主题。请你代拟一个3个字的室名。要求内容健康,有文化内涵,并拟一副对联(字数相等,结构基本相同)解释室名的寓意。(4分)
示例:凌云阁——胸怀凌云壮志,心系天下苍生
答: 。
七.作文(60分) - 10 - 10
400 - 11 - 11
800 - 12 -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