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近年来,全球经济、贸易和金融的内部出现了结构性变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 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随着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13,-7-,资本流动格局也 , 不断发生变化,国际金融中心呈现多极化趋势 中国金融崛起 改变世界金融格局 中国资本市场在完成股改后,无论 球最大的,2005年占全球股市总市值的 是从制度规范还是市场规模、结构都实 40%,美、日 欧三家占世界股市总市 现了历史性跨越 进而推动了中国金融 值的81%。因此,发达国家仍然是全球 的崛起。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必将成为 股市的主导。但美 日、欧三家所占的 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而导致中国资本市 市场份额出现了此消彼长态势。美国 场跨越式发展的原因,除了股改带来的 的份额从2001年的48%下降到2005年的 新的制度平台 还有中国经济的高速增 40%,欧盟没有发生变化,而日本的市 长、流动性充盈、人民币升值和居民投 场份额却大幅增加,上升了1 0个百分 资意识的觉醒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正是 点。亚洲国家(不包括日本)的份额也 这些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中国资本 由2001年的5%上升到2005年的11%, 市场经历了历史性跨越。 成长为世界股市一支重要力量。 2006年以来 随着中国股市的急剧 一全球金融中心呈现多极化 扩张 世界股市的格局已经发生了显著 、趋势 变化。按照2007年10,Ej末的数据计算 进入21世纪以来 全球经济一体 加上股市,中国股市已经发展成为 化程度进一步加强。伴随着国际贸易和 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股市。中国资 国际投资快速增长 金融自由化程度的 本市场正在发展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资本 提高。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资本流动规模 市场之一。 不断扩大。金融市场的联动性也日益增 中国股市相对美国股票市值的比 强。全球资本市场在美国、欧盟和日本 重从2006年开始增长 2007年所占比 主导的基础上,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 重大幅提高到1 8 1 8%。2007年的数据 场国家的崛起。正在逐渐改变全球金融 显示:中国股市的迅速扩张导致全球 体系的格局。金融中心多极化趋势进一 股市的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美国股市 步加强。 总市值占全球股市总市值的比重下降 全球主要股票市场在经历了2001 到32 78%,相对2005年的40%下降了 2002年的低谷后。在美国股市的带领下 7 22个百分点。而中国股市的份额则上 路震荡上扬。由于各国资本市场的发 升到6.90/左右,是仅次于美国 日本和 展速度差异。全球资本市场的格局正在 欧盟的第四大股票市场。 发生悄然变化。美国股票市场仍然是全 从股票市场融资额看,据世界交易 4O中国总会计师月刊 所联盟统计:2006年全球前三位融资场 所(包括IPO: ̄I]再融资)分别是美国、 英国和,分别占全球总融资额的 17 7% 14 1%和9 6%:2007年前10 个月,全球融资规模再度扩大,上海证 券交易所筹资总额排名位列第六,lP0排 名第二,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 二、全球金融中心多极化趋势 不可逆转 在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际贸 易格局变化和国际资本流动方向转变的 条件下.全球资本市场和银行业格局正 在进行不断调整。美国虽然仍旧保持着 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但随着欧洲一体 化的深入而导致的欧洲金融业的再度繁 荣,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 的崛起,国际金融中心多极化的趋势不 可逆转。 20世 ̄ffg0年代以来 世界经济保持 着相对稳定增长。美国在经济总量上一 直处于领导地位 2006年其GDP总量约 占世界总量的1/4,是排名第二的日本 GDP的2 8倍,并且超过日本、德国、中 国、英国四国GDP的总和。美国强大的 经济实力为其长期保持世界金融中心的 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欧洲 国家摆脱了2001年的经济下滑开始快速 增长。欧洲1 3国的经济总量从2004年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SPECIAL PROGRAM珏瓤圆始就与美mGDP;f ̄差很小,成为世界第  场的信息,导致各国投资者预期的一致 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增强实力,国际银  全球资本市场的联动 国际资本的全球 银行业的格局也因此发生了剧烈变化。化配置是导致全球资本市场联动的最直 2006年以前的几年.无论是从资产规模 还是市值,美日欧银行都是世界银行业 行间强强联合的并购案例经常发生.而 二大经济体。日本经济从1 996年开始就 性,而这种预期的共同变化必然会引起 步入长达]O年的经济萧条期,但其经济 总量仍然庞大 到2OO6年为止一直保持 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和第三大经济体 接因素。 的地位。而欧洲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全 中国资本市场与全球主要资本市 的绝对主导。但2006年以来,中国良好 性,在2005年之前都不是显著 的经济和金融环境为银行业的发展提供 球金融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与他ff1] ̄ 场的相关 大的经济实力密不可分。  相关,相关系数都在0 1以下.而且在 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的环境 2000年一2OO4年时,与美国道琼斯指数 中国银行业通过剥离不良资产.引 下.新兴市场国家加快了经济增长的速 度.中国和印度就是最好代表。中国保 持了长达2O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年均 增长率在9%左右.2006年时已是世界 第四位经济大国。印度也保持了十几年 的高速经济增长,其规模也达到了一定 水平。新兴市场国家不仅总量上在全球 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高.而且其增速也 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水平。在国际金 融中心出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下,中国 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也随之加快. 目前这一发展态势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 非常难得的机会。在目前国内资产价格 泡沫、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热钱流 入、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等一系列问 题交织在一起的时候,也给我们提供了 难得的发展机遇。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 验和失败教训.应该采取顺势而为的战 略来制订相关,做到有所为.有所 不为,做大做强资本市场,促进我国金 融业的快速崛起和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 建立 三、中国与全球资本市场的联 动性 随着中国经济对91、依存度的提高和 投资者的国际化,中国与全球资本市场 的联动性也越来越强。全球资本市场联 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一体 化程度提高.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 更加紧密.一个经济大国经济的波动会 导致其他国家经济的波动,从而引起资 本市场的联动: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发 达.投资者很容易获得世界各国资本市 和日经指数是负相关。2005年一2OO7 年,我国资本市场与美国道琼斯指数的 相关系数达到O 46,与恒指的相关 系数也达到O 43的水平.与日本和伦敦 市场的相关系数也都在0 1 5之上,但与 德国法兰克福的相关度在下降。因此, 2005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与世界主要 资本市场的联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并 且相互之间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这进 步说明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得 到了显著提高。 股改的完成重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 制度基础.中国资本市场从此开始了价 值回归和蓬勃发展之路。而推动中国资 本市场跨越式发展除了制度因素外,还 有经济的快速发展 流动性充盈、人民 币升值和居民投资意识的觉醒等诸多因 素的影响.正是这些内91、因素的共同作 用才使中国资本市场正在经历跨越式发 展。理论和实证也说明.经济增长是金 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经济增长不仅产 生了对金融的需求,而且为金融的发展 提供了丰富资源,推进了中国金融的崛 起.也为整个金融业的繁荣和结构优化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依靠资本 市场的融资功能、定价功能、信息披露 机制和公司治理机制,银行.保险、信 托公司获得了畅通的融资渠道和业务创 新平台。可以说,资本市场的发展是整 个金融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平台。 四、中国金融的崛起正在改变 世界金融格局 20世.*Bgo年代以来,全球银行业的 进境外投资者并加速上市,资产质量和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06年中国工商银 行 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首次同时 跻身世界银行总市值1 O强。中国银行业 经过入世后近5年的崛起,不仅改变了 亚洲金融版图,而且正在改变世界银行 业的格局。 2001年按照一级资本排名的世界前 1O大银行中,美国占3席.日本占5席, 法国和中国各占1席;到了2006年.美 国占3席,中国则占2席.欧洲各国共 占4席.日本只有1席。按照资产总额排 名,2003年美国占2席,日本占3席,欧 洲各国占5席;2006年.美国虽然仍占 2席,但排名却大幅下降.而欧洲则占 7席,且排名大幅上升,日本只剩下1 席。如果按照总市值排名,2006年前1 0 名中,美国、欧洲和中国各占3席,日 本占1席。 上述分析可见,近年来世界银行 业的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并购 重组后的欧洲银行已经在世界银行业 中占稳了自己的位置,美国银行业的 地位虽然相对稳定 但从资产总额和 总市值看,已经受到了欧洲和中国银 行业的挑战。相对日本银行的衰退 中国银行业的崛起为亚洲在世界银行 业的竞争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而正 在高速成长的中国银行业.将会在未 来一段时间内对世界银行业发起挑 战,并且改变全球银行业的格局。回 网上浏览,请登录中国总会计师网( 而com.m) 2008・05总第58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