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及其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及其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九壹网
前沿理论与策略区域治理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及其质量控制策略研究

张泽润

河北省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河北 秦皇岛 066000

摘要: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等。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严重的威胁了人们的出行安全,阻碍交通;破坏厂矿,掩埋村庄。本文从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要点出发,提出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一、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要点

1锚索施工

为了提高边坡岩体的整体性,有效控制岩体的位移,促使其稳定,需要进行锚索施工,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地下水段,所以选择的锚索材料应该是抗腐蚀的,同时也应该是高强度的,有利于加工和安装;钻孔问题是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为了保证钻孔的精确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点是对施工墙体进行专业的审核,在专业审核基础上进行施工;第二点是根据实际地质情况选择功效高、性价比高的钻机。第三点是保证钻孔架的稳定性,保证钻孔过程中不会出现偏差[1]。

施工过程中的注浆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为了使浆液能够填充满管道,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点是均匀混合注浆的原材料,第二点是保证浆液顺利流动在浇筑管道的外部。当遇到特殊情况时,比如当搅拌的浆液过多导致浆液喷洒出搅拌机时,工作人员应立即关闭开关,停止注浆,减少浆液的溢出,节约建筑原料,当浆液未能充满整个管道内部时,要增大注浆的浆液量,保证浆液在管道内充分流动并充满整个管道内部。

在首次注浆结束后等待一定的时间,当管道内的浆液完全凝固时,再次向管道内的进浆口注入浆液,填充进浆口。

2抗滑桩施工

抗滑桩施工是紧接着锚索施工完成后的下一步施工操作。抗滑桩是穿过滑坡体深入于滑床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其稳定边坡的作用,适用于浅层和中厚层的滑坡,是一种抗震处理的主要措施。抗滑桩的施工步骤分为四步,第一步是确定桩位,桩位的选择取决于地质条件,桩需要打入稳定地层中来稳定滑坡。第二步是为抗滑桩打孔,根据已经设计好的孔的深度和宽度,进行孔的开挖。为了节省人力,首先采用工程机械作业,挖出大致的形状,最后由人工继续进行挖掘。第三步是浇筑抗滑桩的管道,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浇筑材料严格按照建筑标准来混合,同时也要保证管道内充满浇筑材料,不能存在缺口。第四步是施工质量的验收,通过

检测混凝土强度,桩长,孔径或断面尺寸,桩位,竖直度,钢筋骨架底面高层来完成抗滑桩的检测。

3回填护坡施工

回填护坡的工艺流程包括现场测量放线,清理场地,检验回填土质,先从底部分层铺土,再分层碾压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在填土前,将场地地表清理干净。若地表有积水,应先将地表上积水及含水率过大的泥土清除后才能回填,再利用自卸汽车成堆卸土,配以人工或推土机填土;检验回填土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采用机械填土,视现场条件采用铲车及自卸卡车方式。回填料时应水平填筑。碾压原则为“薄填、慢驶、多次”。碾压方向应从里向外。碾轮路线应重合搭接。运行中振动碾压机机械距填方边缘应大于2.0m,防止溜坡倾倒。填方边缘压实不到之处采用人工蛙式夯夯实。每压实一层后,用铲车等履带机械进行表面拉毛,以利结合。随即进行相关检测工作,分层检验结果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按设计标高填筑完成后,进行平整和测量,恢复各项标桩,按设计图纸要求检查纵坡、横坡、边坡和相应的标高等,根据检测结果编制整修计划,然后对外形进行整修,使之与设计图纸符合,尺寸误差满足规定要求,且具有满意的外观,用挖掘机将表面压光。

二、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1施工前质量控制的措施

(1)设计交底前,熟悉施工图纸,并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

(2)参加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签认设计技术交底纪要。

(3)开工前审查施工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签发《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并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4)审查总承包单位所选择的专业分包单位的资质、特工种人员的上岗证,

符合要求后专业分包单位可进场施工。

(5)开工前审查施工承包单位的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符合有关规定并满足工程需要时给予批准。

(6)审查施工承包单位报送的测量方案,并进行基准测量复核。

(7)建设单位宣布对总监理工程师的授权,施工承包单位介绍施工准备情况,总监理工程师做监理交底并审查现场开工条件,经建设单位同意后由项目监理总工程师签署施工单位报送的《工程开工报审表》。

(8)对符合有关规定的用于工程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使用前施工承包单位通知监理工程师见证取样和送检。

(9)负责对施工承包单位报送本企业实验室的资质进行审核,合格后予以签认。

(10)负责审查施工承包单位保送的其他表。

2施工中质量控制的措施

施工中质量控制最重要的过程是施工质量过程监管,它是由施工工艺、施工工序以及现场管理过程组成,在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控制和监管每一步施工步骤,对隐蔽工程应该重点监察,安排工作人员在现场进行定时巡查和突击检查,来保证工程的质量。在管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施工标准。以保证施工的质量。

3施工后质量控制的措施

工作人员要敢于承认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的短板,收集整理施工过程中的资料,保证建筑施工材料的齐全,有利于后期的施工检查;施工完成后,各个施工单位撤离施工现场,此后,施工单位应继续保持对滑坡治理工程的安全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保证工程质量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结语

在滑坡治理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滑坡的类型进行施工建设;在质量监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建筑施工的相关标准,保证工程质量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高占龙.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消费导刊,2017,(30):222.

· 17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