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年浙江衢州柯城区小学招生入学问答

2021年浙江衢州柯城区小学招生入学问答

来源:九壹网
【 导语】幼升⼩不仅仅是对孩⼦的考察,更是对家长的⼀次修⾏。所以对于幼升⼩相关的,我们家长⼀定不能糊涂。为了让家长及时获悉各地招⽣,今天为⼤家分享了2021年浙江衢州柯城区⼩学招⽣⼊学问答,请⼤家及时关注。如有幼升⼩⽅⾯的疑问,敬请关注为您发布的资讯。

  1、有哪⼏所民办学校在柯城区招⽣?在柯城区招⽣⼈数分别是多少?

  2021年有三所市直民办学校在柯城区招⽣。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在柯城区招⽣380⼈;衢州市菁才中学在柯城区招⽣221⼈;衢州市⾼铁新城外国语学校初中部招⽣180⼈、⼩学部招⽣120⼈,其中在柯城区的招⽣⽐例与⼈数根据实际报名情况核定。以上⼈数含保障⽣和协议约定⽣。

  2、民办学校报名是否有条件?可以三所民办学校⼀起填报志愿吗?

  凡有意愿就读民办学校的学⽣,符合柯城区公办学校报名条件,均可填报民办学校。三所民办学校(初中)均可报名,但要根据⾃⼰的选择,明确第⼀志愿、第⼆志愿、第三志愿;如果只选择⼀所民办学校,那么第⼆、第三志愿不填。家长所填志愿及顺序是学校录取的关键依据,报名结束后⼀律不得更改或补报。  3、可以从衢州市其他县(市、区)平台报读柯城区公办民办学校吗?

  意愿在柯城区公办民办学校就读的学⽣,均须通过柯城区报名平台进⾏报名,若选择其他县(市、区)平台报名,⾮柯城区户籍学⽣将不予安排在柯城区学校就学;柯城区户籍学⽣若未被民办学校或该县(市、区)公办学校录取的,回到柯城区就读,将视剩余学位,统筹安排⼊学。

  4、报民办学校未被录取,回到公办学校怎么录取?被民办学校录取能放弃吗?

  报读民办学校未被录取的,回到公办学校录取时其排序不受影响。区教育局根据公办学校的剩余招⽣计划,按“直升⽣”“划⽚⽣”“统筹⽣”等录取顺序录取所有符合报名条件的还未录取的⼉童少年。被民办学校录取后因故放弃民办学校⼊学资格申请就读公办初中的,不予⽀持,确有家庭临时发⽣重⼤变故造成经济困难及其他特殊原因的,由家长向录取学校提出申请,再由区教育局视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学。如有学⽣家长放弃录取资格,不安排递补录取。  5、民办初中是如何按志愿分批录取的?

  区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向柯城区招⽣的民办初中录取⼯作,录取按照志愿分步分批进⾏。第⼀次录取在第⼀志愿填报该学校的学⽣中进⾏,志愿⼈数未超过核定招⽣计划数的,则⼀次性全部录取;超过核定招⽣计划数的,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录取。若第⼀志愿录取未完成招⽣计划数的,从第⼆志愿填报该学校的学⽣中录取,志愿⼈数超过计划数的,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录取。若第⼆志愿录取未完成招⽣计划数的,从第三志愿填报该学校的学⽣中录取,志愿⼈数超过计划数的,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录取。还未完成招⽣计划数的,可向市教育局申请到本市域内其他县(市、区)补录,仍未完成招⽣计划的不再组织招录⼯作。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实施全程录像,公证机构参加,全程接受社会监督,派位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6、九年⼀贯制学校⼩学毕业⽣可以报读民办初中吗?若未被录取,是按怎样的⽅式⼊读初中?

  九年⼀贯制学校的⼩学毕业⽣既可以根据⾃⼰的意愿报名民办初中,也可以选择直升本校初中部。若未被民办初中录取,则以“直升⽣”⾝份录取进本校初中部,不能以其他⾝份类别重新选择学校。  7、衢江区户籍在柯城区有⾃购产权住宅,可以报名柯城区公办中⼩学吗?

  衢江区户籍⼉童少年的法定监护⼈在柯城区有⾃购产权住宅的,可以报名⼊读柯城区公办中⼩学。区教育局视当年报名及学位余额情况统筹安排⼊学,统筹顺序安排在法定监护⼈双⽅持有《浙江省居住证》的流动⼈⼝随迁⼦⼥之后,以⾃购产权住宅取得的时间先后排序,不服从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的视作放弃在柯城区⼊学的机会。  8、城乡留守⼉童可以申请到⿅鸣⼩学七⾥校区就读吗?

  可以。为进⼀步落实深化《浙江省⼈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童关爱保护⼯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

〔2016〕50号)⽂件精神,切实解决留守⼉童学习、⽣活上的实际困难,有就读乡村寄宿制⼩学(⿅鸣⼩学七⾥校区)需求且符合柯城区⼊学报名条件的留守⼉童,其法定监护⼈均可向区教育局提出申请。

  ⿅鸣⼩学七⾥校区地处七⾥乡⼤头村,共有6个教学班,13名教师,管理与⿅鸣⼩学同步,师资由⿅鸣⼩学统⼀调配,是柯城区探索“城区托管乡村弱校”均衡城乡教育模式的发源地。学校环境优美,拥有全科教室、互联+课堂等全省⼀流的教育教学设施。顶层设计前瞻,紧紧围绕“四会”育⼈⽬标,全⼒打造“家庭样、书⾹样、实践样、数字化”的现代化⼩学,是我省寄宿制学校智能化建设与新劳动教育的样板校。学校配有学习导师、⽣活导师,为学⽣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寝室配有独⽴卫⽣间、⼈脸识别系统、洗⾐机、烘⼲机等设施⽤品;每个孩⼦配有监测健康的⼿环、⽅便学习或与家长视频的平板。“⼤带⼩”的混龄居住、混龄就餐、混龄实践让学校⽣活充满了“家”的味道。教育部陈宝⽣、副成岳冲、省教育陈根芳等领导现场调研时都给予了⾼度肯定。

  如有疑问,请致电相应学校或教育科(0570-3026874)进⾏详细咨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