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格田整理、坡改梯工程

格田整理、坡改梯工程

来源:九壹网
格田整理、坡改梯工程

一、施工准备 1、导流及渡汛

根据工程的性质和所处地带,部分必须对进行围堰挡水处理。 2、基坑排水

为保证各分项工程的顺利施工,围堰形成后,需排除基坑积水及渗水,采用污水泵从基坑抽排水,初期排水时间每处12h。经常性排水采取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每处均采用排水设备。

3、与当地气象、水文部门密切联系,作好天气情况预报。 4、防护排水期间,对围堰原边坡和新填边坡作好保护。

5、加强施工区内冲沟、山洪和地下水的引排措施,加大水泵的抽排强度,尽量减小施工区内积水程度。

二、土石方开挖 1、测量放线

①根据梯/格田规划确定为梯/格田区的坡面,在其正中(距左右两端大致相等)从上到下划一中轴线。

②根据梯/格田断面设计的田面斜宽,在中轴线上划出各台梯田的基点。 ③从各台梯/格田的基点出发,用手准向左右两端分别测定其等高点;连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格田的施工线。

④定线过程中,遇局部地形复杂处,根据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原则处理。为保持田面等宽,可适当调整埂线位置。

2、田坎清基

①以各台梯/格田的施工线为中心,上下划出50cm~60cm宽,作为清基线。 ②在清基线范围内清除表土厚约20cm,暂时堆在清基线下方,施工中与整个田面保留表土结合处理。

③将清基线内的地面翻松约10cm,清除石砾等杂物(如有洞穴,及时填塞),整平,夯实。

3、土石方开挖

(1)开挖时要控制好基础坑底的标高,遇到地下水时利用集水井集水,并用

抽水泵抽干。

(2)开挖时需要支撑开挖时,挖土与支撑互相配合,以免槽壁失稳导致坍塌,且开挖时,机械不能进入未设支撑的区域内。

(3)基坑土方开挖注意事项

①要注意防止基坑内的弹性隆起:基坑开挖过程中,随着土的挖除,下层土因逐渐制载而有可能回弹,尤其在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如搁置时间过久,回弹将更为显著。

②施工中减少基坑弹性隆起的一个有效方法是把土体中有效应力的改变降低到最少。方法是尽快施工管道和基坑土方回填,利用管道的重量来代替被挖去的土体的重量。

4、土方开挖安全措施

①挖土分层进行,合理放坡,防止塌方、溜坡等造成机械倾翻、淹埋等事故。开挖过程中,需设专人指挥,严禁机械在陡坡上转弯。

②土方开挖过程中,严格人、机分开作业,在机械开挖时,施工人员不下到基坑底处,人工清理基坑时,机械远离开挖面处,防止机械的振动造成土方塌方。

③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使用相应的劳动保护产品,施工过程中,需设专人在地面上进行安全观察,发现不安全苗头,立即通知基坑处作业人员马上离开基坑上回地面。

三、土方回填

1、铺摊:采用推土机铺摊,采用人工拉线整平(挂线间距不大于20m),边角部位推土机铺摊不到位的地方,部分亦采用人工铺摊,但必须达到设计边线。

2、由于各个填筑部分的角度与其它部位存在高差,故先填筑较低的角,待填至与其它部位持平后,再与其它部位一起填筑。此部分填筑时,存在高差处做成不大于45°的斜坡,以保证充分接槎。

3、如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做成斜槎,每层接槎处的水平距离错开0.5~1.0m,并充分压实。

4、夯实:土方采用夯实机夯实,每层最少2遍(如果仍不能达到设计要求,适当增加碾压遍数,直到达到设计要求)。边缘或转角处用蛙式打夯机补振。

夯实顺序为:从四周向中间,先长向后短向。

夯实时,先用推土机摊平,再用夯实机夯实2遍,最后打夯1遍,直到达到标准为止。

5、检测: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6、找平和验收:施工时,拉线分层找平,碾压密实,测定点数为每300㎡1个点。最后一层碾压完成后,表面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

7、人工夯实方法

对于部分边角处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时,打夯之前对填土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

四、地块平整及表土剥离

地块平整后,及时填写相应的隐蔽工程验收报告,经监理单位验收签证合格后,才可进行地块平整。平整时采取就近原则,尽量做到挖填平衡。把原来收集的表土摊铺到地块上,土层厚度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切实保证表土质量,一般厚度大于30cm,同时,铺完后地面高程与设计高程误差不超过3cm。回复的表土中不得有石块、砂砾石、草根等杂物,若有必须彻底清除干净。

1、土方平整施工前,采用机械和人工相结合彻底清除开挖区域内的树桩、树根、杂草、垃圾、废渣等。

2、表土剥离,将拟进行表面取起,推至指定地点堆放,再采用推土机进行大面积粗平,按田块设计高程削高填低,局部高差较大处,采用铲运机铲运土方回填,尽量做到挖填同时进行。等大面平整出来后再采用人工精平,对推土机无法达到的边角、死角以及田块内部不平整区域进行平整,使之与设计相符,并回填剥离表土;田块平整完成后采用人工修筑土埂。施工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控制田面高程。新造表土翻松则采用推土机的松土器进行耙松处理或采用拖拉机配合犁进行翻犁,使其适于耕作。

3、坡改梯实行双指标(面积和方量)控制;坡度大于15°的生产路施工时,必须同时满足人行和独轮车行。

五、修筑土埂

土埂的施工在表土回覆完毕,经过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土埂夯筑要密实、线条顺直、防止漏水。在田埂内侧采用粘性土进行涂抹夯实,并进行放水试验。土埂外侧选用粘性较强的土壤,逐层压实后修坡,拍打结实。当土埂高度

较大时,设置挡土墙。

1、要求:

(1)田埂须用生土填筑,不能夹有石砾、树根、草皮等杂物; (2)修筑时须逐层推土、逐层夯实。 2、筑土埂方法:

(1)定线。根据原坡耕地面坡度和原耕作情况确定埂坎施工线,要求沿着等高线放线,实行大弯就势、小弯取直。施工时,根据原地面坡度选择经济合理的土坎高和土坎侧坡。

(2)清基。沿施工线清基,根据原地面坡度确定土埂底宽,将基础范围内的表土堆放在清基线以外,清除基础内的石块,将基础整平、夯实。

(3)筑埂。先将表土集中,再挖生土层逐层夯筑土埂,每道埂全面均匀地同时升高,避免出现高低不齐影响质量。筑埂升高过程中根据设计的埂坎侧坡逐层向内收缩,并将埂坎外面用木棒夯实拍光,做到每道埂顶基本水平。

(4)平整。在筑埂的同时挖生土逐层随埂回填,将埂后填实,使回填土与土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最后再将表土还原。

六、钢筋砼网格护坡工程 (一)施工放样

现浇砼网格骨架工程分段施工,分段放样,根据路基中线及横坡放出方格骨架坡角(顶)线,并确定其骨架基础顶面高程,根据该段边坡长度准确放出骨架位置。线位设好以后报请监理检查,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二)砼材料及浇筑要求

由于混凝土需要在坡面上浇筑,将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3~5cm,且和易性好。因骨架尺寸较小,且处在斜坡上,浇筑时采用人工插钢钎振捣。为防止混凝土下滑,可采取隔段加挡板横隔的方式。

(三)施工方法 1、骨架沟槽开挖

由于在坡面上作业,且骨架宽度只有40cm,不宜采用机械作业,全部采用人工开挖沟槽,人工开完前根据测量放样确定的位置,上下拉通,同时严格控制好开挖的宽度和深度,不得超挖和欠挖,保证其骨架边线顺直,从上往下进行开

挖,不得有松土留在沟槽中,并用人工拍打密实。一般根据施工能力及天气情况确定开挖长度,不得将开挖好的沟槽长时间晾置。

2、骨架基础沟槽开挖

待某一段上部的骨架及拱肋沟槽开完完毕后,清走该段内弃土,然后恢复其护脚基坑开挖边线及高程控制点,可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开挖,开挖完成后用人工清走坑底松土,并用小型振动强夯机进行整平压实。

3、护坡基础施工

基坑开挖完成后,先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模,装模完成后,再次复核护脚基础的平面位置及标高,确认无误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检查验收,进行浇筑护脚基础混凝土。注意必须采用人工插钢钎振捣密实。

4、网格骨架砼浇筑

在基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即可浇筑上部的方格骨架混凝土。采用溜槽或斗车运输,同样要求振捣密实。

5、养生

每施工完成一段,待混凝土初凝后,用土工布覆盖,定时洒水养护,覆盖养生7天,养护期间避免外力碰撞、振动或承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