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1.适用范围
适用于蒙华铁路MHTJ-17标段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水泥搅拌桩施工。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以下规范、标准、文件:
《路基工程大样图集》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02-2015 )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2.2外业技术准备
收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水泥搅拌桩结构形式及技术参数要求。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3.1水泥搅拌桩正三角形布置,桩间距1.1m,桩径0.5m,桩长6.0~7.2m,(桩端嵌入硬层内不小于1.0m)桩顶面设0.5m厚碎石+0.1m中粗砂垫层,内铺设一层双向高强土工格栅。其极限抗拉强度不小于110kN/m,两端回折不少于2.0m,单桩承载力77.75kN,复核地段承载力113kpa。
3.2施工前应平整场地,清除桩位处地上及地下障碍物,场地低洼时应回填粘土料,不得回填杂类土。
3.3加固料浆液应按设计试验确定的配合比采用机械拌制,浆液应随拌随用,配置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供浆应连续。
3.4钻进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钻杆的垂直度。
3.5钻头钻到设计深度后应确保浆液到达桩底,严禁在没有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桩底应原位喷搅一定的时间。
3.6钻头提升至桩顶以上0.2m~0.5m时方可停止喷浆,保证桩头质量。 3.7浆体喷射搅拌桩施工应确保喷浆连续均匀,因故停浆继续施工时必须重叠接桩,接桩长度不应小于0.5m。
3.8水泥搅拌桩施工过程中要经常检查钻头直径,钻头直径磨耗量不应大于10mm。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原地面处理→测量放样→钻机就位→搅拌钻进→钻进至桩底设计深度→喷浆-搅拌-提升钻头→停止喷浆→复搅至桩底深度→提钻并搅拌至桩顶20cm以上→成桩结
.
精品文档
束→施工下一根桩。
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按“三检(自检、复检、专检)”制度执行。 4.2工艺流程
喷浆、搅拌、提升至桩顶 复搅下沉至设计复搅深度 喷浆搅拌并提升至桩顶: 成桩及复搅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喷桩接桩的重叠长度不小于0.5m; 单桩喷送加固料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桩头搅拌,时间按工艺性试验确定 钻机移位 桩头处理 确认达到设计深度和地层,记录施工设备贯入地层的反应,核查地质资料 测量放样 钻机就位 检查钻杆垂直度及对位偏差 预搅钻进 送气,启动记录仪 原地面处理 关闭记录仪 成桩检验,桩身完整性、均匀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单桩或 复合地基承载力复合设计要求 水泥搅拌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
5.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5.1.1开钻前要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熟悉地质报告,掌握施工图纸
.
精品文档
及其技术标准。
5.1.2测量放样,平整地表。
5.1.3在施工现场根据地质情况分段取样,按设计要求进行室内配比试验,确定浆液配比。并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不少于3根),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加固材料掺入量、钻进速度、提升速度等)。
5.2施工工艺 5.2.1测量放样
按照设计的搅拌桩的平面布孔图放样并编号,在桩位处地面钉设不易更改的标记(喷红漆的小木桩),方便在施工中迅速确定桩位。
5.2.2机具定位
将钻机安置在设计的孔位上。使钻杆头对准孔位的中心,桩位对中偏差不超过50mm;钻机就位后对钻机进行水平校正,使其钻杆轴线垂直对准钻孔中心位置,施工时钻杆的倾斜度不大于1%。
5.2.3钻孔搅拌作业
配置好的浆液不应离析,供浆必须连续,固化剂和外加剂的用量、泵送浆液设专人记录。施工过程中随时监测加固料的用量、桩长、复搅长度,评定成桩质量。如因故停浆,继续施工必须重叠管路,接桩长度不小于0.5m,停机超过3h,要拆卸输浆管路,清洗干净,在原桩位旁边补浆。
5.2.4机具移位
上一根桩施工完毕,清除叶片及钻杆上泥浆,钻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施工。
5.2.5桩头处理
搅拌桩完成28d后,进行桩头切割,采用水平切割机切割,按照桩头顶端抄平→水平切割→人工局部清理→清运桩头的程序施工,截除的桩头不影响桩身的完整性。
6.劳动组织
6.1劳动组织模式:采用作业队组织模式。
6.2施工人员应结合已经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等进行合理配置。
6.1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
人员 作业队长 技术负责人 技术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及试验员 工 班 长 领工员 机操手 机械工 数量 1人 1人 5人 1人 1人 4人 10人 精品文档
其中作业队长、技术负责人、技术员、专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6.3班长质量责任制
(1)对本班组人员经常进行质量意识教育,认真贯彻质量管理制度和各项技术规定、质量标准,签订质量责任书,由工班长进行本班组的工程质量自检,工区技术员进行复检,工区质检员进行专检,从而杜绝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2)领导本班组成员严格按图纸、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对本班组的工程质量负质量责任和经济责任。
(3)严把材料使用关,拒绝和制止使用不合格材料。对不合格的工序做到上道工序不交,下道工序不接。接受质检人员的检查指导,随时纠正违章操作现象。
(4)组织班组人员按时填写各种原始记录、统计报表,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5)对本班组人员操作的不合格工序,应主动进行返修重做,直至合格。
7.材料要求
水泥搅拌桩水泥一般采用选用的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当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原材料应按相关规定进行进场检验,并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水灰比可取0.8~1.5(一般为1:1),根据需要可加入适量的外加剂,掺入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8.设备机具配置
主要机械设备 序号 1 机械名称 水泥搅拌机 单位 台 数量 2 施工部位 / 9.质量控制及验收
9.1质量控制
9.1.1所有施工机械均应编号,应将现场技术员、钻机长、现场负责人、水泥搅拌桩桩长、桩距等制成标牌悬挂于钻机明显处,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人。
9.1.2水泥搅拌桩开钻之前,应用水清洗整个管道并检验管道中有无堵塞现象,待水排尽后方可下钻。
9.1.3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体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在主机互相垂直两面上分别设置两个0.5Kg重的吊线锤,并画上垂直线。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上、下、左、右距离相等来进行控制。
9.1.4对每根成型的搅拌桩质量检查重点是水泥用量、压浆过程中是否有断浆现象、喷浆搅拌提升时间以及复搅次数,应做详细的施工记录。
9.1.5为了确保桩体每延米掺合量以及水泥浆用量达到要求,每台机械均应配备
.
精品文档
电脑记录仪。
9.1.6水泥搅拌桩施工采用二喷四搅工艺。第一次下钻时为避免堵管可带浆下钻,喷浆量应小于总量的1/2,严禁带水下钻。第一次下钻和提钻时一律采用低档操作,复搅时可提高一个档位。每根桩的正常成桩时间应不少于40分钟,喷浆压力不小于0.6MPa。
9.1.7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端、桩顶及桩身质量,第一次提钻喷浆时应在桩底部停留30秒,进行磨桩端,余浆上提过程中全部喷入桩体,且在桩顶部位进行磨桩头,停留时间为30秒。
9.1.8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浆时间。每根桩开钻后应连续作业,不得中断喷浆。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
9.1.9如遇停电、机械故障原因,喷浆中断时应及时记录中断深度。在3小时内采取补喷处理措施,并将补喷情况填报于施工记录内。补喷重叠段应大于50cm,超过3小时应采取补桩措施。
9.1.10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填写施工原始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1施工桩号、施工日期、 天气情况;2喷浆深度、停浆标高;3灰浆泵压力、管道压力;4钻机转速;5钻进速度、提升速度;6浆液流量;7每延米喷浆量和外掺剂用量;8复搅深度。
9.2质量检验
9.2.1施工用水泥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水泥进场时,必须按批次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袋装质量、出厂日期等进行验收,并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规定。
每检验批由同厂家、同品种、同批号、同等级、同出厂日期水泥组成。散装水泥每500t为一批,袋装水泥每2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亦按一批计。
每批应进行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试验,其取样及试验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1346)和《水泥细度检验方法》(GB1345)的有关规定。
出厂日期超过3个月,应按上述规定复验,并按复验的结果安排使用。 9.2.2施工用外加剂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同一生产厂家、批号、品种、出厂日期且连续进场的外加剂,每50t为一批,不足50t亦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做减水率、凝结时间差、抗压强度比试验。 9.2.3水泥搅拌桩桩布置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计数。
9.2.4水泥搅拌桩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检查水泥搅拌桩桩总数的3%,且不少于3根。
.
精品文档
检验方法:尺量钻杆长度刻线,必要时钻芯检查。
9.2.5水泥搅拌桩身完整性、均匀性、桩身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桩身完整性、均匀性、无侧限抗压强度可采用成桩7天内低应变无损检测、7天后浅部开挖桩头和成桩28天后钻孔取芯方法,检验数为总桩数的2‰,且每一工点不少于3根;水泥搅拌桩桩体的28天龄期标准试块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
检验方法:在桩顶1m以下截取设计规定龄期的试件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或采用钻芯取样法在桩径方向1/4处、桩长范围内垂直钻芯,取3个不同深度的芯样试件做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9.2.6水泥搅拌桩处理后的单桩和复合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单桩承载力不小于77.75KN,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13KPa。
检验数量:总桩数的2‰。 检验方法:平板荷载试验。
9.2.7水泥搅拌桩桩体直径、间距、垂直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符合表9.1的规定。
表9.1水泥搅拌桩施工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1 2 检验项目 桩位(纵横向) 桩身垂直度 允许偏差 50mm 1% 不小于设计值 按搅拌桩总数量的10%抽样检验,且每检验批不少于2根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测量仪器或钢尺丈量 经纬仪或吊线测钻杆倾斜度 开挖50~100cm后,钢尺丈量 3 状体有效直径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0.1.1水泥搅拌桩必须指定专人操作。
10.1.2钻孔人员应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钻孔的位置需要经确认无误后方可开钻。
10.1.3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符合安全标志的标牌,施工现场设置安全宣传标语。
10.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格按照三相五线制布设电线,做到二级保护,三级控制,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器一箱一锁。
10.1.5注意行车安全,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遵守交通秩序,文明驾驶、礼貌行车。
10.1.7严禁机械带病运转、超负荷作业,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工作视线不清时不得作业。
10.1.8及时做好排水措施,保证排水顺畅。
.
精品文档
10.2环境保护
10.2.1施工便道要安排专人经常洒水养护,避免扬尘。
10.2.2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 10.2.3按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试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 10.2.4在市区内或人口密集的地方施工时应设围档。 10.2.5分类堆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并及时清运。
10.2.6保护当地自然植被,采取措施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10.2.7水泥的运输、使用应有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外掺料应分类堆放、与原地面架空隔离,并有防风、雨设施,防止材料受潮、变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