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科技·探索·争呜 浅谈岩溶桩基施工处理措施 王中海李瑞祥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岩溶地区施工的难点主要在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施工时经常出现漏浆、塌孔、地陷、卡钻等问题。本文结合武汉某 市政桥梁岩溶桩基施工采取的处理措施进行概述,对不同的溶岩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保证桩基的施工质量作了初步探讨,望对类似 工程减少施工风险和投入有所帮助。 【关键词J桩基;溶洞;处理 岩溶地基主要是由于地质中含有可溶性岩层,受到水的溶蚀和侵 4.1跟进钢护筒法 蚀作用而形成的洞穴、沟槽、空隙等各种形态的岩体,其分布位置、大 钻孔施工中遇到特大半充填型或空腔溶洞时,为防止漏浆导致孔 小、深浅多变,因而施工中容易出现问题。现对施工中易出现的问题及 口坍塌,可采用深埋钢护筒隔离上部松软地层的方法加以处理。在穿 处理措施进行阐述。 越特大半充填型或空腔溶洞时,采用跟进护筒的方法施工。即先用较 桩径大20em的钻头钻进至溶洞顶1.0m左右位置后,下内护筒至孔底, 1 对小溶洞及裂隙的处理 再换正常桩径钻头继续钻进,直至击穿溶洞。接着用导向锤将钢护简 再在护筒内浇筑高1m左右砼封堵护筒刃脚,待砼 小溶洞和岩溶裂隙相对尺寸较小,其危害性一般不大,冲击钻孔 振至溶洞底岩面,穿过溶洞。 施工遇到此类地层时,通常在钻进一段深度后必须回填一定量的粘土 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按正常工艺施工,4.2预先灌注砼再钻进成孔法 和片石重复冲孔,将粘土片石挤入裂隙中,堵塞桩孔周边孔洞及裂隙。 当桩孔穿越流塑状填充物的大型溶洞时,由于其自稳性较差,如果 裂隙对钻孔桩施工造成的主要危害是漏浆,严重的或重复漏浆将 导致孔口坍塌。主要处理措施有:(1)改进护筒的埋置方式,如加长护 只采用回填片石或跟进钢护筒的方法施工,回填物可能直接涌向溶洞 导致抛填物数量无法估计,且清孔困难;给桩基砼施工造成质量隐 筒的埋置深度或强夯固结护筒周边土体,避免孔口坍塌;(2)根据超前 内,钻资料,在钻孔至溶洞或裂隙上方2m左右位置,需准备充足的粘土、 患,易出现断桩。因此,在穿越流塑状充填物的大型溶洞时,应待钻孔 直接在孔内灌注水下砼至溶洞顶0.5m左右位置,待砼达 片石、水源和水泵;(3)钻进至裂隙、溶洞层段,应加大对护筒内泥浆面 至溶洞底后, 的监控,当泥浆面迅速下降时,说明在漏浆,首先要抓紧补水,然后按 到一定强度后,重新钻进。3回填封堵法 约1:1的比例往桩孔内投入3m左右深的粘土和片石重新冲孔。若钻 4.钻孔过程中若遇到溶洞底部漏浆的半填充型溶洞,首先应立即向 进至原漏浆岩面再次漏浆,仍按上述方法处理,多重复几次冲孔挤压 孔内补浆补水,以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度,同时向孔内抛填一定量的袋 孔内粘土和片石,直至解决裂隙漏浆的问题。 装水泥,然后投入片石、粘土混合物3m~5m厚,待孔内漏浆停止后再 2对普通溶洞的处理 重新冲孔至原漏浆位置,该冲孔时间宜控制在水泥终凝之前,然后停 0~12h。反复这样操作,直到水泥粘土浆凝固后把漏浆部位堵死。 普通常规溶洞一般其连通性较差、洞高在4m以内。对此类溶洞 止1的施工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在钻孔至溶洞顶前在孔口附近存储大量片 石、粘土及一定数量的袋装水泥并配备铲车;还需准备好泥浆泵和泥 浆或水源,一旦漏浆,可立即进行补浆补水。 钻孔施工时,根据超前钻资料提前对溶洞进行分析,对于空洞或 半填充溶洞(特别是漏浆的溶洞),在钻进至溶洞区域时,必须采用小 冲程冲击,避免在击穿溶洞顶板时发生卡钻现象。在溶洞区域钻进过 程中应加密对岩样的采集,及时与超前钻资料核对是否相同;密切关 注护筒内泥浆面的变化,若发现孔内泥浆颜色、浆面发生变化或进尺 速度明显加快,又无斜孔偏孔现象,说明已钻进至溶洞内。一旦漏浆, 首先应迅速补浆补水,同时提钻,防止孔内坍塌埋钻;然后用铲车及时 按适当的比例投入准备好的片石、粘土;若漏浆严重时,可考虑投人一 定量的袋装水泥(投入的片石大小、与粘土的比例及数量应根据溶洞 大小、充填情况确定,若溶洞较大,可投入数量、比例及粒径相对较大 的片石)。在投入~定量的片石、粘土及水泥后,孔内仍在漏浆,可采用 小冲程轻砸,挤压回填混合物,如此反复,直至孔内泥浆停止下降,再 用冲锤进行挤压,将粘土和片石充分挤入溶洞内壁,直至把桩孔周围 的空洞填满,以便重新造壁,顺利穿越溶洞。 钻孔过程中,只要遇到溶洞,不管是否漏浆、是否有充填物,均应 向孔中投入一定量的片石、粘土,然后采用小冲程进行冲击,使混合物 挤人裂隙、溶洞内,反复操作,以达到固壁效果。且在每次击穿溶洞顶 板后,都应在溶洞顶板区域反复冲砸,确保将桩孔修理圆滑,避免后期 卡锤或卡钢筋笼。 5对多层溶洞处理 在岩溶区旋工钻孔桩,经常会遇到多层溶洞,根据溶洞的层数、大 小和充填物情况可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对于由小型和一般溶洞组成 的多层溶洞,极易出现漏浆、斜孔等病害,在钻孔施工时可参照一般溶 洞的处理方法一层接一层的处理。对于由大型溶洞组成的多层溶洞, 可综合采用灌浆法和护筒跟进法进行处理。 6对桩孔串浆、串孔处理 桩孔串浆、串孔主要由于场地岩溶裂隙较发达,存在有连通性较 好的溶洞,并且贯穿相邻桩孔桩身的某个部位;或桩孔本身溶洞、裂隙 不连通,由于桩孔距离较近,又同步施工先后漏浆,导致孔身中部某一 软弱地层塌孔联通。使得相邻桩在成孔和灌注混凝土时相互干扰,若 其中一个桩孔施工,相邻桩孔内泥浆相应翻动,导致相邻桩孔的不能 正常施工。 对于此类情况应立即停止继续施工,应仔细查阅地质资料进行判 断。若溶洞不大,可向孔内填人参有一定量片石、卵石的粘土,采用冲 击钻将其挤压至孔壁空洞位置,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的护壁, 使之无法串通;若溶洞较大,可将粘土装袋整包投入孔内,同时回填片 石和块石粘土等,并分层投入一定量的整包水泥,再用冲击钻机冲击、 挤压,该冲孑L时间宜控制在水泥终凝之前,然后静置12h以上,如此反 复,直至两桩孔间形成护壁,不再串通。 在溶洞、裂隙发达的地区施工时,首先应仔细查阅各桩孔超前钻 资料,若发现同一墩位或相邻桥墩位存在贯通性溶洞时,必须间隔施 工,统一考虑施工顺序,并协调好各施工钻机之间的关系,必要时暂停 相邻桩孔的施工,以避免影响相l临桩孔的成孔清孔和混凝土灌注,确 保成桩质量。另为避免在浇筑桩基砼时,砼进入相邻桩孔,可在其孔内 投入粘土至连通位置2m以上,并用钻锤压实,待砼灌注完毕后,再继 续钻进成孔。 3对不完整岩溶的处理 岩溶地区钻孔桩施工常会遇到溶槽、斜岩面、陡坎等复杂地质情 况,对此类地质的处理,主要采用抛填片石,反复冲击成孔的方法。在 钻孔过程中,若发现钢丝绳抖动较厉害,说明遇到此类地质,若不及时 处理,极易发生斜孔片孔现象。应及时向孔内孔抛填片石、粘土,然后 采用小冲程反复冲击成孔,直到完整岩面。该方法操作简单、易控制, 成本低,又不影响钻进作业。 7对深大溶槽处理 若桩孔位置有深大溶槽,一般其底部都聚集有软(下转第209页) 4对大型溶洞的处理 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f 1 97 IScience&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 科技·探索·争呜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图书编目工作 郑喜云 (山西省同煤集团技师学院,山西大同037003) 【摘要】本文就网络环境下图书编目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络环境;数据编目;发展趋势 所谓图书编目工作.是指对相关图书进行管理的一项基础而又重 本、旧本书以及专业性较强的教材类书目,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源编数 要的工作。如何进行有序、高效的图书编目,这一直是一个值得深人研 据方式较为可取.更符合实际的特殊情况。但该种方式也有其自身的 究的课题,尤其是现今的网络环境下,适应图书管理新形势、把握网络 局限性 如消耗人工、时间成本过大、审核程序繁琐、存在一定人为偏 发展新脉搏进行图书管理编目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差等.其权威性不如套录编目强 为实现图书编目工作,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存在其优势和弊端。 1图书编目的主要研究对象 在实际工作中.哪种方式更为合适也不能一概而论,需学会对症下药。 灵活变通 1.1著录数据的规范化、系统化 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系统和规范.是建设数据库的意义和目的 所在。如果在数据库内.各图书编目断断续续、不成系统,就失去了建 设数据库的应有之义。也不能对图书进行合理高效的利用。特色数据 库具有针对性、专业性、连续性及信息加工的深层次性等特点,图书馆 应根据本单位自身的特点。建设为目标受众服务的图书数据库 同时. 要对数据库进行及时的更新和修改.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同时也要做到 与时俱进。 1-2重视查重 3未来编目工作发展趋势 3.1编目工作范围的扩展 传统编目工作是封闭型的.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内.对本图书馆所 收藏的纸制品文献进行编目。在网络环境下,知识大爆炸越发明显,信 息量急速增加.图书馆拥有的信息不止局限在馆内、纸上,更通过网络 图书馆系统的建设向更为宽广的网络世界输送.这就给图书编目人员 带来了巨大考验 编目工作不仅局限于纸质馆藏.更加扩展到网络数 字信息,从而使网络数据信息、多媒体信息等成为图书馆信息系统的 个重要组成部分 3.2受控编目体系与非受控编目体系 传统图书馆编目系统针对的主要是印刷型文献.在可控的情况下 形成一套相对完备的系统,我们称之为受控编且体系。如今,网上信息 资源加入编目体系.使得许多原有的理论和方法不再使用。原来固有 的受控编目体系被打破.非文献机构利用计算机技术.采取多种方式, 对网上资源进行加工.形成庞大的数据库.导致非受控编目体系的形 成和发展。对此.图书馆应当抓住机遇,通过对非受控编目体系的研 究.对网络信息资源得以更好的利用。 3_3数据化信息的编目加工 无论是网上电子信息.还是多媒体以及印刷型载体的数字化加 工.在图书馆信息系统中都要进行编目有序化,为读者提供检索途径。 数据化馆藏的数据结构包括:对象数据、元数据、网页数据。其中元数 据是基础.对象数据是重点,网页数据是补充。三种数据都应进行合理 编目、适当加工.从而保证信息化数据库的建立与良好运行。 3.4编目工作组织向自动化、集中化、网络化发展 网络环境下.要想对网络数据进行编目和处理.标准的数据通讯 格式和标准的网络协议必不可少 因此.所有从事专业编目工作的相 关人员.都必须掌握一系列的标准,包括文献编目标准、数据库建库标 准、网络通讯等标准.并以此来指导和规范实际工作。另外,为实现数 据库数码化.图书馆配置一定标准的计算机、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在 线编目操作也至关重要 新时代网络环境下的图书编目工作对图书编目人员有了更高的 期待 这对从事图书馆图书编目的工作人员来说。既是对新技术和新 要求的一次挑战.同时也是知识能力飞跃的绝佳机遇。专业技能和信 一所谓查重.就是要检查编目书之前在馆藏中有无记录.目的是避 免同书异号、异书同号的现象发生.以便在著录文献时能保证书号一 致、一书一号的管理。丛书、多卷书或成套的通俗读物、配套出版的教 材及其题解等往往不是一次到齐.各个编目员的观点不同.就会出现 不同的编目方法。因此.在查重时要从ISBN、题名、责任者和丛书名等 多个关键字人手.避免相关疏漏 2图书编目的方式 进行图书编目是为了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书目数据的规范化 和标准化是实现资源共享的保障,执行统一的格式、统一的标准和共 同的信息交换协议.是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的重要保证 数据质量的 好坏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数据信息共享能力 因此.选择适当的图书编 目方式势在必行。 网络环境下.图书编目方式主要有两类:套录编目和源编数据 套录编目是对图书进行编目之前.先对所获得的外来信息源进行 必要的编辑.再转换为本馆记录的过程。套录编目的主要方式有两钟: 种是准确套录方式.即从相关馆藏的外部数据库中.获取的基本数 据与所编图书完全一致,在套录之后,进行合适的改动,增加本馆的相 关信息.进行适当补充和修改.即可投入使用;另一种是相似套录方 式.即获取的外部数据信息与所要进行编目的图书信息之间存在着较 大差别.要对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经过加工后方可进入本馆的 数据库。套录编目的重点在于外部数据库。因此对数据库中的基本数 据即元数据有较高的要求。在选择源数据时应当从资质正规、有一定 编制力量、权威性较强的图书编目机构获取数据.这样才能保证数据 的真实性.也避免给编目人员的工作造成额外的工作负担。 源编数据是指将本图书馆的所有书目按照一定的规则逐条编录. 形成本馆特色图书数据库 即在图书编目工作中.由工作人员手动输 入编目信息.形成自身的信息源.容纳元数据。这种方式也普遍运用于 各图书馆的实际编目工作中.覆盖范围较广。对于一些较为珍贵的孤 一息技术的兼备是网络时代对图书编目人员的新要求。●! [责任编辑:杨玉洁] (上接第197页)塑或流塑状土层,且基岩面起伏不平整,溶洞、裂隙较 宜的处理措施或方案,以确保施工质量,加快工程进度,使得经济效益 发育,此类地质条件成孔困难,易塌孑L、漏浆甚至地面塌陷等,因此,对 此类岩溶地质需重视,宜采用预注浆固结的方法施工。 最大化。e 8结论 【参考文献】 [1]李波岩溶地基桥梁桩基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11,3. JTG,rF5o_20l1)[s】 E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6_ 在岩溶发育地区进行桩基施工时,由于溶洞具有不可预见性、复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杂性、危险性等特点,应针对不同的溶洞类型,合理利用资源,选用适 [责任编辑:王楠】 science&Techn。l。g),Visi。n科技视界I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