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岩溶地质桩基施工技术措施 刘秀群 (50%~70%)、泥沙(小于4%)含 摘 要:介绍南京岔路口立交桥桩基施工中行之有效的岩溶地区桩基 施工技术措施。 量等判断桩底是否位于可靠的岩层 上,否则继续钻进至F‘坚实岩层 关键词:岩溶地质;桩基施工;枝术措施 50 CIFI深处;动力采用200 kW发电 机,120 kW发电机备用;下钢筋笼 1 工程概况 2桩基施工技术措施 采用16 t汽车吊;混凝土灌注采用 汽车泵泵送商品混凝土,0.8 In 挖 南京市岔路口立交桥位于幺武 2.1桩基设计 区宁镇公路北侧,跨越沪宁铁路上 岔路口立交桥桩基原设计采用 掘机l台备用。3施工前预防技术措施 行线。由于地睫情况复杂,给桩基施 人工挖孑L桩,桩径1.2~1.3 m,桩 2.工造成了很人的困难,使其成了该 艮20~23 m,桩基设计按摩擦桩计 由于本工程不良的地质情况, 工程的重点和难点。该地 不良地 算单桩承载力,并考虑岩溶率的折 必须针对成桩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 质现象有:①岩溶,拟建场地中部 减,出于安全考虑,按柱桩配筋。当 意外情况,采取以下必要的预防及 2 1TI 处理措施。 基岩为三迭系周冲组角砾状灰岩, 挖孔桩施工至地面以下8~13.1挖孔桩混凝土护壁底部碎石层 顶板埋深一般为8.90~18.50in,勘 时,进入含水量丰富,且渗透系数 2.探深度(55 m)内灰岩蜂窝状、串 较火的碎卯石层,地下水大量涌人 坍孔 珠状溶洞(孔)发育,大小不一,溶 桩孑L内,即使每个桩孔内安放4台 (1)发生原因。挖孑L至碎石层 孔小者0.5~5.0 cm,大者叮达7.30 水泵抽水也无法排干,且孑L壁涌水 时,地下水冲刷严重,碎石土局部 m,充填物一般为松软粘性土夹 冲塌周围土体,冲毁刚浇筑的混凝 垮塌。碎石,局部为空洞,岩溶率一般为 土护壁,致使挖孔桩无法继续下 (2)采取的预防处理措施。钻 20%~40%,临近Fl、F2断层处呵 挖。后经各方专家论证,决定保持 进前向孔内回填做成球状的优质粘 达45%~60%;②构造、裂隙。拟 原有桩径,加人桩长,改挖孔为冲 土团夹部分块石2~4m,钻机小冲 建场地有F1、F2两条断裂通过,断 击成孑L,并选择有代表性的2根桩 程(50~70 cm)反复冲砸,在混凝 裂形成时代较早,且均为非活动性 进行试桩。 土护壁底部形成坚密不塌不漏的可 靠护壁,同时将泥浆调粘,比重调升 断裂,场地属基本稳定场地。由 2.2试桩方案 于受断裂影响,本医岩体一般较破 试桩方案为:成孔采用简易手 至1.6左右。 3.2钻进过程中漏浆 碎或破碎,局部临近构造处为极破 拉冲击钻,施工前掌握地层分布情 2.碎;③由于碎石巾含水晕受大气降 况,并绘制简图,每小时记录进尺情 水影响较大,施工期问该地层中水 况,每两小时捞取碴样,分析岩性 (1)发生原因。钻孔桩位有 溶洞。 (2)采取的预防处理措施。① 量丰富,也给桩基施_1 带来了较火 终孔前根据钻进进尺情况、洞口钢 的影响。 丝绳摆动及反弹情况、岩碴中岩屑 在孔口附近备足优质黏土、片石,当 刘秀群:中铁四局集团幕六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安徽241 000 琐代碾市葺lI慑交婀 212006 MODERNURBANTRANSIT 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出现漏浆现象时,立即用挖掘机向 慢放,尽量不碰撞既有混凝土护壁。 先采用捞渣简捞渣,然后在桩内预 孔内回填片石粘土,必要时向孔内 ②为防止碎石下落造成卡钻,在穿 埋压浆管,用桩底后压浆技术处理 投入整袋水泥进行堵漏。②如漏浆 越碎石层、溶洞时,向孔内抛填熟粘 孔底沉渣。 3.6灌注过程中漏浆 数量有限,在回补浆液后浆面恢复, 土团加片石,形成坚密的护壁,同时 2.则表示遇到的是不连通溶洞,若进 调高泥浆比重。③当钻进至较大溶 (1)发生原因。原有的溶洞堵 尺正常,则表明溶洞对施工影响较 洞顶部时,改用小冲程冲砸。④准备 口又被比重较大的混凝土压破。 小,可继续钻进,若进尺突然加快, 钢轨焊制的小钻头,在出现落石等 (2)采取的预防处理措施。① 则表明遇到较大的填充物不密实的 卡钻时,用小钻头冲击,砸碎卡钻物 灌注现场始终保持2辆以上的罐车 溶洞,向孔内抛填片石和团状粘土 体。⑤如已发生卡钻,应仔细分析原 (1:1),反复冲砸,使孔周围形成完 因,以免越卡越紧或发生掉钻。当钻 整的护壁后,继续钻进。③如漏浆数 头可活动时,可上下提动钻头,使钻 量较大,回补浆液后,孔内浆面不回 头转动一个角度,反复尝试,用吊机 升,则表明遇到了连通的地下溶洞, 配合,有可能提出。或者用高压水或 采用向孔内抛填片石和团状粘土 高压空气冲射,甚至水下爆破。 (1:1),再反复冲砸的办法进行堵 2.3.4 1争十l孑乙、弯孑乙 漏,直至浆面不再下降。④如判断溶 (1)发生原因。由于溶洞的存 洞较大,溶洞内无填充物或填充物 在、断裂带或其他原因,地质不 较少时,可提请监理单位、设计单位 均匀。 核查,明确处理方案,并报监理批准 (2)采取的预防处理措施。随 后实施。处理方案可选择向孔内填 时观察钢丝绳的位置,如发生偏移, 入碎石,然后注浆的方法处理。即在 表示已发生斜孔,如倾斜度在规范 孔内放入并固定钢管,钢管上置碎 允许偏差内,可继续钻进,如超出规 石料斗,向溶洞内灌入碎石,碎石粒 范,则采取向孔内反复回填片石,反 径不大于2 gift,投料时振动钢管以 复修孔。 防止堵塞。注浆时注浆管必须插入 2.3.5清孔过程中漏浆 填充物底部,边注浆边缓慢提升, (1)发生原因。清孔过程中较 注浆水泥先采用32.5级,水灰比为 稀的泥浆冲洗,可能使原先被堵上 0.8:1.0;若需用水泥砂浆,则配合 的溶洞重新漏浆。 比采用水:水泥:砂-1:1:0.8 o为防止 (2)采取的预防处理措施。① 浆液流失太远,可采用间歇注浆方 测量孔底沉碴厚度,若沉碴明显减 式,注浆10天后可进行钻孔。 少,则表明漏浆位置处于孔底,该层 2.3.3卡钻 不宜作为持力层,则按上述钻进过 (1)发生原因。①原有挖孔桩混 程中漏浆情况处理,继续钻进,直至 凝土护壁碎裂、脱落。②碎石层中或 下一坚实岩层内50 cm。②若漏浆数 溶洞填充物中碎石下落。③钻头击 量有限,不影响继续清孔,可正常施 穿溶洞顶部。④出现梅花孔、探头 工。③若漏浆无法回补满,孔内沉碴 石、溶洞、溶槽等。 厚度无变化,则查看原有钻进记录, (2)采取的预防处理措施。① 判断该孔在哪个深度上漏浆,采用 为防止挖孔段混凝土护壁脱落而造 回填团状熟粘土至溶洞以上,冲击 成卡钻,在起钻、下钻过程中,慢起、 堵漏,直至正常。④若无法堵漏,可 @_o嘲ⅣlJIi丑^HT}l^黼2/2006琐代m巾车ll髓交矗 待灌。②在灌注混凝土时,始终保持 略大的导管埋深,同时孔口以上导 管长度保持5 m左右。③若遇灌孔时 漏浆,则将导管随浆面同时下放,保 证导管埋深不小于1 m。④若出现大 方量超灌,且混凝l十面不上升,可在 灌注一定方量后暂停片刻,再进行 灌注。⑤灌孔前通知混凝土供应商 保证混凝土供应。 2.4施工过程中技术措施 2.4.1钻孔过程中发生漏浆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 了连续漏浆现象,每次深度约4~ 12m。据统计,仅右幅12-3和13-3 处2根桩就发生漏浆共13次,累 计102.5 m。钻进过程中发生漏浆, 极易导致碎石层和强风化层发生坍 孔,进而危及沪宁线行车和现场施 工人员机械的安全。 采取的技术处理措施是:根据 实际漏浆情况,采用应急预案在最 短的时间内用挖掘机对桩孔进行回 填,再反复冲砸处理,有效地解决了 漏浆问题。 2.4.2卡钻 施工中左幅11—4处出现了卡钻 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是碎石层护壁 不够坚密,导致个别大孤石滚落造 成卡钻。 采取的技术处理措施是:根据 钻进记录显示,钻进过程中在碎石 层中曾发生过偏孔现象,因此推断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m不上 土灌注至孔口下16.0m时,突然发 孔位位置有较大孤石,而卡钻位置 浆面一直稳定在孔口下6.5 0 m堵 生混凝土漏失,混凝土面迅速降至 又与偏孑L位置基本一致,因此,根据 升。遂向孑L内回填黏土等1 m左右。 应急预案采用钢轨制小钻头反复冲 漏,并反复冲砸,仍不成功,此时孔 孔口下21击的方法,将大孤石卡钻部分砸碎, 底沉碴厚度为34 cm。在用捞碴筒捞 解决了卡钻问题。 2.4.3清孔时发生漏浆 采取的技术处理措施是:由于 碴后,仍不满足柱桩桩底沉碴厚度 事先做好了应急准备,右幅13—2处 要求。在报经设计及监理同意后,采 混凝土漏失后,立即将导管随浆面 下插,并连续进行混凝土灌注,避免 本工程中右幅l 3—3处于2003 用桩底后压浆技术处理桩底沉碴,年9月ll 13开孔,设计孔深27.72 m, 即沿钢筋笼埋设2根压浆管,待混 了断桩事故的发生。 在钻进过程中分别在孔深21.0、22.0、 凝土灌注结束2天后,向桩底压入 22.9、23.1、25.6、26.6 m处发生漏 水泥浆的方法处理。根据后来压浆 3结束语 岔路口立交桥桩基完工后,经 低应变动力检测,均为I类桩;同时 对左幅10-2、13-3处2根桩进行了 浆,累计漏浆高度达67 m。该孔于 量不大判断,孔底沉碴大部分已随 9月22日4:00钻进到位,开始清孑L, 混凝土首灌冲起。4.4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漏浆 上午ll:00发生漏浆,稳定后泥浆 2.面距护筒顶6.5I13.,孔底沉碴厚度 无明显变化。 本工程右幅l3 2处于9月26日 高应变动力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承 开孑L,设计孔深27.49 in,10月6日 载力均符台设计要求。收稿日期2005—08—24 采取的技术处理措施是:现场 钻进到位,施工中在孔深22.5 m处 采用向孔内补充浆液的方法,但泥 发生漏浆,漏浆高度7 m。水下混凝 (上接第20页)值均远大于现有的控 方面来制订合理的地表沉降限值。制标准。 地面沉降可不设限值,沉降控制标 (1)单从结构受力安全与稳定 准以结构变形不侵入净空限界为原 要求考虑,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数 则来制定。 4结束语 值相距较远,这是因为理论计算值 (2)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地面 通过以j 分析可知,地表合理 是以地层弱面不破坏为前提得来的。 建筑物的沉降控制以建筑物相临柱 沉降限值的确定应根据隧道所处位 实际上,在无环境保护要求的情况 基间距小于i时为最不利条件。根据 置的地质水文情况,隧道开挖跨度、 下,地层弱面破坏并不是非常严重 计算,地面最大沉降在20~60 mm 埋置深度、支护种类、施工方法、施 的事情,通过现场量测,随时发现裂 之间,而相应测点实测值为52 mm, T技术,邻近建(构)筑物基础类型、 缝,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可保证地层 砖砌结构出现了横向贯通裂缝,混 重要性程度,受影响管线的材质、型 不发生坍塌事故,而此时受控制的 凝土结构未发现裂纹。所以按建筑 式、年代、使用状况及与隧道的空间 因素应该是结构变形的要求。因此, 物差异沉降要求可分砌体和混凝土 关系等因素来综合考虑,从结构受 当结构变形历时曲线能够最终收敛, 结构两类情况制定控制标准,这里 力安全和稳定要求及环境保护两个 结构刚度、强度能满足受力要求,则 推荐砌体结构20 mm,混凝土结构 50 mm。 表3 浅埋暗挖隧道上方管线允许沉降值 里程 SK4+594 (3)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均显 管材 雨水混凝上管 覆 / m度沉降 TIl/i譬宽度眢 /1且 … m理论m 实/ iTlI)rl 108.7 60.0 示,按管线一般抗拉应力计算的理 论沉降允许值和实测结果均普遍大 14.2 14.6 10.410 1 1.143 82.0 52.6 SK12+637 上水铁管 于各地现有的控制标准,因此,推荐 按管线差异沉降确定的控制标准可 取50 mm. 收稿日期2005.12.05 SK4+790 SK4+800 SK5+063 污水混凝土管 煤气铁管 雨水混凝f 沟 14.2 14.2 10.1 10.449 10.449 7.706 109.1 72.4 8O.5 170.0 172.6 67.3 沣:计算 }径尺为3.4IT]。 琐代堪巾轨髓交叠 2/2006 MODERNURBANTRANS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