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总结归纳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能用简要的语句概括语句的主要意思。3.能用具体情景表现成语的意思。
4.背诵关于“惜时”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1.总结归纳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提升概括语句的主要意思的能力。
3.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1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回顾交流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时所采用的阅读方法,总结快速默读文章时应注意的问题,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2.品析语句,写出主要意思。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所用的阅读方法。
本单元课文学习的主要要求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课本中安排了四篇不同体裁的文章,并在文章的开头提示了我们阅读时要注意的问题,我们按着要求读完这四篇文章后,就能初步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前面的阅读提示来交流自己阅读这四篇文章后的感受吧。
(1)交流《搭石》。(出示课件:文前的阅读要求)
2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
交流示例:
在读文章之前,我首先读了阅读提示,从中了解到在读这篇文章时要注意两个问题:①读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即我们在默读的时候不仅要用眼看,还要用心想。读文章时要心无旁骛,紧盯着文字,要边读边想。②不要回读,即一读到底,中途不要停顿,不回过头去反复地读某一句或某一段话。我们在默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字词,对于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先略过去。待读完整篇文章,一些不理解的字词可能就已经理解了,即使仍有不理解的,也不会对我们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较大的影响,可以在读完全文后再去理解其含义。
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共六百余字,我读完全文大概用了两分半。在默读的过程中,我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读完后我了解到本文主要描述了作者家乡的人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情景,我还从最后一句话中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搭石的赞美之情。
(2)交流《将相和》。(出示课件:文前的阅读要求)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交流示例:
通过阅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我了解到要想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文章,就要尽量连词成句地读。我们在默读文章时,不能用手指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能把注意力全放在单个的字词上,而要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在刚开始时,我们可以尝试着两三个词连读,往后慢慢连读完整的一句,甚至是整整一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单纯地为了快而一目几行,阅读的速度必须根据自己的能力而定,要以
3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为目的。经过上一篇课文的默读训练,我自己感觉读本课课文时速度快多了。
这篇课文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相关内容改写的。本文篇幅较长,大约一千六百字,我用五分半读完了全文。我了解到本文主要讲了有关蔺相如和廉颇的三个小故事,感受到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廉颇是一个顾全大局、知错能改的人。另外,由于文中的生字和成语较多,我在阅读中遇到了一些不理解的地方,我把这些地方都做了记号,等默读完全文后我再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通过默读课文,我既了解了主要内容,也解决了疑难。
(3)交流《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出示课件:文前的阅读要求)
借助关键词句,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
交流示例:
本课最大的特点是每个自然段基本上讲的都是一种事物要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在了解了这个特点之后,我在朗读课文的每一个自然段时都抓住了段落中的关键词句,这样就能很快明白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了。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文章的内容,我大大地提高阅读速度。
本文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语言简单直白,理解起来难度不大。本文共有七百余字,我用了三分钟就读完了。我了解到猎豹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比猎豹的速度还快的事物有游隼、喷气式飞机、火箭、流星体等,我还知道光是目前速度最快的事物。我们读这类科普性的文章能了解许多有趣的知识,也能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4)交流《冀中的地道战》。(出示课件;文前的阅读要求)
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所用的时间。
4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总结感受。
2.教师总结快速默读文章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出示课件,默读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不能逐字逐字地读,尽量连词成句地读。
(2)不能回读,回读会影响阅读速度。
(3)提高阅读速度不等同于“快速阅读”,不能一味地求快。
(4)正确处理好阅读速度与理解、记忆的关系。
(5)要想提高阅读的速度,唯有不停地练习,总结经验,才能做到熟能生巧。
3.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或者课外书籍,有意识地运用多种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二、词句段运用(一)。
1.结合阅读体验感悟理解语句的主要意思有助于提高阅读的速度。
预设:教师以课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为例,结合默读的过程,告诉学生理解语句的主要意思对于提高阅读速度的作用。
同学们,我们在刚刚的交流中懂得了阅读的速度与理解和记忆有着重要的联系。如果我们在默
5
读的过程中能及时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阅读速度。我们在学习《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课文时,就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点。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示例:
师:同学们,你们在阅读这篇课文时有没有发现其在行文上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生:我发现文章的每一个自然段基本上讲的是一种事物要比另一种事物的速度快。
师:了解了这个特点,对我们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有什么帮助呢?
生:这样,我们在读每个自然段时就会思考本自然段主要讲的是哪种事物的速度更快,只要我们抓住了关键词句就能找到答案,我们就轻松地理解了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师:是的,这样一段接着一段地读下去,到后面,我们的阅读速度就会提高。
2.品读句子,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
每一篇文章都是由一些句、段组成的,要想快速理解文章的内容,就得从理解每一句话、每一段话的意思入手。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几个句子,试着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
(1)出示示例一,学生交流。
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这句话出自《将相和》,结合课文内容可知这句话的背景是蔺相如在两次立功后升到的职位比
6
廉颇高,廉颇因此心生嫉妒。在了解了此背景后,我们再来概括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是廉颇说的,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廉颇讲述自己的功劳,二是说蔺相如的官职比自己高。廉颇的言语中透露出不服气、气愤的感情。综上所述,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
(2)仿照示例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
出示课件: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预设:这几句话同样出自《将相和》,其中虽然出现了两个人物,但主要人物是廉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故事的背景,用抓取关键词语的方法来概括这几句话的主要意思。
这几句话中的关键词语是“不应该”和“请罪”。句子的主要意思是“廉颇懊悔,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3)出示示例二,学生交流。
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
这两句话出自《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说明性的文字。要概括说明性文字的主要意思,我们先要弄清楚说明的对象,然后概括这个对象的特征。这两句话的说明对象是“光”,它的特征是“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句子是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光的速度是很快的。所以这两句话的主要意思是“光的速度非常快”。
7
(4)出示示例三,学生交流。
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这句话出自《冀中的地道战》,概括介绍了冀中的地道。其中“不计其数”“家家相连,村村相通”说明了地道的数量多;“横的,竖的,直的,弯的”说明了地道的式样多。所以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地道的数量多、式样多”。
(5)学会运用,试着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
(教师出示句段,学生概括主要意思,并相互交流。)
①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因为声音根本就追不上他。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②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它们通常会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 。
(6)教师小结概括语句主要意思的方法。
首先,概括语句的主要意思不能仅仅停留在该语句上,要结合上下文及背景来思考;其次,要善于
8
抓住语句中的关键词,从关键词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最后,要善于问为什么、怎么样,待我们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就能理解语句的含义,概括出主要意思。
3.学生再读本单元的课文,和同桌说一说重要语句的主要意思。
三、课堂回顾。
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上,我们结合学习本单元课文的经历,交流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是我们必备的一项学习技能,掌握了这项技能才能提高我们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的效率。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在班里开一次阅读交流会。学生自由交流自己在阅读中的不良习惯及改正方法。
(2)在班里开展一次阅读比赛活动。教师指定一篇较长的文章,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快而且概括语句的主要意思最准确。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成语的意思,能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2.理解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懂得时间宝贵的道理,立志从小努力学习。
9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二)。
1.读一读下面的成语故事,完成填空。
教师出示课件,成语故事:
(1)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他夸赞自己所卖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东西能把它刺穿;又夸赞自己所卖的矛十分锋利,没有东西不能被它刺穿。路上有人听见后,忍不住说:“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果会如何?”楚国人立刻瞠目结舌,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成语故事是《 》,告诉了我们 的道理。
(2)有一次曹操带兵在外行军,一时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都渴极了,曹操就骗他们说:“前面有片大梅林,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听了,一个个都流出了口水,暂时止住了口渴。
这个成语故事是《 》,它的含义是 。
(3)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卖珠宝的商人,有一次他到郑国去卖珠宝,为了卖个好价钱,特地用名贵的木料制作了一个精致美观的盒子,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珠宝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下来,却把里面的珠宝还给了珠宝商
这个成语故事是《 》,它讽刺了那些 的人。
2.学生谈一谈这些成语故事的特点,交流读成语故事的感受。
10
同学们,相信你们对上面的成语故事都很熟悉吧。这些成语故事不仅有趣,而且含义深远,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你们平时一定也积累了许多成语故事吧,现在就请分享给大家听一听吧。
(1)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成语故事。
(2)引导学生感知成语故事的特点。
(明确:成语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刻的故事。其特点是深刻隽永,言简意赅。学生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等。)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读成语故事的感受。
预设:教师先引导学生弄明白这些成语之所以读起来有趣,是因为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刻的故事,即有具体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用情景来理解其他成语的意思。
3.读课本上的情景,理解成语的意思。
刚刚同学们讲了许多精彩的成语故事,也了解到每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能根据这些情景想到哪些成语。(教师出示情景。)
(1)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2)杨靖宇正在奋力还击敌人,右手腕忽然受了伤,他就用左手继续向敌人射击。不多时,他的腹部又中了一弹,鲜血直流。他咬紧牙关,猛然起身,连发两,击毙了两个日本鬼子。
11
提示:第一段话描写的是赵王接到秦王的信后,大臣们的反应,大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由此我们能想到的成语是“左右为难”。第二段话主要描述了抗日英雄杨靖宇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坚持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动人画面。由此我们能想到的成语是“奋不顾身”。
4.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成语的含义。(教师出示成语)
喋喋不休 悠然自得 如痴如醉 负荆请罪
5.学生尝试用情景描述成语。
同学们能不能像讲成语故事那样,仿照课本上的示例用简单的情景来表现上面几个成语的意思呢?
明确要求:
创设的情景中要有明确的人或物,情景应简单有趣,语言简练生动。
范例展示:
(悠然自得)太阳底下,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显得绿意葱茏。一头头黑白相间的奶牛在和煦的阳光下或驻足站立,凝视着远方,仿佛若有所思;或横卧草间,悠闲地倒嚼,仿佛在回味青草的味道;或慵懒地踱着步子,时不时地哞哞叫,仿佛在找寻意中人。
二、日积月累。
1.激趣导入,引发兴趣。
12
时间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属于一个人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在时间的注视下,有人在努力,有人在消磨;有人迎难进取,有人自甘堕落;有人虚度年华,有人勤恳奋发;有人满腔热血,毕生充实;也有人华发早生,无为而终。列宁曾说:“赢得了时间,就是赢得了一切!”让我们惜时如金,在生活中把握每个时刻,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辉煌。
2.学生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3.学生感悟句子的意思,分小组交流。
4.教师梳理,点拨引导。
出示课件,各句意思:
(1)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这是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的名言。意思是:不要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要忽视一分一秒的工夫。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这是晋代诗人陶渊明《杂诗》中的最后四句。整首诗的前四句感叹人生无常;中间四句告诉人们不要错过生活中偶尔寻得的一点点欢乐,要及时抓住它,尽情享受;最后四句是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间,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奋发上进。这四句诗的意思是:青春一旦逝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3
这句话出自宋代爱国将领岳飞的《满江红》。全词为“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首词情调激昂,慷慨壮烈,显示出一种浩然正气和英雄气概,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这句词的意思是:不要虚度年华,等到年纪大了,才后悔年轻时没有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
(4)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这是的词句。意思是:人世间的多少事都是匆匆而过,日月星辰不断运转,光阴催人老。相对于人类短暂的生命而言,一万年太久远了,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5.指导学生背诵以上的名言。会背的学生可举手示意,在班上背诵。
6.教师出示其他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积累补充,读一读,交流意思。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战国]庄子《庄子·内篇·养生主》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长歌行》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劝学》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鲁迅
三、课堂回顾。
14
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先学习了一种理解、运用成语的方法——用具体的情景来表现成语的意思。这种方法既能形象地阐释成语的含义,加深我们对成语的理解,也能锻炼我们语言的表达能力。我们还学习了一些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通过品读名言,我们认识到时间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习。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