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机分析
病案1:
(1)患者入寐困难、时寐时醒、失眠、头昏、健忘、面色少华、舌淡苔白,可见其心血亏虚。
(2)患者气短神疲乏力,纳食呆滞、肢体困重、大便溏烂,可见其脾气虚。脾虚生湿,故肢体困重、舌胖。脾气虚,不能升散水谷精微,上不得精气滋养,则头昏、神疲乏力、面色少华;精微不升反而下流,则见便溏。
病案2:
(1)患者胸胁胀闷,走窜疼痛,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近赤月经闭止,伴痛经,经色紫暗有块,舌质紫暗或见瘀斑,是明显的气滞血瘀症状。气能行血,气郁则血瘀。
(2)肝气郁结,久而化火。患者急躁易怒,正是肝火上炎的症状。
病案3:
(1)患者面色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手足发麻,月经量少、色淡,可见其肝血亏虚。
(2)心血与肝血在运行方面密切相关,有见患者头晕眼花,心悸多梦,可知其心血亏虚。总的来说,患者是“心肝血虚”。
病案4:
(1)患者畏寒肢冷,腰酸乏力,大便溏,小便清冷,可见其脾肾阳虚。
(2)患者痛经,经量少,色黑多血块,面色乌暗,眼周及环唇色黑,舌边布满瘀斑,脉沉紧,是血瘀所致,又“伴冷汗淋漓,肢冷如冰”,可知其属寒。阳气亏虚,虚寒内生,是寒凝血及气虚所致的血瘀。
病案5:
患者恶风寒,无汗身痛,发热,痰清稀,是表寒症的表现,风热犯肺。但后来高热,咳喘,胸闷,痰多色黄而粘,口渴思饮,烦躁不安,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是热症的表现。寒极生热,转为里实热证。
病案6:
患者恶寒发热二天,咳嗽,痰稀白,周身酸痛,头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为风寒犯肺证。鼻为肺窍,肺气失宣,则鼻塞流涕。
病案7:
腰膝酸软疼痛,耳鸣,健忘,失眠,月经量逐渐减少,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为肾阴虚证。阴不制阳导致五心烦热。肾阴不足导致口燥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