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住宅与房地产【产业论坛】
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方法工程应用研究
王庆伟
(北京清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2200)
摘 要: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速度快,生产成本低,节能环保,可以较大地节省资源,成为未来的趋势之一。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可以提高建筑品质、效率效益,同时缩短施工周期,本文将对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的意义、装配式建筑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进行探讨。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9)02-0035-01
1 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的意义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实现了建筑业的信息化和工业化,可以达到节能减排、提升建筑品质、缩短建筑工期的目的。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核心,一系列的部品部件通过模数协调、模块组合、空间协调等形成各式各样的装配式建筑,通过标准化设计可以提高部品部件的生产效率,减少、整合施工环节。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的目的是在建筑、结构、机电、装修一体化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加工、装配一体化,进而实现设计、生产、装配全程一体化,使建筑更加舒适安全、节能高效。2 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的方法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包括整体的平面设计和立面设计,在细节上包括构件设计、部品设计等。
2.1 平面设计
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可以将户型模块化,如分为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基本模块,通过基本模块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户型。在基本户型不变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构件数量,增加相同构件的比例,使更多的构件可以实现量产,以此降低生产成本和生产的复杂率。2.2 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包括外围墙板、门窗、阳台等立体构件的设计,应用模数协调减少构件种类,多种构件组合可以实现立面个性化、多样化的效果。外围墙板可以选择多种材料,门窗在采光、通风、窗墙比的下,可以选择多种尺寸、颜色、排列方式,阳台可以通过整体风格和功能,对基本单元进行扩展和组合。立面设计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构建数量,构件排列尽量简单,便于装配。2.3 构件设计
通过平面和立面设计,在实现装配式建筑功能的前提下,构件设计的原则是规格少、多组合。如在构件材质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具有防火、耐久效果的材料,在构件的设计上,要考虑构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便于吊装和施工。根据构件的功能标准化设计构件,选择相应的构件,是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
的重要步骤。2.4 部品设计
部品的设计要以功能需求为基础,进行标准化设计。一是根据各个部品的功能,确定部品参数,通过各种组合满足不同户型的要求。二是要考虑部品内部的布置,例如一个卫生间可以被划分为多个单元,洗漱单元、沐浴单元等等,沐浴单元内采用淋浴还是盆浴,还是二者都有,都需要进行考虑,每个单元的大小标准化设计后,就可以组合为满足不同生活需要的部品,对部品进行组合就可以完成一个户型的设计。2.5 方案设计
根据建筑特点和功能,在设计建筑方案时,首先要对施工周期、施工费用、施工质量等进行全面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构件原材料。其次,对已确定部品、构件进行参数设计,对构件预埋位置进行规划。最后,对于装配式建筑的隔音效果、防火等进行全面的设计,适当增加、减少、更改构件的选择。3 装配式建筑工程应用中的问题
3.1 安全问题
(1)由建筑材料引发的安全问题。这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应用中常见的问题,例如,混凝土装配式预制板结构容易出现板缝,如果在安装过程中选择了质量较差的抗裂砂浆,经过长时间的沟缝砂浆脱落,就会出现渗水或者漏水的情况,甚至影响材料之间的牢固性,出现安全问题。(2)构件出现尺寸偏差。装配式建筑是由预制部品部件装配而成,部品部件的尺寸偏差也会影响建筑的安全性。一是在设计中可能会出现尺寸偏差,在标准化设计中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较小,更多的是构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尺寸偏差。大批量生产过程中经过多个工序生产出的构件尺寸必然会出现误差,当误差过大时,在进行拼接和装配后就会出现缝隙。二是在构件运输过程中同样会出现构件的磨损,导致构件出现尺寸偏差。三是构件的储存,对于已生产出的构件,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装配就应该进行正确的储存,否则部件很可能会因为风吹日晒、低温高温等影响构件的物理性质,导致尺寸出现偏差。构件尺寸出现偏差,就会影响装配质量,
甚至会影响建筑安全。3.2 装配问题
装配式建筑的建造大多都是吊装作业,对运输设备和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生产出的部品部件存在体积大、易折、厚度薄等各种特点,例如预制板就有这样的特点,在装配时四角容易损坏,转角处易折断,在吊装过程中十分考验操作人员的技术。一旦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建筑材料浪费,提高建筑成本,同时也会造成工期延误。3.3 成本问题
成本问题主要包括建造成本和运输成本。我国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晚,对于预制品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不成熟,产业集成化程度低,这使得装配式建筑的工程造价比传统建筑的造价要高,另外还有在装配过程中出现的构件磨损、报废等等,也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成本。装配式建筑产业集成化低,没有完整的产业链,通常生产预制部品部件的工厂都会和施工现场相隔较远,加之构件运输要求较高,都增加了运输成本。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已出台相关文件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是决定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核心。标准化设计决定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装配,但目前缺乏关于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的具体研究,标准化设计不够成熟,技术人员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以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参考文献:
[1]苗昊逸. 新型城镇化装配式建筑标准化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8.
[2]王文君.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浅述[J].建设科技,2018(3):65-66.
[3]马尚勇.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6):67.
作者简介:王庆伟(197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高级室内建筑师,工程师,研究方向:室内设计,地产精装房,展示示范区。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