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徐俯的《春游湖》古诗翻译赏析

徐俯的《春游湖》古诗翻译赏析

来源:九壹网
徐俯的《春游湖》古诗翻译赏析

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徐俯的《春游湖》古诗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徐俯的《春游湖》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 小舟撑出绿阴来。 译文

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的?岸边桃树枝条弯下来碰到水面,桃花好像蘸水开放。

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缓缓驶出。

注释: 夹岸:两岸。 蘸水:碰到了湖水。 断桥:把桥面淹没了。

双飞燕子几时回①?夹岸桃花蘸水开②。 春雨断桥人不渡③,小舟撑出柳阴来。 ①这句意思是:转眼之间春意已经很浓了。•

②夹岸--两岸。蘸水--碰到了湖水。这句形容湖水高涨,使岸上低垂的桃花轻轻贴着水面开放。

③断桥--把桥面淹没了。 【赏析】:

燕子来了,象征着春天的来临。诗人遇上了燕子,马上产生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不禁突然一问:“双飞的燕子啊,你们是几时回来

的?”这一问问得很好,从疑问的语气中表达了当时惊讶和喜悦的心情。再放开眼界一看,果然春天来了,湖边的桃花盛开,鲜红似锦。蘸是沾着水面。但桃花不同于柳树,它的枝叶不是丝丝下垂的,怎能蘸水呢?因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连成一片,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这景色美极了!诗人在漫长的湖堤上游春,许许多多动人的景色迎面而来,那么选用哪一处最好呢?最后选出来了:就在“春雨断桥”的地方。一条小溪上面,平常架着小木桥。雨后水涨,小桥被淹没,走到这里,就过不去了。“人不渡”,就是游人不能度过。对称心快意的春游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挫折。可是凑巧得很,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一只小船来,这就可以租船摆渡,继续游赏了。经过断桥的阻碍,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

【问题】

1、春游湖的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答:拟人手法,同时也用侧面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

2、\"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答:断桥的阻碍,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断桥这块地方,集中了矛盾,是春游途中的关键。从前进中遇到阻碍,又在阻碍中得到前进。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美丽的春天,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春游湖》作者简介

徐俯,生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1075-1141)。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由洪都分宁(沿今江西修水县)迁居德兴天门村。黄庭坚之甥。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三年,迁翰林学士,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至参知政事。后以事提举洞霄宫。工诗词,语言秀丽,意境开阔。代表作有《念奴娇》、《卜算子》([二]、[三])、《踏莎行》([一]、[三])、《鹧鸪天》(一)等,其中以《念奴娇》为最著名。该词联想丰富,意象纷呈,浩气弥漫,颇有李白《月下独酌》的那般放荡不羁和豪迈气象。有《东湖集》,不传。

要点指引

前人认为“蘸”字用的尖新小巧,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桃花依水的状态。“春雨断桥人不渡” 不仅暗示了这天是绵绵春雨之后的晴天,使“燕子双飞”有了物候的意味,夹岸的桃花更显出了雨后的鲜红欲滴,而且映照了“蘸”字,因为水涨高了,岸边桃树半浸水中,所以桃花才贴着水面怒放,映的水上也是一片嫣红。“人不度”点出环境的幽静,与“小舟撑出”形成对比,动静相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