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通用)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通用)

来源:九壹网


语文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通用)

一、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攻城

①玩攻城多在月夜。

②月很明,夜很深。我们约了十多个伙伴,去打麦场上攻城。

③十多个人分成两组,两组的人手拉着手,各站在打麦场的一端,这就是两座城了。一座城上的人齐声喊:“月亮明,攻老城。”就是宣布攻城开始。另一座城上的人接着应:“老城开,哪个来?”意思是说你们要点哪个人的名呢?那边立即答道“叫你铁蛋上城来!\"叫铁蛋的听到自己的名字,很兴奋,很激动,大喊一声:“来了!\"喊声落时,拔腿就向对方的城堡跑去,用很大的力量去冲由人的手臂连起来的城墙。冲断了,说明城已攻破,便抓了俘虏回来,加固自己的城堡;冲不破,便被人家扣留,做了俘虏。

④攻城虽是游戏,却能激起我们的真情。月很明,夜很静,我们玩起来个个激情高涨,深深地感到每次冲或被冲,都关系重大,决定着城堡的安危,所以每个人都有一股与城共存亡的精神,竭力地呐喊,拼命地跑,直到夜深了,麦场上仍响彻着我们攻城的号............................令: ..

⑤“月亮明,攻老城。”

⑥“老城开,哪个来?”

1 / 31

⑧“叫你大虎上城来!”

1.玩“攻城”游戏的时间大多在___,地点在___,攻城时的心情是__________

2.文章第③自然段主要介绍游戏的玩法。请按照玩攻城游戏的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

(____)拔腿就跑,大力冲城。

(____)发出号令,宣布攻城。

(____)冲断得胜,不破为败。

(____)分成两组,各站一端。

3.用“ ”画出描写铁蛋攻城的句子。

4.根据短文内容进行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攻城这个游戏一个人也可以玩。 (____)

(2)攻城游戏是力量的对抗,不需要团队的合作。 (____)

(3)这篇文章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喜爱。 (____)

5.仔细读读画线的句子,注意带点的字,你读出了什么?

2 / 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游戏什么地方吸引你,简单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课外阅读。

甜藤儿

六月里挺热的一天,我和小伙伴龙狗子上山采桃金娘。太阳火辣辣的,我们很快就觉得口渴了,吃了一些桃金娘,还是很渴。龙狗子便提议去喝水。我们便向一眼山泉走去。

正走着,龙狗子一弯腰,随手从草丛中揪下一棵带叶子的小藤儿来,对我说:“喏,甜藤儿,嚼一点儿!”

我有点怀疑地说( )这能吃吗( )

“我还能害你?”龙狗子提高了嗓门说,接着就从藤叶上摘下几片叶子,放进嘴里。

我也只好也学着他的样子,摘了几片叶子放进嘴里,嚼了起来。刚嚼了几口,我就感觉那些叶子特别苦。

“呸!呸!真苦!”我赶快把叶子吐了出来。

龙狗子见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抿嘴笑。

3 / 31

吐掉了叶,我吸了一口气。顿时觉得嘴里甜丝丝的。

到喝泉水的时候,嘴里的甜味就更明显了,每喝一口水都觉得是清甜清甜的。

( )真甜( )我抹抹嘴( )高兴地说( )

龙狗子看了我一眼,眉毛笑得弯弯的。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常有这种情况: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来,它往往是甜的!

1.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作者一开始觉得甜藤儿滋味是_____,后来吸气的时候嘴里是______。

3.作者长大后知道了什么?用“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4.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来,它往往是甜的!”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训练。

大自然里的乐曲

4 / 31

我喜欢听歌,我更喜欢听大自然里的乐曲。大自然的乐(lè yuè)曲非常动听! .

“哗哗哗”,小河卷(juǎn juàn)起白色的波浪,奏起了清脆的歌。河边排着一群.小鸭子,小鸭子们“嘎嘎”地叫着,一只接着一只跳下水,“扑通,扑通,扑通”,响起了低沉的歌。

看,天上的小鸟在自由自在地翱(áo)翔,它们边飞边嬉戏。路边还有几只小鸟正用纤(xiān)细的爪子抓住树枝,抬头歌唱。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正在演唱着一首欢乐的歌曲。

“嗡嗡嗡”,这动听的乐曲来自小蜜蜂。它们正在勤劳地采蜜,它们挑选合适的花朵,落在花瓣上,亮丽的黑黄相间的外衣在五彩的花朵上显得格外醒目,鲜亮明快的色斑像宝石般镶(xiānɡ)嵌(qiàn)在它们的翅膀上,它们在花间跳舞、嬉戏,忽隐忽现,像朵朵神秘的花儿时而变高时而变低。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A.比喻、夸张 B.比喻、拟人

C.夸张、拟人 D.比喻、反问

3.本文分别从小河、小鸭子、小鸟、( )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大自然里的乐曲。

5 / 31

A.小蜜蜂 B.翅膀 C.蚂蚁 D.花朵

4.大自然里的乐曲还有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之情。

四、 课内阅读。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选文第三段写了刺猬偷枣的过程,请从中找出描写刺猬偷枣动作的词语,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作者一开始称刺猬是“那个家伙”,后来变成“小东西”,从中作者对

6 / 31

刺猬的情感变化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低头族”

料一: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如今,“低头”早已不是一种现象,已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材料二:由于看手机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许多人不知道如何与家里人交流,待家人如空气般不存在。据《半岛都市报》报道,青岛张先生家人聚餐时,孙子孙女只玩手机而冷落了家里的老人,惹得老人愤而摔盘离席。

1.从材料里得到的信息是( )。

A.看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 B.看手机能和家人密切地交流

C.老年人不喜欢看手机 D.长时间看手机会影响视力

7 / 31

2.“低头族”的现象有哪些?在对的选项后打“√”。

A.在地铁上看手机( ) B.用平板电脑玩游戏( ) C.上班路上用电脑上网( )

3.你想对“低头族”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8 / 31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修饰词语。

(_________)的月光 (_________)的翡翠 (_________)的交响曲

(_________)的山野 (_________)的柿子 (_________)的水墨画

2.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 (___________)

(2)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 (___________)

(3)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 (____________)

9 / 31

(4)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 (____________)

3.按要求从文中摘抄句子。(各一句)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排比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缩写下面的句子。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10 / 31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

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她从不计较人们给与什么,宁愿为人们作出贡献。

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换上了黄色的衣裳。这时的小草虽然已不像春天的那个嫩娃娃,也不像夏天那个穿着绿色衣服的慈爱母亲,但小草依然挺立着。风儿轻轻一吹,它们便把身体扭向一边,以优美的舞姿博得人们的赞赏。

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 , 。”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选字填空。

的 地 得

(1)夏天,太阳把大地烤(______)火热。

(2)冬天来了,小草把根深深(______)钻进泥土里。

(3)小草像一位慈爱(______)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

11 / 31

(4)我轻轻(______)拍拍她,吓(______)她把手里(______)笔都丢了。

2.在文中横线上正确地填上一句诗。

3.文章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小草。

4.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忧愁(________) 严寒(________)

严厉(________) 批评(________)

5.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来写的。

6.哪句话说明小草胸怀宽广?画上“___”。

八、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的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12 / 31

1.第1自然段中的“一大片”一词说明了__________,“长满”表明草地上的蒲公英__________。

2.对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蒲公英铺满了整片草地,所以草地变成了金色。

B.因为草地上的草都被蒲公英覆盖了,所以草地变成了金色。

C.因为蒲公英铺满了整片草地,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上铺满了金色的花瓣,所以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3.第2自然段首句的作用是( )

A.总领全文 B.总结全文

C.概括总述 D.承上启下

4.这些蒲公英并不引人注目,作者却观察得如此细致。从作者身上我学到了:______________

九、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雷雨过后

雷雨过后,太阳又露出了笑脸。天边出现了一(道 到)美丽的彩(红 虹)。

13 / 31

家家户户都打开了窗,让清新的空气扑了进来。碧绿的柳枝经过大雨的冲洗,变得更加绿油油的了。柔软的小草也醒过来,点着头淋洒下水滴,感谢阳光的照晒。

荷叶上滚动着几滴水珠,真(像 象)一粒粒珍珠,亮晶晶的。一只青蛙精神抖擞地蹲在荷叶上,使劲儿歌唱。一只蜻蜓张开翅膀,在池塘边飞来飞去,好像在表演舞蹈。蚂蚁连忙来到地面,准备往家里搬东西。蚯蚓(专钻)进稻田里,正在和小虫捉迷藏[cáng zàng]呢。蜘蛛慢慢地从屋顶、门窗上爬下来,趴在摇篮似[shì sì]的网上。一只小猫正在练习滚、扑、咬的动作。

雷雨过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张美丽的图画。

1.划掉文章中( )里不正确的字。

2.划掉文章中[ ]里不正确的读音。

3.根据解释,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清爽而新鲜。 (________________)

(2)精神振作。 (________________)

4.按短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_____)的图画 (_____________)的小草

(______________)的柳枝 (_____________)的水珠

14 / 31

5.填空

荷叶上滚动着几滴水珠,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亮晶晶的。这一句话把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课外阅读。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鸡蛋卧在上面,一碗上边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七岁能让梨,你十岁啦,该让蛋啦!”“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孔融让梨, 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边卧一个,下边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父亲问儿子:“吃哪碗?”“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伸做“绅士”状。 “那我就不客气了!”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也藏着荷包蛋。

15 / 31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本文三次引用了“_________”的历史故事来增添文章的情趣。

2.请概括出三次吃面情节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是哪一句?用“ ”画出来。

4.这篇文章中,父亲告诉儿子一个怎样做人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给短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

十一、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诗人。他小时候念书不用心,贪玩,怕困难,学习成绩很不好。

有一天,李白偷偷跑出学堂,边走边玩。他来到一条小河边,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石头旁边,蘸着河水磨一根小铁棒。李白觉得很奇怪。他走到老婆婆跟前,问:“您磨这根铁棒做什么?”

16 / 31

“做针。”老婆婆回答。

□做针□李白更奇怪了□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

老婆婆满怀信心地说:“只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铁棒就能磨成针。”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要下苦功夫。他想,学习也一样啊!像自己这样贪玩,怕困难,能学到什么呢?

从此,李白在学堂里一心一意地学习.成绩慢慢地好了。

1.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坚持不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铁棒怎么能磨成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你所积累的李白的诗句。(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 31

5.李白看到老婆婆磨针后明白的道理是什么?它给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十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玩的太阳娃娃

天上的太阳娃娃喜欢吹白云玩儿。

瞧,她把嘴巴鼓得(圆圆 园园)的,朝着身边的云吹呀,吹呀,吹出了一对长(cháng zhǎng)耳朵,一条短尾巴,一个胖肚子,一个圆脑瓜。哈,她把那朵白云改成一只小白兔啦!

太阳娃娃一边在天上跑,一边吹,把这朵白云吹成荷花,把那朵白云吹成白雪公主……她越吹越开心,一不小心把一朵白云吹进海里去了,自己也一起滚进大海中。

啊,她在海里把(那 哪)朵白云吹成了一朵漂(piāo piào)亮的白浪花。

1.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词或读音。

鼓得_______(圆圆 园园) 长______(cháng zhǎng)耳朵

(那 哪)________朵白云 漂_______(piāo piào)亮

18 / 31

2.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有________句话。

3.太阳娃娃喜欢吹白云玩,她把白云吹成了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短文中写小白兔样子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 阅读理解。

一夜秋雨

①许久没有下雨了,虽然露台外铁栏杆上的那两棵仙人掌依然苍翠丰满,可是种在旁边的茉莉花和秋海棠,却憔悴得叫人有点伤感了。

②昨夜,已经很久没有听到的大自然音乐,又重奏起来了。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窗顶上伸出还不到半尺的屋檐,整夜在“滴滴答答”地响,多均匀的节奏啊!像歌颂自然的美妙诗篇,又像妈妈哼着摇篮曲,我在她的怀抱中陶醉了。我欣赏着,欣赏着,慢慢地,模糊了。多少日子以来,我不曾像今夜这样,睡得如此安稳、舒心。

③早晨,我走上露台看我心爱的花儿:啊,她们跟昨天完全不同了,一株株昂起头来,呈现着无限生机,像春天的玫瑰,正临风招展,也像大病初愈的人,充满着欢欣。

④街道上仍然湿漉漉的,但灰尘不见了,呼吸也舒畅多了。走进校门,校园里更是一片清新,一花一草都被浇得一尘不染,不再像昨天那样无精打采了,连小鸟的叫声也显得

19 / 31

响亮多了。

⑤我真不明白,古代诗人为什么对秋雨有那么多叹息和怨恨呢?而我却好像对它偏爱。也许是不同时代的人对相似的景物有不同的感受吧。

1.关于第①段中的“憔悴”一词在文中的意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根据两个字的偏旁断定词的意思一定和心情有关。

B.可以结合上下文猜测它和“苍翠丰满”的意思不同,甚至相反。

C.如果不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可以暂时跳过去。

2.第②段中“大自然音乐”指的是( )。

A.雨声 B.风声

C.鸟儿的叫声 D.所有大自然的声音

3.第③段中的“生机”表现在哪儿?( )

A.一株株花儿昂起头。

B.一株株花儿湿漉漉的。

C.鸟儿的叫声响亮多了。

20 / 31

D.一花一草都被浇得一尘不染。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古代诗人对秋雨有那么多________,而作者却对它偏爱,我知道是因为它像_________。

5.你喜欢秋天的什么?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 阅读下面的短文,做一做后面的练习。

金色的草地(节选)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 )金色的,( )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再造一个句子。

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 31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找到一个比喻句,用“______”画出来,这句话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草地的颜色为什么会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 阅读与感受。

大车队

一队载着瓦罐的大车,正从一个陡峭的山坡往下走。车队主人赶着第一辆车小心翼翼地走在前头,让其余的车在坡顶等候。

为了不让大车往山下滑,驯良的骏马几乎用身体的后半部顶着货车,一步一步向下挪。

可是坡顶上的一批年轻的马却大骂可怜的骏马没有能耐:“嘿,大家夸你是骏马,真是奇怪啊,瞧你,慢吞吞简直像只爬行的大虾!哎呀,差点撞到岩石上。斜啦,又歪啦!胆子放大些呀!瞧,又撞上了。哎,真是一头蠢驴!要是上山或者在夜里,那还情有可原,可现在是下山啊,而且又在白天!既然你没本事,就应该驮水去。待会瞧我的,看我

22 / 31

怎么下山,我保证分秒不会浪费,让车子飞一般下山。”

于是轮到年轻的马了,它弓起脊梁,挺起胸膛,拉起货车上路啦。但是它刚一起步就开始摇晃,身后的大车催促它,车速变得越来越快。小马索性撒开四蹄飞奔起来,大车碾过石头,越过沟壑,一路上跌跌撞撞。

最后马儿拖着货车“轰隆”一声,翻进了山沟,报销了主人的一车瓦罐。选自《克雷洛夫寓言》

1.文中的主人公是( )。

A.车队的主人 B.驯良的骏马 C.年轻的马 D.载瓦罐的大车

2.年轻的马报销了主人的一车瓦罐的主要原因是( )。

A.瓦罐太重 B.山坡太陡 C.动作太慢 D.年轻的马太骄傲

3.第三自然段中“哎,真是一头蠢驴!”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年轻的马对骏马的赞美 B.年轻的马对骏马的佩服

C.年轻的马对骏马的同情 D.年轻的马对骏马的嘲笑

4.下面两个句子,哪句写得好?先回答哪句写得好,再写出好在哪里。 23 / 31

)。

①瞧你,慢吞吞的。 ②瞧你,慢吞吞简直像只爬行的大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个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 月夜 打麦场 很兴奋、很激动

2. 3 2 4 1

3.叫铁蛋的听到自己的名字,很兴奋,很激动,大喊一声:“来了!”喊声落时,拔腿就向对方的城堡跑去,用很大的力量去冲由人的手臂连起来的城墙。

4. × × √

5.小伙伴们对攻城这个游戏非常投入,非常热爱。

6.示例:这个游戏可以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的精神。

2、

24 / 31

1.:“ ?” “ !” , 。

2. 苦 甜丝丝

3.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来,它往往是甜的。

4.很多事情,虽然最初是苦的,但是,苦尽甘来,最后的收获让你觉得那曾经的苦其实是值得的。

3、

1.yuè√ juǎn√

2.B

3.A

4. 风吹树叶的“唰唰”声 雷雨来前的“隆隆”声

5.对大自然的热爱

4、

1.归拢、打了一个滚儿、扎、驮着、跑去了

2.作者对刺猬的情感是由讨厌到喜欢。

25 / 31

3.选文具体写了刺猬偷枣的过程。

5、

1.A

2.A√B√C√

3.放下手机,好好陪伴陪伴自己的家人吧,不要让手机成为家人之间沟通的绊脚石。

6、

1. 柔和 碧绿 绝无伦比 空旷 沉甸甸 美丽

2. 不甘示弱 垂涎欲滴 载歌载舞 一望无际

3. 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 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

4.田野是翡翠。

5.瑶寨的山歌,以及蝈蝈、、青蛙和蟋蟀的叫声。

26 / 31

7、

1.得 地 的 地 得 的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4.欢快 火热 慈爱 赞赏

5.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6.她从不计较人们给与什么,宁愿为人们作出贡献。

8、

1. 草地的面积很大 很多

2.C

3.C

4.要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这样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9、

27 / 31

1.划掉“到”“红”“象”“专”

2.划掉“zàng”“sì”

3. 清新 精神抖擞

4. 美丽 柔软 碧绿 亮晶晶

5. 像钻 水珠 珍珠

10、

1.孔融让梨

2.都是父亲先让儿子选吃哪一碗面,并且最后父亲都会告诉儿子一个道理。

3.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 4.像孔融一样学会谦让,不要一心只想占便宜。

5.示例:荷包蛋

11、

1.“?”,“?”

28 / 31

2.坚持到底,不放松。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铁棒不能磨成针。

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恒心,要下苦功夫。 我觉得学习更是这样,只有下苦功夫,才能取得好成绩。

6.铁棒磨成针

12、

1. 圆圆 cháng 那 piào

2. 4 2

3. 小白兔 荷花 白雪公主 白浪花

4.吹出了一对长耳朵,一条短尾巴,一个胖肚子,一个圆脑瓜。

13、

1.B

2.A

29 / 31

3.A

4. 叹息和怨恨 它像妈妈哼着摇篮曲,还让花儿充满了生机

5.我喜欢秋天的风,那么凉爽,那么清新,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14、

1. 不是 而是

2. 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我们要学会细心观察事物。

3.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花 手掌

4.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

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5、

1.C

2.D

3.D

4.第②句更好。第②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驯良的骏马”比作“慢吞吞的

30 / 31

大虾”,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骏马的“慢”。

5.有些人总觉得别人错误百出,一旦自己动起来,结果做得更加糟糕。

31 / 3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