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世纪以来文天祥《集杜诗》研究综述

20世纪以来文天祥《集杜诗》研究综述

来源:九壹网
第35卷第5期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Vol.35No.52014年10月JournalofHanshanNormalUniversityOct.2014

20世纪以来文天祥《集杜诗》研究综述

张福清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广东潮州

521041)

摘要:把《集杜诗》放在宋元明清集杜诗历史中观照,把《集杜诗》与其他作品或集句诗来比较审

视,把《集杜诗》文本与文天祥的经历结合进行纵深挖掘,从文本接受的纵横两方面对《集杜诗》所作的综合研究,是这些年来文天祥《集杜诗》体现的综合特点。对其梳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文天祥研究的全面深入。

关键词:文天祥;集杜诗;多角度;多方位;研究中图分类号:I207.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883(2014)05-0037-04

关于文天祥《集杜诗》的研究,20世纪以来价。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册,论的文学史专著还未有全面而充分的论述。袁行霈述了文天祥的诗、词、文“有很高的艺术成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论及“宋末诗歌”时就”,只是提及集杜诗:“他在燕京狱中曾集老杜云:“文天祥晚期诗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是‘集杜诗句作绝句二百首”,并引用《集杜诗自序》说诗’,即把杜甫的诗句重新组合成诗。他在燕京明其论诗及创作特色。[2]学者裴普贤《集句狱中写了《集杜诗》一卷,共五言绝句200首。诗研究》在“集句诗的发展”(上)录文天祥集句诗向来被视为文字游戏,但文天祥的集杜诗《集杜诗》二百首其中的十首[3],表明其对文天祥却是具有文学价值的创作。”后以《至福安有所重视。而更多的中国文学史或研究史对文天第六十二》和《思故乡第一百五十六》二诗为祥的集杜诗只字未提。如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例,说明“情真词挚,意境完整,如出己手”。《中国文学史》[4],曹础基主编《中国古代文学》[5]

,“200首集杜诗清晰地写出了宋亡前后的历史过黄霖主编《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6]等程,且渗入了诗人自己的感受,正如文天祥在集等。文学史、研究史的情况如此,说明文天祥的杜诗的《自序》中所说:‘予所集杜诗,自余颠集杜诗尚未引起学界的足够关注。沛以来,世变人事,概见于此矣。’文天祥的集那么学术期刊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呢?据傅林杜诗说明杜甫的传统对宋末诗坛的深刻影响,也红、罗红《1979~2006年文天祥研究论文定量分说明集句诗这种形式也可能改变其游戏文字的性析》一文的统计,近30年来,研究文天祥集杜诗质而成为严肃的创作,虽说这也许是文学史上仅的论文一共只有5篇[7],相对于121篇诗歌论文来有的一个范例。”[1]这部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的说,微乎其微。它们是刘华民《学杜典范,集句教材,对文天祥的集杜诗应该说作了高度的评珍品——试论文天祥〈集杜诗〉》[8],万绳楠

收稿日期:2014-01-15

基金项目: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0YAJ751107)。作者简介:张福清(1968-),男,土家族,湖北建始人,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37·

《诗史奇观——文天祥〈集杜诗〉》[9],黄镇林部分的诗写作了诗序。”“五言四句”的古体诗,《善陈时事,同声相应——从文天祥〈集杜诗〉在杜甫1458首诗中一首也没有,这是文天祥对杜看杜诗对后世的影响》[10],高霭亭《文天祥的诗形式的创新。作者还以清代黄之隽、刘凤诰为“集杜诗”》[11],赵超、王渭清《文天祥〈集杜例,讨论了内容上的创新与变化,这当然与文天诗〉与〈胡茄曲〉异同论》[12]。还有未统计的非祥没多大关系。张文将文天祥《集杜诗》放在宋期刊论文,莫砺锋先生的《简论文天祥的〈集杜元明清整个集杜诗中来梳理与观照的方法,让读

诗〉》[13]

。2006年以后的期刊论文未予统计,通过者对集杜诗历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更重要的中国期刊网检索,有杨媛媛《前生子美君即是,是,让读者一目了然文天祥《集杜诗》在集杜诗信手拈来俱天成——文天祥〈集杜诗〉的艺术特史中的地位。刘福燕《集杜诗摭析》、左汉林和色》[14],张明华、李晓黎《试论集杜诗的发展及高付军《宋代集杜诗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其与杜诗的关系》[15],刘福燕《集杜诗摭析》[16]

,也论述到文天祥《集杜诗》。左汉林、高付军《宋代集杜诗发展的三个阶段及

其特征》[17];涉及《集杜诗》的论文有文艳蓉

二、把文天祥《集杜诗》与其他《文天祥诗歌的艺术特征》[18],陈卫华、胡绍炯《透过诗歌看文天祥的生命意识》[19]

,王艳平作品或集句诗来比较审视

《文天祥的忠孝之念与出处之思——兼论文天祥其中以赵超、王渭清《文天祥〈集杜诗〉与诗歌创作的多元主题取向》[20],刘加洪《文天祥〈胡茄曲〉异同论》为代表。该文认为《集杜在闽粤赣地区的抗元爱国斗争及其影响》[21],魏诗》与《胡笳曲》都为文天祥的集杜诗,它们既景波的《文天祥与杜甫的异代诗缘》[22],朱小宁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之处,其相同处表现为诗《试论文天祥前后期诗风的变化》[23],邓晓琼歌中包含的“法天地不息”的主体精神和“借他

《论文天祥的诗歌艺术》[24]

,赵冰洁《文天祥对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而“自鸣”的诗歌主杜甫诗歌的继承》[25]等。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张。不同的是艺术形式和认识价值:《集杜诗》有两篇硕士论文专论文天祥集杜诗,它们是艾茂莉《文天祥〈集杜诗〉研究》[26]、赵长杰《文天200序,首全为五言四句的绝句,且有《胡笳曲》18首则采用古体歌行的形式,只

105首诗有小祥集杜诗研究》[27]

,说明文天祥集杜诗课题引起有总序而无小序,难度比《集杜诗》增大。《集了硕士研究生们的关注,集杜诗的研究工作得到杜诗》200首主要运用杜诗来记人、叙事,具有进一步深化。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很强的“诗史”的价值;而《胡笳曲》主要是抒

一、把文天祥《集杜诗》放在发感情,具有“心史”价值。这种比较研究,让

读者从横向上更为广阔地了解文天祥《集杜诗》

宋元明清集杜诗历史中观照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如张明华、李晓黎《试论集杜诗的发展及其

三、把文天祥《集杜诗》文本与与杜诗的关系》一文,首先从宋元明清概述了集杜诗的基本发展状况,一共列举了13种从宋至清其经历结合进行纵深挖掘

的集杜诗集,其中就有文天祥《集杜诗》。其次在这些集杜诗研究中,较有分量的有刘华论述“尊杜——集杜诗对杜诗的继承与发扬”,民、万绳楠、莫砺锋诸先生的论文。

认为对老杜“诗史”精神的发扬是集杜诗在思想刘文对文天祥《集杜诗》200首作了系统解内容上的重要特点,文天祥的《集杜诗》200首读,作者认为文天祥利用杜诗原句表达的主要内则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它以宏大的篇幅,从上容,一是南宋败亡的重大事件和有关人物,二是到下,从国到家,从误国奸臣到忠义之士,全方写自己起兵赣州、入卫临安到兵败海丰、囚居大位展现了南宋灭亡前的惨痛历史。[15]202最后论述都的经历,三是纪念自己的部将、战友、亲人,“变杜——集杜诗人的创新与突破”,认为“形式四是抒发“思故乡怀故山之情”。200首集句诗集上的创新突破,主要表现为文天祥不但开创了中体现了文天祥的尽忠死节、坚贞不屈的爱国主‘五言四句体’的《集杜诗》形式,并且给绝大

义、英雄主义思想情怀和慷慨悲壮的风格。作者

·38·

从“体式上的继承”、“题材上的继承”、“诗史精篇字字句句都浸透着深沉的历史意识,且具有精神的继承”、“爱国思想的继承”四个方面论及了微的纪实功能。其三,在与《指南录》、《吟啸文天祥《集杜诗》对杜甫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同集》的比较中,论述了集杜诗自身的文学价值。时认为其《集杜诗》在学习、继承前人创作集句其四,也指出集杜诗并非完璧,也有一些缺点,经验的基础上,有“时短量多,速成高产”、“专如有些诗句与主题不协调。[28]255-265集一家,只采一体”、“诗序结合,诗文互补”、

“连篇接续,体大思精”、“提要勾玄,善于概

四、从文本接受的纵横面对文天祥述”、“集句诗史,独树一帜”这样的特点,“堪称一流精品”。

[8]

《集杜诗》所作综合研究

万文主要从诗史的角度分析《集杜诗》,他以赵长杰、艾茂莉两位硕士生对文天祥集杜认为“目录”、“序言”、“诗歌本身”三个方面能诗的研究论文为代表。赵文分“集杜诗发展概体现其诗史面貌。首先是目录,前44写宋亡经述”、“文天祥集杜诗的史学观照”、“文天祥集杜过,45到52杂写死于国事的人物,53到104写自诗的杜诗学解读”、“文天祥集杜诗的价值定位”己的抗元斗争经历,105至138写与他共同斗争四章对文天祥集杜诗作了系统的研究,其论文的的战友,139至155写家庭,156到162写故乡、重点和创新点在于:将《集杜诗》200首和《胡故山之情,163到191杂写其本心,192到200概笳曲》18首全部在杜诗中找到出处,从集杜诗与叹世道。其次是序言,作者云“《集杜诗》200杜诗的纵横比较中,探讨文天祥集杜诗对杜诗的首,有序的达105首。这105篇诗序,是最直遴选与接受,考索文天祥集杜诗语词的内涵,从接、最原始、最信实、最有价值的有关南宋末年艺术上分析文氏集杜诗对杜诗的承传及嬗变。[27]历史的史料。”列举了《黄州第七》、《京湖两淮艾文也分“集句文学发展概述”、“文天祥与集杜第二十七》、《幸海道第三十》、《张世杰第四十诗”、“文天祥与杜甫”、“集杜诗的价值”四章论一》四首诗之序言,证明“其价值的珍贵”。再述了文天祥《集杜诗》,但未包括《胡笳曲》18次,从诗歌本身所集杜句来看,全是杜诗精华。首在内。该文主要运用叙事学、接受美学、文本以《社稷第一》、《误国权臣第三》、《襄阳第理论等现代文学理论来重新审视《集杜诗》的特五》、《荆湖诸戍第六》、《鄂州第十一》、《鲁港之点和价值,完全打破了传统的研究路子,给人耳遁第十四》、《镇江之战第十八》、《将相弃国第十目一新之感。其主要创新点在于第三章“文天祥九》、《京城第二十》、《幸海道第三十》、《祥兴第与杜甫——从接受美学说起”、第四章“《集杜三十四》、《陆枢密秀夫第五十二》等多首所集杜诗》的价值——从文本理论说起”。第三章主要句为例,分析所“集杜句,写南宋末年的历史,“从文天祥与杜甫的相似点看接受背景”、“从接句句切合,首首相连,一代事变,清晰如画,非受对创作的影响看文天祥对杜诗的继承与发大手笔不可能做到。”[9]展”、“文天祥与张庆之——对《集杜诗》的直接

莫文认为:其一,从北宋到清代,集句诗的影响的评述”三方面论述;第四章主要从“文本作者代不乏人,作品数量也相当可观,但是为什构成与集句的合理性”、“解构与重构——论《集么只有文天祥的集杜诗得到了成功呢?第一,如杜诗》的创作”、“阐释与欣赏——《集杜诗》与果把集句诗看作一种再创作的话,那么所集的诗其他集句诗之比较”等三个方面具体展开。从论句必须能够很好地表达集句者的真实感情;第文来看,研究者对文献资料和文本下了不少功二,要作好集句诗,特别是要作好专集某家诗句夫,所以才有一些新的思考。[26]的集句诗,作者必须与原作者在思想情操、生活以上是把《集杜诗》放在宋元明清集杜诗历经历等方面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其二,集杜诗200首按题材内容可分为七大类,其“被人称作史中观照,把《集杜诗》与其他作品或集句诗来比较审视,把《集杜诗》文本与其经历结合进行《文山诗史》,是名副其实的”[28]260。分析了杜甫纵深挖掘,从纵横两方面对文天祥《集杜诗》所诗句能被集来纪述数百年之后的历史的两个原作的综合研究等,其他的还有文天祥与杜甫的比因:一是历史往往具有惊人的相似性,二是杜诗较研究。似乎文天祥《集杜诗》不再存有研究的历来被称为诗史,那些与时代脉搏桴鼓相应的诗空间,但认真审视文天祥《集杜诗》,还可以对

·39·

《集杜诗》文本本身深入挖掘、把《集杜诗》与南宋文化进行综合研究、把《集杜诗》与《文天[14]天祥杨媛媛.前生子美君即是,信手拈来俱天成《集杜诗》的艺术特色[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

——文

祥全集》作比较研究等等,还存有研究之空间。参考文献:

[15]报:汉文综合版,关系张明华,李晓黎.试论集杜诗的发展及其与杜诗的2007(1):143-144.

[J].东方丛刊,2009(3):196-217.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版社,1999:174.

[M].北京:高等教育出[16]111-120刘福燕..

集杜诗摭析[J].晋阳学刊,2010(1):[2]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册籍出版社,1998:271.[M].上海:上海古[17]特征左汉林,高付军.宋代集杜诗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11):88-92.[3][4]裴普贤.集句诗研究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M].台北:学生书局,1975:46-50.[18]文艳蓉.文天祥诗歌的艺术特征报,2004(3):81-84.

[J].徐州教育学院学[5]版社,1997.[M].上海:复旦大学出[19]安康师专学报,陈卫华,胡绍炯.透过诗歌看文天祥的生命意识2004(3):49-51.[J].社,曹础基.中国古代文学[20]祥诗歌创作的多元主题取向王艳平.文天祥的忠孝之念与出处之思[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

——兼论文天

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黄霖.199920.

[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6]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诗歌卷2006.[M].上报,2006(3):25-33.

[7]析傅林红,罗红.[J].井冈山学1979~2006院学报:年文天祥研究论文定量分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21]影响刘加洪.文天祥在闽粤赣地区的抗元爱国斗争及其[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

(11):29.

诗》[J].铁道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46-51.

[22](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魏景波.文天祥与杜甫的异代诗缘2):18-22.

[8]刘华民.学杜典范,集句珍品——试论文天祥《集杜2008(1):73-76[J]..

福州大学学[9]魂,万绳楠.诗史奇观1996(5):34-36—.

—文天祥《集杜诗》[J].中华[23]南昌大学,朱小宁.试论文天祥前后期诗风的变化2005:1-49.

[D].南昌:[10]诗》黄镇林.善陈时事,同声相应看杜诗对后世的影响[J].杜甫研究学刊,——从文天祥《集杜1999

[24]邓晓琼.论文天祥的诗歌艺术[D].湘潭:湘潭大[11](高霭亭.文天祥的“集杜诗”1):39-41.[J].语文知识,1999[25]学,赵冰洁.文天祥对杜甫诗歌的继承2007:1-53.师范大学,2007:1-42.[D].西安:陕西[12](赵超,王渭清.文天祥2):16-18.《集杜诗》与《胡茄曲》2006

异[26]范大学,艾茂莉.文天祥2011:1-71《集杜诗》.研究[D].成都:四川师同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7][13](2):93-96.2011赵长杰.文天祥集杜诗研究:1-61.

[D].重庆:西南大学,刊,莫砺锋.简论文天祥的1992(3).《集杜诗》[J].杜甫研究学

[28]社,莫砺锋.推陈出新的宋诗1995.[M].沈阳:辽宁古籍出版

AReviewofResearchonWenTianxiang’sJiDuPoemsSince20thCentury

ZHANGFu-qing

(DepartmentofChineseLanguageandLiterature,HanshanNormalUniversity,Chaozhou,Guangdong,521041)

setsoronAbstract:thecontextWenofSong,TianxiangYuan,’sMingJiDuandPoemsQingreflectsdynastiesthecomprehensiveofcharacteristicsofDuFu'spoetryItgles.sentonicalSuchKeywords:aresearchpoemsthispaperresearchesonJiDuPoemstextsJiDuandPoemsWenTianxiang’history.’Comparedsexperiencewithinothermulti-an⁃worksWenisconduciveTianxiang;toJiacomprehensiveDuPoems;multi-angleandfurther;studymulti-directionalofWenTianxiang.

;research

责任编辑吴二持

·4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