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自攘科学版) 1996,17(2) J.NORTUW ̄T MINORITIES UNIVERSITY(Natuml Sdcn。e) 细胞超低温生物学的基本问题* 8 。I D 摘要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细胞 ——’卜一 徐大康 (西北民族学院动物科学系.兰l州,730930) 2 就国内外最新资料和笔者多年的教学科研经验.对细胞超低温生物学的基本问题从三十方面 问 生 7jI 曰胞 超低温(一196℃)与性细胞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重视。冷冻 胚胎也好、冷冻精液也好、冷冻卵细胞也好都在飞速的发展着。关键在于超低温的环境能长期 延长性细胞的生存时间,英国利用保存 13年的冻精,解冻给母牛配种后产育r两头小牛犊, 生长发育良好。 那么,细胞超低温生物学存在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呢?问题并不在于细胞能否长期耐受低 温;而在于二次跨越危险温度区(一0.6t;~一60℃)时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性细胞的死亡率. 这是当前超低温生物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据国外资料报导:虽经世界科学家45年的潜心研究 (指哺乳动物精子冷冻保存,1950年首次获得成功),冻制方法多次改进,现有技术条件二次跨 越危险温度区,但仍损失50% 上的精子。如何将损失率50%减少到40%、30%甚至更少. 这已成为冷冻领域内研究的热门课题。据理论上推断.如果能将0℃水,以每秒钟500017的高 建度骤降则可以防止冰晶的发生,使精子安全度过危险温度区,直接到达玻璃态,避免冰品对 精子的损伤,但在当前条件下还达不到这种程度。 既然现在还达不到80%或全部存活的水平.那么如何提高存活率的问题,就成为当今研 究的重点。多年研究结果证明,存活率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 细胞的大小 、者易冻透,细胞还来不及形成结晶核已达到玻璃态,存活率就高;太者 相反 二、二次跨越危险温度区的速度问题:关于降温速度问题,世界上尚有争议 应该说绝大 多数国家,都倾向或基本上公认快速降温和快速解冻,迅速跨越危险温度区.最l尢限度的防止 冰晶发生,即所谓“玻璃化学说”的冷冻原理。并且为牛的冷冻精液所证实是成功的是有效的。 第二种观点是“微晶说”,50年代有人提出“漫速降温”(加人防冻剂)、分段降温的方法,也获得 了成功的效果。第三种观点 苏联学者C ̄pnoB(斯米勒诺夫)提出被冷冻细胞.膜外为微晶 的,膜内为玻璃态。我们国家倾向“玻璃化学说”,“全国牛冻精标准化”主持^杨学时研究员, 已在“牛冻精国家标准化文件中”肯定了这一基础理论 三、加人防冻剂的浓度和种类: 1995年11月23日收稿 *校庆45周年学术报告稿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防冻剂当前多选用甘油或二甲基亚砜,甘油亲水性很强,可和干扰水分子的品格排列,阻 抑水形成冰晶.使水处于过冷状态.从危险温度区的上限缩短危险温度区;当甘油被精细胞吸 收后,多集聚精子膜周围吸附水分,防止水分外渗,使精子不发生严重脱永现象。防冻剂浓度 对存活率也有影响,对小鼠胚胎反复试验证明.1.2M为最适浓度。小于1M或大于1 2M都 对冷冻胚胎不利 综上所述,细胞大小、冷冻速度、防冻剂的加入均涉及到“冰晶的形成问题” 众所周知,物质有三种形态:气态、液态和固态。当水由液态向固态转化时,即可形成结晶 态(冰晶:分子呈几何学图式排列。)也可形成玻璃态(分子没有规律性排列)。 在此特别指出的是结晶(冰晶),它是冷冻过程中对精子最大最大的危害因素,可是冰晶的 出现与否是有条件的,它随降温的速度不同而不同。一般认为:冷冻过程中,缓慢降温形成大 冰晶;较快降温形成小冰晶;更快降温还来不及形成冰晶,就直接形成玻璃态。所谓冻精就是 利用快速降温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防止冰晶的发生.从而提高其存活率的。从牛的颗粒冻精制 作充分体现 这一原则,采集的牛精液经过2~4小时的平衡后,由O℃~5℃在4~5秒钟内 要降低到负19CC.降温速度为40℃-50"C/秒其间仍会出现少部分冰晶,敞现在市场上应用 的冻精只能达到3O%~40%的存活率。 那么,为什么冰晶会损伤精子呢?精液在一0.6℃以下保存时,首先精清中的水分开始结 冰.并把其溶质排除到尚未结冰的那一部分精清中,使其形成高渗溶液。此刻精子内部细胞液 尚未结冰处于过冷状态,由于精子质膜内,外浓度差的关系,【 及冰和水表面蒸气压差的关系. 造成精子失水。降温越缓慢,精子失水越多,导至原生质变干精子死亡,是一种不可逆反应;再 者冻结到何种程度能使细胞死亡,取决于形成冰晶的数量和冰晶的大小,快速降温形成的冰晶 数量少而且小,对细胞危害不大。反之.形成大的冰晶.可刺伤精子的细胞膜.并进入精子内, 破坏精子的内部结构,造成精子死亡;另外,结晶态分子,呈现一定几何学图式排列 破坏了原 生质分子的正常结构,造成不可逆反应,相反,如果直接形成玻璃态,分子无次序排列,不破坏 原生质的正常结构,当快速解冰时,发生可逆性反应,精子又可复苏,并且能使母畜配种后受 胎。 所以,冷冰精液的关键就在于最大限度的防止冰晶的发生,冰晶发生的温度区为一O.6℃ 60℃通常称之为危险温度区.(一15℃~一25℃称之为最危险温度区)。 精液冷冻过程和懈冰过程,要二次通过危险温度区。冷冻时从O~5℃在4~5秒内到达 196℃;解冰时先备好4O加温水由一196℃4~5秒内达到零上38℃左右,迅速地通过危险温 度区。 当今的冷源(液氨或干冰——固体C )还不能完全杜绝冰晶的发生,故常加人防冻荆甘 油.保护精子迅速跨越危险温度区。减少精子的死亡率。 总之,采用何种方法降低冷冻过程中细胞死亡率,已成为当今超低温生物学研究的中心问 题。准能找到每秒降温5000℃的方法,将是一大贡献。展望超低温生物学发展之神速,相信 不久的将来就会从根本上解决冰晶的出现问题。 ( 回顾细胞冷冻研究史.在没有发现冷源液氮之前,连每秒降温4O℃~5O℃速度都是不可 能的,丽当今已成为现实。更高速度降温的冷源,尚未被人类发现和认识,这正象没有发现铀 以前,人类对原子的潜在能量毫无认识,但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的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