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读行动”课题研究
实 施 总 纲 要
陆城一小 袁丹
题释 ‚‘三读行动’教学研究‛,重在循修学之道,强文化之根,固语文之本,让阅读教学走向新生。‚三读‛指‚课文精读‛,‚读物巧读‛,‚经典优读‛。‚三读行动‛以行动为要义,以过程为核心,抓‚读‛不放,读精课堂,让学生能走出课堂;读巧读物(与学生生活随行的各种儿童读物精品),让学生能博览群书;读实经典,让学生胸有传统文化,夯实语文内涵。‚三读‛三维一体,互为功能,重在整合;它以课堂为主体,以博览读物与优读经典为翼翅,整体环拱,整合于课堂,发展于课外,重在创新阅读教学新模式、新途径、新理论。
时间 2007年秋季[四上] 2008年春季学期[四下] 巧读读物 精读课文 (实施策略) 读物选择 实施策略 实验教师全面分析、了解我国当前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掌握阅读教学最新的发展水平;全面学习与内化相关理论与信息,形成清晰的研究思路 实验教师广览读物,科学求实地选择读物 1.制定学生各段阅读推荐书目指南,并形成教材 2. 构建读书的指导策略与基本原则,学生建立摘抄本——《智慧背囊》 3.建立师生共读、生生互读、家校联读的常效机制和基本组织 优读经典 目标显示 经典选择 依据学生“姓小”的特点,以选读优秀传统经典为重,兼顾世界经典,全面筛选,分类成序,分段成本,分篇到时,具化到读 实施策略 1制定措施,建立循序渐进的时间、内容、目标安排,形成评价与激励体系 2.求真务实有效地策划、运作、指导学生读诵吟背与积累 1.教师形成明确的实验思路及可操作的实验策略,从实验中充分张显师生共同成长,教学水平全方位得到提升 2.让读诵成为学生的精神享受,并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与品质;培养具有“三读”内涵与修养的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明显 3.建构具有“三读”特色的阅读教学经验与体系,使“三读”成果能在地市以及更高层面产生影响 1.按必读、1.人人有精读必读书选读确定目,保底吟诵《小学生诵读内容。必背古诗词70首》上“必读”过的20首古诗,能较熟硬,“选读”练地背诵《增广贤文》,夯实 会讲《鲁冰逊漂流记》2 .每2周的故事,有自己的独特用一节课阅读心得;选读书目能进行阅读大致复述主要内容,能指导与交展示笔记摘录,交流阅流开展一读感受;能读写结合,次家校联读书(书法)结合,每宜会 个学生推出自已的一3.每周用两件成果。总阅读量达两个课前到10万字 开展推荐2.学生积累有明显增活动,一学强,语文基本能力有明期进行三显提升,语言发展有明次诵读展显变化,教与学的质量示与擂台有明显改变 赛,软硬笔3.实验教师执教1~2书法比赛 节有阅读指导公开课,撰写1~2篇理论体会文章,力争有市级以上成果,有一篇在省以上级别教育刊物上发表 研究要点 1.从生命奠基着眼,探索阅读对于小学生生命成长的意义 2.从阅读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关系入手,研究“三读”教与学的本质规律 1.分析“小学生阅读心理障碍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2.探索课堂“精读”策略,重点在如何“精”, 怎样“精”上进行研究 3.从语文教学宏观入手,着眼环境特点,将“三读”关系初步理顺 1.力求课文精教,时间精用,学生精读,做到多元整合、事半功倍 2着眼“生本”与“读本”,从学生发展为根本入手,实施“精读”与“略读”课文个性化教与学 3.优“点”和“面”,着眼精读,按“三读整合”的基本规律落实教学 1.阅读课文延伸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感动学生的100个长辈故事》、少儿名著名篇、宜都乡土文学作品,名人传记、现代优秀诗文、百科知识类作品等 2.国外优秀少儿作品、名著名篇 1.按必读、选读、自读三位一体对所读内容进行规划,理出具体读书篇目或范围,并按课中、课余、课外(包括节假日)进行策划与指导,保证时间、内容、效果“三落实” 2.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创造条件,规定时间,吸引每一个学生自主地读,竞争地读,有个性地读,读出精神享受。 3.读讲读记读写全位结合 1.巩固已读课标规定的古诗词30首,新读20首 2.巩固《三字经》、诵读《增广贤文》 3.读背唐读宋词元曲经典30首 4.读背近现代诗人名篇5-10首。如诗词 4.学生自选名篇读诵 2008年秋季学期(五上) 1.初步形成课文精读的教学基本风格,提出课文精读的基本命题,体现“三读”在教学中的优势与特点 2.重点揭示读物“巧读”之“巧”的基本规律,初步理出“巧读”的激励与评价机制 3.从量与质、精与细、读与用、难与易入手起步探索经典“优读”实施策略,做到实效明显 1.抓住学生“精读”、教师“精教”的本质关系,认真理顺学生“读”的内化旅程、“教”的优化途径,寻找到学生精神茁壮成长的新教法 2.整合“三维目标”,具化课堂目标,入手“个性”,以读为“本”,落实学生读出自己、彰显生命、读出快乐、读出体验,初步形成阅读教学特色、让文本语言生命流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真主体 3.研究“三读”的自然整合,科学整合 1.必读:《感动学生的200个中外故事》《爱的教育》 2.选读:《宜都民间故事》等乡土读物 3.自读:课文延伸的文学作品,国内外童话名篇名著及有特色的儿童优秀作文 1.营造氛围,每2周执教一节阅读指导课,学生每天保证1小时阅读时间。 2.课堂上以教材为载体,教给学生“巧读”之法,即集中心思读,开动脑筋读,变换角度来读,提出观点自问自探读,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发现,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成长 3.师荐与生荐结合,引生走进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儿童经典读物,广泛涉猎经典,师生共读、生生赛读,感受不同作品不同文化气息 4.搭建平台,实施“智慧背囊”展读与评比 1.巩固课标规定的50首古诗词,完成读余下的20首,另读20首古经典优秀诗词 2.读诵《笠翁对韵》,选优50%能背,与文结合拓展初读部分四书五经上的名言名句及现代世界名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自读《四大名著》之《西游记》《三国演义》《爱的教育》等 1.对必读经典采用多形式检查,如课中点记式、活动诵读式、书面竞赛式、积累擂台式、分段检测式、读写结合应用式等 2.名著人物个性评说、精彩情节演讲、妙句佳言赏析、段章读书概览、读文独特感悟、重点读品发现等 3.渗透教学过程,激活读诵环境:我当名人写名言名句、写诗作词、学习当作家等 2009年春季学期(五下) 1. 提练出“精读” 教学的基本模型,形成精读的个性经验,确立“精读”“姓小”“有味”“多元”的阅读教学特色 2.深入研究“三读”“三要素”整合的个性化教学具体操作模式及有效性整合的基本途径 3.对特色学生个别性研究 1.细化阅读“姓小”“姓语”是“儿童阅读”的个案实践,精化阅读是学习语言、内化语文、应用语言的务实训练 2.把握“三读”各要素的教学功能、语文功能、文化内含、教学意义与对学生语文发展、精神成长、人格提升内因,教出特点 3.“三读”时间与功能的透视与定位 1.必读:1.充分利用生《钢铁是生建立的阅读怎样炼成伙伴关系赛读、的》《冰心师生形成的魅儿童文学》力相吸关系促《少年文读,家长与学生艺》《杨守积蓄的动因多敬故事》 读,校班产生的2.选读:文化推动力自《红雨读 伞·红木2.抓住日常语屐》《蟋蟀文教学空间,让也吃兴奋学生展示阅读剂》《女儿积累、精彩知的故事》等 识、特色感悟;3.自读:展示阅读笔记、《感动中读书体会,独特小学生的见解,或各种形100个母式的阅读班报、亲》《感动个人小报、环境中小学生墙报等 的100个父3.推学生走出亲》等 班级与学校展示“三读”所的阅读风采 1必读:从《四书》和唐诗宋词中选择合学情的30条名言名句与20首诗词诵读与积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选读:《上下五千年》阅读中国儿童文学系列丛书、四大名著之《红楼梦》《水浒传》 3.自读:外国《沙士比亚戏剧故事》等 1.活化诵读形式,点化诵读内容,讲求“吞读”,重在积累,着力创造应用情境 2.见缝插针,进行经典诵读与交流;利用读诵成果累计表展示阅读发展态势强化诵读与积累 3.分阶段、分组别或与姊妹班不定时举行多形式诵读活动 1.执教校级以上研究课1~2节;撰写相关理论文章1~2篇;向校内外辐射研究经验,学生力争有市级以上的读写诵相关成果 2.熟读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并达到感知性理解,多数能于对话与表达中会用;能按题默写本学期所读古诗20首 4.对《西游记》《三国演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爱的教育》等作品能知晓作品主要内容,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其中的经典句段能记会讲;选读的作品能成系列地做好读书笔记,能交流阅读心得;自读的作能用流畅的语言讲述其中的精彩片段,能一定程度地表现出思维的鲜活性、品读的独创性、语言的灵活性。精读、选读和自读的阅读量达到15万字,形成一定的阅读速度。 4.初步显见良好的读书风气,能在课堂及多种对话与交际场所凸现学生丰富有味的语言特点,教学质量在轻松有致的“三读”自然状态中得到积极提升 1.学生熟练吟诵《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与另20首诗词,会分类积累与读背30条名言名句 2.学生能精读必读书目,和作品中的文字同呼吸,共命运,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学会鉴赏文学作品。选读的作品能复述主要内容,交流感受。自读的作品能清楚的概述,鉴赏作品主要人物与精彩片断。自读的阅读量达到达15万字,能形成较快的阅读速度。 3.在年级或学校推出一个诵读活动,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展示风采;有1~2项市级以上成果 2009年秋季学期(六上) 1.着眼“三读”,在求真、求实、求优上作全面整合研究 2.从“三读”内容入手,理顺学生知识积累,形成系统整合 3.置于语文教学之中,探索“三读”实践性意义,形成个性鲜明的经验 1.全面梳 理、全面整 合、全面构2架、全面总0结,推出教1学模式,形0成系统经年验 春2.全面季整理,科学学归类、精细期建档,全面(结题 六 下) 1.抓住“着陆点”,围绕阅读教学各元素之间的、内在与外在的联结点、优化点、整合点、生成点探索“精读”教学的基本操作流程 2.着眼精读教学立体的、文味浓厚的、生命强势的、人本凸现的“三读”要义,探索课堂教学的新风格、新特点、新内涵。 1.深入回顾,认真总结,形成课文“精读”教学的操作套路 2.总结出不同文本、不同内容精读教学的“样本”与经验 3.汇集材料、推出论文与各种新成果 1.必读:冰心散文、《秋雨散文》《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当代少年小说丛书》 2. 选读:《绿太阳和红月亮》《草房子》、《昆虫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3.自读:成语、寓言故事与《散文》《读者》等 1.全面整理所读书目与内容,聚焦精彩,复读、内化、升华 2.完善整理相关读书摘抄与读书体会笔记及各种成果 1.用规定的时间读硬,用课余的时间读活,用节假日读实 2.开展系列读书日、推介日、展示日、推动日等活动 3与兄弟班级举行一次读书知识与故事演讲活动 1.必读:2、 结合从《道德阅读内容,经》与经史积极鼓励子集等传学生读写统名著与与读展结散文名篇合,推出自中选择50己的报纸、条名言名办出自己句、从古诗的书刊、展词曲赋中出自己的选20首诗摘抄及办词赋及30自己(或自条名句诵主组合)的记 专场(演讲2.选读:与诵读)《史记》会,教师当《儒林外好参谋并史》《毛泽参与活动诗词》及鲁全过程 迅作品等 1.分类复习与强化传统经典古诗词及名言名句 2.为所读名著名篇建档,写读书简介、人物简析、给自己最爱读的书写赏析 3.准备诵读汇报会 1.鼓励学生创造性诵读、积累与应用古诗(如归类式、溯源式、作者引发式等) 2..搭建平台,引导学生举行班组、个人为主体的各种诵读活动 1.全学期能保底吟诵古诗词20首,会用所积累的名言名句30条,精读、选读和自读的阅读量能达到20万字 2.课堂学习有文化氛围、教学过程弥漫语文气息、对话积累展示厚实、语言交流底蕴充足、学生主体突出充分 3.学生个性张扬、智慧盎然、能说会道,成长出良好阅读品质,语文能力与素养体现不同凡响 1.引导学生整理三年来所读书目、并插缺补漏,强化所读内容 2.开展各种读书报告会、名人名著名篇赏析活动 3.设立周“百家讲坛”,学生人人当演讲者 4.为学校准备一个专场大型读书演讲会,面向家校展示成果 1.除课标规定的读书指标外,另读儿童文学类与现古代名著名篇200万字,读背古诗词计200首(包括课标规定的70首),名言名句100条 2.学生热爱阅读、喜爱经典,有相对应的丰富而形成有活力的语文积淀,能显现语文修养,具备良好的读书品质与习惯;能说会道,善于利用阅读内蓄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语文能力突出 3.展示教与研的丰厚成果,有特色、有个性、有影响,并有较强的实践性意义 2008年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