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携手共进 同创未来

携手共进 同创未来

来源:九壹网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年1月第9卷第1期Chin J Med Ultrasound(Electronic Edition).January 2012,Vol 9.No.1 .卷首语. 携手共进 同创未来 姜玉新唐杰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这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回顾本世纪超声医学发展的历程,使我们对2012年超 声医学的发展充满希望和憧憬。进入2l世纪以来,超声医学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超声医学从二维超声 扩展到三维超声和四维超声;从单纯的诊断技术扩展到治疗技术;从传统的形态学成像扩展到微血管成像、 功能成像,甚至是分子成像。超声造影、腔内超声、三维超声、超声弹性成像、超声引导介入诊断与治疗、超声 光散射断层成像等技术发展迅速,为超声医学的发展描绘出令人鼓舞的前景。 超声造影技术不仅是超声医学界也是整个影像学界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随着超声造影剂的不断研发 以及成像技术的合理匹配,超声分子成像已成为分子影像学中的重要成员。结合相关超声技术,新型的微泡 造影剂可实现组织器官病变的结构显像,靶向造影剂可与病变细胞的抗原或受体特异性地结合从而实现高 敏感、高特异的靶向分子成像,载药/基因造影剂可通过超声辐照等方法进行靶向定位治疗。多模态造影剂 的研究进展更为实现医学影像的融合开拓了新局面。多靶点多模态造影剂因其进一步增强了靶向结合能 力,未来可实现高效而特异的肿瘤显像及治疗效果。 近年来,腔内超声技术也发展迅速,经食管、胃、十二指肠超声,经直肠超声,经尿道超声,经阴道超声,腹 腔镜、胸腔镜超声已在临床中得到逐步推广和广泛应用。未来还必将研制出更新的腔内超声探头及技术,为 临床提供患者更易接受的高分辨率的医学影像手段。 三维超声目前已突破了一些计算速度及分辨率等方面的困境,以较好的图像质量应用于心脏、肝脏、周 围血管、肾、胎儿等诊断研究,且通过与其他超声技术有机地结合,为临床提供了更直观、更有效的影像信息, 随着空间分辨率的进一步提高及超声剂量学的研究,三维超声必将更广泛应用于临床。 各种影像技术之间的作用是彼此补充、相互印证、密切结合,它们彼此相互融合更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趋 势。事实上,目前的相关研究也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如多种影像技术相融合的介入导航技术已成功应用于临 床。目前影像学已经突破仅为临床提供结构图像资料的局限,已经研究组织及病变的其他特征如微循环改 变、弹性应变率、光散射特征等,极大地丰富了病变的信息量,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有力的依据。 为了全面反映我国超声医学研究的重要进展和先进成果,促进科研成果的交流与推广,推动超声医学的 发展和进步,在新的编辑年度之始,本刊对栏目进行了调整:(1)继续加强已有的受读者欢迎的栏目的约稿 和组稿,如视频、述评、专家论坛;(2)将原有的临床研究栏目细分为中枢神经超声影像学、头颈部超声影像 学、心血管超声影像学、外周血管超声影像学、腹部超声影像学、妇产科超声影像学、生殖泌尿超声影像学、浅 表器官超声影像学、介入超声影像学;(3)增设新技术与新方法、经验与技术交流、临床病例研究、继续教育、 读者来信、仪器与设备等新栏目。本刊还对电子版杂志进行了改版,使电子版杂志界面更清晰,结构更有层 次。今年,本刊将继续在缩短发表时滞上努力,保证学术水平高、撰写质量好的论文尽快发表;同时本刊还将 进一步完善网站建设。 在新的一年,我们期盼着与广大读者、作者和编辑委员会全体专家共同努力,将我刊打造成为超声医学 工作者学习交流、展示科研最新成果的重要平台,继续扩大我刊的学术影响力,为促进我国超声医学领域基 础和科研水平提高以及人才培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收稿日期:2011—12-06) (本文编辑:曹静) DOI:10.3877/cma.j.issn.1672 ̄448.2012.O1.001 作者单位: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超声科(姜玉新);总医院超声科(唐杰) 姜玉新,唐杰.携手共进同创未来[J/CD].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9(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