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舞》教学设计
民族常识第七课第2课时
长春高新第一实验学校李雪莲
《民族歌舞》教学设计
长春高新第一实验学校李雪莲
【教材分析】
《民族常识》共设置了四个单元,整体结构为总一分一 总。第一单元从中华民族、民族地区和民族语言文字三个方 面,介绍中华民族这个“家”;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从多 彩、灿烂两个方面,介绍民族服饰、民居、饮食和文学艺术、 传统体育以及民族节日;第四单元对本册教材进行了归纳和 提升。《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是第三单元第七课。从了解 民族由古至今的文学艺术,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兴趣,从 而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繁荣昌盛需要各族人民的团结。
【学情分析】
2011年5月,省民委对长春市少数民族人口做了一项调 查,调查数据显示长期居住和暂住长春市的少数民族同胞约 为25.2万人占总人口数的5.7%。虽然每百人中可能会有5 人是少数民族同胞,而且很多民族正在汉化,在各民族大融 合的同时,许多民族传统文化正在被淡化甚至遗忘。这样就 会让学生对于少数民族文化接触得少之又少。课前我对学生 的已有经验作了调查,仅有三人知道民族舞蹈,没有学生会 唱民歌。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 明才智,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 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 了解少数民族歌曲、舞蹈的特点。
3、 激发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
民族文化艺术的范畴很广,重点掌握几个有代表性民族 的歌
曲和舞蹈。
【教学难点】
学生的已有经验很少,适当的开发学生已有的经验。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收集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民族的歌曲和舞蹈,制做成课 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导言:同学们,大家看看今天穿得是哪个民族的 服装(朝鲜族)。关于朝鲜族你还了解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点拨。并表演朝鲜族的《长鼓舞》 教师过渡:同学们,刚才老师为大家表演的是朝鲜族的《长 鼓舞》在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中,还有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 歌舞,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了解“民族歌舞”。 板书课题:民族歌舞 二、学习新知 开展主题活动
主题一舞动民族风
教师导言:同学们,刚才老师为大家表演了哪个民族的什么 舞蹈?那么现在我们就从民族歌舞的“舞”开始说起(板书 “舞”)。 1. 学生读文字填写自学卡片。 2. 哪几个民族流行芦笙舞? 3. 欣赏芦笙舞。
4.下面我们共同来了解其他几个民族的舞蹈: 民族 维吾尔族 朝鲜族 傣族 壮族 蒙古族 舞蹈形式 《十二木卡姆》 长鼓舞 孔雀舞 扁担舞 筷子舞 民族 藏族 苗族 黎族 值族 舞蹈形式 弦子舞 踩鼓舞 竹竿舞 木鼓舞 5. 讲解汉族秧歌舞。 6. 学习汉族秧歌舞。 主题二唱响民族歌
教师导言:同学们,扭完了东北的大秧歌儿,我们再来学 习民族歌舞中的“歌”(板书歌)。
1. 听一听东北民歌《看秧歌》。这首歌曲想表达什么样的 情感?(爱情)
2. 学生读文字填写自学卡片。
3. 同学们,你是否留意到刚才老师播放的背景音乐是什 么? 4. 汉族的典型民歌形式除了《茉莉花》还有什么?
5. 回族、土族、撒拉族、东乡族和保安族都喜欢传唱的一种 山歌形式是什么?
6. 共同欣赏几首其他民族的歌曲。
民族 蒙古族 哈萨克族 歌曲形式 长调 牧歌 民族 瑶族 侗族 歌曲形式 香哩歌 大歌 壮族 排歌 7.欣赏或共同演唱并歌曲《最炫民族风》。 三、教学总结
同学们,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今天我们只是简单了 解了一
下几个民族的歌舞,还有很多具有民族特点的歌舞 需要你在以后的生活中去关注、去了解,让民族歌舞在当 下乃至将来熠熠生辉、代代相传(板书)。下节课老师将 带你们走近民间艺人,去了解好玩的民族工艺。好,今天 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民族歌舞
熠熠生辉、代代相传
【民族歌舞参考资料】
⑴ 信天游:汉族民歌,又称陕北民歌,是流传在我国西北广大地区 的一种民歌形式。
⑵ 客家山歌:汉族民歌。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唱的一种山歌。 客家人是北方南迁的汉人。
⑶ 牧歌:哈萨克族民歌,是牧童、牧人唱的歌谣。
⑷排歌:壮族民歌,壮语称“欢排”。指一排接一排连唱,颇有 气势。排歌以此得名。
(5)香哩歌:瑶族民歌。“香哩”是瑶语译音,也是歌唱者对对方 的称呼。这种歌首末句一般以\"香哩”为尾音,香哩歌以此得名。
⑹ 大歌:侗族民歌大歌由集体吟唱,是一种多声部自然声的演唱 方式。大歌的歌队由少则三人多则十数人组成,要求在演艺方面 训练有素。 ⑺ 长调:蒙古族民歌,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 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内蒙 古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
⑻ 芦笙舞:广泛流行于南方苗族、侗族、水族、彝族、拉祜族、 保保族、纳西族、佗佬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舞蹈。以 男子边吹芦笙边舞蹈为其主要特征。
⑼ 维吾尔族舞蹈,十二木卡姆包括拉克、且比亚特、木夏吾莱克、 恰尔京、潘尔京、乌孜哈勒、艾且、乌夏克、巴雅提、纳瓦、斯 京、依拉克等十二种音乐套曲。
(10) 朝鲜族舞蹈,以击打长鼓,边击边舞而得名。长鼓舞具有上千
年的历史,始终以其典雅飘逸的舞姿驰名中外。
(11) 壮族舞蹈,壮族的“扁担舞\"源于舂米的劳动生活,是从“舂 米舞\"而发展为用扁担敲打板凳的形式。主要表现插秧、收割、 打谷、舂米等劳动过程和欢乐情绪。
(12) 蒙古族舞蹈,慢舞稳重深沉,快舞则飘洒矫健。情绪高昂时筷 子绕身飞舞,可在各种
(13) 动作上击打身体的各部位,场面轻松热烈。是蒙古族人民的精 神生活组成部分。
(14) 藏族舞蹈,表演时由男子拉弦子,女子舞彩袖,随着弦子节奏 的变化,歌声舞姿变化多样。男子舞姿重在舞靴、跺脚,显示豪 放粗犷之美;女子突出长袖轻柔舒展之美。
(15) 苗族舞蹈,民间自娱性的《踩鼓舞》,是年节、喜庆集会,尤 其是农历三月“姊妹节”时,必不可少的女子“鼓舞”。在舞蹈 进入高潮时,外围的男女老幼观众也可进入舞场,组成若干层同 心圆圈共同作舞。 (16) 黎族舞蹈,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 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 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17) 侃族舞蹈,木鼓舞分布在临沧市沧源侃族自治县,在那里能跳 木鼓舞、唱木鼓歌的人很多,这是侃族的历史文化象征,它集中 体现了侃族民间歌舞、文学、艺术及宗教信仰。
民族舞蹈
汉 族 汉族的典型民歌是什么? 汉 族 汉族的典型舞蹈是什么? 1.山歌“花儿”是哪几个民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 1. 哪几个民族流行芦笙舞? 式? 少 数 民 族 2.请将以下几个民族名称与其民族歌曲形式连 线。 少 数 民 族 2. 请将以下几个民族名称与其民族舞蹈形 式连线。 蒙古族 维吾尔族 壮族 朝鲜族 傣族 藏族 苗族 蒙古族 哈萨克族 壮族 瑶族 侗族 牧歌 排歌 香哩歌 大歌 长调 十二木卡姆 扁担舞 长鼓舞 孔雀舞 筷子舞 踩鼓舞 竹竿舞 黎族 *瓦族 弦子舞 木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