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设计 一 年级上册 人教版
课题: 认识钟表 教材分析: 《认识钟表》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建立时间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材在编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习数学。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建立”的顺序编写。 教材与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采用了发现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学 目标 让学生经历看一看、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 正确读、写整时。 讲解法、发现法 课型:新授课 1
预习作业 课前准备 预习数学书P84到85内容。 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钟表 1、自我介绍。我叫张某,是张老师。谁听清我叫什么了?你听得真专心。谁还知道?你听的非常仔细。 2、维持纪律。当老师把手拍两次时请同学们迅速用眼睛看着我的脸;看老师的表情:这是什么表情?微笑的表情,表示同学们表现很好;这是什么表情?生气的表情,表示同学们表现不好,没认真听讲。 上课前的要求 3、请举手回答问题。给出标准举手姿势。 4、当同学在回答问题时,他(她)如果答对了,请你一定要说“对”。好,我们试一试。4加5等于几?生:9。同学们:对。很好,上课时我们要一直保持这样(看我的手势),还要注意说话不要拉长音。 5、不用钟表的时候,让钟表休息,不要动钟表,现在把钟表放到书桌里,用的时候再拿出来。 教学板块 课堂预设 师:同学们生活有很多种声音,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特别的声音,请大家仔细的听一听,猜一猜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课件播放声音) 生:钟表的声音。 师:这是钟表指针转动的声音。看来同学们对钟表的声音很熟悉。同学们见过钟表吗,你在哪见过钟表? 生:车站商场等建筑物上,家中的,手腕上的„„ 师:同学们见过那么多钟表,钟表王国的兄弟姐妹可多呢!我们一起走进钟表王国来欣赏一下这些钟表。(课件出示:闹钟、挂在墙上机械钟表、挂式电子表、手表中的机械表、电子表,构成了形形色色不同的钟表。) 师:欣赏了这么多钟表,这些钟表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 生:看时间、提醒我按时起床„„ 师:钟表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这么大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和钟表交朋友,认识钟表。(师板书:认识钟表) 师:圣诞节快到了,圣诞老人提前给我们送来了一面钟表(课件出示:一面钟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观察,看看钟面上都藏着哪些秘密? 生观察钟面。 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说给全班的小朋友听听? 2
课堂记录及原因分析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创设情境 情境导入,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新知 1、认识钟面。
2、了解时针、分针的转动规律。 3、认识整时,找出规律。
生可能回答: ① 12个数字(都有哪些数字?怎么排列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老师手指着数) ② 有两根指针(这两根指针有什么区别?学生说了后就课件出示,然后再板书:分针长 时针短,全班齐读一遍) ③刻度线(原来还有个小秘密,这些刻度线把我们的钟面分成了一些格子,请看1~2之间有一个大格,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大格吗?跟着课件一起来数一数) 师:说一说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排一列火车认时针、分针)。 师:在你的自制钟表上指一指,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看到的时针和分针都是静止不动的吗?对,时针和分针要有规律地转动起来才可以帮我们记录时间,那他们是怎样转动的呢?(课件出示:拨动钟表让时针、分针转动) 师:你能用手比划比划他们是怎样转动的吗? 生用手来比划比划。 师:分针、时针是按数字从小到大的顺序旋转的,把它称为顺时针转动。 师:刚才同学们认识了钟面,那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应该怎样认呢?快看,天都大亮了,有一位小懒虫小红还不愿起床呢,你知道现在是几时吗?(课件出示图片) 生:七点。 师:平时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几点”是口头语,正确的书面用语是“几时”。 师:请观察钟面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谁能说说分针、时针各指向几?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7。 师:分针指向12,时针指7,是7时。谁能像老师这样说。 生重复。 师:板书7时,是几时直接在几的后面加上汉字“时”就可以, 这是整时的第一种表示方法叫中文表示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钟面(8时钟面、3时钟面、3
4、动手操作,感悟新知。(实物演示) 5、用电子表表示法来表示整时。
6时钟面),分针指向几,时针又指向几,是几时了?你 怎么知道的?(板书:8时、3时、6时) 师:6时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有什么特点?(两根指针 在一条直线上) 师:请观察这些时刻的分针、时针,你发现了它们有什么 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时 针指向8就是8时,指8向就是3时,指6就是6时)你 发现规律了吗? 师小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这就是 认识钟面整时的方法。这些钟面表示的都是整时。(课件 出示并板书重点句) 生齐读。 师:下面咱们排火车认一认整时,看哪位同学认得又快又 好。(出示整时,排两列火车,生认整时) 师:同学们已经能正确地读整时了,但你们能准确地说出 或拨出在自制钟表上整时吗? (1)同桌合作,一人说三个整时,一人拨钟表;然 后交换,看哪组拨得既好又快。 (2)谁想当小老师,请小老师拨出一个时刻,同学 读一读整时。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拨一拨、说一说,已经充分 地认识了整时,还能够准确地拨出整时。老师真的为你们 感到高兴。 (收学具)现在小钟表已经累了,请你快速把它放到书桌 里请它快点休息一下。 师:大家看一看这是什么表? 生:电子表。 师:原来表示整时的时刻还可以这样来书写:是7时,先 写7,再写两个点,后面再写两个0。点的左边是几,同 时点右边是“00”,就是几时。这种表示法在电子表中常 见,叫做电子表表示法。 师:大家一起说说8时怎样用电子表表示法表示? 生回答。 师:3时、6时怎么写呢?(找学生到黑板前写一写) 4
5、小明的一天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拓展 介绍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
师:有了时间我们就可以把一天的生活进行计划,那我们 来看小明她是怎么安排自己的一天的,看看他什么时刻在 干什么?请同学们观察好后把时间记录下来。(学生将时间 写在本上)(找学生到黑板前写) 师:谁来说说小明在什么时间在做什么? 生回答。(六幅图都是如此,其中在认12时时,师介绍 12时的相关内容,师:12时为什么只有1根指针,是表 坏了吗?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重合在一起,只能看到 一根指针。) 师:为什么都是九时,小明做的事却不一样? 师:因为时针一天转两圈,也就有早晨9时和晚上9时两 个9时。 师:你觉得小明一天的安排得怎么样?你更喜欢小红还是 小明?为什么?你是(引导,有学习,有休息) 师:我们要像小明一样,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学习,按时 休息,合理科学地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认、读、学整时了,下面我们一起 走进智慧城堡,一起挑战一下自己。 练习1:师:刚才同学们学习了整时,现在我们来做做练 习看看同学们学得怎么样?(做连线题,找学生说怎么连) 练习2:师:现在钟面是几时,过1小时是几时?(学生 如果说不出来,老师先举例引导。小结方法:再过1小时 用整时数加1。) 练习3:钟面上正好是7时吗?(学生了解“几时过一点 儿”“快几时了”等接近整时的练习) 练习4:最后一个钟面的时针应该指向几?分针应该指向 几?(启发学生观察钟表上时间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最后 一个钟表的时间应该是多少,并用文字表示出来。) 师:我们知道了钟表可以帮助我们纪录时间,那在在古 代人们还没发明钟表时怎样记录时间的呢? 生猜,出示后让学生读一读。 (课件展示:古时候没有钟表,聪明的人们会根据公鸡 打鸣来判断是什么时刻,慢慢地根据太阳运动的规律做成了日晷,根据太阳照射到杆上投下的影子来了解时间,人们还发明了铜漏壶,利用滴水计时。再后来呀,随着5
五、归纳总结 科学地发展,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计时也就更加准确方便了。)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现在真是幸福啊!有了钟表,我们的生活将更加高效、有计划。 师:时间过得真快呀,一节课的时间即将过去,说说你在这节课中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师:时针不停地转动,时间也就悄悄地溜走了,而且再也回不来了。时间是宝贵的,希望每个小朋友都珍惜宝贵的时间,每天按时起床,按时学习,按时休息,合理科学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认识钟表 分针长 时针短 7时 8时 3时 6时 7:00 8:00 3:00 6:00 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本节课通过钟表的声音入手,让学生由发现生活中钟表、了解钟表的作用从而认识钟表。随后,从认识钟面,了解时针、分针转动的规律,认识整时、找出规律,动手操作,感悟新知,用电子表表示法来表示整时等方面上深入讲解钟表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同桌之间合作、集体教学反思 交流、巩固练习等多种形式开展教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认、读、写整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但本节课也有诸多不足:教师语言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语言还要再简练,评价学生的语言要多样等。自己以后要在教学中探索更好的教育方法、改进教学中的不足。 板书设计 6